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芦荡金箭
21598100000040

第40章 血手

端阳的小船载着胡顺和胡三多驶进了沙家浜湾。

胡三多躺在船舱里,不时哼哼,不时把眉头皱成一个疙瘩。他手上的枪伤大概还在流血,缠着的纱布有几处在洇出血来。

胡顺坐在船头上,提着枪,警惕着舱里的胡三多。

端阳在船尾划桨,那支日本女人的手枪就插在他的裤腰上。

对于端阳的意外出现,胡三多感到很是庆幸。要送胡顺进日本特务学校是胡三多编出来的,目的就是要促使胡顺的出逃。安排好的拉拉渡一场戏,最有可能出现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生变故之后,自己听从劝说,跟着胡顺投奔新四军。另一种可能是以俘虏的身份被押送到芦苇荡后方医院。第一种情况是胡三多尽量避免的,主动投奔毕竟容易引起对方怀疑。端阳的出现,简直是老天相助,使第二种情形的出现显得非常合情理。胡三多这次真的是想当俘虏,而且也没打算逃脱。在去芦苇荡深处后方医院途中,他会相继把奇妙的黑豆一一抛到水道里。这些精心研制的“黑豆”沉在水底,就像石子一样不动声色,所以对方根本无法发现。十二小时之后,这些黑豆才会散放出大团大团的红颜色,成为一个明显的水中路标。而到那时,肥田和胡传魁的部队已经兵临芦苇荡,就会循着这条红色的水道直捣后方医院……至于本身的安全,胡三多也是有打算的——他会在到达目的地之后,适时地表演一场“听从劝降,弃暗投明”的好戏……

这就是肥田一郎和胡三多联手设计的“毒箭行动”。

想到这一些,胡三多差一点儿就要笑出声来了。

胡三多是高兴得太早了点儿。如果他现在知道了端阳的想法,他可能会跳水自杀算了。

拉拉渡的枪战太过突然,端阳并未看得太清楚。端阳对胡三多开始起疑,是看到胡三多表现得过分软弱。他嘴上没说过屈服的话,但在行动上却很是配合两个男孩。你看,这时候的胡三多,在舱里静静地躺着,多乖啊!支持端阳发疑的还有腰间这支枪。那个日本女人在拉拉渡时,至少打过两枪,一枪打在渡船上,另一枪击伤了胡三多,可是,这支枪的弹盒里仅仅少了一发子弹——也就是说,胡三多手上的枪伤并不是日本女人造成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很可能是一次故意的被俘,目的在于为后续的人引路?

一到沙家浜湾,端阳故意把船往宽阔处划。如果后边有尾巴的话,这样的走船会给对方的盯梢造成很大的困难。端阳一直在留心后面,却似乎并没有尾巴相随。如果没有尾巴,胡三多的故意被俘有什么作用呢?

因为并未想通胡三多,端阳就格外地注意胡三多的行为,密切地监察着胡三多的一举一动。

芦苇荡慢慢地进来了。身后的水面上仍然不见“尾巴”出现。

胡顺说:“端阳,我们去哪里?”

躺在船舱里的胡三多及时地哼了几声,提醒端阳他的伤不轻,要去医院。

端阳回答得很干脆:“我们去后方医院。”

这是胡三多最想听到的话。他放心了。

在再次确定没有“尾巴”之后,端阳把小船划进了芦苇荡。

胡三多哼哼着,扶着船舷像要坐起来的样子,结果并没有真的坐起来,只朝船舷外吐了一口痰,然后又躺下了。

直觉告诉端阳,胡三多这个动作好像有点反常。端阳仔细一想,明白了:小船很窄的,两旁的船舷都在胡三多的手边,如果要扶着船舷坐起来,他应当是用没有受伤的右手才对啊,而胡三多用的恰恰是受伤的左手!

小船向苇荡深处走。因为被高高耸立的芦苇围困,窄窄的水道显得相当幽暗。船头上的胡顺紧张起来,生怕胡三多利用这种幽暗做什么文章。

当胡三多想坐起来时,胡顺用枪指着他说:“叔,别动!”

胡三多说:“小子,你紧张什么,进了芦苇荡,我还能逃得掉吗?”

端阳注意到,在舱里坐起来之后,胡三多一直把那只缠着纱布的伤手搁在船舷外。

端阳突然想到:受伤的手里是不是握着什么东西?从此时开始,端阳眼睛的余光一直没有离开过胡三多的那只伤手。

胡三多似乎觉察到了什么,把搁在船舷外的伤手收了进来。但是,当水道转弯时,他的伤手又伸了出去……

端阳明白了:他是在往水道里丢东西呢!但端阳又不明白了,因为所过的水道上并不见有什么东西。

水道再次到岔道口时,胡三多又重复了那个丢东西的动作。但这一次,端阳是做好了准备的——在胡三多举手的一刹那,端阳猛地晃一下小船。因为幽暗,端阳并没有看见什么,但分明听到了有一“粒”东西落在了船舱里的声音。

端阳没等胡三多再有动作,叫了一声:“到了!”

胡三多一愣——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端阳说:“胡顺,你们两个到航船上去,我划小船去后方医院报告。”

原来小船到的是“金家湾”。这个水湾里停泊着一艘旧船。

胡三多想说什么。

端阳说:“快上大船。这是规矩。”又对胡顺说:“胡顺,你在船上离他远一点儿,要是不老实,你就开枪。我马上就回来的。”

等胡三多和胡顺上了旧航船,端阳紧打几桨,一滑就消失在苇洲里。

端阳一边打桨,一边用目光搜索着船舱,果然发现船舱里有一颗黄豆那么大的黑色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呢?

这时,端阳还顾不得考究这颗黑豆子,愈发奋力打桨,使小船像水鸭子似的直往芦苇荡深处滑去。估计接近娘娘庙了,端阳一边划,一边还打起了呼哨。

所谓“娘娘庙”并不是一座庙,只是一个并无多少特征的苇洲。这个苇洲稍稍地高爽些,很久以前曾有一个富户为了向“阳澄湖娘娘”还愿,在洲上造过一个小小的“娘娘庙”——不过是五尺见方,一丈来高的一座小砖房。这个小小的建筑早就倒塌,仅仅在小洲上留下一些断砖碎瓦,但这个小洲从此就有了“娘娘庙”这个名字。

说新四军后方医院在“娘娘庙”其实是不确切的,这里只能算是后方医院的一个传达室。后方医院的“病床”一部分设在有篷的小船上,一部分设在离这里不远的小洲上。

因为呼哨声,端阳得到了小何的接应。小何驾着小船出现在水道里。

端阳说:“小何,朱队长在吗?”

“他在,有什么事吗?”

“有一件蹊跷的事。”说着把舱里的小黑豆捡起来递给小何,“瞧,这是什么?”

……

听了端阳的报告,朱侠伯决定让小何与端阳一起,把胡三多送到杀牛墩去。而后再把胡顺带到娘娘庙来。名叫杀牛墩的芦苇洲远离后方医院,而且那一带的水道十分复杂。

这时候,城里的大福师和沙家浜的阿庆嫂分别通过秘密情报网送来肥田和胡传魁正在调集部队的情报。

黑豆之谜的破解,最后还得到了胡顺的支持。

把胡顺接到娘娘庙之后,朱侠伯把胡顺叫到了他住的小帐篷内,帐篷里还有端阳和小何。端阳把那颗黑豆放在胡顺手心里,说:“见过这种黑豆吗?”

胡顺说:“咦,这是啥?我没见过。”

小何说:“你们的小船一路过来,胡三多一路都在往水道里抛这种黑豆子,估计有二十颗左右吧。”

胡顺想不通:“他抛这个干啥呀?”

朱侠伯说:“胡顺,你不知道,没关系的。你今晚和端阳一起住在他的小船上,行吗?他的小船上条件还不错的,有篷,有蚊帐。”

胡顺说:“朱队长,我是来当人质的。”

朱侠伯不明白了,看看端阳:“人质?什么人质?”

端阳想了想才想起来胡顺曾经在拉拉渡讲过,赶紧把“人质”的来历说给朱侠伯听,听得朱侠伯哈哈大笑。

笑罢了,朱侠伯说:“胡顺啊,端阳已经把你的情况都跟我讲了。你啊,你是我们的朋友。你能和你爹撑开船头,了不起的!我们都佩服你呢。什么叫撑开船头?知道吗?那就是划清界限嘛。胡顺,你以后打算怎么办,这个事,你现在不要说,明天说可以,后天说也可以,总之是等你真正想好了再和我说,好吗?”

胡顺说:“朱队长,我想好了……”

朱侠伯打个手势,说:“不,不是说好了吗,现在不说这个。”顺手括了胡顺一个鼻子,说:“小家伙,别心急,睡觉时再好好想想。”

端阳说:“胡顺,走,到我船上去。”

胡顺走出了帐篷又回来,说:“我记起一件事来了。我听胡三多和那个日本女人说起过小黑豆的事。那天在码头上,他们说黑豆什么的,还说是十二个小时什么的……”

朱侠伯一惊:“胡顺,慢慢说,说详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