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混在三国当军师
21622300000077

第77章 地方势力

蹴鞠这种事,拿来娱乐还是不错的。经常蹴鞠还能锻炼体能……但那是对于不常运动的普通人而言。

对于军人而言,锻炼体能的方法太多了,而蹴鞠是众多方法中相当差劲的一种:毕竟没人规定你在蹴鞠中必须跑多快,连续跑多久。有勤快的自然会多跑,更多的是那犯懒的人,少跑动或者干脆不动,专守一个位置,也没人说啥。

有人说蹴鞠有规则,可以锻炼人的纪律意识,还有人说蹴鞠属于团体比赛,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协作精神……

反正赵二当初在学校里,每天放学后跟同学们一起踢球,踢了那么多年,也没见他们被培养出啥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了。

该违反校规照样违反校规,球飞到自己脚下照样乱踢一气,从不传给队友……

所以赵二训练郡兵期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蹴鞠这个项目当然,郡兵们在正式训练结束后,自行组织蹴鞠比赛,赵二是不管的。他只是不再把蹴鞠列为正式训练项目而已。

除了蹴鞠外,赵二废除的另一个训练项目就是手搏。

手搏,就是徒手格斗。赵二实在想不通,一个古代军人,练这玩意有啥用。

战场之上刀兵相向,人人都持械而战,你跟对方玩手搏?你当你能空手夺白刃?

就算是出现意外,你武器不慎损坏或者被击落……难道你学了手搏就能反杀对方?

与其花大量时间用来训练这个,还不如转而用来多练练器械,武器用得熟练了,自然可以在自己武器尚在时就杀死对方,而不必考虑失去武器后怎么做无用功。

最后就是武器训练,赵二当然不会废除这个。赵二废除的是其中几种汉朝官方标配的武器的训练。

比如……钩镶。

钩镶就是一面只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小盾,上面加上两个很长的钩子。这玩意当初不知道是谁设计的,相当逗比。那么小的盾面,几乎挡不住任何攻击。而那么大的钩子,除了分散使用者的精力外,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人觉得它的钩子可以有效地克制戟。然而戟这玩意,一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有大量使用,而钩镶……汉朝一没,就再没见谁用过了。

历史证明了这玩意注定该被淘汰。

就这样,赵二第一次去训练郡兵时,除了废除了大量在他看来无用的训练项目后,就没再做其他的。

而这次曹操叫赵二过去,要处理的事情,正是由于他之前的这些决定而导致的。

有人向曹操反映,说自从赵兵曹更改了训练计划后,他们每天变得更累了,但是待遇却没有任何提升,这令他们很不满。

确实,之前他们训练的那些内容中,那些‘无用’的训练项目,大多附带娱乐效果,或者不算很累。

而这些项目被取消后,取而代之的,则是原本就令他们感到枯燥无味的队列和武器训练。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罢了,关键在于他们的伙食仍旧是由曹操来提供,而赵二也因此而忘记了向曹操建议给他们补充肉食,而主食的量也仍旧是平时半饱,操演日八分饱……

给他们改善伙食这种事,曹操倒是可以做到。曹操自从整顿吏治后,收上来的税比以往多多了,原先被贪官污吏们中途截留的那部分税收,全进了曹操的府库。

只不过曹操没有练兵经验,不知道应该给士兵们改善到什么程度,才能既满足士兵的需求,而又不会被他们蹬鼻子上脸,导致给予过多,浪费钱粮。

了解了事情始末的赵二只好再去一趟,并在东平陵的军营里住了一段日子。除了制定每日伙食外,还以身作则,同他们吃一样的食物,睡军用帐篷。反正只是短时间内这样而已,赵二坚持得住。在休息时间,还会同郡兵们聊聊天什么的。

那些郡兵们看到赵二这个官老爷居然肯跟自己同吃同住,便不再对伙食挑剔了。而赵二同他们的单独闲聊(抽选的,不是全部,不然会累死赵二),也令士兵们知道了赵二这人其实不坏,赵大人本来也不想对他们太严格的,是曹操那厮非要在短时间内强化郡兵战斗力……

赵二甩锅坑上司,向来是不带眨眼的。

等到赵二终于忙完了郡兵的事,回到历城后,曹操的公文又下来了,让他准备出发去下一个县赴任。

这赵二调任的频率也是越来越快了,因为赵二随着治理县务经验的增加,做起事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已然总结出一套模式方案来了。

以后每次调任新县,都只需要按照既往的模式进行执行即可,招兵屯田剿匪选拔吏员建立商铺分号笼络士人……

说到笼络士人,赵二其实倒也挺喜欢跟那些士人们一起喝茶聊天的。虽然赵二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那些小县城里的“才子”们水平也没高到哪去。

就拿作诗来说吧,赵二是不屑于去干抄古人诗这种恶心的事的,故而他就是凭借自己能力原创诗歌,轮到他作诗时,就会吟出一些“今夜月色美,我啃大鸡腿,忽来云遮月……呃……嗯……鸡腿……已吃没!”

而后就是下面一片叫好声,纷纷称赞赵二文采斐然,做得一手好湿。

当然,轮到他们作诗时,吟出的“诗”也没比赵二好哪里去。

而且士人们也不都是整天死读书的呆子,里头喜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的纨绔之辈亦比比皆是。这些人非常喜欢这个年轻的县尉,时不时得就约赵二一起去玩乐。

而且一旦谁与他混熟了,他就一点架子都不摆,互相以兄弟相称。

当那些与赵二混熟的年轻士子们,看到赵二跟自己称兄道弟,却对自己的父母摆官架子时,心里顿时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而那些大家族的长辈们,自然不会计较这些,只要自己的家族能与县尉大人交好,就是好事一件。虽然很多大家族势力庞大,家族中亦有不少人历任高官,并不惧怕这个小小县尉。但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呃,是朝官不如县官。赵二是他们的父母官,真得罪了他,就算日后能借用朝中势力罢免他,但此时赵二还是能借助权势侵害到他们利益的。

既然赵二选择主动与他们交好,那么一团和气总是比相互争斗要好得多。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家族都愿意交好赵二这个县尉,某些智商不那么高的家族,比如朝中十常侍的党羽,就完全不屑于交好区区一介县尉。

这就要说下汉末地方上的势力划分:一个县里,地位最高的肯定是朝廷任命的县官,他们的权力来自于朝廷授予,是名义上的最高掌控者。不过实际上,县官们要想在县里施政顺利,往往需要拉拢本县内的三股土著势力:士族、豪强和权贵。

士族即是那些读书人的家族,他们都是书香门第,以学问闻名,喜欢舞文弄墨,讲究气节风骨。他们各个家族之间交流往往比较频繁,注重联姻,所以很容易组成一个庞大的势力网。而且因为普遍比较有学问,所以几乎每个家族都有不少在朝中做官的成员。士族不好得罪,但通常因为道德书读得多,所以相对比较自律。

豪强则是那些单纯家里有些钱和田地的大户,比如当初张飞那样的,就是豪强。他们的势力仅限在当地而已,而且也算不上多强,顶多就是能够暴力抗法,不交税什么的。若是遇上一个强势的县官,也只能认怂。

最后就是权贵,权贵也不是什么正规说法,姑且这么称呼他们吧!即是宦官、外戚等当权人物的亲朋好友的家族,这些人往往属于暴发户性质的,得势前没什么,一得了势,便尾巴翘到天上去,谁也不放在眼里。而且不学无术,不受士族待见。他们往往只能风光一时,一旦他们在朝中的靠山一倒,便如同拔掉羽毛的鸟,再也欢不起来了。

现在不把赵二放在眼里的就是这些十常侍党羽的家的权贵。他们现在正得势,自然不太看得起赵二,就算比赵二更大的官去主动巴结他们,他们都没什么好脸色,碰上赵二这种有限示好的,就更不买账了。

每次赵二到新县上任时,县内其他家族都会派人来向赵二道贺送礼。唯独十常侍党羽的家族,根本拿赵二当空气一般,完全不理会赵二,依旧我行我素,继续欺男霸女,横行无忌。在赵二带兵抓捕县内游侠时,有些游侠就仗着自己与十常侍的家族有关系,躲进他们家中。

而那些家族收留游侠们、不让官府搜查也就罢了,在县吏前去问询时,居然直接命家仆用棍棒把县吏轰走,气得赵二当时就要带兵去剿了他们,被士子们好一番劝才作罢。

这也是由于关羽张飞不在,赵二身边都是士子的缘故,他才能忍下来,不然在关羽张飞的支持下,带兵剿灭那些阉党家族都不需要犹豫。

十常侍现在朝中风头正劲,士家大族们在地方上虽然不怕他们,但也不想太过得罪他们。所以在地方上,士族与阉党向来都是互相敌视,但又井水不犯河水的。

赵二与士族友善,士族们自然把他当自己人,不愿意他因为得罪阉党而遭罪。

而赵二在士子们的不断劝说下,终究还是决定暂时不去动那些阉党家族。他想着这十常侍也威风不了几年了,就暂且忍他一忍吧!等十常侍死了,再去收拾他们不迟。

赵二想忍了他们,他的上级曹操却不想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