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德经释义
21638800000016

第16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士”是善进道修德者,“微妙”是隐显莫测的意思,“玄通”是对天地万物的情理“洞观无碍”的意思。有道之士,体道自然,恐惧乎其所不闻,戒慎乎其所不能睹,修密行,含光韬辉,恬淡清静,不言而教,不为而成,是谓“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就因为常人不识有道之士的修持,所以给予他们勉强的形容:豫若冬涉川;“豫”是忧虑,亦是事先戒慎而有准备的意思。如《周易·既济》象曰:“水在火上,君子思患,而豫防之。”有道之士,处事接物,谦恭谨慎,不敢肆意妄进,相似冬天履冰过河一样,时时小心,步步谨慎,唯恐冰凝不坚,一足踏陷入水中。《论语·泰伯》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此义相近。

犹若畏四邻;有道之士,心德纯全,动静自然,处处谨慎小心,无论独居一室,还是行於野外,他们举心运念,一言一行,唯恐违背天道,逆物失理,犹如四邻在身旁监视一样。

俨若客;有道之士的行为,端方正直,严肃认真,常常好似宾主互相恭敬一般。

涣若冰将释;“涣”是散解之意。有道之士,处於尘俗之中,“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不贪不染,不留不滞,其心性如冰之遇阳光,释化而不留任何形迹。

敦兮,其若朴;有道之士的本来天性,未经人间世情历练,与人相处出於真诚之心,与物相接本着忠厚之意,如同木之未雕,朴然浑全。

旷兮,其若谷;“旷”是空虚宽广之意。有道之士,心地虚明,胸襟开阔,没有贵贱之分、上下之别,相似空谷一样,无所不容,无所不纳。

浑兮,其若浊;“浑”是浑然一体,没有任何分解之意。在本书第四十九章中,“为天下混其心”者,亦是此意。有道之士,性体圆明,湛然清澈,处於万物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民之所乐则乐,所忧则忧,和光同尘,没有任何分别。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徐”是缓慢之意。人的天真本性一动,贪求世味就变为後天的七情六欲。心念趋於尘沦之中,是为“浊”。谁能除尽後天七情六欲,荡尽尘俗一切污浊,使其心宁静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虚明性体,就如浊水缓慢而静,才能澄清而重现。所以,有道之士,身虽处於尘俗之中,其性顺物而自然,不染不着,不滞不留,相似浑浊一样,其性体常住。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此句是讲命功的调养。有道之士,身虽处於世俗之中,其心不被世情染着,举止自如,常顺自然,其身自安。安之久而心自定,心定而神自清,神清而性自静。如此这般,人身的真气自然缓缓而发动,法轮自然常转。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不欲盈”,虚心自敛,隐迹韬光之意。“弊”是指破旧之意。“新成”是世俗所谓功名成就、荣贵显达、赫赫显示之意。有道之士,常保其虚心自敛,隐迹韬光居於“为而不恃,功成不居,长而不宰”的清静平易之境。相似破旧,没有“新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