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女鬼情人狐仙妻
21688500000130

第130章 尴尬境地

旁边的几个妇女也来凑热闹,对着地面一齐啐了一口吐沫,然后转身就走了。

杨老太太指着她刚想叫骂,被赵小英拦了下来,劝道:“别理她,就是一群泼妇,和她们生气都犯不上。”

杨老太太嘴巴一咧,笑道:“对,对,对,愿意说啥就说啥。我知道,就是咱家的日子过好了,她看着气的慌!”说完托起赵小英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

村民们越看越气,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这老缺德,小缺德有啥看的?赶紧回家去!”

之前听杨老太太满街宣传:新儿媳妇如何如何的好;儿子多么多么的有能耐;这次回来带回来多少多少的银子。

人们都带着好奇的心里,一是看看杨宗的小媳妇到底有多好。二是看看一马车的银子是什么样子。

看了一阵子,也没看出什么出奇的人,什么惊人的财物。正觉得没趣。忽听这一声召唤,人们好像起哄似的一哄而散,把杨宗、赵小英闹得非常尴尬。

回家的路上人们交相议论。一个妇女说:“我看着小媳妇还不如大媳妇好呢。”

另一个妇女撇了撇嘴道:“那不差远了。我可没看出这小媳妇哪地方好!就是嘴唇儿红、指甲红、脚盖子红、头发亮。长的就是一般人,妖里妖气的,走路还一扭一扭的。”边说边学,逗得大家伙哈哈大笑。

那妇女见大家伙都在笑自己,便正色地大家伙说道:“真的,我不是白话他们,真没看出什么奇冒尿的地方!瞧那风,骚的样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玩意!说不定啊,是那个青楼里的窑姐呐!”

身旁一个妇女竖起了拇指,赞道:“你说的太对了!就杨宗那个鞋拔子的样,不花钱谁跟他呀!”

又有一个妇女附和道:“那可不!要我说呀,就是花钱找个乐子。是香玲不理他,给他憋的!”

“哈哈哈!”几个妇女又是一阵大笑。

马车停到了杨家的大门口,车把式解开了绑绳,四下看了看,见门口除了杨小秃儿之外,还有五六个小嘎子,一个帮忙的都没有。

车把式心里纳闷,方才还人头耸动,怎么呼啦一下都没了呢?便对杨宗问道:“哎!兄弟,方才还有那些人迎接你们,怎么突然都没了呢?”

杨宗听完满脸苦涩,不知如何回答。这当儿忽觉身后有人捅咕他一下,猛一回头,见是凃大力,便大声喝道:“小傻帽,赶紧帮我往屋里拿东西。搬完了每个人给十块糖。”

几个小嘎子一听给糖吃,“呼啦”的一下跑了过来,有的抱被子,有的拎包裹,杨老太太站在一旁抖着手帕,不住地叫着:“孩崽子们!慢着点儿,慢着点儿,别把东西给弄坏了!”

东西委实不少,尤其那些家具、木床和米面等物,死沉死沉的,杨宗和杨小秃儿累得呲牙咧嘴的也搬不动。

幸好有这五个小嘎子帮忙,这才把这几样沉重的东西抬到屋里来。

东西都搬完了,摆放家具就用不着几个小嘎子了。他们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反而添乱。杨老太太便把手一挥,喝道:“你们都走吧,这儿嫌你们乱得慌!”

几个小嘎子眨巴眨巴眼睛,没有动窝。心里合计:每个人十块糖还没给呢。

杨老太太又喝道:“嘿!这几个小崽子,还愣着干啥?还不赶快走!”

凃大力道:“老秧子说搬完东西每人给十块糖。糖还没给呢,我们不走。”

杨老太太怒道:“搬点东西还要糖吃?给你们个屁!”说着拿起笤帚疙瘩就往外面轰。

凃大力在这群孩子当中,是个大孩头儿,这几个小嘎子都听他的。一个孩子问道:“大力,这老太太说话不算数可咋整?”

凃大力寻思了一下,扯着嗓子对屋里喊道:“老秧子,你说话算不算数啦?”

杨宗、赵小英、杨小秃儿正在屋子里安床,也没有闲工夫搭理他们,只是应付了一声:“待一会儿的!”

几个小嘎子仍在门口守着,杨老太太见他们迟迟不走,举着笤帚疙瘩骂道:“你们几个死孩嘎子,走不走?”照着一个孩子的屁股就打了一下。

孩子们见她真打,呼啦的一下向院心跑去。跑了半截,又停了下来,站成一排,一齐喊道:“杨老太,说话不算,欠糖不还,照你这样,吃糖不甜,吃盐不咸,不过三天,准保玩完!”

“小兔羔子们你敢骂我!”

老太太举着笤帚疙瘩,扭着罗圈腿就追,几个小嘎子跑到大门口,拾起石头就往院子扔,也不管打着没打打着,扔完就跑。

相距甚近,五六个孩子一齐向里扔,哪能打不到?“砰”的一声,一石头打在杨老太太的大腿上,登时坐在了地上。

又是哭又是骂,屋里的三个人感到不对劲,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往外跑,见杨老太太坐在地上,一边骂一边揉着大腿。

杨宗急着问道:“娘!你怎么啦?”

杨老太太指着大门口,道:“那群死犊子往院子里扔石头,把我打的。”

杨宗向上撸了一下子裤腿,撸到膝盖处,见腿肚子的外侧果然有一大块乌青。

杨宗道:“呀!真是打的不轻!”

伸手一揉,老太太呲牙咧嘴的大声叫道:“哎呀!疼啊!疼啊!”

杨宗哧哧笑道:“你闲着没事,追人家几个孩子干啥?”

杨老太太道:“这群死孩嘎子赖在门口不走,从我要糖吃,我就拿起笤帚疙瘩吓唬吓唬他们,没想到这帮王八犊子真下狠手。不行,扶我起来,我得找他们家去!”

杨小秃儿和赵小英站在一旁忍不住地偷笑。

杨宗把她搀扶了起来,活动活动受伤的老腿,见没有伤到筋骨,对母亲道:“你这是何苦呢!人家帮咱家干了半天的活,要糖就给他们几块呗。这下子倒好,糖是省下了,挨了一石头,把你打成这样。”

杨老太太咬着牙,向前又走了几步,忿忿地道:“不行,我非得找他家大人不可!这几家大人要不管孩子,我就赖在他们几家不走,天天做他家炕头上吃鸡蛋黄儿!”

杨宗道:“算了,找什么找!和几个孩嘎子斗什么气?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回屋去吧,趴炕上倒一会儿,中午吃烧鸡,吃肘子,马上就好了。”

赵小英也过了搀扶,两个人一左一右把她搀扶到屋子里,帮他脱下鞋子,拿过枕头,让她倒下来休息。

倒了一会儿,心里还是觉得憋屈,一股身坐了起来,道:“不行,我还是找他们几家大人说道说道去。我总觉得这群小嘎子总和我过不去,上回有人往我身上扔粑粑,就是他们几个干的。我怀疑是香玲那骚娘们在背后指使的。”

说完,两手拄着炕,就往炕沿边上挪动。

赵小英低声对杨宗道:“你去劝劝你妈,别再闹了。再闹下去,你我都没法在屯里待着了。”

杨宗正蹲在地上安装床铺,一股身站了起来,刀条子脸往下一沉,怒叱道:“妈啊!你说你挺大岁数了,还知道不知道磕碜啦?你要去我们就走!和你丢不起这个人!”

震怒之下,杨老太太咔吧咔吧小眼睛,也没说什么,两手拄着炕,往炕里头移动了几下,靠着窗台坐了下来。

一边撼动着身子,一边叨咕道:“你不在家这段时间,全屯的人都欺负我,本以为儿子回来给我做个主,没想到你也呲哒我,唉,我没法活了,死了算了!”

杨宗对赵小英道:“英子!你去劝劝她,别让她唠叨了,我听她唠叨脑袋疼,心更烦。”

赵小英柳腰微扭,来到炕沿前,对杨老太太道:“你老就消消气吧。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忙个啥呀?什么仇,什么恨,你先记着,只要以后你听我的,什么仇都给你报了。”

杨老太太听了此话,嘴巴立刻裂开,笑道:“还是我这闺女好。这小话说的真招人听,以后全都听你的,我不去找他们去了。”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赵小英心想:“难怪香玲和婆婆不和,这老太太扭扭扯扯的是够烦人的啦!等我掌持家业之后,我在收拾她。”

一切摆放完毕,把杨小秃儿累得满头大汗,赵小英急忙给他沏茶倒水,又拿过糖果瓜子等招待。

此时已经将近中午,人家干了半天的活,怎么也得吃口饭吧?杨宗、赵小英都去厨房做饭去了。

从城里回来带了好多酒菜,本打算招待一下亲朋好友,没想到处境如此尴尬。二人合计了一番,不吃也得放坏了,趁着杨小秃儿在,就统统搬到饭桌上吧。

杨宗、赵小英在厨房了做饭,屋里只剩下杨小秃儿和杨老太太。

杨小秃儿见自己身旁摆放着好多的好吃的,也不客气,拿起水果就咬,抓起瓜子“咔吧咔吧”就嗑。

一旁的杨老太太越看他这样越生气,就用小眼睛一下一下的斜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