书城幻情女鬼情人狐仙妻
21688500000053

第53章 山村之夜

四个孩子把糖装在兜里,三个男孩子一窝蜂似的往外跑,唯有那个小女孩却没有走,把扔到地上的糖纸一张一张地捡了起来,看了香玲一眼,这才离去。

老两口立刻下厨,杀鸡洗菜忙碌非常。香玲见乡下人待客如此热忱,颇感过意不去,也要帮忙,结果被老太太给推了回来,道:“这活计太脏,不用你伸手了,都走了一天的路了赶紧回屋里歇着去。”

杨宗也上前劝道:“歇着吧,想干活以后天天有你干的,坐了一天的车,身子也挺疲乏的,去倒一会儿吧。”

由被摞上拿下一双崭新的褥子和枕头,铺在炕上,道:“倒一会儿。”

香玲道:“不了,人家老人在厨房忙着干活,我倒着睡觉,多不好啊。”

杨宗赞道:“真是我杨家的好媳妇。不睡觉,咱就唠会儿嗑。”

香玲问道:“那个孩子怎么从你叫老秧子呢?老秧子是什么意思?”

杨宗不好意思地一笑道:“小时候我很懒,穿的利索的,整天不干活,游手好闲,四处乱逛,屯里的人都说我是秧子派的,后来不知道是谁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老秧子。”

香玲道:“我发现你除了心地善良之外,没有什么好地方。”

杨宗道:“一个善良就足够了,最起码不会伤害你啊!”

晚饭做熟了,小鸡子炖蘑菇,另外还炒了四盘蔬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老杨大宗子回来啦!还拐回来一个媳妇,听说比画上的美人还好看。”

“是吗?走看看去。”

杨宗娶媳妇的消息很快传遍全村,杨家屯几乎家家空房,纷纷向杨家小院本来,争先一睹这新媳妇的美容。

一时间,杨家的屋子里、院子里挤满黑压压的人群。都是乡里乡亲的,看看未过门的新媳妇也很正常,杨德山虽然满心不悦,但也无法下逐客令,将众人撵走。

香玲见人越聚越多,时间长了,说不定会碰坏杨家的哪样东西,她对杨宗道:“大家伙不是想看我吗?你到外面点一堆篝火,亮亮的,我这就出去,让他们看个够。”

杨宗一想也是,不让他们看一眼,谁也不甘心,况且我这未婚妻生得美貌如花,借机也好在众人面前显摆显摆。

于是杨宗爽快地答道:“好!我这就去。”

院子里人头涌动,一堆篝火熊熊燃烧,人们向看戏似的围在火堆旁,等待着美人登场。等了一小会儿,忽见杨宗拨开人群,与香玲手携手来到火堆前。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她身材高挑,穿着一领紫色长裙。唇若樱花,明眸皓齿。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贵的气质。众人无不啧啧称赞。

香玲给围观的人群深深地鞠了四个躬,朗声说道:“多谢多谢诸位家乡父老的抬爱,你们能不息一天的劳苦,还能前来看望我,我香玲表示深深的感谢!以后我就是杨家屯的人了,还希望大家多多关照!香玲再次给大家行礼啦!”说完,再次朝不同的方向鞠躬致谢。

这时村长杨正良走上前来,对众人道:“人也看到了,礼也给你们行了。大家都先回去吧,人家赶了一整天的路,也该休息啦,大家都请回吧!”

众人听完村长的话,这才陆陆续续地散去。

杨德山还怕还有人来访,早早就插上了大门,回到房中,对香玲歉意地说道:“孩子,山里人没见过世面,可有一个美女出现,就像看戏似的,这乱哄哄的,叫你受惊了,实在对不起!坐了一天的马车,颠颠哒哒的,一定累了吧?早早休息吧!”

这时杨老太太端来一盆温水,放到香玲的脚前,道:“闺女,泡泡脚,早点休息。”

香玲见二位老人如此热忱,心里很是过意不去,道:“伯父,伯母,你们都忙活了一天啦,还要照顾我,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以后这种事情我自己做就行啦。你们二老都坐吧,我正想和你们商量一件大事。”

杨家老两口坐在炕沿上。杨德山道:“姑娘,有事你就说吧。我家大宗子立世晚,有什么事和我说,我们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这时杨宗从门外走了进来,在门外听了半截的话,便问道:“啥事啊?满足不满足的?”

香玲看了杨宗一眼,道:“你也坐下,听听我对未来的打算。”

杨宗道:“这有啥可打算的?哪天找刘半仙看看日子,买头猪,买点菜,造几桌酒席,亲朋好友都给个信,放几挂鞭,点响几个炮仗,找来一波古乐,拜完天地,就入洞房。从此你就成了杨家的媳妇啦!我卖画养活一家,你们三口人将来带好孩子就算啦!”

香玲把脚放到水盆里,一边洗脚一边说道:“咱家房子这么小,土地又这么少,你就不想住上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再种上百亩的良田。”

杨宗道:“对啊!我咋不想呢!那也得黄鼠狼吃小鸡,一口一口的来呀!”

香玲道:“今天伯父、伯母都在这里,我就想和你们二老商量这件事,我打算买一处宽敞房基地。再买一大片荒地,不怕荒凉,就是不能耕种的荒丘沙滩也行,只要面积够大就行。”

杨德山道:“房场咱家有现成的,东大栏子南头,还有咱家两亩多地,盖四间房子足够用了。”

香玲道:“两亩地太少,至少也得四五亩地才够用啊。”

杨老太太插嘴道:“我的妈呀!那可要盖多大的房子啊?加一块才两口半的人,盖那么大的房子干啥?那可要花多少钱?就是把我们骨头渣子都卖了,也盖不起那么大的房子。”

香玲道:“至于银子不用二老操心,只要你们能帮我买到这两块地皮就行。”

杨德山寻思了一下道:“南大栏子都是大东院老徐家的地,要不明天我和他们商量商量,咱一亩半换他一亩,我估计他一定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