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慧同志:
遵嘱将你的大作《迎接跨世纪的春天》看了一遍。总的感觉是写得不错。现就个人认为写得欠妥或值得商榷之处,谈点意见,供你参考。
1.P3.倒5行:“昔日以……驰名,如今以……雄居”句,(1)“雄居”似是“雄踞”的另一种写法,但一般都是“雄踞”,很少有写“雄居”的;(2)“以……雄居”,句子不通,如是雄居于……才是通的,它跟驰名不同,驰名于全国,或驰名于世界,后面“于全国、于世界”都可省略,但雄居后面却不能省字,省了不通;(3)排比句讲究“对仗”,句中“昔日”与“如今”对仗,但“驰名”与“雄居”却不对仗,另换一个词为好。
2.P4.第3行:画面文昌阁,文昌阁在“文革”中早已拆除,现在怎么个拍摄法?如用过去留下来的照片,当然不如拍摄实景播出的效果好,可否改为高庙或鼓楼?
3.P4.第6行:“采铅”改为“冶铅”较好,因为“采”是收取的意思,铅元素在自然界都存在于化合物中,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者,况且采到铅矿还要进行化学加工,而不是物理加工,这铅何以采之?
4.P4.第7行:“能工巧匠者居多”,句中的“者”字去掉为宜,否则欠通。
5.P4.第10行:“奔流到河饮水的胜金关”,句中“奔流到河饮水”是形容的言辞,但前面缺少“恰似”或“犹如”的字样,令人费解。可否改为“雄踞县门的胜金关”?
6.P4.第12行:“高耸翠岚接天浮的香岩山”,可否改为“高耸云天的香岩山”?如此,八句中的壮语都成了四个字,仍不失文采,但体例一致,似是可取的。
7.P4.第13行:“全县山川秀丽”,病句。
8.P4.第16行:“古人称之为高耸翠岚接天浮,半截子入到天里头”句中“古人称之为”后面的话应加引号。
9.P5.第5行:“发热量在5000到7800大卡中间”,“中间”改为“之间”为好,因为“中间”有居中的意思,而5000与7800之间居中的数是6400,太局限了,而“之间”却是二者之间任何数字都可以的。
10.P8.倒9行:“锁扼青铜”四字可去之,因为鼓楼上的四句话是就中卫县而言,并非指鼓楼本身的作用,但这样一去,注解鼓楼的话就剩下两句了,为了对仗,前面注解高庙的三句话,似乎只能保留两句,去掉哪四个字,由你们酌定吧。
11.P8.倒5行:“遍及全国各地、全区各县,各展其长,小有成绩”,(1)遍及全国,当然包括了各省、区,各县市,后面再说全区各县,逻辑上是重复的,如果都要说,只能是由近及远,说“遍及全区各县乃至全国各地”;(2)“小有成绩”是说中卫学子在外地的都小有成绩?不合实际,因为有的人没啥成绩,而有的人却是大有成绩(就我所知,有个牛生杰在自治区气象局工作,曾被评为“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记不准是全区的还是全国范围的,但不管是哪种范围,列入“十大”,可算是大有成绩了)。
12.P8.倒4行:“中卫籍博士生、研究生不下百人”,(1)博士是已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是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层次大不相同,这里笼统裹在一起,不太好;(2)研究生有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之别,这里把博士研究生不管攻读成功与否,都称为博士生,而研究生只是指硕士研究生,也不管攻读成功与否,是不科学的,建议分开来讲较好。因为你是写的“科技创先”题材的电视片脚本,就应该体现人才的科技含量,知识层次不同,其价值也不同,这就叫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博士与硕士之别,就像硕士生与大学生之别、大学生与中学生之别一样,差别是很大的,分得细一些,准确一些,才是科学的态度。就我所知,在中卫读过中学出去后深造成为博士的,有杨武年、王光、孟宪忠、吕振华、李长久、周岚、李莉、李学华、曾继军、麦学松(以上名单中,麦学松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他人都已取得了博士学位,有几人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还读了博士后,学位比读了博士研究生的还要高一层),此外,我不曾知道的中卫籍博士可能还有,必须严肃认真地统计一番,这就不是我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了。至于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我估计不下百名,但仅仅是估计,不准确,也就不科学,只要政府重视,下决心调查一番,是不难搞清楚的,做这样的调查,有了精确的数字,对于今后宣传中卫是十分有利的,否则天天喊“我们中卫是文化县”,没有人才的数字,显得十分苍白乏力,谁能相信?
13.P8.倒3行:“中卫中学建校66年,名列全区前茅”,是说历史之长,还是办学成绩名列前茅?不明确。事实是中卫中学于1987年高考成绩居全区中学之前列,受到区内各大媒体“热炒”,轰动一时,1988年,被载入收进760所著名中学的《中国名校》一书。而目前的状况,却是一言难尽,今年高考升学率低至应届班不到10%,形式十分严峻,令人痛心!中卫中学是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一所“老校”,不写恐怕不好,但怎么个写法,需要文字上的准确描述,你说怎么个写法?
14.P8.倒1行:“全社会形成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共识”,我认为,不仅是共识,还有实践。仅仅停留在“共识”阶段,即仅是“口头上”而不是行动上,这种写法似乎不合乎现实,提得低了?
15.P9.第6行:“杏林飘香”,在整段的白话文后面,突然接上4个字的文言文,而且这4个字前面没有相应的字句,句子显得秃,如果接上“可说是××××,杏林飘香”,文白相间,也还是协调的,读起来没有什么不顺口的感觉。
16.P9.倒7行:“东西、南北两条主街道……”,似乎说成“东西南北四条主街道……”为宜,因为人们常说的是“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而不说“东西大街鼓楼以东段,……”。
17.P10.第5行“白马拉疆”的“疆”字应是缰绳的“缰”字,因为这是根据有神话意味的传说而得名的,借用马拉的缰绳来形容美利渠,而不是由马拉出一道疆界或一块地域;“老俩口扯谟”,“俩”字有两读,lia和liang,读lia的意思是“两个”,读liang是“伎俩”的“俩”,无论是普通话还是中卫方言,“老两口”的“两”,都读liang,而不读lia,故“老两口”的“两”不应写作“俩”(lia);另外,“扯谟”是土话,闲聊的意思,而“谟”字的意思是计划,闲聊不一定涉及谈规划,讲宏图,故这个“谟”字值得推敲。
18.P10.第11行:“第二代伟人”的提法是否规范?伟人是否还分代?岳飞、文天祥、谭嗣同、孙中山是否伟人?他们是第几代?
19.P10.第13行:“这一论断石破天惊”,拟改为“这一论断的提出石破天惊”,因为前者侧重马克思,而后者侧重邓小平,如果邓小平不提出,一则当时别人不敢这样提,再则没有读过、研究过马克思著述的人也不知道有这么一条论断。
20.P12.第10行:“山东省已有80%以上的县市达标,并向争创全国科技百强县迈进”,该句主语与谓语不合辙,如改为“山东省已有80%以上的县市达标,这些达标县市并进一步向争创全国科技百强县迈进”,从逻辑上看,一个省只能争取达到强省而不是强县。
21.P14.倒2行:“园”字系“圆”字之误。
22.P15.第4行:“即”字系“既”字之误。
23.P16.第12行:“狂”字系“犷”字之误。
24.P17“大海中航行的灯塔”,灯塔是为航行服务的,但灯塔是不航行的,故该句表述不准确。
25.P18.第13行:“……等四位融为一体”,可改作“……等四项融为一体”,因为“位”在这里是作量词用,一般是人的专用量词,但如中间不隔着“融为”二字,“四位一体”是通俗的成语,却也是通的。
26.P19.第7~11行:18115工程作了解释,19116工程未作解释,是否前一个工程的项目不变,只改动相关项目的数量,就是后一个工程?从文字上看不出头绪,作为电视解说词,电视听众也不会听明白的。
27.P20.第10行:“1998年,三四十名农技人员……用自己的心血,重其事,竟其业,毕其功,辛勤耕耘,奉献真情和爱心。”这里的“毕其功”,是完结了工作的意思,那么,人们听不明白,是只完成了试验的作业呢?还是达到了攻关预期的目的呢?再则“辛勤耕耘,奉献真情和爱心”,只是说工作的态度,不是工作的成果,而且只是“奉献”,不是“奉献了”。如改作“……用自己的心血,辛勤耕耘,奉献真情和爱心,重其事,竟其业,毕其功。”似乎好些(当然还说明不了是否完成了试验预期的目的)。
28.P22.倒2行:“养猪上床,听来新鲜,而实则……”,“而实则”三个字后面的语句,接上去不顺,如果说的是“实际上不新鲜”,就顺了。因此这是个病句。
29.P26.倒6行:“电子称”的“称”字,改“秤”字为好(后同此)。
30.P26.倒5行:“进口了国内第一家德国设备”,改为“是国内第一家进口德国设备”为宜。
31.P28.倒3行:“冰清玉洁”,国家地矿部和区质量监督检验所作出的鉴定,是否有“冰清玉洁”这四个字?说经有关部门检测,完全达到国家标准,是可以的,但文学夸张的溢美之辞,自己说可以,不要加到检测部门的头上,以免给人造成解说词在说谎的感觉。
32.P30.第1行:“这就为常乐乃至全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方向上指了路子”,这句话前面缺少一句话,以致跟前文衔接不上。
33.P31.倒7行:“一项基本国策之一”,病句,去掉“一项”二字,就通了。
34.P32.第6行:“黑水治理工程1997年可望组织实施”,现在已是1998年底,写的怎么还是1997年以前的话?
35.P32.第12行:“13‰之内”,“之内”改“以内”为好,读起来就没有千分之十三之内,一句话里捱得很近的两个之”字读起来很拗口。
36.P33.第2行:“科学技术不仅能……;而且还能……”,科学技术的四个“能”中,最后一个是说科学技术能使企业达到规模经营,但读起来却是科学技术能规模经营,致句子欠通。
37.P33.倒6行:改过的“第三产业的拉动”,不如原文第三产业的发展”好,特别是照应后面的文字看来,确是发展第三产业所致。拉动与发展还是有区别的,这里它并不能代替发展的涵义。
38.P34.第7行:“茂”字系“貌”字之误。
39.P36.第11行:“政府常委会”是否有?有则留之,无则换个提法。
40.P38.第1行:“‘97’96科技周场景”,是否把‘96列前为宜,因为在时间上’96在前,但如果是后来补做的宣传展览什么的,而97是先做的,则予保留不动为宜。
41.P39.第2行:“生态环境较为恶劣”,“较为”二字去之为宜,因为大沙漠生态环境之恶劣,是人所共知的,尽管加上“较为”的修饰词,对其恶劣程度减轻不了多少,何必把沙漠写得那么温顺?况且“恶劣”前面不加“极为”或“极其”等字样,已是给它留了“面子”,有“较为”的含义了。
42.P39.第8行:“被联合国誉为世界治沙奇迹,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而载入史册”,拟改为“被誉为世界治沙奇迹,于1994年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环境奖’而永载史册。”这样改的意图是为了如实、准确,因而也令人可信。请你们酌定。
43.P39.倒6行:“展示”似可改为“展现”,听起来明确。
44.P45.倒9行:“科技三项费”是否是“科技三项费用”的简称?我以为不必省这一个字,因为明明说的是三项费用,而读起来叫人听得好像是一项费用,这一项费用的名称叫做“科技三项”。
45.P46.第7行:“思想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部门配合到位,科技投入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和工作落实的六到位”,应改作:“思想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部门配合到位,科技投入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和工作落实到位,这六个到位……”。
46.P46.倒1行:“它那巨大威力的结果”,病句,应是“它发挥了巨大威力的结果”。
47.P47.倒1行:“景头”,费解,是否是“镜头”之误?(下同)48.P48.倒1行:“晴天修葺房屋、倾盆大雨安然无恙”,中间有个顿号,说明这是两个镜头,是为了说明过去只能在晴天修房,现在可以在大雨天修房,用前一个镜头是为了作对比(因为现在科技发展了,修房不怕雨),还是说正在修葺房屋时,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修房仍不停止,那么是要说明修房的材料不怕水,还是人的精神不怕“天”?对照后文,使人觉得更犯糊涂了,“退而结网”也好,“未雨绸缪”也好,都是说做任何事情要早做准备,而所准备的东西,都是人们的知识早已拥有的,不过让你早做准备罢了,其实质的意义是倡导一个“勤”字,与发展科技似乎并不搭界。这就好像清朝政府的备战,使用的是大刀长矛,即使早做准备,又有什么用呢?我建议,这里的解说词与配播的画面再好好斟酌一番。
49.P49.第9行:“阅读知识经济”,句子欠通,是否是阅读有关知识经济的资料?
50.P49.第10行:“时不待我”是成语“时不我待”的转化,是否仍用“时不我待”为宜,因为这样就有文学色彩。
关于文字方面的意见大致就是上述这些。由于时间短,看得不细,而且限于个人水平有限,可能有说错的地方,请多原谅。
关于画面,我统计了一下,一共有482幅(涉及人物的,我按一人一幅画面计算,包括后面可能是审阅全稿时,觉得副县级以上领导不放齐不太平衡而一次补进去的四套班子里遗漏的成员22人)。在所设计的画面里,有些内容是重复的,可能是文稿本身的需要,我建议处理这些内容重复的画面时,要尽量做到内容重复而形式上不重复,如同是一个沙坡头,但可以取不同的角度拍摄,将拍得的画面分配到不同的场合为宜。关于这一点,文稿本身已反映出了一部分,如刘学信有两次镜头,一次是特写,一次是办公的镜头;刘光普和王世才各有两次,一次是讲话,另一次是阅读,这就处理得较为得当。邓小平有两次镜头,都是讲话,建议取两次不同时期的讲话图像,而不要用同一个画面为好。关于景物的画面,内容重复的,我统计了一下,有以下一些:
关于霞光的,有两次,一次是“旭日东升,彩霞四射”,另一次是“朝霞四射,万紫千红”;关于太阳的,有三次,一次是“旭日东升,彩霞四射”(同上),另一次是“旭日东升,长河落日”,还有一次是“东方初升的太阳”;关于大桥的,一次是“黄河公路桥”,另一次是“黄河大桥”,建议将后者取胜金关黄河铁路桥为宜;关于火车的,有“火车”的特写镜头,有“奔驰向前的火车”,有“火车在沙漠绿洲中运行”,还有“火车通过沙坡头地段五位一体防护体系”;关于黄河的,有“滔滔黄河水”(两次),有“黄河”,有“中卫黄河”,有“黄河上游逆水行舟”,还有“黄河自黑山峡出沙坡头奔流而下”景,还有个“长河落日”景,不知是不是用这里的黄河来拍;关于沙坡头的,除了上面与火车、黄河相联系的各有一处有沙坡头的外,文稿中单提出“沙坡头”画面的就有两次;关于长城的,有“中国长城”,有“中国长城全景”,还有“中卫古长城”(两次);“迎水桥编组站”出现两次(不过一次好像是全景,而另一次是侧重甘武线和包兰线交叉处);“赢继集团”出现两次(不过一次好像是说全景,另一次侧重表现的是大门);“公路”有两次,一次写的是公路,另一次写的是109国道,当然还是公路;“万紫千红景”有两次;
“日光温室”有两次(前者接“两行玉米改三行玉米”之后,后者接“三种三收远景”之后,而且说是拍的大场面)。关于电视画面的处理,我是外行,所谈意见可能是“班门弄斧”,没什么道理。请与中卫电视台有关同志相商,那里会有专家的,你们协作起来,必能办好此事。总的看来,写这个电视专题片的脚本是花了工夫的,配合科技创先活动,不失为成功之作。但若“挑剔”的话,我敢说它离精品还有不小的差距。第一,本片的解说词,在文字功力上,起伏较大,风格也跳动不定,有些地方是新闻片,有些地方是科教片,有些地方是艺术欣赏片,解说词的体例不一,说不上是什么风格。有些段落文字优美,像是报告文学,有些地方却是土话十足,像是农村干部向上级作汇报。第二,配播的音乐都是生搬硬套用人们早已熟悉的歌曲,谁听了都知道这是借来的,而不是本片自己的,因此就像油和水相混似的,掺不到一起,不和谐,不亲切,不质朴,必然要极大地影响本片的感染力。设想如果能有为本片自己创作的词和曲,再有出色的歌喉演唱,表现出浓郁的西北风情和乡土气息,以及粗犷、豪放的风格,那效果定然会大不相同。但这只能是奢望,这要动员一批专业的词曲作家来创作,用一流的音乐工作者来演奏,还有录音、制作,等等环节,谈何容易?如果用这样的高标准来要求本片,那也太难为中卫人了,既然条件不允许,也只好将就凑合着来,搞出中卫人自己的《迎接跨世纪的春天》电视专题片,只要内容充实了,形式嘛,放在次要地位,如果播出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那么本片的作者还是可以问心无愧的,甚至可说是为中卫县的科技史充当了“史官”的角色,立了一大功呢!
好了,再次申明,我的这些意见,仅供参考。
即祝
新年愉快,工作顺利。
李天柱
1998年12月31日
[题注]1999年,中卫县制成并放映了《迎接跨世纪的春天》电视纪录片。作者王守慧拿初稿来征求我的意见。这是我看稿后给他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