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育随笔
21647700000027

第27章 怀念刘廷栋校长

中卫中学创建于1932年,她的前身是中卫简易师范学校(四年制)。中卫简师在解放初期不仅是中卫县唯一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也是全宁夏仅有的几所最高学府之一(当时宁夏还没有高等学校,中等学校也只有宁夏中学、宁夏师范、国立绥宁师范、中卫简师及不多几所初级中学)。当时中卫简师由宁夏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经费教育厅直接拨发,校长也由教育厅直接委任。

1950年春,中卫简师与中卫初中合并(俗称“中师合校”),学校仍名中卫简师,中学班统通改为师范班,校长由原初中校长何其正担任,原简师校长宋兴儒任副校长。是年冬,上级调何赴西安民大学习,甫后到教育厅任职,派来接替的校长便是刘廷栋。与他同时来的还有贺守中和谭尚诚二人,分别担任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1年后谭尚诚调去永宁农校,又派来党行三任总务主任)。

刘廷栋校长于1956年春调任银川师范校长而离开中卫。他在任职期间,学校先是改名为中卫师范(增设普师班),后又改制为完全中学,名中卫中学。无论是师范,还是中学,在他的管理下,学校办得红红火火,办学质量在全宁夏是响当当的。在解放初期,中卫师范和中卫中学为宁夏培养了大批过硬的教师和干部。解放初期国家亟缺有文化人才的情况下,中卫中学和刘廷栋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历史永远铭记着的。在党与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刘廷栋亲手培养了一大批有抱负、有才干、热爱教育事业的青年,其后相继成为中卫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校长,对于中卫县教育事业的振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中卫县的教育,刘廷栋是功不可没的,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位十分受人尊敬和永远值得怀念的教育家。时光过得飞快,一眨眼,已是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刘校长也已作古多年,回忆起他的事迹,一切都好像是昨天的事情。

刘廷栋有明确端正的办学指导思想,他把国家的需要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社会政治运动,如参加镇压反革命分子的公审会,斗争恶霸地主的斗争会,还举行全校大会,他亲自报告或请县上的领导同志来校讲全国“三反”、“五反”的斗争形势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阶级觉悟和政治热情。特别是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同学们在他的组织带动下,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在捐献飞机大炮和声讨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捐献中,以班级为单位,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竞赛活动,捐献了大批财物,支援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在当时,老师捐一枚金戒指或一块手表,同学从家里抱来一头小猪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他常通过校会讲时事,讲政治,表扬先进,批评后进。使全体同学你追我赶,争取进步,成为一种主流和风尚。他善于培养和发现典型,在同学们身边树立榜样。如有位叫乔玉山的同学一次迟到,当他问清楚是因为在上学的路上拾到一个钱袋,站在原地等待失主的情况后,不但不批评他,还在校会上表扬他拾金不昧的好思想。1950年,他主持评选奖励了模范学生(当时还不叫“三好生”,“三好生”是毛主席在1953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说“祝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后才出现的新名词),在班级模范的基础上又选出全校模范,每人奖给蓝布学生服一套,这份奖品,在当时来说,经济价值确是不菲的。我记得杜金厂和常文凯获得了这一殊荣。对于后进学生,刘校长牢牢抓住不放,每学期结束,放假前夕,他都要把他们找到校长办公室个别谈话,每学期都要谈,直到转变为止。那时,校长室里有沙发,沙发是人们还没有见过的东西,所以其他同学就嘲讽这些被叫去谈话的同学是“有幸去坐沙发”。

刘廷栋经常主持召开班主任汇报会,他对班主任的汇报听得十分仔细并详细做记录,还时不时地插问,如“你对这个学生的表现怎么看?你打算以后怎么教育他?”他的这种工作方式和作风,对我们年轻的教师压力很大,我们由此也逐渐学会了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对于一些不易处理的问题,他总要想办法帮助教师解决好。如有位姓宋的女同学,在课堂上不愿意回答问题,刘校长就安排当天所有上这班课的老师都提问她,后来这位同学觉得实在耐不住了,终于能在课堂上开始回答问题了。

刘廷栋校长十分重视总结工作,每学期结束,要求人人都要写总结,在大会上宣读,最后他来讲评优劣。遇到典型经验,他就刨根问底,了解清楚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并亲自参与,策划材料的结构,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有些总结得以在报刊上登出,在全省交流。如方兴仁老师关于转变差生的经验,孟杼老师在班上组织读书活动的经验,以及我在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等,都在全省交流过。他重视并亲自抓总结材料的做法,有效地培养了教师的文字功夫、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条理性。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校长,其最主要的素质之一就是培养教师教书育人和造就学生优良素质的能力。

刘廷栋身体很瘦,但他爱好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所以虽然人瘦但体质不弱,工作精力旺盛。在中卫县,是他第一个推广排球活动,在他的重视下,50年代,我校的学生排球队是全县无敌手的冠军队。他还爱好乒乓球和网球。网球这项体育活动,是他第一个引入中卫的。

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最大的优点就是热爱学生了,刘校长堪称是爱生的模范。那时学生绝大多数是农家子弟,有些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新学期开学时,不能按时上学,刘校长就分配教师挨家挨户去找学生。对于特殊困难的学生,就破例多给些助学金,务使能够读到毕业。他非常同情穷困的学生,对从山东流落来的一位孤儿小胡,他安排他边打铃边上课,挣点工资交饭钱,还送一些旧衣裳给他穿,使他读到毕业,最后当了干部。还有一位同学小宋,也是让他边打铃边听课,坚持读书,后来当了小学校长。

中卫中学在解放初期,不仅承担着师资培训的任务,也担负着政治干部学校的使命。1953年,中卫中学还输送一批学员进修,后来成为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学校又担负了卫生学校的使命。作为中卫中学的校长,他出色地承担了历史赋予他的重任。

对于这样一位在教育战线奉献一生成绩卓著的人(20世纪40年代曾在陕西三原、高陵等中学任教),1957年竟受到不公正待遇,这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1962年摘了“右派”帽子,安排在自治区文史馆工作,不久赶上“文化大革命”运动,又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这期间他竭力从事地方史料的研究工作,写了《帝国主义洋行在石嘴山》、《平罗下营子教案始末》、《宁夏地理沿革(初稿)》等文。他以长期病弱之体,历经近20年压抑摧残,没有活到拨乱反正的日子,于1977年4月溘然长逝。思念及此,使人不胜叹惜!中卫中学后来成了全区的重点中学,办学质量在区内有一定的影响,今日之成绩,也离不开昔日之辉煌,与当年刘廷栋校长的辛勤耕耘,打下基础,言传身教,铸就传统是分不开的。每念及此,就使我们追念到从1932年起莫增隆、贺自正、孙俭、张济美、李天斗、李盛春、孙和辑(江苏盐城人)、黄执中、宋兴儒、纳长麒等,到1949年后何其正、王世英、田荣、陈守业、王珏等一批校长们“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的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教育是关系国家基业、民族命脉的长期的浩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长盛不衰,造福万代。对于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一生的前辈们,人们没有理由忘记他们。“数典忘祖”历来是丑恶的不道德行为。

哲人离我而去,其光辉永驻我心。追思绵绵,应无尽期。

(载《中卫文史资料》第7辑,后为《宁夏文史》第14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