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儿教育学
21639000000006

第6章 幼儿教育与社会发展

以上我们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社会形态与幼儿教育之间关系的纵向分析,揭示了幼儿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一节将从社会各系统之间关系的角度,横向研究幼儿教育子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一、社会经济与幼儿教育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幼儿教育的发展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以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幼儿是在生活和劳动中接受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资本主义大工业兴起后,才提出了建立幼儿教育机构的需要。可以说,最早出现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没有机器大工业生产,就没有幼儿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所以,当时工业发达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国首先建立起各种幼儿教育机构,而在一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幼儿教育机构的建立一般较晚。就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来看,在20世纪前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我国幼儿园的建立也较晚,发展也较慢,而且最先也是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地区建立和发展的。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教育机构的设置才有了较快的发展。可见,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与时间、物力与财力。这些都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条件。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会影响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需要,家长送托子女的需要。

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我国近几十年来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来看,幼儿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不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盲目发展,就会使幼儿教育事业遭到挫折。如,1958年的大跃进中急躁冒进,盲目发展幼儿园,造成大起大落,就是由于幼儿园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因此,幼儿教育机构的设置与发展只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稳步发展,才能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制约着幼儿教育机构的任务。在过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教育的任务,从总的趋势来看,在不断地变化着。初创时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只负担起儿童生活与安全方面的照顾;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施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20世纪80年代以后,幼儿教育的任务则为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力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在上述变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对下一代提出的要求不同,教育的任务也不同;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实现这些要求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幼儿教育机构,大多也是以照看幼儿的安全为主要任务。4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都开始转向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任务,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今天,还开始将从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

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影响着幼儿教育的内容与手段。经济的发展能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为丰富和更新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提供了条件。自一百多年前福禄培尔为幼儿园制订了教育内容,设计了玩教具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教育内容与手段也有了很大变化。在教育内容方面,扩大了认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内容与要求,注重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发展,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同时还注重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手段方面,幼儿游戏的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利用幼儿的日常生活环节开展教育,开发各种观察、操作和实验活动,并且运用录音、幻灯、电影、电视、录像及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二)幼儿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提高人的素质,不只是在学校教育,很重要的是在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面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另外,幼儿园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工作,减轻家长养育幼小子女的负担,使他们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和学习中。这是通过保护和解放妇女劳动力,直接为发展经济服务。

二、社会政治与幼儿教育

(一)社会政治的性质决定幼儿教育的性质

政治这个社会因素是以政权为核心的,因此它对其他社会活动都起着一定的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个阶级、政党掌握了政权以后,都竭力使其他社会活动为巩固、维护自己的政权服务,至少要把这些活动限制在不威胁政权存在的范围之内。幼儿教育由于主要承担着为培养新生一代奠基的任务,更是历来被统治阶级重视和严加控制。总之,有什么性质的政治,就必然会有相应性质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为哪个阶级服务、将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幼儿受教育的权利是否平等,这些反映幼儿教育性质的问题,是由社会的政治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哪个阶级在教育上也居于统治地位,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为他们培养所需要的接班人,儿童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教育环境以及成人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影响。在不同形态的社会,由于社会的政治不同,幼儿教育的性质也就不同。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变革,幼儿教育的性质也相应的变革。

旧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当时我国的幼儿教育也必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清政府所倡办的蒙养院,教育内容和方法多仿效日本,而且保存了浓厚的封建性。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幼儿园大多是私人和社会团体或欧美教会办的,而且数量极少,只有少数富裕阶层的子女可能有机会上幼儿园。新中国建立以后,改变了收托制度和收托对象,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和工农子女。幼儿园的布局、类型、收托制度等都贯彻为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方针,还根据教育方针,明确并制订了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内容,使幼儿教育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二)幼儿教育对于社会政治的影响

幼儿教育对于社会政治也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一定社会的幼儿教育通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奠定基础来为社会政治服务。研究表明,幼儿教育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能对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例如,美国于1965年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施行“开端计划”,对这些“社会文化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早期补偿教育。该计划对消除贫困、缓解社会矛盾发挥很大作用。

三、社会文化与幼儿教育

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文化的作用主要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创造的能力,影响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对文化如此界说,旨在把文化限制在精神生产的领域,与物质生产的领域相区别,并在这个范围内考虑文化与幼儿教育的关系,使我们在分析幼儿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关系上,不至于重复或遗漏。从上述界说中可以看到,文化主要有下列4种存在形态:①物质形态。指精神创造物化在物质产品之中,如历史文物、古建筑、各种工艺用品等。它们本身是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结晶。②用物质手段存留的观念形态。精神沟通的手段,如人类创造的各种形式的符号(从语言文字到各种数学的抽象符号)、各种科学著作、文艺作品。③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形态。如学术活动、艺术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相应的团体、社会设施(如学术机构、大众娱乐机构、文化出版机构、学校等)。④人的心理、行为形态。如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观、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社会的生活方式、习俗、传统等。了解文化的这些存在形态,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文化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性质不同于教育与物质生产、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它们之间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互相包含,互相作用,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从社会总系统的结构来看,它们都受社会物质生产与政治决定,处于同一层次上。具体地说,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构成教育的内容,每一种文化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而教育活动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文化活动的构成。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随着历史的发展及文化在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中作用的加强,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一)社会文化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影响

文化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看,一个层次是深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影响;另一个层次是作为幼儿园教育外部的文化以文化背景的方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深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幼儿园课程内容来自于社会文化,但又不是社会文化的简单复制,要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从文化总体中选择适合的部分,再进行教育学的加工,组成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文化的发展使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和更新。文化也影响课程实施中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随着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为教育内容的扩展与加深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化,教学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技术前提。

文化渗透到幼儿园内部所产生的最深层的影响是对教育目标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并不只意味着人类知识总量和精神财富的增加,数量的增加只是文化发展的最初效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后果是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方式,即人类自身的精神世界及其表现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人类对自身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从而带来价值观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只要是代表着时代方向的,就不可避免地、或迟或早地反映到学校教育目的和幼儿园教育目标上来,使每一个时代文化的内在气质在形成一代新人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和发扬光大。这种影响与前面提到的方面相比,显得隐蔽,是一种无形的影响,然而却更深刻、更根本,影响的时间也更长。

那些未被吸收到幼儿园教育系统内部的文化因素,对幼儿园来说,它们是文化背景。与前一部分的文化相比,这些文化的色彩更为斑斓,形态更为流动,渠道更为多样,影响面更为广泛,对心灵的渗透力也更为强大。这就使社会文化势必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补充,同时又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多方面的间接影响。具体来说,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对优质幼儿教育的需求),促进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的发展促使幼儿园与家庭、社会联系的加强。

(二)幼儿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幼儿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要从儿童年幼时,就将人类和本民族、本国所创造的文化传递给他们,使其成为幼儿认识周围社会和自然的基本工具,并将人类和本民族、本国所创造的文化保存和发展下去。可以说离开了教育(其中包括幼儿教育),文化便无法保存和发展。

总之,社会是一个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幼儿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幼儿教育是社会培养新一代的实践活动。幼儿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幼儿教育机构的体制和类型,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手段,以及师资和保教人员的培训,都要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还要和社区的发展变化、生态环境、人口、社会习俗,以及家庭、居住条件等因素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幼儿教育也为社会培养新一代和解放妇女、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为社会服务。要通过各种渠道举办各种类型幼儿教育机构,以满足儿童入园需要,并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幼儿教育?

2.幼儿教育有什么意义?

3.现代社会幼儿教育发展有什么特点?

4.我国第一所幼儿园是怎样产生的?这些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有什么特点?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6.简要论述幼儿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