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注释】
注:流入,灌入,这里指汇归。
宝:珍宝。甲本、乙本作,此据王本、河上本、傅本。
保:保持,保有。
美:赞美,称美。市:购买。
贺:以礼物奉送相庆。
之:甲本、乙本缺,此据王本、河上本、傅本补。
天子:古代统治天下的帝王。
卿:古代天子和诸候所属的高级官员。
共:同拱,双手合抱。,璧:平圆形,中有圆孔的玉器。共之壁,指大壁。四马:即驷马,用四匹马拉的车子。
谓:通为,因为。
【译文】
“道”是万物汇归之地。善是人的珍宝?簧?也是人民保有的。赞美的言语可以买到,令人敬重的行为可以像贺礼一样奉送给人。既然如此人们的不善,又有什么可摒弃的呢?所以拥立天子,设置大臣,虽有拱璧在先,驷马随后的礼仪,倒还不如坐着献上“道”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献礼。古代所以贵重“道”是为什么呢?不就因为有所求就会获得,有罪便得免吗?所以它为天下所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