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微服出宫,只带了一个新来的毛头小子。
在夕照不知觉的时候,这件事已是悄悄传遍了宫里。这几天,同僚们的态度明显客气了许多,同屋的太监平时对夕照爱搭不理的,如今也热络了起来,这让夕照心里感到十分莫名。难道只因陪皇上出了一趟宫?但除此之外,夕照想不出还有什么事能让他们的态度突然转变。好歹不是什么坏事,夕照这样想着,便也懒得再去理会那许多。
“你说梁公公卧病在床,也就罢了,皇上不带王公公,不带高公公,偏偏带的是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喽啰。这小子到底何德何能,能让皇上这么宠他?”
冯大川和周喜二人一边整理文书,一边闲话道。
“不过是随着出宫一次,也不算什么大事吧。”周喜顺口说道。
“哎,这你就不懂了。这个就是信号,能带这个人出去,说明皇上喜欢他,虽然现在还是新人,照这势头下去,早晚成红人。”冯大川很是认真地说,“听说以前是直殿监的,新调到都知监,跟着梁公公做事。哦对了,据说调到都知监的时候,就是皇上钦点的。也不知是什么来头。”
“哦?”周喜一听这话,来了神,“你说的这人可是名叫张德秀?”
冯大川想了想,道:“姓甚名谁却无印象,怎么,周兄认识此人?”
“也不知冯兄说的是不是他,有机会我便去问问。”周喜答道。
“果然是你。”夕照房中,周喜顺手抓起一把花生,一边剥一边感叹。
“许久没来找我,一来就为这事啊?”夕照眉毛一挑,抿了口茶。
“不是,也是来看看德秀你。”周喜嘿嘿笑道,“不过,你可真行,这才调到都知监多久,就这么得宠。”
“得宠?”夕照干笑一声,“哪里得什么宠了,不过是皇上想出宫的时候,正好我当值而已。”
“哎哟,可别这么说,王公公天天都在,皇上怎么没带他出去?你说你是运气好,还是有什么秘诀?也教教我。”
“哪有什么秘诀,何况这真算不得什么。”夕照摆摆手。说不清为什么,秘诀这两个字令夕照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快。
“呵呵,总之,今后要是真和王公公一样成了红人,可别忘了帮衬帮衬咱们兄弟啊。”周喜拍了拍夕照肩膀。
不管怎么说,周喜在自己面前的确是足够直接,尽管夕照一向不喜周喜这个调调。“王公公那才真真是红人,我哪能和他老人家相提并论。”夕照开口堵了周喜话端,周喜也不再提,将剥好的花生仁扔进嘴里,笑得颇有深意。
得宠么?
南书房中,夕照站在崇祯身侧,看看正在认真听王承恩禀报国事的皇上,心里悄悄琢磨着昨日周喜说过的话。说到底,不过是随着出了一次宫而已,回来之后,皇上依然像往常一样少言寡语,只是埋头于政事之中,对自己,并不觉得比出宫之前时有了什么变化。身边那些开始对自己笑脸相迎的人大概都认为,这个新来的至少已经挤进了红人候补席中,但却单单只有自己,根本捕捉不到任何得宠的迹象。
应是他们想多了吧。夕照暗自思忖。
“皇上,杨鹤失职一事,还是应早做处置的好。”王承恩合上折子,恭敬的说。
“嗯,容朕在考虑几日。”崇祯点了点头,“可还有要事?”
“今日暂且就是这些了。”
“嗯,你可以退下了。”
“是,奴婢告退。”
王承恩行了礼,后退几步,准备离开。一霎那间,夕照忽觉两道目光如剑,直刺向自己的面门,而当夕照着眼去寻时,却只看见王承恩转了身去,像往常一样走出了南书房大门。
“你觉得,杨鹤一事该如何处理?”
正在夕照还在回想刚才那道令人发寒的目光时,只听皇上忽然发问。
“皇上是问小人吗?”夕照连忙回过神。
“嗯。”崇祯看着夕照,点了下头。
“呃……皇上不是警告过小人,莫谈政事……”夕照有些不知所措,想不出应该怎么回答。
“哦……没错。朕倒忘了。”崇祯一愣,不自然的笑了笑。
夕照见皇上尴尬,赶紧圆话道:“其实皇上就是让小人说,小人也不懂那许多。这样的国家大事,何不与王公公、高公公商量?”
崇祯摇摇头,笑而不答。良久,忽又开口问道。
“那日宝珠胡同的算命先生,你可认得?”
“小人在那宅院里住了多年,从不曾见过。”夕照如实答道。
“哦……”崇祯含糊应着,然后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慢慢踱着步子,“不知他所说的不出一年,说的可准。”
原来皇上是在想着这件事。夕照一笑,说道:“皇上吉人天相,遇事定可逢凶化吉。那先生想必也应是慧眼独具,推算得这一年之期,该不会错。”
“但愿吧。”崇祯背着手,叹了口气,“只是一年,未免太久了。”
“皇上莫要着急。”夕照安慰道,“算命先生也说,万事皆有命数,皇上且等上一年,到那时,祸事想来便会自行消退了。”
崇祯闻言,却定了步子。
“身为一国之君,注定将是国命中人。若真是消极无为,怕是命数也将改变。”崇祯看向夕照,一字一句地说着,眼神淡然却坚定。“消沉一日便足够了,今后不可再如前日一般荒废政事。德秀,你要时时提醒着朕,记得了?”
德秀?听到皇上如此称呼自己,夕照吃了一惊,心头一热,连忙拜允。崇祯嗯了一声,便又踱着步子,走出了南书房。夕照几步跟了上去,一边回味着这个稍显亲昵的称呼,一边暗自心花怒放——哪怕这德秀二字,本并不是自己的名字。
“梁公公,今天气色见好啊。”傍晚,夕照去看望梁颐,顺便带去了两盒皇上御赐的灵芝。
“今日精神还好。感觉周身舒畅了些。这两盒灵芝,你要好生替我谢过皇上。”梁公公歪着起身,命小侍从收了灵芝,又指着椅子示意夕照坐。
“那天听侍从说,你跟着皇上出宫了一趟?”梁公公倚在床边问道。
“连您都知道了。”夕照不好意思的笑笑。
“嗨,这皇宫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传来传去的,终归就是绕着皇上身边那么点事。”梁颐说着,声音虽有些沙哑,但比前几日多了几分底气,“皇上四年来,从未有过微服出巡,如今这第一遭便只带了你一个人去,自然会成为宫人们的话题。”
“哎,您可知那天,皇上心情不好,在几个官员面前掀桌上的东西,把下人也都轰了下去。但却不知为什么又把我唤了回去。”夕照坐在梁公公床边,手里削着一个苹果,闲话道,“看皇上平时温和沉默,发起怒来可真是吓人,自己心里也着实吓了一跳。好在出去逛了一遭,皇上心情好了不少,今日看起来,应是已经平复了。”
“哦?”梁公公眼中微微一亮,“出去一遭,皇上心情便好了不少?”
“是呀,傍晚回宫的时候说说笑笑的,便不似早上那般阴沉了。”夕照将苹果削成小块,放在碗里,用热水温过,拿给梁公公吃。
“是吗……这便好,这便好……”梁公公点了点头,细细嚼了苹果咽下,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半晌,方才开口说道:
“哎……皇上也有皇上的难处。常言高处不胜寒,皇上贵为天子,坐得这一国之中最高位,其冷寂,可想而知。”梁公公咳了几声,又道,“当今圣上和两代先皇不同,勤奋聪颖的同时,也尤为敏感多思。偌大的国家,万人的朝廷,一肩承担已是不易,奈何又逢乱世。今后你要好生照顾皇上,莫要让皇上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梁公公说这番话的时候,双眼一直安安然看着夕照。面庞苍白,身形消瘦,难掩久病之姿,但他的目光却一如初见时那般清明。夕照认真答应着,又笑言等来日身体好起来,还要仰仗梁公公提点照应。而此时的夕照并不知道,他所说的来日再也不会到来了——此次,便是他与梁颐今生最后一次见面。
两天之后,噩耗传来。都知监掌印梁颐梁公公,昨夜忽然发病,突然间,就这么撒手人寰。
简单发丧过后,梁公公的灵柩被运出了宫,不知葬去了何处。回到乾清宫时,夕照眼睛红红的,脸上依稀有几道泪痕。
“丧事结束了?”崇祯放下奏折,问道。
“嗯……结束了。”夕照点了点头,朝皇上一拜,便走到往常候立的地方去。
崇祯重新拿起奏折,本要继续批阅,却心思一动,又转头看了看夕照。只见他低垂着两只眼,欲泣又止,脑袋耷拉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身体似乎都比平时瘦小了许多。
“呆在房中有些闷了,陪朕出去走走。”崇祯站起身,背着手走到房门口。夕照忙欠身称是,快步跟了上去。
九月已近,傍晚的清风透着一丝久违的凉意。崇祯在前面,小步慢慢走着,不时半转过头回望,夕照则在后面默默跟着,一言不发,看似心情很是低落,二人从乾清宫一直走到御花园,却竟一路无话。雀鸟不知在何处喳喳喧闹着,远远一处宫院正在修缮,时而传来笃、笃的斧凿之声,只有这二人两相无语,沉默有如御花园中的青灰石雕。崇祯一边缓行,一边左顾右盼,绕了花园半圈,终于在水池边,一棵低矮的小柳树下停了脚步。
“御花园中数十棵柳树,只有这棵特别,你可知为何?”崇祯站在树旁,问道。
夕照抬起头看了看柳树,眼中茫然。“请皇上赐教。”
“其他柳树均是工匠所栽,只有这棵,是一特别之人所栽。”
“皇上所说的特别之人是指……?”
“梁颐。”
“哎?”听了皇上的话,夕照十分意外,眼中却一下子清澈了许多。“梁公公为何要栽这棵柳树?”
“这是朕的意思。记得有一次曾听梁颐说起,万树之中最喜柳树,无惧寒暑,可耐旱涝,虽柔软却不易折,虽高挺却不张扬,做人做事,如此最好。那时恰逢御花园修缮,有树苗闲置,朕便一时兴起,教他和朕一起栽了这棵柳树。”崇祯说着,嘴角挂着清浅的笑。
“原来如此……”夕照呆呆看着此树,只见树干约有手臂粗细,条条树枝细嫩,倒垂下来,随风轻轻摇摆。恰逢晴日西斜,夕阳钻过叶隙,点点明亮好似碎金;柳叶遮上夕阳,片片剔透宛如碧玉。这就是梁公公亲手栽的树吗……夕照伸手抚了抚树干,心中又不禁黯然起来。半晌,他收敛神色,抿起嘴唇,转身向崇祯一拜。
“皇上,小人有一不情之请。”
“嗯。你讲。”崇祯见夕照神情严肃,便也正色道。
“小人年少时便没了父母,多年来一直孤身一人。自从调入都知监以来,蒙梁公公厚待,无以为报。如今梁公公新丧,生前所住厢房恐被宫人嫌弃,无人打扫,小人愿移居此房中,打理清洁,祭拜供养。倘若梁公公有灵,何时想回来看看,也不至于身处一派破败荒弃的景象中独自神伤。”
夕照深深拜着,一席话说得真挚恳切。崇祯听了夕照的话,竟也心中一紧,不禁动容。
“不知……皇上能否准了小人的请求……”夕照微微抬头,看向崇祯。只见崇祯温然一笑,有如这淡金色的阳光一般和暖。夕照心房一热,险些漏跳一拍,于是忙又低了头,耐心等着皇上的答复。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