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儿教育学
21639000000011

第11章 幼儿智育

一、幼儿智育的概念

智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发展的教育过程。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它包括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知识与智力是不同的概念,获得了知识不等于就发展了智力,但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

幼儿智育是按照幼儿认识活动的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幼儿智育应当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婴幼儿时期是智力急剧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其智力活动往往带有明显的行动性、直观形象性,这些特点贯穿于幼儿智力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幼儿智育的意义

(一)幼儿智育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幼儿是天生的探究家,他们不仅有身体活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也有认知的需要。智育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使其大脑神经系统对信息的感受、加工、储存等机能逐步发达与完善,从而大大加速幼儿先天的认知潜能转变为现实能力的过程,为以后从事系统的、深化的智力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量研究表明,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在人的智力发展最快和重要的时期,缺乏良好的环境条件与教育影响,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智育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二)幼儿智育对其他各育的影响

智力是顺利地进行任何活动的必要条件。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和社会性交往活动中,都有人的认知活动的参与。例如从高处往下跳,既需要勇气与胆量,也需要“智慧”,需要儿童能够迅速判断高度与自己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动作的安全性。这就涉及空间距离的知觉与判断能力。可见,即使在体育活动中也需要认知活动的参与。幼儿智育通过发展幼儿的智力为体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幼儿智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智育可以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的智力发展基础,准备良好的动机系统与必要的知识基础,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幼儿今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方面,智育通过发展儿童的智力,可以提高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工作能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一个民族和国家要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使她的人民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智力素质。

另一方面,幼儿智育通过对处境不利的幼儿或智力发展有缺陷的幼儿的早期干预,可以预防智力缺陷的形成,减缓与纠正智力发展缺陷的程度,使他们能生活自理自立,不仅对于儿童未来的人生和他的家庭幸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减轻社会的负担与压力。

三、幼儿智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智育的目标

幼儿智育的目标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初步的动手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

幼儿智育的目标,以发展幼儿的智力为核心。幼儿智力或认识能力的良好发展,不仅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学习运用语言与人交往,掌握社会行为规则与道德规范,发展美感的基本条件,也是幼儿今后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与低,制约着幼儿在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

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的能力,也就是发展幼儿正确地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感知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智育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智育区别于小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幼儿时期是感知能力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时期,感知活动在认识活动中占主要地位,是幼儿的一个重要认识特点。因此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对幼儿一生的智力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对其智力活动的水平影响很大。因此,培养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智育的重要目标。

在人的智力结构中,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婴幼儿时期,智力与动作的关系尤为密切,人们常说,儿童的智力发展在其手指尖上。多动手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是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是在操作活动中发展的。因此,为幼儿提供各种动手操作的机会,不仅仅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学习方式,满足了他们的动手兴趣,也为幼儿智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有益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动力,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有益的兴趣包括探索的兴趣、创造的兴趣、动手动脑的兴趣以及对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与现象表现出来的兴趣等。有益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不仅能激发与推动幼儿进行各种学习活动,而且对于丰富幼儿的生活情趣也大有好处。

幼儿智育的目标,以发展幼儿的智力为核心,以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为基础,形成了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系统。

(二)幼儿智育的内容

1.引导幼儿获得初步基本的知识

幼儿学习的知识包括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常识(如衣食住行的知识)、社会常识(如周围的环境、人们的劳动)、自然常识(如天气、四季的知识),以及幼儿能理解的科技知识(如常见的科技产品、科学发现),与国家政治生活有关的初步知识(如国家的名字、国徽、国旗等)。

2.发展幼儿的智力

发展幼儿的智力常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如发展幼儿的感知觉、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力、想象和创造能力等;

第二,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品质,如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性,观察事物的准确性、敏锐性等;

第三,帮助幼儿尝试使用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技能,如观察事物或现象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技能等。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奇心是幼儿求知兴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将之进一步发展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容。

学习习惯是幼儿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以及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幼儿学习时能否集中注意力、能否积极克服困难、能否爱护文具、能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期开始,它是儿童以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保障。

四、幼儿智育的实施

(一)幼儿智育的途径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智力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途径。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与发展起来的,幼儿的智力发展更是如此。幼儿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是进行智育的主要途径。如幼儿的实物操作活动是幼儿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也是幼儿不断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知识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解放幼儿的双手,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活动中发展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直接知识,促进智力的发展。

作业课的教授方式虽然能给幼儿不少知识,但是由于幼儿对言语的理解有限,又是间接知识,所以较难为幼儿真正掌握。因此,课堂教学应当与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相结合,尽量寓教育于游戏中,防止教师满堂灌。

日常生活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智育的重要途径。智育应当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应当引导幼儿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等。如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就餐时的摆碗筷来发展幼儿的数概念和计数能力,或通过食物让幼儿学习有关蔬菜、水果的知识,了解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的关系等。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由活动

幼儿智力的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在一个宽松、自由、内容丰富的环境里,幼儿才能够自由思考、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要求、自由地想象和创造,才能自己选择、自己探索,智力才能得到发展。而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幼儿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活动,他们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丧失信心,懒于思考,人云亦云。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重视建立与幼儿良好的关系,鼓励幼儿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允许幼儿犯错误,尊重幼儿幼稚的想法,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创造,让幼儿有发挥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二)实施幼儿智育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智力发展与知识获得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

知识的获得虽然不等于智力的发展,但是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在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要急于把现成的概念或结论告诉幼儿,或者急于纠正幼儿的错误,马上进行示范。学习永远是幼儿自己的学习,成年人不可能代替他去学习,包办代替培养不出聪明能干的幼儿。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能发现的东西要让幼儿自己去做、去发现。成年人的示范、讲解、告知看起来似乎是一条“捷径”,但是,这种直接告知、示范、讲解,往往剥夺了幼儿通过尝试错误去学习解决问题、锻炼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的机会。人是通过“错误”和“失败”成长的。幼儿更需要通过自己的“做”、自己的直接经验来学习。因此,在幼儿智育中不能仅仅以幼儿获得知识为目的,而应注意在帮助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使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

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二者都处在最佳状态,幼儿的智力活动才能取得成功。

非智力因素虽然不是智力的构成因素,但是它参与人们的智力活动,对学习活动起促进、定向、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多种作用。研究表明,利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可以改善与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对超常儿童的研究也发现,超常儿童与一般儿童不同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这些儿童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持性、注意力发展得较好。因此,在幼儿智育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可以从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品质。

3.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探索相结合

幼儿的认知发展,是在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相反,适宜的教师引导可以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幼儿只是“做”或“操作”,但是并没有意识到他自己操作的意义。例如,幼儿在玩颜色混合的游戏,他只是发现不同的颜色倒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他觉得很好玩。但是,他并没有产生进一步探索颜色混合的规律的想法,他仅仅只是在玩弄颜色。教师可以建议他:“看看红的和蓝的颜色放在一起会怎样?红的多蓝的少会怎样?”同时,还可以建议他做好记录,寻找出颜色混合的规律,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4.正确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

幼儿的问题,是幼儿期的一个特殊现象。大约2岁以后,幼儿逐渐开始提问题。最初幼儿的问题带有“问题游戏”的性质,具体表现是在得到了答案以后,幼儿还在不断地问“为什么呀”,皮亚杰称之为“心理的练习”。以后幼儿的问题逐渐减少了游戏的性质,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问题是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幼儿的问题,鼓励和支持幼儿提出问题,不应以轻视敷衍的态度对待幼儿的问题,更不应以粗暴的态度制止幼儿的提问。

问题一方面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认知冲突”,表明在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与新的不认识的东西之间发生了矛盾或差距,标志着新的认知需要的形成。教育上最大的难题,是根据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需要和兴趣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使教学目标与要求与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使两者“相称”或“匹配”。幼儿的问题,反映了幼儿的认知需要与兴趣,可以为解决教育与发展之间的“相称”问题提供桥梁。

对待幼儿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二是教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