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将帅故事
21639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人类社会自产生私有财产和阶级以后,便有了战争。战争是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继续,是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中华历史五千年,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后,战争随之而出现。在整个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各种战争从未间断过,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

将帅是“将”与“帅”的合称,泛指在战争中领导作战和指挥作战的将军与统帅。最早的将与帅是有区别的。《公羊传·隐公五年》:“将尊师众,称某帅(统领)师;将尊师少,称将。”《国语·齐语》:“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也。”据此可知,帅比将统领的军队要多。后来,将与帅都用作官名,二者并称,是为将帅。

中国的官制完备于西周。西周设有司马一职,掌管军事。司马之长称大司马,“掌建邦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周礼·夏官》)。春秋时,各国诸侯以卿统率军队,通称将军或军帅。如郑国以詹伯为将军,晋国以魏舒为军帅。另有尉,也是军中将领。战国时,将军正式成为高级武官名称。南方的楚国和越国,将军还称柱国,以示他们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秦朝置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另置将军,统兵征战。西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时,太尉改称大司马,位居众官之首;再置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及左、右、前、后将军等,出征时封加名号,班师后名号取消。另外,还有楼船将军,统领水军。卫青任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任大司马骠骑将军,既掌管全国军事,又负责统兵征战,具有双重责任。魏晋南北朝,将军名号繁琐,权位各异。如魏、晋有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将军、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四安(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将军、四平(平东、平西、平南、平北)将军等,北魏、西魏、北周则有柱国大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这期间,征战的将军还称都督中外诸军事。从隋朝开始设有兵部,兵部尚书掌管全国军事。唐朝沿隋制,征战的将军有时称总管、大总官。唐玄宗在边地设节度使,节度使逐渐掌管地方军、政、民、财大权,以致酿成安史之乱,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五代统军的将军称都指挥使。宋朝奉行“守内虚外”的国策,设枢密院,其首长称枢密使,通常由文臣担任,掌管全国军事,将军位卑权轻。明、清朝战时置大将军、将军,战争结束即废止。清朝还把将军作为皇家宗室的爵号,有时也授予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自秦朝至清朝,都很注重皇家禁军建设。统领皇家禁军的将军,秦、汉称郎中令,魏、晋称中郎将或领军将军。唐朝设大将军,其下有羽林、龙武、神武、神策将军等名目。后周称都点检,宋太祖正是凭这一身份,发动政变夺得皇位的。明、清朝多称提督,负责保卫皇宫和京城的安全。

帅通常又称元帅,春秋时有此称谓。《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作三军,谋元帅。”《国语·晋语》:“公问元帅于赵衰。”注云:“元帅,上卿。”上卿相当于宰相,可见当时元帅与宰相的官阶相等。唐高祖起兵反隋,设左、右元帅。唐玄宗设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和行军元帅,“元帅”正式成为官名。元帅多由皇家亲王担任,副元帅由德高望重的武将担任,行军元帅由普通武将担任。元帅前加“大”字,即为大元帅。北宋灭亡之际,宋徽宗之子赵构(南宋高宗)曾自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假意勤王抗金。金国设有都元帅和左、右元帅,位高权重。元朝在各行省置都元帅府、元帅府,其元帅实是行省一级的军、政首长。

将帅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负。《孙子兵法》把将帅列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指出:“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生命的掌握者),国家安危之主(主宰)也。”“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周到、周全)则国之必强,辅隙(漏洞、缺陷)则国之必弱。”书中明确提出将帅的五条标准:智、信、仁、勇、严。“智”是多谋善断,“信”是赏罚有信,“仁”是爱护士卒,“勇”是勇敢坚定,“严”是明法申令。据此,后世便有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中国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胸怀全局,精通谋略,治军严格,调度有方,能够审时度势,实施正确的战略战术,克敌制胜。夏、商、周朝,文臣和武将的界限并不十分严格。周武王兵伐商纣王的实际指挥者姜尚,既是宰相,又是将帅,一战而成为西周开国的第一功臣。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兵器广泛使用,兵种增多,兵员增加,战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将帅施展智慧和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孙武、吴起、孙膑、乐毅、廉颇、白起等名将名帅脱颖而出,为当时的战争增添了浓重的传奇色彩。

战争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属于争霸和兼并性质,很难用正义与否准确划分。“武”字的造法很有讲究,由“止”与“戈”合成。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说:“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这是古人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说,用武装斗争手段,制止滥用兵器,这叫做“武”。换言之,就是以战止战,通过战争制止战争、消灭战争,实现和平。秦始皇叱咤风云,统一天下,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其后所进行的战争,凡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的,就是正义战争;反之,就是非正义战争。在封建社会,一大批杰出的将帅,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而战,为抗击异族入侵和抵御外国侵略而战,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昂扬的英雄主义精神。一些将帅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担负起平叛、御敌的重任,威风八面,气贯长虹。尤其是在清初和近代,西方殖民者和亚洲的日本,疯狂扩张,肆意侵略中国,瓜分中国,甚至企图灭亡中国。郑成功、关天培、左宗棠、刘铭传等,奋起率领中华儿女,英勇抗击异国侵略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很多人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功勋彪炳史册,英名千古流芳。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战争带有民族战争性质。民族战争固然残酷血腥,固然造成破坏,但毕竟是中华民族的“家事”,战争过后,自家兄弟仍是自家兄弟,互相交往,和睦共处,在交往、共处中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诚如鲁迅先生两句诗所说:“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中国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国广袤疆域的开拓与奠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各个民族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将帅。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世界各民族中首屈一指,无与伦比。

中华将帅中很多人还是杰出的军事理论家,留给后世很多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军事理论著作。宋朝,它们被编辑成书,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七书》或《武经七书》。这些著作,闪烁着将帅们人格、谋略、智慧和功业的光芒,永远是中华政治史、军事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和遗产。

本书从中华历史上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正面将帅,突出他们在治理军队方面的见地作为,在运筹帷幄方面的深谋远虑,以及在临阵作战时的坚定果决、机动灵活、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气概;反面将帅,揭露他们从发迹到败亡的种种丑恶行径。古代一些帝王和宰相,如汉高祖、唐太宗、元太祖、清太祖及曹操、诸葛亮、谢安、多尔衮等,也曾为将为帅,也是出类拔萃的军事家。他们的事迹在《中华帝王故事》、《中华宰相故事》中已有记述,这里从略。智勇双全、精忠报国的将帅,历来是国人敬仰和崇拜的偶像。本书展现正面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祖国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张云风

2012年1月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