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将帅故事
21639100000016

第16章 韩信——狡兔死,走狗烹(2)

韩信实地考察了地形,了解到陈余胃口很大,想在井陉口一口吃掉汉军。据此,韩信设下奇计,决定虚虚实实,诱击敌人。这天,他挑选二千骑兵,各持一面汉军旗帜,夜间抄小路绕至赵军的侧后方,悄悄埋伏。他命令他们说:“战斗打响后,赵军见我军后退,一定会倾巢出动,予以追击。那时,你们可迅速占领赵军大营,拔去赵军旗帜,插上汉军旗帜。”二千骑兵领计而去。韩信传令开饭,大声说:“今日大破赵军后会餐。”当时,赵军二十万,汉军只有四五万,将士们不大相信会“大破赵军”,勉强应付说:“是。”然后,韩信命一将军,率一万先头部队先行,接近井陉口,背水列阵。那位将军担心会受到赵军的攻击。韩信满有把握地说:“不会。赵军抢占有利地形,筑成壁垒,意在全歼汉军。他们不见我大将军的旗鼓,不会出击。因为他们担心因小失大,出击了,我会统领主力撤退。”一切皆如韩信所料。汉军的先头部队,顺利渡河,背水列阵,占稳了一个阵地。陈余等见此情形,无不讥笑,笑他韩信不懂兵法。须知,背水列阵,正犯了兵家之大忌。天色大亮时,韩信打出“大将军”的帅旗,统领大军,擂鼓呐喊,进攻井陉口。陈余认为决战时刻已到,命令赵军大开营垒,全体出动,迎战汉军。双方激战许久,韩信、张耳佯装战败,丢弃旗鼓,有序撤退,逐渐与先头部队会合。赵军以为打了胜仗,一面追赶汉军,一面争抢战利品。汉军合兵一处,背水而战,没有退路。因此,他们拼死冲杀,以一当十,勇猛无比。陈余一时不能战胜韩信,下令鸣金收兵,返回营垒。不想,赵军的营垒早被韩信埋伏的二千骑兵夺得,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了汉军的旗帜。陈余大惊失色,以为赵王歇已被汉军俘虏。赵军将士更是惶恐,扔掉兵器,争相逃命。韩信指挥汉军,夹击杀敌。结果,赵军落花流水,陈余被擒杀。韩信乘胜进攻赵都邯郸,活捉赵王歇。赵国灭亡。

战后,将军们请韩信讲解用兵方略。韩信说:“兵书上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绝地而后存’吗?我们的士兵多是新兵,带领他们作战,跟带领市人作战没有什么两样。背水列阵,就是把士兵置于死地和绝地,使之人人为自我而战,退缩就意味着死亡。如果把士兵放在安全地带,那么战斗打响,他们一紧张,争着逃跑,哪里还会服从号令?”众将听了,无不佩服,说:“我等非所及也。”

赵将李左车也被活捉。韩信知道他有谋略,以礼相待,并虚心地向他请教用兵燕国和齐国的计策。李左车谦逊一番后,说:“大将军旬日之内,大破赵军二十万众,名闻海内,威震诸侯。然而兵劳卒疲,难以继续作战。足下举疲惫之兵,进攻燕国,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供应大成问题。攻燕不破,齐必拒境自强。若此,汉王和项羽谁胜谁败,就很难说。”韩信说:“那我该怎么办呢?”李左车说:“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体恤将士,抚慰百姓,并陈兵于燕国边境,派遣使臣使燕,晓以利害,燕王不敢不听。燕国顺服了,齐国自然会不战而降。”

韩信依计而行,果然奏效,燕王投降。韩信把情况报告刘邦。刘邦大喜,接受韩信的建议,封了张耳为赵王。项羽和刘邦在荥阳一带展开了拉锯战,刘邦屡打败仗。公元前204年秋天,刘邦又败,北渡黄河,悄悄到了韩信、张耳驻军处修武(今河南获嘉南)。韩信、张耳思想松懈,毫无防备,还在睡觉。刘邦进入军帐,轻而易举地收取了二人的印符。韩信、张耳发觉,为时已晚,伏地请罪。韩信从此不再是大将军,但仍作为一军的统帅,兼挂相国头衔,奉命进攻齐国。

韩信进军至平原(今山东平原南)。刘邦派遣的使臣郦食其,已说服齐王田广背楚降汉。韩信停止前进。谋士蒯通说:“汉王命令将军进攻齐国,齐国虽降,但并未撤销进攻的命令。郦食其不过是个儒生,他能说降齐国七十余城,难道将军就不如他吗?”韩信觉得此话有理,继续向齐国进军。田广因为降汉,未作任何防备。韩信全速进军,直逼齐都临淄。田广认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将其烹杀,随后逃至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重新归附项羽,并向项羽求救。项羽派出大将龙且,率兵二十万救援田广。韩信和龙且大军相拒于潍水,韩信采用上游堵水的办法,临战时放水淹没楚军。楚军全军覆没,龙且自杀。韩信四处进军,生擒田广,攻占了整个齐国。潍水之战,歼灭了项羽的大量有生力量,改变了楚汉战争的形势,使汉军在战略上和兵力上都占了优势。韩信占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拥有雄厚的兵力,因功而骄,逐渐变得桀骜不驯了。

公元前203年初,项羽和刘邦对峙于荥阳。韩信派人上书刘邦,以“齐人夸诈多变”为由,请求封他为“假(代)王”。刘邦认为这是邀功求封,非常恼火,骂道:“吾困于此,日夜盼他相助,他却想自立为王!”张良赶忙从案下踢刘邦的脚,说:“汉王不利,宁能禁止韩信自王乎?不如因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刘邦立刻会意,因复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当真王耳,何以假为?”随即派张良前往临淄,正式封韩信为齐王,命他继续进攻项羽。项羽也看到了韩信的重要,特派武涉前往游说,拉拢韩信。武涉对韩信说:“当今项王、汉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汉王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旧故,何不反汉联楚,三分天下而王之?”这番话本来是可以打动韩信的心的,可惜为时太晚。韩信说:“我曾事奉项王数年,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进言不听,画策不用,这才背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数万之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我才能有今天。汉王亲信于我,背之不祥。”武涉辞去。谋士蒯通更看到韩信在项羽、刘邦中间举足轻重的地位,劝说韩信脱离刘邦,自立为王,三分天下占其一。韩信当时并不认识刘邦的为人,没有那样做,决心服从刘邦,并为之打天下。蒯通见韩信缺少政治远见,叹息一番,归隐山林。

是年九月,项羽和刘邦鸿沟(今河南荥阳广武山间)划界,议和罢兵。项羽东撤,而刘邦却撕毁和约,追击项羽,同时命韩信前来会合。刘邦抵达固陵(今河南太康),迟迟不见韩信前来。张良料定韩信意在讨价还价,建议刘邦给他增加封地。刘邦无奈,决定把陈县(今河南淮阳)以东直至海边的土地,封给韩信。韩信立即统兵,前来参战。同时参战的还有彭越、英布等王的兵马。年底,各路汉军将项羽合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四面楚歌,风声鹤唳。项羽兵力丧尽,在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楚汉战争刚刚结束,刘邦便削夺了韩信的兵权,改封他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韩信哭笑不得,意识到刘邦是在利用而不是真正相信自己。他在下邳,找到青年时代的几个熟人。一是漂母,赐予千金;一是亭长,仅赐百钱;再一个便是那个羞辱他的恶少,召入军中,任为中尉。他告诉部下说:“此壮士也,方辱我时,宁不能死?死之无名,故而成就了今日的功业。”

公元前202年,刘邦当了皇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城)。韩信就任楚王,出入均有士兵护卫。项羽部将钟离昧原与韩信要好,特来投奔。韩信不知其中的厉害,予以收留。有人据此大做文章,告发韩信将要谋反。刘邦疑忌韩信,却又不敢和韩信发生正面冲突。陈平献计,假装巡游云梦(今湖北一带),趁机收捕韩信。韩信感到了危险,很想发兵以拒,但认为自己无罪,处之泰然。他必须去见刘邦,又怕被擒,心情矛盾。有人说:“大王可将钟离昧斩首,皇上必喜,自可免祸。”韩信去和钟离昧商议。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敢进击韩公,是因为有我钟离昧在;韩公若杀我以媚刘邦,我今死,你随后必亡矣!”他大骂韩信说:“公非长者!”随后自杀。韩信携带钟离昧的首级去见刘邦。刘邦一声令下,武士将韩信捆缚,载回洛阳。韩信后悔莫及,叹息说:“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今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回到长安,考虑到韩信所建立的功勋,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贬为淮阴侯。韩信深知刘邦是畏忌自己的才能,称病不朝,心生怨望。他依然骄傲,耻于与将军周勃、灌婴等人同列。一天,他路过将军樊哙府第,樊哙热情迎送,甚至自称“臣”。韩信离开时大笑说:“没想到我竟会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还有一天,刘邦从容地和韩信谈论军事统帅的能力问题,突然说:“如我,能将(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只能将十万兵马。”刘邦说:“如你如何?”韩信说:“如臣,多多益善耳!”刘邦冷笑,说:“既然如此,那么,你为何被我所擒呢?”韩信不想使刘邦过分难堪,换了一种口气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韩信因而被陛下所擒。而且,陛下神威天授,非人力也。”刘邦听了这几句恭维话,转怒为喜。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豨出任代王刘如意的相国,行前拜访韩信。韩信与之密谈,说:“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幸臣也。人说公反,陛下必不信;再说,陛下乃疑;三说,陛下必怒而亲征之。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豨到了代国,果然自称代王,举兵反汉。刘邦统领大军,前往征讨。这期间,韩信和陈豨保持着秘密的联系,韩信还与家丁谋划,准备夜袭皇宫,诛杀皇后吕雉和太子刘盈。吕雉侦察到这一情况,召见丞相萧何,设下圈套。公元前196年正月,吕雉谎称前线来人,报告刘邦征讨陈豨,大获全胜,陈豨已死。萧何登门邀请韩信,骗他入宫,朝贺吕雉。韩信进入长乐宫钟室,吕雉设伏的武士捉住韩信,当场斩首。韩信死前仰天长叹,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吕雉)所诈,岂非天哉!”吕雉斩草除根,夷灭韩信三族。

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许多史学家对此存有疑问。封建统治阶级诛杀功臣,常常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刘邦即帝位后,曾称韩信为“人杰”之一,说:“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正因为如此,他畏忌韩信和迫害韩信,完全是情理中的事。“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封建皇帝巩固皇权统治的必然手段和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