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神话故事
21584200000009

第9章 黄帝——逐炎帝大合诸侯,屠蚩尤一统神州(2)

黄帝战败了炎帝,又兼并了他的土地和人民,为了昭告天下天庭经一小段时间的分裂,现在又重新统一在了他黄帝的旗下,遂在西泰山脚下大会各方诸侯。据说,在那次盛大的庆典上,黄帝真是八面威风:蚩尤率领着一群虎狼在前面开道,风伯雨师打扫路上的尘埃,大象为他挽着宝车,毕方鸟为御者,凤凰在上方舞蹈,腾蛇在左右伏窜,又有六条蛟龙寸步不离地在后面护驾,其余所有的鬼神妖怪统统毕恭毕敬地跟随在黄帝銮驾的后面。看着如此盛大而庄严的场面,黄帝心里满足极了,就即兴创作了一支叫作《清角》的曲子。这曲子真是悲凉激越,说它能够感天地、泣鬼神一点也不为过。相传,春秋时的晋平公喜欢音乐,他知道自己的乐师师旷懂得《清角》这支乐曲,就三番五次地要求他演奏。师旷推辞说:“这乐曲是黄帝当年大会诸侯留下的,凡人不堪听此。”晋平公不听。不得已,师旷只好勉为其难地演奏了一曲。刚一演奏,平地里就起了狂风,接着就电闪雷鸣,乌云密集,大雨倾盆而至。呼啸的暴风夹着拳头大的冰雹,把廊瓦揭下来刮得满天飞,把垂下来的帷幕撕成丝丝缕缕的碎布,又把陈列在桌上的俎豆炊具狠狠地卷起来在地上砸了个七分八裂。宾客们心惊肉跳,四处逃散,晋平公也吓得战战兢兢地爬到桌子底下不住地战抖。后来,惊吓过度的晋平公生了一场大病,晋国又接连大旱了三年,田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

黄帝在西泰山大会诸侯后,见自己的统治得到了各诸侯国的认可和肯定,也就慢慢地滋生出了骄傲和怠慢情绪,开始纵情山水,宠信伶工起来,对政事也不如以前那么的上心了。

黄帝热衷游山玩水,在历史上是鼎鼎有名的。从西泰山回来,黄帝回忆起自己以前一心想和哥哥炎帝争个高下,夙兴夜寐,日理万机,不敢有丝毫地怠慢,不由得感慨万分。为了补偿自己过去的辛劳,黄帝开始大肆营建离宫别苑。在黄帝众多的园囿中,最负盛名的是西方的昆仑山。

先说昆仑山。昆仑山真是一座崇岩叠嶂,巍峨无比的奇山。据说它从山脚到山顶有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两尺六寸,共分为九层,层层叠叠,上入青霄。在它的下面又环绕着深不可测的弱水之渊,弱水之渊的外面又有熊熊的火焰山作为它的屏障。这火焰山,狂风呼啸不能使它燃烧得更猛烈,暴雨倾盆也不能使它火势削弱,它就这样日夜燃烧,熊熊火光把昆仑山上雄伟的帝宫衬托得即庄严又神秘。火焰山里还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老鼠,它们的个头比牛还壮硕,长着两尺长,比蚕丝还细腻的毛发。这种火老鼠,听说它们在火里面就浑身通红,和火焰融为一体,根本无从辨别它们,可一旦它们从火焰里跑出来,毛发就变成雪一样耀眼的白色。后来聪明的人们发现,只要这老鼠从火里出来,就赶紧拿冷水泼它,一泼就死。然后把它的毛剪下来织成布做衣裳,这种衣裳可以永远不用洗涤,脏了就把它拿到火上烧烧,就又明亮得和雪一样。

从天庭往昆仑山的第一站是昆仑山的主峰。主峰上有五城十二楼组合而成的巍峨帝宫,帝宫里面种满了奇花异草,并有头上盘着蛇,胸前绕着蛇,脚下踏着蛇的凤凰和鸾鸟看守,防止其他神仙偷摘。据说神奇的不死之树就生长在这里,吃了它结出的果子就可以长生不死。除了这些神鸟外,又有长着三个脑袋六只眼睛的离朱负责帝宫的安全。他长年蹲踞在帝宫东边的琅玕树上,三个脑袋轮流着休息,饿了就吃琅玕树结出的珍珠和美玉,一只苍蝇飞过也休想逃过他的眼睛。

黄帝从天庭出发,在昆仑主峰的宫殿里稍作休憩,接着就会移驾悬圃。悬圃是黄帝在下方营造的最大的一座花园。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样,由于它所处的位置很高,远远望去,就像悬挂在云层里一样,所以叫作悬圃。在夜晚,黄帝喜欢立在悬圃,在悬圃守护之神英招一个人脸马身,背上长着一对大翅膀,浑身虎纹的天神的陪同下,向人间烟火处眺望。悬圃确实是一个适于极目远望的理想场所。从这里往东望,可以看见势欲与昆仑比肩的恒山,山上有穷鬼们在一起快活地嬉戏搏斗;向南展目,可以看见昆仑山麓火光熊熊,摄人心魄;西望稷泽,波光潋滟,白鹤竞舞,那是周始祖后稷精魂所托的地方;北眺诸毗,是槐鬼离仑的地盘,上空盘旋着数不清的鹰鹯猛禽。在悬圃的下面,还有一条清冽甘甜的山泉,叫作瑶水,一直流到昆仑山附近的瑶池里去,由一个长着牛的身子,马的尾巴,两个脑袋,八条腿的无名天神守护着。

从悬圃往南,就来到了黄帝下方的帝都了。这座庄严华美的宫殿,由人首虎身,拖着九条尾巴的天神陆吾做内务总管,打理宫廷内部食物供给、珍玩储藏一类繁琐的细事;又有一些通体火红的凤凰做勤务官,负责黄帝行幸此处的饮食珍馐,仪仗服饰的安排。黄帝经常在这里接见人间的巫师,处理一些凡间的事务。

除了大兴土木,广建离宫别馆外,黄帝还宠信伶人乐工。

黄帝对音乐有着特殊的嗜好。那时,天庭里有一个卑贱的小官,叫作伶伦,很有音乐天赋。伶伦见到黄帝对音乐如痴如醉,觉得有机可乘,决定以此来攀上高位。既拿定主意,伶伦立即就展开了行动。他从大夏之西一直走到了昆仑山的北面,终于在嶰溪的山谷里找到了一种正直中空,厚薄均匀的竹子,他从两段竹节当中取下一截竹管,长度为三寸九分,把用它们吹出的乐音定为黄钟的律调。然后,他参照手中的竹管,依照乐理又制作出十二支长短参差的竹管,跑到昆仑山下去听凤凰鸣叫的声音,以区别这十二支竹管的律调。参考了凤凰的鸣叫,他对这十二支竹管又作了一些调整,定下了十二种不同的律调,然后把它们献给了黄帝。黄帝让人演奏这些奇奇怪怪的管子,果然声音清脆凄楚,百兽率相起舞,连那些最凶神恶煞的天神们也不知不觉地面带微笑,随着优美的乐曲打起了拍子。黄帝龙心大悦,立即让伶伦总管天上的乐师,又让他配合另外一个音乐天才荣将铸造了十二口钟,用来配合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用来配合《六英》《九韶》的演出。从此,黄帝更加沉湎于歌舞声色中,政事也愈加荒废了。

对于黄帝的沉湎放纵,正直的天神们看着朝堂里的一片乌烟瘴气,心里都暗暗焦急,唯恐皇舆之败绩。大兴土木,就必须征抽沉重的赋税和调拨大量劳动力,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亲近伶人乐工,使得佞幸居于忠良之上,势必造成赏罚不均,而赏罚失当,群臣就会离心离德。而且黄帝自从赶走了炎帝,大会诸侯以后,更加地志亢意满,不可一世,因此,摄于黄帝的天威,群臣们虽然心怀忧虑,但都不敢直犯龙颜。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蚩尤。

蚩尤本是炎帝的后代,在炎黄之战中,他亲眼见识到黄帝卓越的政治才干和军事韬略,心里大为折服,觉得神农炎帝的那一套自然无为的策略实在是太软弱无力了,不吃败仗才怪呢。良禽择木而栖,君子也应该唯道是从。经过这么一番的比较,蚩尤决定背弃炎帝,投靠黄帝。黄帝也并没有歧视前来投奔的蚩尤,而且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直接封他做了南疆的诸侯,与他的旧主子炎帝接壤而治。可是经过一阵子的观察,本来是秉着弃暗投明的心理前来投奔的蚩尤,见黄帝种种的荒淫放纵,渐渐心生不满。尤其是黄帝耗费巨大的民力营建宫室,让他觉得这位看上去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其实并没有炎帝仁厚爱民,而黄帝又恨以前炎帝治下的人民曾跟随炎帝一起抵抗自己,故在徭役的征发上更是倍于别处,这简直让蚩尤没办法接受。经过三番五次的酝酿,蚩尤决定向黄帝进谏。

蚩尤第一次面圣准备进谏,黄帝正在和一群乐工寻乐。蚩尤觉得时机不对,为了不扫黄帝的兴,他知趣地退了。第二次求见,黄帝正在和一群羽客大谈养生之道,还不等他开口,黄帝就不耐烦地挥挥手让他下次挑一个合适的时间再来。第三次就更荒唐得离谱了。蚩尤走进去时,发现黄帝正和西王母宴飨,为了讨这个女人的欢心,黄帝竟然还让一个叫作尹寿的巧手按照一年十二月份,制造了十二面不同特征的镜子,来映照华堂里酒宴的盛况。蚩尤强行的压抑住心中的怒火,毕恭毕敬地跪了下去。经过这三番两次地觐见,黄帝已经知道蚩尤来的目的了,所以装作没有看见他。没办法,蚩尤只好耐住性子又往前走了几步,再次跪下。可黄帝还是装作没看见。如此者三,黄帝见实在打发不掉这个不识趣的家伙,就抢着说:“你想说的,我都知道了,你先退了吧,寡人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的。”蚩尤只好长叹一声,悄无声息地退了。

从黄帝那里铩羽而归,蚩尤才知道自己以前看走了眼。心怀愤懑的他左思右想,决定还是腆着脸去见以前的老主子炎帝爷。果然,心胸广阔的炎帝并没有和蚩尤计较他以前变节投降的事儿,热情地接待了他。心怀愧疚的蚩尤把黄帝的状况一五一十地向炎帝作了详细的报告,说黄帝自从统一天庭后就日渐骄奢淫逸,现在表面上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不过是一只纸老虎而已,劝炎帝重整旗鼓,收拾山河,再和黄帝一决高下,痛洗前耻。可是炎帝觉得自己毕竟年迈体弱,血气已衰,已经没有早年的雄心壮志了,兄弟反目,一而再,再而三的刀兵相见,也会为天下人耻笑。更重要的是仁慈的炎帝知道,一旦战争爆发了,老百姓是第一个遭殃的,这也是他所不愿意见到的。

见炎帝不为自己所动,胸怀大志的蚩尤决定自己动手。传说蚩尤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铜头铁额,兽身人语,彪悍勇猛。蚩尤找来这帮兄弟,向他们讲明了黄帝现在的荒淫无道,发动他们跟自己一起起来造黄帝的反。这帮弟兄本来就是炎帝的后裔,把炎黄之战的失败当作自己的奇耻大辱,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报仇雪耻,又对黄帝虐使炎帝旧民的种种行径耳闻目睹,心里对黄帝早就愤愤不平了,所以蚩尤没费多少口舌,兄弟们就一拍即合了。

蚩尤又去煽动山林水泽里的妖魔鬼怪。那些山泽中妖孽们早就对黄帝不满了,因为以前炎帝爷统治的时候对它们是放任自流,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事儿就行,可黄帝一上任,就立即派神荼和郁垒两个鬼头子对它们严加防范,动辄得咎,所以它们也就纷纷闻风而动,一个个摩拳擦掌,加入了蚩尤的秘密阵营。

又有不少的炎帝旧部纷纷加入,看着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了,蚩尤决定正式扯起大旗向黄帝发起攻击。但他又转念一想,自己治下的苗民是黄帝的苗裔,要是真的战争打起来了,他们不和自己合作,不供应后备物资,那不就等于是给自己釜底抽薪吗?因此他又去动员苗民。苗民们虽说是黄帝的后裔,但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受到黄帝的歧视,所以他们心里也对黄帝或多或少怀有怨恨。果然,他们虽然不满黄帝,但还是不愿意跟随蚩尤一起造自己祖宗的反。怎么办呢?将要起义的机密已经泄露给了对方,而对方又不肯为自己所用。蚩尤在他那帮兄弟的怂恿下,把牙一咬,让手下把治下的苗民严密监视起来,不准他们走漏任何风声;同时又制作了好几种残酷的刑罚,变着法子威迫他们。在恐惧和怨愤的交织下,苗民们渐渐地向蚩尤屈服了,加入了他的战团。

万事俱备,蚩尤挑了一个吉日,正式扯起了义旗来向黄帝发起声讨。他统率着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南边杀向了天庭。

正在昆仑山和西王母寻欢作乐的黄帝听说蚩尤带着大军已经杀到涿鹿来,无比惊惶和愤怒。

老谋深算的黄帝知道仓促应战只能招来惨败,于是他先派了一个巧舌如簧的使者到蚩尤的军中以仁义道德说服蚩尤,这样一来可以收到攻心为上的良效,说不定还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化干戈于无形;二来如果蚩尤不受他的感召,执意要刀兵相见,那就是他蚩尤存心挑起战争,陷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己可以占据道义上的优势;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他可以利用这短暂的空隙调兵遣将,做好应战的准备。

果然,蚩尤并不受黄帝那套虚情假意的诱骗,一场残酷的战争,在所难免了。

战争的开始,由于蚩尤这方蓄势已久,准备充分,黄帝草草应战,虽有装备精良的天兵天将,但还是节节败退,一溃千里。兼之蚩尤变幻多方,能够呼风唤雨,吞云吐雾,黄帝在这方面也吃了不少的恶亏。

在涿鹿附近双方的第一场遭遇战中,黄帝故技重施,驱赶着无数的凶禽猛兽冲锋陷阵,和蚩尤所率领的山妖水怪们杀成一团。双方斗得正酣,蚩尤突然大施法术,平地里骤然起了一阵弥天大雾,把黄帝的军队团团围困在中央,莫辨南北。在这片白茫茫的雾气中,蚩尤手下的妖魔鬼怪突然不见了踪影,一个个铜头铁额,人身牛蹄的怪物像从地里冒出来的一样,在神秘的大雾中鬼出神没,遇人杀人,遇鬼杀鬼,直搅得黄帝的阵营天翻地覆,人仰马翻。

黄帝驾着战车左奔右突,所到之处,尽是抱头鼠窜的天兵。像一群无头的苍蝇,黄帝率领部队冲了半天,绕来绕去还是在原地打转。而白雾里,全是时隐时现的怪物,四面八方,无所不在。一时间,不知道在白雾里究竟隐藏了多少这样的怪兽。但黄帝哪知道,其实这看起来不计其数的凶残怪兽就是蚩尤那九九八十一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