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看唐佐交给我的名册,前十名分别是:胡谭耀、刘利文、曹黔、孟凡启、韩冬纪、朱叔安、李东阳、白名璨、徐泽、泰轲隆。这其中的曹黔、李东阳都在以前任过官职,而泰轲隆更是女真族。这次选拔的这批官员有一个好处,他们在参加考试前就明白我是不会投靠朝廷的,既然他们都已经有了这个心理准备,这也省了我以后不少麻烦。
现在官员基本上选拔的差不多了,最后的事情就是我们这个政府架构还没有最终确定。我把四人都请了过来,再次开会商议此事。
大家现在基本上都接受了我的提议,具体的部门也商议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和任命的官员问题了。在大家都到齐后,我先笑道:“这次所选出的官吏真的是让我非常意外,看来我们的民间还是有很多怀才不遇的人。现在人员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现在最后就差我们这个框架了。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我们今天就把他拍板了吧!”
大家都轻松的笑了笑,王成志出来道:“三院下面所设部门我们都觉得差不多了,现在剩下的就是御史台的问题了。我们几人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直接由御史台监督百官比较可行一些,所以御史台不便由三院共管,我们觉得还是将御史台挂在司法院下面。但御史台可以直接向皇上上奏章,不用经手司法院。这样御史台名义上受司法院管辖,实则独立于司法院,这样便能更好的监督百官。”
“这点我非常赞成,就按你们的意见办,大家还有什么觉得需要修改的吗?”我有点激动,毕竟辛苦了快一个月了,现在终于要有结果了。
唐佐起身道:“在下还有个建议,我们此次虽然招录了不少人才,但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吏我们还是应当留用部分的,否则恐遭非议。”
我点了点头道:“唐兄考虑的很周到,你们看看那些只要的确肯为百姓做点事的就继续留用,剩下的有问题的就罢免,毕竟我还有监管的权利的,剩下没什么能力的就调到一些闲置的部门。”
大家都表示赞同,我这跨世纪的******算是确立了下来,我又和几人商量了一下具体的官员人选。最后确定,朝廷最高管理层设三院,分别是政务院、军务院、司法院。政务院最高长官称总理大臣,由唐佐担任;军务院最高长官称太尉,由吴行朔担任;司法院最高长官称大法官,由许一谕担任。政务院下设六部,分别是户部、吏部、礼部、工部、商务部、教育部,各部最高长官一律称为尚书。其实我是想叫部长的,但大家都觉得怪怪的,我心想也不能为了让自己方便,全搞成一堆他们听都没听过的称呼,便改为尚书了。其中户部主要负责全国人口普查及人口迁移及地域化分等工作,当然最重要的任务是负责全国税收的征收,由曹黔担任最高长官。吏部自然就相当我们现在的人士部了,主要负责全国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管理,由李东阳担任。礼部除了原有的职权外,我又增加了外事职能,负责与外国的联系交往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由洪皓担任。工部则负责各地的城建及各种器械的研发、制造,当然我也给加了点知识产权局的职能,由陆游的老友毛清远担任。商务部则是我新加的,几人刚开始还觉得没必要新加这么个部门,职能完全可以并到其他部门,我废了好大的劲才说服他们,商务部主要负责全国商业的管理以及推广,我还打算成立几家‘央企’也由该部门管理,由沈韩学担任。教育部虽然也是新加的,大家到没有太大的意见,中国的传统还是重视教育的,教育部主要负责组织考试及对教育的推广,由俺岳父陆游担任。
军务院下设四部,分别是兵部、后勤部、参谋部和安全部。兵部主要负责全国部队的调动、训练以及新兵的招募,由杨东义担任。后勤部主要负责军队的后勤工作以及装备武器的制造,由郑少勤担任尚书,此人是我从南方招来的,家族几代造船,并且曾经在朝为官,到也胜任。参谋部负责全国战略形势的研究以及大规模作战策略的制定,由陈振林担任。安全部主要负责都城的安全工作以及吸收各国的情报,由罗恒担任。
司法院下设三部,分别是审判部、律部和谏言部。审判部主要负责管理全国审判部门的审判工作,对下属部门的审判案件进行复议和裁定,由刘利文担任。律部负责各项法律的制定,由孟凡启担任。谏言部其实就是以前的御史台,主要负责向上谏言,监督百官,由朱叔安担任。
在地方政府体系中设省、县两级政府,原计划设州县,但考虑到可能和中国传统的周划分有所混淆,便将州改为省了。在我的管辖范围内设七省,分别是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上京省、东京省、热河省和燕京省。七省最高长官称为巡抚,总共管辖117个县。各省另设审判院,负责审理各省案件,与巡抚同级,称审判长。任命赵泰奇为山东巡抚,胡谭耀为审判长;李显为山西省巡抚,韩冬纪为审判长;朝廷任命的河北路巡抚史克里继续担任河北巡抚,白名璨担任审判长;成泰为上京省巡抚,徐泽为审判长;庞正林为东京省巡抚,由金人投降的图卡文为审判长;泰轲隆为热河省巡抚,王文昌为审判长;宋阑为燕京省巡抚,朝廷原官员马思忠为审判长。所辖各县的县令除留用的朝廷官员外,其他的职位全部由入围的前一百名考生担任。在东北三省则侧重启用当地的汉人或者愿意归降的金国官员,整个安排下来,竟然还有五十多个空缺,只好从没入围的人当中又启用了五十多人。由于各个部门都需要人,这剩下的四百人都没浪费,基本上全部启用了。
对于需要带兵打仗的将领不便在政府任职,我在军队中也进行了嘉奖。封方力为安国将军、辛弃疾为平虏将军、荆飞为安定将军。另将彭德育、张达、李雄、铁必尔、忽乌达、吕亮封为大将,其他将领都封为副将,少帅军上下一片欢呼。王成志由于我不想把他束缚在具体的职务上,没有安排官职,他为人洒脱,倒也毫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