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21648000000060

第60章 好风凭借力,做人懂合作(5)

共同的利益大于一切

合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合伙创业的根本原因在于集个体单独的力量,形成比原来更大的合力。这就是合伙人相处的基础。大家只有在一起,才能闯荡商海,搏击市场,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时期内,合伙企业存,则合伙人的事业存;合伙企业亡,则合伙人的事业亡。因此,合伙人在经营中要注重合伙企业的整体利益,共同的利益大于一切。

如何将共同利益最大化变得尤为重要,你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你要找出共同敌人。在大敌当前之下,很容易形成利益同盟。人们只有面对共同的对人才会有拼的劲头。其次,让别人冲锋陷阵。做好联络工作,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加以煽动,就可以让别人去替你出力。其实利用不是一个丑恶的东西,而是各取所需导致。一个人,无论在工作、事业、爱情和消闲哪方面,都离不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朋友就是如此。因为各人的能力和局限,以及人际关系有所不同,而必须相互利用。利用他人之力往往达到共同的利益。

贾充的女儿贾南风是个奇丑无比的女子。此女长得身材短小,肤色青黑,眉后有一痣,可是机敏好察,凶狠狡诈,好妒忌,有手腕,把白痴太子治得服服帖帖,对她又害怕又喜欢,很少去接近别的妃子。白痴登基以后,贾南风成了皇后。然而,虽贵为皇后,可是大权一直在杨骏的手中,为此贾南风对杨骏恨之入骨。

其实不仅贾后恨杨骏,很多人也想除了他。只要一有人煽动联络,随时可以爆发倒杨。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因为杨骏一向对他们粗暴无礼,便在暗中散布流言,说杨骏将要篡夺帝位。贾后发现这两个宝贝,立即派亲信宦官去和他们秘密联络,策划诛杨骏,废杨太后。随后,派李肇去动员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瑞发兵,汝南王怕惹火上身,因此拒绝了,最后楚王答应了。

精心策划后,在一个月后起兵行动。孟观、李肇让惠帝连夜写诏,以谋反为名废杨骏。又派东安公司马精率殿中禁军四百人讨伐杨骏,楚王瑞率兵屯司马门,淮南相刘颂屯兵殿中,杨骏外甥段广见事情危急,跪在惠帝面前,申诉道:“杨骏受先帝之恩,尽心辅政。而且孤身无子,哪有造反之理?请陛下详察。”惠帝却毫无反应。杨太后在宫中见情势危急,亲手在帛上写了“救太傅(指杨骏)者有赏”几个字,让手下人用箭射到宫墙外边。不料帛书被贾后党羽得到,贾后立即宣布太后与太傅共同谋反。

贾后就是巧妙利用了他人之手拔了自己的眼中钉,她之所以能成功也在于他们都有共同的敌人杨骏。

追求共同的利益就是大家共享共荣。合作有助于竞争,联合以后,竞争力自然增强了,对付相同的竞争对手则更加容易获得胜利。但是,有许多所谓联合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在利益上并没有达到共享共荣,这种情况往往就容易让对手从内部攻破而导致失败。

战国时,魏国在选择联合对象时所注意的一点是“远交近攻”。韩、魏、齐三国结成同盟,打算进攻楚国。但楚、秦乃是同盟,不小心谨慎行事,秦国就会出兵。因此三国先向楚派出了使者,表明了友好的态度,提出进攻秦国的建议。三国的提议,对楚国来说是收回曾被秦国掠夺的领土的好机会。楚国答应了这个建议的情况被传到了秦国后,韩、魏、齐三国先向楚发起了进攻,但秦国却坐视不管,于是获得了全胜。楚、秦二国就是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不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个真正懂得合作的人要明白共享共荣,追求共同的利益,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他人,这样的人以后将很难有人和他合作。

自古以来就有“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可见义的重要性。合作要讲利,更要讲义,做人就应该堂堂正正,讲求仁义,遵守道义,重义轻财,不可为贪图一时的小利而见利忘义,忘恩负义。如果因为过分追逐名利,而在同事之间落下一个“不讲义气”、“靠不住”的恶名,最终的结局将可想而知。

合作,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图利。因为他们不是宗教家,也不是救济者,他们不可能只讲求利人,而忘了自己。如果一定要他们这样做,必然压抑他们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但是,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也是不行的。如果在合伙企业中,合伙人都只讲个人的利益,只想着个人如何争权夺利,合伙企业迟早会被搞垮。在合伙企业中,合伙人最容易犯的错误经常是后一种。这时,合伙人之间明争暗斗,钩心斗角,争权夺利,根本就不可能友好相处。在谋利的基础上也不可做有损义气的事。

其实要真正处理好利和义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合伙人友好相处,就是要在人与我、义与利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人我两利,义利相济。有许多合伙人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都是双方在利益分配上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了彼此对立的角度上。他们认为“蛋糕”只有这么大一点,你多分了一点,我必然就要少分一点。因而,双方在利润分配上便产生了一种斗争性,甚至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如果你陷入了这一误区,你与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必然很紧张,大家在合伙经营中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相互很难友好相处。

合作难免会有分歧,有句话叫“以和为贵”,合作千万不要为了小利伤了情义。不争不吵,本来就不可能。嘴唇与牙齿也有互相冒犯的时候。但一定要记住和气生财,商场上很忌讳结成仇敌,长期对抗。商场上很容易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下,甚至争斗不休。或者因为一笔生意受到伤害,从而耿耿于怀。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反目成仇、结成死敌的必要。有位商界老手说过:“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今天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争吵,或者为争一笔生意搞得两败俱伤;然而,说不定明天携手,有可能共占市场,互相得利。因此千万不要做得罪人的事,多一份情义,多一条出路。

所以,有经验、有涵养的老板总是在谈判时面带微笑,永远摆出一副坦诚的样子,即使谈判不成,还是把手伸给对方,笑着说:“但愿下次合作愉快!”因为,商场上树敌太多是经营的大忌,尤其是当仇家联合起来对付你,或在暗中算计你时,你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应付。况且,做生意的主要精力应用于如何开拓市场,如何调动资金,如何做广告宣传等方面,如果老是用在对付别人的暗算与报复,难免会顾此失彼。

要做到讲情讲义就要学会适当的让出你的一部分利。实践证明,采用让利法则不仅能够吸引顾客的购买欲,还能够招来更多的合作伙伴,使你的财源滚滚而来。

香港地产巨子郭得胜以他憨厚的微笑和细心的经营,在创业之初,使周围邻居不再感到陌生了,生意也日渐好起来,他批发的华洋杂货及工业原料,价格都很适中,街坊都说“他是个老实商人”。说也奇怪,人越老实,客户越喜欢跟你做生意。生意做大了,便又向东南亚拓展市场。1952年索性改称为鸿昌进出口有限公司,专注洋货批发。没多久,街坊不再称他郭先生,而是议论他是“洋杂大王”了

让出一点属于你的利,但是别人会回报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