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德经释义
21638800000086

第86章

无为是大道之性能,自然之功用,顺物之性,附物之情,因任自然,依从着事物固有的规律辅之以自然。而不是强作妄为之意,这和背理徇私、侥幸造次、故意作孽、节外生枝、妄生事端的随心所欲、任意所为截然不同。“无为”不是一无所为或者无所作为,更不是消极的、厌世的、不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而是大有作为、大有成功、谁也比不上的大为。老子在本经中将此“无为”而有大为这一命旨曾多次讲得很透彻。如:六十四章“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六十三章“为无为”。六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庄子·至乐篇》云:“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天道篇》云:“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庄子·在宥》云:“故君子不得己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以上均是对无为而无不为的阐述。由此足证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更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大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