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公民学概论
21650000000037

第37章 公民教育的起源

公民教育是起源于西方文明视域下的一种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

一、公民教育在古希腊的萌芽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代希腊,是有可靠文字记载的西方文化思想史的开端,在那里,有众多林立的城邦和发达活跃的公民生活。“公民”这一概念和公民教育的思想就发轫于此。

(一)古希腊的公民教育思想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公民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它以爱琴海区域为中心,包括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希腊移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历史机缘,为希腊人产生自由和平等的民族精神以及以城邦为基础创造高度发达的民主、法制的政治制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舞台。

古希腊的公民教育与古希腊的城邦建制是分不开的,最典型的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是征服者的城邦、军营式的国家,公民教育和军事训练是融为一体的,属极权主义的公民教育类型。雅典是原生型的城邦,公民教育和城邦繁荣的民主生活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创造的公民教育思想和文化代表了西方公民教育思想和文化的主流。强调教育的世俗性质以及注重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古希腊公民教育的特点。

(1)古希腊的公民教育,首次阐述了通过社会制度来实现自我人格的概念,提出了学习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的观念。

(2)希腊人将公民教育和日常生活创造性地结合为一体,为现代人的公民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提供了鲜活的范例,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在希腊有了最早的成功的雏形。

(3)在协调公民教育服务于个人与服务于社会这一对矛盾的过程中,希腊的公民教育还首次提出了发展的概念。它允许变化,并主张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

它认为社会规范的形成是众多个人变化的结果。社会之所以进步,也是因为个人的变化不但被允许,也是被接受的。在这种发展的公民教育的观念中,也有了个性自由发展的理念。个性的自由发展包括政治上的自由、道德上的自由、理智生活的自由和美学意义上的自由。

(4)领略希腊公民教育的实践,还可以看到他们在教育和生活的实践中探索有关人生的知识,为实现人类的最高理想而做的努力。希腊的人生目标包括政治自由、自我实现与理智的生活、生活与道德自由、美的鉴赏、成就的能力等。亚里士多德说,人生的目标就是“愉快而优美地生活”。教育史的专家们认为:“希腊人做的事情是想要明确哪些是值得一生去为之奋斗的东西。”从今天的视角上看,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为公民明确值得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是公民教育的最高宗旨,因此,在公民教育的历史上,没有哪个阶段的公民教育能够像希腊时期那样对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没有哪个时期的公民教育能够像希腊时期那样,为保证公民种种人生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途径和条件。

(二)苏格拉底与公民教育

从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来看,苏格拉底在他的教育见解中已经提及要对公民进行德、智、体的教育,这从他的培养美德、探求知识以及增进健康几方面的论述中体现出来。可以说,这是古希腊人公民教育思想的萌芽。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美德,探求知识以及增进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四种美德,而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结果。苏格拉底那个著名的“美德即知识”思想就是表明学习和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是很重要的。在谈到体育锻炼问题时,他说过,“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需要用身体的”,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保持最好的状态”等。

在谈到教育的主体时,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学识渊博而具有“善德”的人,才能把城邦治理好。因为真正的统治者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治国人才。他还指出,在处理政务时,应该听取“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如何使有才能的人能掌权执政是他探讨的是最主要的问题。他这种专家治国的观点后来被柏拉图发展为培养“哲学王”的教育思想体系。

希腊哲人在强调教育的同时,也在研究进行教育的方法。在苏格拉底看来,包括道德知识在内,一切知识都是“回忆”,即都是植根于自己的心中,而不是从外面灌输进去的。这种本已有的东西,需要启发、开导,这里就有“教师”的作用。所以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和推动学生自己思考,因而只能是启发的,不是填鸭式的。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是“提醒”。在具体进行教育活动时,苏格拉底是因人因事而异进行因材施教的。他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式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就是著名的“精神助产术”。因此,教育对于苏格拉底,乃是用“谈话”的方式引导人去探求知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因而被后世教育家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为“启发式教学”。

由于苏格拉底的政治主张和对政治制度的正义设计与当政的雅典民主派产生了分歧,而苏格拉底又坚定不移地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他被诬告为亵渎神灵和蛊惑青年,因对他这两项罪名的指控,苏格拉底被公民大会判处死刑。在法庭上他拒绝改变政治主张以换取免于刑罚,在狱中面对弟子克里同的营救,他拒绝了能够保全生命的逃跑。苏格拉底运用辩证法,证明了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是应该和必须的,即使法律对他的审判是不正义的,公民也不能逃跑。这就告诉人们,好人不是一个脱离城邦的人,而是生于城邦、受城邦法律约束并献身于城邦的好公民。“理想国的政治,是好人政治,是好人等同于好公民的政治,好人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卓越、优秀的具好人美德的统治者和辅助者。”苏格拉底用生命践行了做一个好公民的承诺,谱写了公民教育史上一曲悲歌。

(三)亚里士多德注重培养德性的公民教育思想

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中,政治行为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和城邦,因此,政治伦理的规范主要表现为公民和城邦在政治行为中应尽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实践论是关于政治伦理实践的观点和主张,是政治伦理价值和政治伦理规范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得以实现的环节,是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伦理实践是人的实践,人的实践是自觉的,因此,人对政治伦理实践目的的认知程度,直接制约着人们政治伦理实践的进程和效果。为了实现政治伦理实践的目的,就必须对公民进行教育。”

公民教育就是对公民德性的培养。政治伦理实践是人的实践,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也就是说,人的实践是自觉的,因此,人对政治伦理实践目的的认知程度,直接制约着人们政治伦理实践的进程和效果。为了实现政治伦理实践的目的,就必须对公民进行教育,培养政治制度所需要的公民美德,实现公民的政治伦理社会化,以培养公民进行政治伦理实践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全邦共同的责任,应该重视教育的内容以及实施教育的方式。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亚里士多德分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由城邦政体的性质、宗旨和特点所决定的内容。亚里士多德说:“在我们所曾讲到的保全政体诸方法中,最重大的一端还是按照政体(宪法)的精神实施公民教育。”所以,应该教育公民适应他生活于其中的政体,因为每一政体一开始就形成了其固有的习俗,起着保存该政体自身的作用。例如,平民制的特征之于平民政体,寡头制的特征之于寡头政体,要根据政体的特征对公民实施相应的教育。

在对公民教育的具体的内容中,亚里士多德又把其分为“必需又实用的”和“高尚的”两部分。他认为在对公民进行教育过程中,必须对公民进行德性教育。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伦理中,充分论述了德性对于一个人和一个城邦的重要性,因此,矢志不渝地追求个人和城邦的伦理道德价值。因此,在对公民教育的具体内容上,必然包括德性的培养和教育。他说:“父辈对于诸子应该乐意他们受到一种既非必需亦无实用而毋宁是性属自由、本身内含美善的教育。”他还说:“大家所急需学习的功课和培养的心境,莫如对于善性和卓行,造就正确的判断和快乐的感应。”

亚里士多德特别关注公民教育的方法。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做了细致的分析。不仅分析了婚姻和生育问题包括男女婚姻、生育的年龄问题,而且还分析了婴幼儿的养护问题,最后着重探讨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亚里士多德还提出教育要根据教育对象做内容、方法的区分。他说:“个别教育和共同教育是有区别的。……因为,每个人都愿有与他相适合的对待。”教育者要根据不同的身份对公民进行教育。

亚里士多德关于公民教育的众多论述,无不渗透着其注重培养德性的公民教育思想,直接的指向就是为城邦培养合格的政治人才,包括优秀的统治者和良好的被统治者,并最终实现其政治伦理实践的目的。

二、现代公民教育的兴起

从公民教育的起源上来看,现代公民教育源于近代的西方,是伴随着公民地位的确立而派生出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和标志。

(一)现代公民教育的先声

现代公民教育起始于法国,法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是与法国大革命中政治平等的呼声和民主制度的建设同步共生的。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民主才不再仅是一个文学词汇,而是成了当时政治运动的主要目标。大革命前夕,随着启蒙思想的快速升温,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和部分贵族开始接受新鲜而激进的启蒙思想,一种新的政治氛围逐步形成,现代公民教育的理念也逐渐伴随着革命原则的出台而初现端倪。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通过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以及《爱弥儿》等,抨击了封建专制的政治基础,阐述了他激进的民主主义政治理论和崇尚自由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尤其是在《爱弥儿》中卢梭多次提到公民教育的思想以及如何应对复杂的社会而进行的社会教育措施。公民首先是人,所以“使人成其为人”的素质教育,便是公民社会一切教育的基础。它的基本信条始终是教人学真,这是公民做人的“底线”。正是在这一点上,《爱弥儿》给现代公民教育留下了深刻启示。卢梭、狄德罗等人的教育主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两个历史时期的交替、转折的反映,是专制时期的集权制被打破,教育转而服务于未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目标的体现。这些教育思想预示着共和教育的形成,也预示着现代公民教育理念的诞生。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人权宣言》,它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后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序言。《人权宣言》中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思想,其基本原则有:人类生而自由、权利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受法律保护;等等。《人权宣言》奠定了资本主义基本的政治原则和价值理念,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对19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蕴含着的公民地位和权利平等的思想,开启了现代公民教育的先河。

(二)现代公民教育的发展

19世纪早期,欧洲各国国民教育体系形成,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学校教育的开始。现代西方公民教育体系与其国民教育体系是融为一体的。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是其国民教育体系的基本目的,而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其公民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到了20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公民教育理论,即“国家公民教育论”。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公民教育的实践已在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开来,公民教育的概念已被世界各地所接纳。

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化传统的支持,中国的公民教育起源比较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高度的君主专制,大一统的帝国和具有很强渗透性、适应性和控制力的儒家文化的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使传统社会长期稳定存在,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缺乏独立性、自主性,人身依附十分普遍,统治集团虽然重视民的作用,但是只把民当成统治对象,激励和培养民的顺从意识和忠君意识,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际中,民对于国家只有义务而缺乏权利,也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这种政治生存环境中的民只能是臣民。

在近代,中国传统社会的解体和新思潮的涌入,社会发生巨变,尤其是辛亥革命后,“国民”一词得到广泛使用,公民教育也有了发展的雏形。清末民初,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对教育进行改革,提出了国民教育的思想。这是公民教育的最早尝试。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当时中国采取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成员的生活由国家统一安排,公民个人缺乏选择的权利和空间,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参与、权利的实现、利益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单位和集体进行,这就造成公民意识的淡薄和个体观念的弱化。我国的公民教育真正发展起来,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公民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有更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这就使公民获得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公民意识有所增强,公民教育也开始逐步兴起与发展。2001年,我国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标志着我国公民教育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公民教育的客观基础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的产物,是与现代社会的经济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相伴而生的。公民教育不仅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

(一)人自身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通过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历史。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实践中,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也促进了人自身的发展。“……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人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是人改造人……”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切文化与文明的基础。教育是传承文明、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者曾高度赞扬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尽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身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可以说,没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也就没有人的发展与进步。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是自然人接受社会文化教化逐渐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社会教化与个人内化的统一。一般而言,人的社会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从整体上来看,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正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公民教育就是要通过社会教育来促进公民意识的形成,使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公民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需要,是人本身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要实现人的社会化,就必须加强公民教育,以引导人的自我启蒙和自我教化,从而使理性的、契约的、创造性的文化精神在社会生活的根基上生成,并成为现代中国公民的基本生活模式。加强公民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人们了解作为一个公民所拥有的权利、义务、利益,树立明确的权责关系,懂得捍卫、维护个人的权利,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二)社会的需要

公民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也是各个国家最关心的问题。把一国公民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关系到民族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一个自由的社会最终必须依赖于它的公民,依赖于他们的知识、技能与道德。有效地实施公民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公民素质,增强人们的公民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公民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有效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必备知识态度与能力,为国家、为民主社会培养良好的公民,创造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政治条件。

从我国公民素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状况来看,几千年封建专制的历史使社会形成了无比深厚的臣民文化传统。新中国成立后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影响,使公民作为独立主体的诉求不高,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浅薄,参与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实践较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已开始由“传统百姓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公民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较为薄弱。

社会发展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力量的公民,如果缺乏一种赋予现代社会发展生命力的素质基础;如果不能从观念和行为方式上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将会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障碍。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史表明,公民素质的不健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我国公民应具备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与能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公民,高素质的公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素质的公民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来培养,公民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与能力进而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加强公民教育,培养高素质公民,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要求公民要从不同层面提高自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以往社会模式的突破和发展,以社会成员真正成为公民为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在经济上是和谐的市场经济。从历史上看,现代公民是在近代西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般认为,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培育现代公民、形成公民社会的动力和条件。但是实际上,公民个体和公民组织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不和谐主要在于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冲突,个人利益和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对这些矛盾、冲突的化解,对各种利益的协调与平衡主要依靠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法律的规范。但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和发达的公民组织对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首先必须具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和谐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意味着对政治权力的有效制约、政治权力的充分享有和依法行使、对政治活动的积极参与等。民主政治的运行离不开成熟的公民。按照现代政治观念,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公民的授予,公民有权利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以确保政府权力不被滥用。公民同样有权利参与政治,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影响政府决策。成熟的公民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和政府的关系、自己所拥有的政治权利,知道怎样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知道如何影响政府决策的制定、实施,监督政府活动。所以,成熟的公民是增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在文化上,是和谐的多样文化。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组合,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交织,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十分活跃和复杂的局面。人们需要在各种文化间保持良性的竞争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发展公民文化,巩固和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这就要求公民教育要在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方面多下工夫。

总之,公民教育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人需要的不同以及每个人对社会要求和发展的不同理解,使得公民教育的内容也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