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苗子·特长生
2162700000019

第19章 音乐特长:陶冶孩子的高尚情操(2)

要培养孩子的音乐特长,需要全面提高孩子的音乐综合素养。提高孩子的音乐综合素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记忆力。

(1)提高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

心理学家告诉人们,动作是孩子认识活动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因素。在孩子欣赏音乐这门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的听觉艺术时,可否请动作帮忙,较快地使他们认识音乐、感知音乐,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呢?这里有两种极佳的方法。

①模仿法。

模仿法即让孩子在听音乐时依据自己的感受及大人所给的暗示,模仿暗示所指的内容中的某些动作及行为的方法。

一段声音很低沉笨重、速度又较缓慢的音乐,不一定能吸引孩子,但让他们同时随着音乐模仿大狗熊走路的动作时,他们就来劲了,并且很快就能记住这段音乐。再有,你让他们呆板地坐着听一段描写小鸟的音乐,他们不一定能理解,但假如同时让他们学做小鸟的飞翔动作,或许他们一下子明白了。

有人做过实验,让一个由于经常接受用动作配合音乐欣赏训练的三岁孩子听摇篮曲,结果孩子居然能很自然地边断断续续跟着哼音乐,边做出好几种哄孩子睡觉的动作,证明他能听懂曲子,具有一定的欣赏力。

另外,经验告诉我们,若有更多的感官参加认识和欣赏活动,能使孩子对音乐的感知来得更全面、更深刻。

在听音乐时,除配之以动作外,最好能让孩子的视觉感官也加入,这样效果更佳。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当一个孩子在欣赏钢琴曲《火车》

时,家长随着音乐拉动一列玩具火车,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孩子由于清楚地看到了火车进行的全过程,便很快理解了,记住了。而让孩子欣赏《划船》曲时,家长则用纸折了一条小船,在蓝色皱纸做的水波中随音乐起伏,让孩子看见船的“摇动”,孩子很快获得了乐曲表现“船儿晃动”的感受。

以此类推,在给孩子欣赏其他动物或其他场景的模拟音乐时,做一些或找一实物图画等,让它们给孩子增添视觉印象,这样配合音乐的欣赏,必然能使孩子较快地产生联想,从而提高其欣赏音乐的能力。这就是通过音乐的联想发展孩子的音乐思维。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也能帮助孩子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如当孩子听某些音乐时,家长可以问:“哟,是不是一只小鸟从树林中飞出来了?”这种询问是以征求意见的方式提出的,可促使孩子认真思索,获得正确的感受。

②比较法。

将两首音乐形象有些差别的乐曲放在一起,让他们比较相同处与不同处,久而久之,可培养他们“辨察细微”的能力,从而使孩子不仅能粗线条地欣赏音乐,还能欣赏到音乐中细腻、不易感知的部分。这种将音乐进行比较,区分它们的差异的方法即比较法,使用该法时,家长应给予必要的解释才行,而且要先比较差别大的乐曲。这样,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很快会得到提高。

(2)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是开发孩子音乐特长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创造音乐活动的基础。怎样发展孩子的音乐记忆力呢?

①形象直观法。

在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时,每天应让孩子重复唱一些歌曲或跳一些舞蹈。一般重复3~4回,大部分孩子都能记住了。但由于孩子忘得很快,尤其在短时间内遗忘很多,以后逐渐减少,所以重复练习要采取“先密后疏”的原则,这样就可避免遗忘。

由于孩子年龄小,思维方法以形象、直观为主,而且感情色彩来得较快,所以成人应采用形象直观法发展孩子的音乐记忆力。

在音乐活动中,成人应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记忆训练,要寓记忆训练于孩子的日常活动中。在游戏中,孩子的想象是极活跃、丰富的,成人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愉悦并发展记忆力。

②编歌曲法。

家长可以利用歌曲作为记忆钩帮助孩子提高音乐记忆力。

歌曲有很大的力量,是打进我们的潜意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很多流行歌曲,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也不用留心去听,只是反复在周围的环境中随意听到,用不着主动记忆,歌词会自然铭记于心,多年后也不会遗忘。

幼儿园的唱歌游戏,便是利用歌曲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而且效果非常好。很多我们在中学念过的诗词都已经遗忘了,但是不少儿歌还可以朗朗上口。

如果有一天学校的教材都可以全部编成歌曲,学生学习便是每天唱歌以及反复听这些歌曲,那么学习该是件多么轻松的事。

孩子如果喜欢某些歌曲,要记着歌词可谓不费吹灰之力。这已经是很好的心理资源,不需另外花时间去编一套记忆钩系统。利用这些不易忘记的歌词作为记忆钩,把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联想,便可以和它们牢牢连接起来。

另一个更有趣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先把要学习的内容编成精简的重点,然后把它们变成歌词填入流行曲调中,不用理会是否顺口押韵。

通过主动加工的东西,会记得更深刻。

4.教孩子学习视唱的方法

一些经过音乐训练的孩子,不依靠任何帮助,也不经过预习,就能根据曲谱把一首生疏的曲调准确地唱出来。这是经过视唱练习的结果。

视,就是看。视唱,也就是看到谱子就能即兴唱出来。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练习,掌握丰富的乐理知识,视唱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1)进行唱歌的基础训练

唱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艺活动。唱歌最基本的要求是把曲调唱准,不跑调。音高和节奏都应按乐谱的要求演唱,并将歌词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音唱不准有两种情况,一是缺乏视唱练耳的音乐基础训练,特别是“4”音或“7”音往往偏高或偏低。这就要求平时多练习,跟着钢琴或电子琴一起轻唱;有时,也可能轻唱很准,放声高唱就跑调了,这主要是不会控制声音,平时可多唱些练习曲加强音准的基础训练。

在节奏方面,刚开始可用手或脚打拍子来助唱,直到完全掌握了乐曲的基本节奏后才可以在速度上做适当的自由处理。

此外,还要注意演唱时的分句,可以根据歌词和旋律,安排好换气的地方,使别人听起来清楚、自然。

学习歌唱千万不能忽视歌唱的基础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了基础,才能攀登艺术的高峰。

(2)培养准确的节奏感

音乐必须依靠一定的速度和节拍建立节奏才能优美动听。

节奏感的训练应从速度、节拍和节奏3个方面进行。

①速度感训练。

要学会用手打拍子,控制速度和节奏的疏密变化。

②节拍感训练。

要把握住出现在强拍上的重音。比如,解放军伴着军歌踏步的时候,他们的右脚总是踏在强拍的重音上。

③节奏感训练。

节奏是音乐中生动、活跃并产生推动力的因素之一。节奏感的训练主要是掌握好节拍的变化。

我们在进行节奏感培养时,可以在口唱乐谱的同时,右手敲着节奏,左手打拍子;还可以用口唱、拍手、跺脚、拍击身体部位的方法训练。

节奏感不光在歌唱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欣赏音乐时也能够使我们准确把握音乐的旋律,增加对音乐的审美感受。

(3)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

如果一个人有比较好的歌唱技巧,那么唱出的歌声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舒畅。

歌唱的技巧就是唱歌的基本方法,包括姿势、口形、呼吸、咬字、发声等。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影响呼吸、发声和歌曲的表达。

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身体自然直立,双脚稍微分开,也可以一前一后,但身体的重心要稳;双眼平视前方,前胸微挺,双肩稍向后张;小腹微收;脸部表情自然、生动;精神饱满、振奋;不要用手或头打拍子。正确的歌唱姿势不但有利于呼吸、发声,而且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有益于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4)保持良好的呼吸循环乐句或乐段,因为艺术处理的要求,需要一口气唱下去,中间不许换气,这时便常常采用循环式呼吸。合唱队员不统一换气,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内陆续换气,这是为了保持歌唱的连续、流畅和高低起伏。在吸气时,要轻轻地中止歌唱,保持换气以前的面部表情、口形,然后轻微地扩张腰腹部,迅速吸气,再顺着集体的音响所要求的力度和音色,悄悄地融进去,使整体的音响不受影响,使听众感到好像是一口气唱下来的。

循环式呼吸是合唱艺术中特有的手法,常用来表现连绵不断的效果。如果乐句是渐强或渐弱,则要特别注意顺着力度的发展而中止或加入,千要不要使个人声音突出,破坏合唱效果。

歌唱中运用正确、合理的呼吸法会直接影响到歌曲是否优美动听,感情是不是丰富,歌曲的旋律是不是流畅自然。经过认真的训练后,你会在歌唱时感到胸腹式呼吸法是一种理想的歌唱呼吸法。

(5)进行歌唱的语言训练歌唱语言和我们平时说话的语言不同,它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一种表达手段。我们在歌唱时,应该把每个字都唱得真切,做到吐字清楚、字字珠玉,随着旋律的起伏,使字字自然流畅,不含混,不拖泥带水。所以,要唱好一支歌,不但要具有发音技术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掌握吐字清晰的语言基本功。

(6)学好咬字和运用口型如果只追求声音的洪亮而不重视咬字,就会使我们的歌声形成只有旋律而辨不清歌词的毛病。歌唱中的咬字,要用唇、舌、齿等器官,将声母咬清楚,并且改变口腔形状,正确地唱出每个字。

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使我们的歌唱更加悦耳动听,这也是唱好歌曲的一项基本功。

5.培养孩子的音乐协调能力有人说:“如果听力不好,五音肯定就不全。”

有人则说:“我的听力很好,但唱歌却总走调。”

有的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究其本质,都是因为头脑的性能不能够适应客观条件所造成的。刚出生的孩子是不可能具有听音阶的能力的,因为他还没有适应这个外部环境的能力。

如果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在他的身旁反复演奏不规范的音乐,他就会逐渐适应这种不规范的音阶,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如果唱歌,不跑调都令人奇怪了。反之如果从一开始就让他听正规的音乐,他就会具备规范的音乐素质。

所以说,听力好才能鉴别五音不全。也就是说,在规范的音乐训练下长大的孩子能够形成一种协调能力。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说,世界上共有300多种音阶,而俄国作曲家斯库爱宾说世界上的音阶多达700种。不论300还是700,数目反正是够大的,这其中有大量的和谐音阶,也有许多不和谐的音阶。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接受的都是不和谐音阶的影响,那么对于他们的协调能力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当那些祖母或是母亲们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哼着曲子时,唱的全是不和谐音,那么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适应它们,这就是产生五音不全的原因。

孩子没有听力上的协调能力大多都是由长辈们的粗心造成的,这是一个令人感到痛心的事实。

一个人如果具备了一种错误的能力,要想改正它是很困难的,而且这种难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

比如说,对一个25岁的人进行矫正,效果一定不会令人满意,对于一个35岁的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但是,假如对一个只有4岁的孩子进行矫正,只要每天坚持,只需四五个月就能解决问题。所以,无论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都应尽量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踏上正途,而且越早越好。

根据一般的认识,开发音乐特长是从乐谱开始的,这一观点被有关专家否定了。相关专家认为乐谱虽然对于学习音乐很重要,但它只是一种学习音乐的工具。开发孩子的音乐特长,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孩子的内心感觉,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和谐能力。

许多音乐家主张:“要想学好音乐,必须从训练听力开始。”

他还认为,无论是音乐,还是语言,听力都是最重要的基础。

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学骑自行车时,根本不需要物理学知识,而是要先掌握身体的平衡技巧。换句话说,具备了平衡能力,学骑自行车就是非常简单的事了。

正像学习自行车一样,学会的人就一定具备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形成了良好音乐感觉的人肯定就具备了心理上的协调能力。

人的感觉能力、直感能力、判断能力、协调能力都是感性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能力,就不会有向更高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而开发音乐特长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