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女鬼情人狐仙妻
21688500000197

第197章 涉险上山

次日天还没亮,杨思明就早早的起床了。他首先去了师兄的房间,见清风熟睡正香,便叫道:“清风师兄,起床了!”

李清风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了看四周,见天还很黑,便说道:“我在倒一会儿,你先走吧。我能追上你的。”把身子一翻,又睡着了。

杨思明简单地吃了一些东西,换上一身棉衣服,戴上一顶棉帽子,把绳索、木桶、水袋等物,统统装到一个布袋里,背负在身上,向门外走去。

谷里温暖如春,一出谷口,却是朔风刮面,雪箭刺肤。

白茫茫的雪悄无声息的掩盖了大地,一轮圆月挂在漆黑的夜空,周围嵌着许多晶莹的星星,在皑皑大地撒下银色的光辉。

杨思明奔走在洁净的白雪上,伴随他的,只有一个黑色的阴影在脚下快速地闪动。

大约走有半个时辰,天渐渐地亮了,抬头望去,一条河流拦住了去路。

河面上乌云横锁,晨星寥落,乳白色的朝雾弥漫在河滩上,阵阵的冷风侵寒入骨。河面很宽,几乎都被坚冰封死,白雾之中只有雪白一片。

杨思明试探着向河面的深处走去,感觉冰层很厚,这才加快了脚步。向前走了五六丈,忽然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脚下的冰层也越来越薄,不时地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

雾气很重,看不到太远,杨思明立刻停止了脚步,蹲在地上向前看了看。在前面五尺左右远的地方果然冰面出现一个断层,大约有三四尺宽。

杨思明向前挪动了几步,感觉冰层越来越薄,他不敢再走了。倘若掉下去,不被淹死也得被冻死。

杨思明向后退了几步,沿着河面向上游走了过去,走出很远,也没有见到完全封死的地方。他值得返回岸边,砍了两棵小树,拖拽到河的中间,在断裂的冰层上搭上了浮桥,再从两根树干上,小心翼翼的爬了过去。

朝雾尽散,乌云开处,一轮红日从山巅跳出,白白的雪地光耀刺眼,杨思明眯着眼睛继续向前走。

有走了半个多时辰,一座雪山拦住了去路。

大山耸天入云,下面尽是巉岩危壁,上面却是冰川雪岭,风嘶云涌,大大小小的雪崩不一会儿就是一次,可说是危险至极,莫说人 兽难以攀上此巅,就是雄鹰也只能望顶而叹。

杨思明见大山连绵百里,无路可寻,他既不歇息,也不择路,一口气连蹬五座山崖,眨眼间就到了山的半腰。

杨思明在一块岩石上停了下来,仰头向上看了看,见上面尽是冰川峭壁,山风怒吼,硕大大的冰凌在凸起的悬崖垂挂着,长短不齐,状似鬼牙,不看便罢,一看不免望而生畏。

此时在山下的那种霸气早已经荡然无存,相反竟然变得谨小慎微了起来,自思道:山上雪崩频发,要从正面攀登,不但危险重重,弄不好还会魂断山腰。

于是杨思明改变了上山的途径,沿着山坡一直向南盘山而去。大约走了四里,这才转到南坡的一座矮山头上。

南侧阳光普照,积雪相对较少一些,可依然是那么陡峭,遥遥向上一望,仍像坐山观云似的难见山顶。

越往上攀爬,越是寒冷,气候也十分的恶劣,云到雪落,罡风酋劲,抛起的冰晶雪屑蒙人耳目,裂人脸庞。

更致命的是山上空气稀薄,呼吸十分困难,每向上攀爬几步,都坐在地上歇息一会儿。他再次抬头向上看了看,只见山顶处云雾翻腾,迷茫一片。

突然一道日光如同撕破云雾的闪电,迷茫的顶峰染上了光明,转瞬之际,景色巨变,山顶飘来浓云缕缕,像帘幕一样徐徐地落下,刚刚露脸的顶峰又在云雾中隐藏了起来。

虽然短暂,杨思明似乎看到了希望,信心倍增,精神也为之一振,在陡峭的雪山上,向上紧走几步,没攀上一丈远,再也走不动了。气喘吁吁,不得不再次停了下来。

眼前就是一座山崖,巉岩凸显,上凸下凹,足有两张多高,状似骷髅,很是狰狞。

山崖的下面,长有几株很矮的山榆树,随着凛冽的山风,摇晃着身子,发出尖刻刺耳的呼啸。

杨思明拨开树枝,探头向里看了看。不禁欣喜如狂,崖下竟是一个宽敞的大洞,洞眉上刻着三个大字“圣水洞。”这字并不是刀笔相刻,而是隐隐凸起,当真匪夷所思。

杨思明万万也没想到圣水洞就在山上,无意中碰到,可说是天缘凑巧,使他兴奋不已。高兴之余,他把头一低,从两株矮树的中间穿过,朝洞中走去。

洞中一片漆黑,潮湿甚重,鼻息之间尽是青苔的气味。杨思明解下包裹,取出火折子,将三昧真火点燃。

杨思明手持着火炬,侧着身子朝里走。洞中空气稀薄,倘若是寻常火炬早就熄灭,但那三昧真火却甚是奇怪,反到是越烧越亮。

洞壁青苔遍布,极为湿滑。脚下尽是碎石,每踩一步便咯吱咯吱直响。

杨思明虽然饱经历练,胆量过人,但毕竟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这神秘的山洞颇为害怕,虽然有火炬在手,却常常杯弓蛇影,发出尖锐的叫声。

火光摇曳,洞中阴暗不定。走着走着,突然听见叮咚叮咚清脆悦耳的滴水声,思明心中大喜,想必前面就是滴水圣泉了。于是加快了步伐。

水声越来越响,湿气越来越重,突然眼前一亮,前方竟是个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堂石洞。一道阳光从那石洞的正顶直直地照射下来。

杨思明登时被洞里的山光水色给迷住了。只见潭水粼粼,四周碧绿如染。突然间,万道仙光冲天而起,在阳光中迷离纵横,集结成个钟瑰丽莫测的奇幻景象。

杨思明只觉眼花缭乱,触目尽是仙光云影,那万千纷乱的光芒逐渐汇融交合,延展伸缩,蓦地眼前一亮,眼前现出许多海蜃琼楼和诸多美丽的幻象。

过了好一会儿,眼前的幻象才慢慢的消散,一个真实的仙洞呈现在眼前,只见洞壁皆皆为白色,既光滑又平整,有如汉白玉装成。

上空矗立着六根尖垂的丰乳石,名为云钟乳。色彩瑰丽,长短不齐,末端呈圆锥状,尖顶处挂着一颗小酒盅大小的水滴,如同大号的珍珠,晶莹剔透。

滴水顺着乳石缓缓而下,幽然成潭。水潭呈长方形,宽有五尺,长约有两丈,四壁如玉,好像人工开凿一般。水面平静无波,如同一面镜子一般。

传说云钟乳吸天地精华,一刻钟方得凝聚一滴圣水,历经几千万年,悠然成潭,能在潭水里泡上一次澡,不但百病不侵,还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仙洞极高,要想圣水准确无误的落入竹筒内,必须把竹筒放在钟乳石的下面。可水潭的上方是个大斜坡,即使从边沿绕过水潭,要想爬上光滑的斜坡也是很难。

杨思明看了一会儿,两手触着北面石壁,沿着方池的边沿走过,来到斜坡的下面。他蹲下身子,用手摸了摸斜坡上的石头,乳石光滑无比,要想爬到上面的确不那么容易。

他把束紧腰带,蹭了蹭鞋底,向后退了一步,突然两腿加力,“呀”的一声暴吼,箭一般向坡上冲去。

石坡又湿又滑,只踏上一步,便滑了下来,身子后仰,两手乱抓,快速地向池边滑去。一个站立不住,扑通一声,水花四溅,人向森冷的水潭深处沉去。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变故太快,杨思明还未反应过来,便已经沉入水潭下五尺多深处。冷冰冰的水从鼻中、口中一齐灌进来,全身如在冰窖,双手在水中胡乱扑腾。

杨思明经常游泳上岛,练就一身好水性,片刻之后,感觉潭水似乎不在冰冷刺骨,而且越来越加舒服。他在这冰冷的潭水中自在的潜游一圈,然后用手掐住鼻子,潜入水底。

水潭不如想象中那么深,稍稍向下一沉,两脚很快就触碰到了水底。他惬意地舒展着身子,来回潜泳。向西游了片刻突然发现脚下闪闪发光,近前一看,竟是珍珠,交相辉映。

杨思明一口气已经将尽,正要游出水面,蓦地看见西南角遍地珠光中宝气中,一匹白马仰颈嘶吼。

杨思明大吃一惊,忖道:“如此小的水池里,怎么还有一匹白马呢?”寻思之时,那白马朝他走来,但走了没几步,便被一条一寸来粗的钢链紧紧地拉住,不能在前进分毫。

杨思明来不及多看,快速地浮上了水面,张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解下身上的包裹,扔到岸上。想起潭底的白马,好奇心大起,心想:“这匹马能在水底生存这么久,一定是匹龙马。”

于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猛地扎入水底。

这次在水中更为自如,视野也更为广阔清晰。那匹白马高八尺,长一丈,头上长着一对寸长的肉角,脖子上的鬃毛足有三尺多长,把头一甩,鬃毛散开,如同一头白狮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