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21677700000011

第11章 歌唱演员的综合素质训练

乔中秀

会唱几首歌容易,唱好几首歌难,做一名合格的歌唱演员更难。“文革”时大搞“普及样板戏”,“工农兵占领文艺舞台”,给我和许多爱唱爱跳的同辈人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这就是只要有副好嗓子或好身板,就可以当演员、演主角。在同辈人中,我的条件还算是较好的,我十岁考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学过六年戏曲,因爱好唱歌才调进区歌舞团。进团后,在当时担任团长的原中央乐团老歌唱家薛淑琴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正规的声乐训练。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一向自认为条件好、有天赋的我,才知道“玩票”和当“歌唱家”之间的差距是那样的大。老一辈歌唱家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并有丰富的舞台实践,他们的艺术素养是那么高,上课、训练时既严厉又循循善诱,一招一式、一腔一字都能说出个道理和技法来。在他们的严格教导下,经过刻苦锻炼和多次舞台实践,我总算是入了门、上了道。为了进一步深造,团里又送我去中央音乐学院拜师学艺,我这才开始在歌舞晚会上独唱《我爱你,中国》等有一定难度的歌曲,并在大型歌剧《芳草心》《货郎与小姐》中担纲挑梁。虽然在演出中我开始被观众认可,赢得过许多掌声和赞誉,但越是受欢迎越感到艺海无边、学无止境,越感到自己比起科班出身、有一定艺术素养的歌唱家来差距还很大。

一、歌唱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我们常形容歌唱家的嗓音如何有表现力,高如天上的行云,低如潺潺溪流,迂回激荡、清脆甜美、浑厚有力、优美动听、深切感人……而这一切是经过千锤百炼得来的真功夫。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气息控制,没有正确的共鸣位置和发声方法,想达到这样的高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不同的审美习惯和不同唱法,都出现过自己的歌唱家和名演员。所以说每一种唱法只要存在并得到大众的认可,就有其科学和独到的一面。被世界公认且普遍赞赏的美声唱法,经过几个世纪声乐艺术大师的实践,总结了一套科学的、系统化的训练方法,作为专业音乐院校的规范化教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歌唱家和名演员。即便是学习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演员,经过美声唱法的熏陶,也会提高自己的声音表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登上歌唱艺术高峰。我国老一辈的著名歌唱家和当代走红尖子演员莫不如此。

“名师出高徒”“千锤百炼才能造就艺术家”,这是常理。正如音乐院校声乐系毕业的不一定都是歌唱家一样,投过名师门下者不一定都得过真传成为高徒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何况有些进院校的仅仅是为了混个文凭,本来就不具备进演艺界和做歌唱家的素质,因此歌唱既是艺术又是科学,爱好唱歌的人不一定都当演员或歌唱家,这牵扯到多方面的原因,仅就声乐艺术本身来说,具备不具备基本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歌唱演员的训练,主要是发声器官和呼吸器官的生理机能的锻炼。人的生理器官是天生的,只要与发声器官和与发声呼吸有关的器官没有先天性的缺陷,都是可以说话或歌唱的,但要成为专业歌唱演员,依靠“嗓音本质好”和“爱好”是很不够的。“玉不琢,不成器”,传统的练声法,主要是用一整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呼吸和发声器官及不同的共鸣位置进行科学的、有效的锻炼,把个人的发声能力提高到超出常人的水平。以提高发声效率为目标的声乐训练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老师的水平,学生的本质、悟性和刻苦精神是至关重要的。正像舞蹈演员练基本功一样,要把每个动作无数次地重复练习,严格调节正确到位,成为舞者下意识性的技巧。人们的嗓音有好有坏,但都是出自人的发声器官的无意识震动,声乐训练就是要把不加控制、无意识的声音和呼吸,训练成下意识的、理性的、可以自由控制、调节的声音气息。

二、歌唱演员的综合素质训练至关重要

声乐艺术是整个音乐艺术的一个门类,老一辈歌唱家在刻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除了噪音训练外,还要学习乐理、文学、表演、体育和舞蹈基本功等。单凭一副好嗓子不一定能成为合格的歌唱演员或歌唱家。要把一首歌的主题思想、音乐特点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没有多方面的知识和素养是不行的。尤其是演唱歌剧,要塑造人物性格,表达烦琐复杂的戏剧情节和不同人物内心世界,除了有较高的音乐和演唱素养外,还要有话剧、戏曲演员应有的文学、戏剧、表演、身段、朗诵等方面的素养。

最近刚结束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第三届“大红鹰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增加了综合素质的考核,许多形象、嗓音、演唱都不错的歌手,在乐理、视唱和文艺知识的问答方面都吃了大亏。这说明了我们这一代歌手和演员只顾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基本功锻炼,忽视了综合素质的修养。唱歌的只知道“傻唱”,跳舞的只知道“傻跳”,甚至唱了十几年歌还是音盲或半音盲,不识谱、不懂基本乐理,连音阶、音程、调式和拍子都说不清楚,至于与专业有关的其他文化知识方面的素养就更谈不上了。

记得我在学戏曲和演歌剧的过程中,为一招一式、一字一词,导演和指导老师边示范边叫我反复练习,不知挨了多少训,重复练习了多少遍,才能做得像那么回事。大千世界的人物千姿百态,要演谁像谁,不光外在形象,还要把其精神气质和内心情感表现出来,不只是用语言、动作,还要用歌唱表现,没有多方面的素养和功力是很难把握得准、演得好的。比如,谁都会笑,一个“笑”法,在上表演课时,就够你练上十天半个月的了。生活中的笑有微笑、冷笑、暗笑、大笑、欢笑、哭笑、阴笑、假笑,在舞台上既不能纯自然主义地表现又要让观众理解你,受到你所表演的笑的感染,就要经过反复练习,学会各种笑法,把规定情景中所需要的笑,变成有控制的、下意识的流露或发泄。如果要用音乐和歌唱把各种各样的笑表现出来,那就更难了。需要在音色的运用、气息的控制、节奏的掌握等方面下更多的工夫。

做一名合格的歌唱演员或受观众欢迎的歌唱家,并且能长时间保持自己的艺术青春,单靠“天分”“脸蛋”“身材”和“哗众取宠的浅薄”是不行的。“艺无止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一辈艺术家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切身体会,是需要我们作为座右铭来认真铭记和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