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神话故事
21584200000007

第7章 炎帝——播植百谷兴农功,鞭药尝草导岐黄(2)

除了上述几个显赫的天神外,炎帝的子孙广为人知的还有北方的夸父。夸父是一个族群,他们居住在北方大荒里一座叫作“成都载天”的山上。夸父族里的人个个身材高大,他们在耳朵上挂两条黄蛇,手里又握两条黄蛇,但性情却憨厚老实,傻里傻气的比较可爱。

夸父族里,有一个勇敢的人,曾经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傻事——和太阳赛跑。在荒原上,他撒开脚丫子,像风一般地朝太阳的光影追去。他追呀,追呀,一直追到了禺谷。禺谷就是虞渊,那里有座崦嵫山,是太阳落土的地方。

这时,他已经被太阳的光圈包围了,一团红亮的火球就在眼前。他兴奋地伸出了双手,要把这团光明搂在怀里。可是他已经跑了几十万里了,太阳的炽热又炙烤着他,他口里又干又渴,于是就俯下身去喝黄河里的水。黄河的水被他喝干了,他觉得还是不够,就打算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但还没走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临死时,他抛弃了手里的拄杖,那拄杖落地后顿时化作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供赶路的人解除饥渴,让他们继续向心中的光明追去。

愚公移山的故事也和夸父有些关系。在冀州的南部,河阳的北部,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一座叫王屋。北山有个叫愚公的老头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觉得这两座巨山挡住了路,出入都要绕着它走,实在太不方便了。于是他召集家里的老小商议道:“这两座山太讨厌了,我们把它搬走好不好?”儿孙们都同意了。

愚公的妻子却不太赞同,她笑着对愚公说:“算了吧,老头子。你这把年纪了,恐怕连魁父那样的小土丘都奈何不了,更别说像太行、王屋那样的巨山了。再说,即使你有那个能耐,那山上的泥土和石块你又往哪儿堆呢?”

儿孙们都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把它挑到渤海边倒了不就得了?”

计划定下来后,愚公就率领他的儿孙们热火朝天地开工了。祖孙三代,挖的挖,挑的挑,把泥土运到渤海边倒掉。邻人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才开始换牙齿,也蹦蹦跳跳地跑来帮忙。寒来暑往,愚公祖孙们运土要一年才能跑个来回。

河曲智叟看到他们干这样的傻事,就跑过来嘲笑道:“愚公啊,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哦!像你这样风烛残年的人,连山上的一根毫毛都动不了它,更别说搬那些泥土和石块了!”

愚公听了,长长地叹了口气,反驳道:“你这老顽固啊,真是顽固到了家,还不如寡妇孤儿的见识高明。我死了,还有儿子嘛!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嘛!子子孙孙,无穷无尽,那山又不会长高,怎么就挖不平呢?”河曲智叟哑口无言。

愚公讲这话的时候,碰巧被一个两手握蛇的天神听到了,他怕愚公这样干下去,真有一天把山挖平了,就赶紧去报告天帝。天帝感念他的精诚,就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一座安放在朔州的东部(今山西省朔县),一座安放在雍州的南部(今陕甘一带)。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面到汉水的南面,都成了一马平川,连一个小山丘都看不见。

在这里,两手握蛇的天神,正好和夸父相符,而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恐怕就是夸父氏的两个儿子。因为在上古音里,娥和父的读音是相近的。

炎帝还有四个女儿,命运都很凄惨,因此故事也就特别的哀婉动人。

炎帝第一个女儿的名字现在已经弄不清楚了,只知道她追随着炎帝的手下赤松子,得道升仙而去了。赤松子是炎帝的雨师,据说他可以用水玉炼制一种神奇的药丹,吃了以后可以入火焚烧,而身体发肤不受丝毫损伤。有一次,炎帝无意间看到赤松子在一堆熊熊燃烧的烈火中修炼,身体与袅袅的青烟一起上下起伏,意态很是悠闲。炎帝大为叹服,方知道自己的手下原来是这么一位深藏不露的高人,遂向他请教。后来,赤松子脱了肉体凡胎,成仙飘去,到了昆仑山,时常居住在西王母的石室里。每当风雨来临时,他就悬在圃山的悬崖上,随着风雨节奏的缓急而上下升沉。炎帝的女儿侍奉父亲向赤松子学道,心里暗暗地对这位神通广大的雨师产生了倾慕之情,在赤松子仙去昆仑后,她也悄悄地辞别了父亲,不辞艰辛地追随到那里,后来也成了仙,和赤松子一道去了遥远的地方。

大约是炎帝曾向赤松子问道,所以他的几个女儿在父亲的熏陶下也纷纷修炼求仙。炎帝的二女儿据说学仙也小有所得,居住在南阳宣山高耸入云的大桑树上。正月初一这天,她就开始衔枯枝做巢,到正月十五那天做成,从此就居住在树上不肯下来了。她有时变成一只白色的喜鹊,有时仍然保持女人的形貌。炎帝见到她这种怪诞的行径,又联想到追随赤松子而仙去的大女儿,不由悲从心起,他压根儿就没想到当时自己一时兴起向赤松子学道,竟然造成了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结局。爱女心切的炎帝在树下百般地哄求,想把她从树上骗下来。可是早已修炼得心如铁石的女儿就是不为所动。无奈之下,炎帝只好派人在树下堆上柴火,点起了一堆大火,希望能够把她逼下来。没想到,这烈焰冲天的大火非但没有把她从树上逼下来,反而助了她一臂之力,让她在烈火中如涅槃的凤凰一样,脱胎换骨,冉冉地升上了天。

炎帝第三个女儿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据说,炎帝一个名叫女娃的女儿,有一次到东海游玩,不幸遇上了海上的大风暴,给淹死了。小女娃悲恨自己如此年轻的生命,就这么陨落在无情波涛里,于是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叫作“精卫”的鸟,不舍昼夜地衔着西山的枯枝、小石子儿投到波涛汹涌的东海,发誓要把它填平。可是要填平浩瀚无边的大海,当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办到的。人生百年,比起无垠的时空来说,亦不过是沧海中的一粟,更何况一只小小的禽鸟?不过不要忘了,个体生命的能量是有限的,但还有无穷无尽的子子孙孙呢。相传,精卫会和海燕交配,生出的雄鸟长大了是海燕,雌鸟长大了就是精卫。这样一来,精卫的后代自然不会很兴旺,但它们都能牢牢地记住祖先的冤屈,到今天还在锲而不舍地为祖先的遗愿而奋斗呢。

炎帝小女儿瑶姬的故事也很动人。瑶姬是炎帝所有女儿中最天生丽质的一个,不过很可惜,正当她美好年华,还没来得及嫁人,就不幸夭亡了。她死后就去了姑媱之山,化作了一颗瑶草。这瑶草的茎叶非常的繁茂,层层叠叠,开黄色的小花,结一种类似菟丝的果子。据说不管是谁,只要是吃了这果子,就能俘获情人的心。

瑶姬后来做了巫山的云雨之神。早晨,在一片灿烂的朝霞中,她就化身为一片五彩的云,穿行在云雾弥漫的巫山中;傍晚,他又化身为一阵萧萧的急雨洒向暮霭沉沉的江天。

战国的时候,楚怀王游云梦泽,住在一座叫“高唐”的别馆里,午睡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巫山神女向他诉说郁积在心中的情爱。两人好一阵的缠绵。但人神殊途,终不可久留。该分别了,两人都依依不舍,但实在又别无他法,怀王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神女一步一回头地远去。怀王醒了之后,想起神女临别时那幽怨的眼神,怅然若失。为了纪念梦里这次刻骨铭心的爱恋,于是怀王就在高唐附近为女神建了一座庙,以凭吊他梦中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