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神话故事
21584200000024

第24章 禹——蛟龙出世化大禹,平治洪水定九州(1)

鲧代替共工去西方治水,人们纷纷劝诫道:“洪水的范围太广、水势太大了,恐怕堵塞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共工的失败就是个例子。”偏偏鲧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他固执地想:“我的强项就是筑城墙,等我建起一座比天还高的城墙,看洪水还如何泛滥。”于是,他日以继夜的筑起墙来。可是,墙总是在快要建好的时候就倒塌了,鲧就再筑一座,墙再倒塌,如此循环往复,九年过去了,这座比天还高的墙始终没有建成。

一天,鲧无比失落地蹲在刚刚倒塌的城墙边,他神情黯淡,满脸愁容。这时,一只名叫“鸱龟”的龟拖着尾巴,缓缓爬了过来。

鸱龟长着猫头鹰的头,乌龟的身子,蛇的尾巴,平时就住在附近的淡水河里,现在,洪水把也它闷得透不过气了,它爬到岸边散散心,恰好看到闷闷不乐的鲧。它爬过去,用猫头鹰一样尖尖的嘴巴开口问道:“你是谁?为什么如此忧愁呢?”

鲧整个心思都在治水上,也就顾不上吃惊了,平时固执自大的鲧反而把心事告诉了这只来历不明的奇怪生物:“我是来这里治水的鲧,洪水危害天下,我想尽快建起牢固的城墙来抵御它,可是墙一建好,就倒塌了,如此下去,不知道何时才能治好。”

鸱龟想了想:“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拥有一种土,就能办成此事了。”

鲧赶忙问道:“那是什么土?”

鸱龟不紧不慢地说:“天庭里有一种叫作‘息壤’的土,只要将息壤放在大地上,它就马上生长不息,越来越多,堆积成山。用这宝物来堙塞洪水,一定能够成功。”

鲧恍然大悟:“对对对,我也早就听说过息壤了,你知道怎样才能得到息壤吗?”

鸱龟叹了口气:“那可是天帝的宝物啊,我看你这样的凡人还是不要想了吧,本来洪水泛滥就是天帝的旨意,他怎么可能给你息壤让你治好洪水呢!”

鲧的目光突然变得坚定起来:“不管天帝给不给我,这息壤,无论如何,我都要得到!请你帮帮我吧!”

鸱龟点了点头,它摇身一变,就成了一只巨大的猫头鹰,鲧坐在它的背上,去了天庭。

到了天庭,天帝压根不见鲧,鲧无奈之下,决定以身犯险,去偷息壤了。却说这宝贝息壤,到底藏在哪里,无人知晓。总之,鸱龟盘旋在天庭的上空,终于发现了息壤的所在,它让鲧去拿,自己就在上空为鲧把风。鲧小心翼翼地抱出一块息壤,把息壤放在鸱龟的背上,由鸱龟驮着回去了。

鲧得到息壤,马上把它投到大地上,神奇的息壤,一碰到地面,就源源不断地生长,直到长出一座座大山,汹涌的洪水被阻拦了,泥土也慢慢吸收了洪水。住在窠巢上的人下了树,洞穴里的人重新回到了平野,他们欢呼雀跃着,高呼“大神鲧!大神鲧!”响彻天庭。天帝听到人们的呼声,又看到洪水消失了,立刻就察觉到,一定是来讨息壤不成的鲧偷了息壤。他怒火冲天,叫来了最严厉的天神——火神,命他立刻下到凡间,捉拿鲧,收回息壤。

火神马不停蹄地赶到人间,鲧誓死保卫着息壤,一路搏斗一路逃亡,直到逃到北极至阴之地——羽山,这里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只有一条叫烛龙的神龙终年守在这里,衔着一支蜡烛,给阴暗的羽山一丝光亮。刺骨的寒冷让火神都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不消说凡夫肉体的鲧,他立刻就被冰封成一具死尸,倒在了这至阴之地,火神也不敢久留,他一把夺过鲧手中的息壤,迅速离开羽山向天帝复命去了。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洪水又蔓延回来,泛滥在中华大地,人民痛惜鲧的牺牲,悲哀这不幸的命运,继续忍受寒冷和饥饿。

鲧的身体虽然被冰封了,心却未死去,对人民的爱,对天帝的恨,对治水未尽的遗憾,还有一丝烛光带来的希望,鲧的爱、遗憾、愤怒、希望无时无刻不在酝酿着新的生命,他恨,就从腹中燃起熊熊怒火,形成一个紧握拳头、怒不可遏的人形;他爱,就柔肠似水,出现一双含泪的眼睛;他遗憾,就一声叹息,随后出现一声洪亮地呐喊:“治水!”寒冷侵蚀着鲧的身体,妄图把鲧彻底扼杀,然而,三年过去了,鲧不但没有腐烂,腹中还渐渐孕育出一个成熟的人形。

天帝看着鲧如此顽强,也生出一丝恻隐之心,同时好奇着鲧的腹中到底藏着什么,他命一名天神,带着吴国出产的宝刀,去劈开鲧的肚子一探究竟。

且说这吴国宝刀,是用千年玄铁炼制,削金如泥。吴刀一落,鲧的腹部被剖开一道裂口,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条金黄的虬龙从裂口腾空而起,它的目光坚定,正气凌然,直飞入九霄,遍视人间。虬龙又来到天庭,用口取走了息壤,天帝一时被这巨大的神力震慑了,他眼睁睁地看着虬龙带走息壤,并未发怒,只是自言自语道:“鲧的儿子,好神力。就让他去造福人类吧。”禹腾空出世,治水事业就有了继承人,鲧的尸体变成一条玄鱼,跳进羽山旁边的深渊,去找他的老朋友——鸱龟作伴去了。

禹既是虬龙的化身,更是鲧的心血精气所生。他既是被孕育了三年才生出来的难产儿,又是一名天赋神力,刚出生就投入治水事业的早熟儿。

禹虽是鲧亲生,但不同于鲧的是,他具有谦逊的美好品德。一方面,禹能清醒地认识到:洪水范围太广,仅靠堵塞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假如让息壤把天下全变成崇山峻岭,那治好了洪水,百姓又去哪里耕作呢?除了息壤,还要寻找到其他治水宝物才行。另一方面,仅靠禹一个人的力量,绝无可能战胜这漫天的洪水,还要得到各方帮助才行。于是,禹遍访天下,寻找治水能人和各种宝物。

首先,禹一号召,应龙就带着一群大大小小的龙过来了,应龙是黄帝的神龙,是杀死蚩尤的功臣,它背生双翅,四肢强壮,一声怒吼,群龙响应。在应龙的带领下,大龙引导主流,小龙引导支流,在前面帮禹疏通水路,让水流一直流向最东方的汪洋大海。它们开通的水路,就成为今天的大江大河。其次,禹让玄龟背着息壤跟在他后面,等遇到要加高的地方,才命玄龟把息壤投下,这些加高的地方,就成为今天的名山。

但治水是破天荒的大事,自然不是仅仅靠龙和玄龟就能办到的,禹带领人民跟着龙的引导,用双手凿通一条条水路,投下息壤的地方,要筑起大堤,保护山下的农田,这一切,绝非一日之功,一年又一年,十年复十年……禹治水既是壮丽的神话,也是人民用血肉之躯与大自然斗争的血泪史,这部漫长的史诗,凝聚着禹毕生的心血和无数劳动人民的艰苦劳作,可歌可泣!

治水是从黄河开始的,禹正站在黄河源头的高崖上观察水势,忽然从翻腾的水波中浮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面目慈祥,微笑着伸出双手,禹一看,老人的手中托着一块水淋淋的大青石头,禹刚把石头接过来,老人就消失在水波中不见了。聪明的禹,一看手中的石头,就明白了一切,老人是河伯,给他送“河图”来了。这份“河图”,详细刻画着黄河各处水势深浅、河流走向,有了这份河图做全盘工程的参考,禹的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会一筹莫展了。

黄河中流有一座叫作龙门山的大山,它和吕梁山相连,挡住黄河的去路,黄河的水到了这里,只有回头倒流,洪流乘势掀起巨浪,把上流的孟门山都淹没了。禹从积石山疏导黄河到这里,决定把龙门山从中凿开,让河水从中间顺流而下。

一天,禹在龙门山发现一个空空的大岩洞,岩洞深不见底,一片漆黑。禹点亮火把,打算一探究竟,这时,跑来了一只形状像猪的野兽,嘴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发出明亮的光芒,又有一只青狗,一面汪汪叫一面往前跑,还不时回头看看禹跟上来没有。显然,猪和狗都是来给禹带路的,禹跟着它们走了大约十里路,也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终于前方渐渐明亮了起来,原来是来到了一间石室,石屋灯火通明,似乎是一座宫殿。猪和狗转眼变成人形,穿着黑色的衣服站在一旁。石室的中央,坐着一位人脸蛇身的神,旁边站着八位神侍。

禹觉得这位神似曾相识:“你莫非是华胥氏的儿子伏羲?”

那神大笑起来:“正是正是,九河神女华胥氏是我的母亲。”

两人交谈起来,一见如故,伏羲对禹万分钦佩,他从怀中掏出一支玉简送给禹,这是一种形状像竹片的玉器,长一尺二寸,暗合十二个时辰的数目。后来,禹随身带着玉简,用它丈量大地,没出过半点差错。

禹从石室中出来,继续开凿龙门山,终于,他将龙门山从中凿断,使山一分为二,分立在黄河两岸,像两扇大门,河水就从这悬崖峭壁间顺利奔流而下,一去不复返了。禹将这个地方取名为龙门,每年暮春三月,江海的大鱼小鱼都会聚集到这里,争先恐后地想跳过龙门,龙门高耸入天,能跳过的,每年不过七十二尾,它们一过龙门,就云雨大作,天火从天而降,烧掉鱼的尾巴,转身变成了龙,没跳过去的,碰了个鼻青脸肿老老实实回去继续做鱼。

经过整治的黄河,变得服帖了许多,中国的另一条大河——长江,也是洪水泛滥的源泉,禹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巫山,又叫云雨山,灵山,位于长江上游,禹整治长江,首先来到了这里。

这座巫山,是一座聚集天地灵气的神山,传说天帝的神药全部安放在这里,山上长满各种名贵的草药,连神仙都到这里采药炼丹。瑶姬是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本住在天上的瑶池宫,深受宠爱。她自幼跟三元仙君学道,懂得回风、混合、万景、炼神、飞化……各种玄妙的道法。后来,被封为云华夫人,负责教导天上的仙童。一天,瑶姬云游到巫山,立刻就被秀丽的景色迷住了,那挺拔的峰岩高耸入天,俊美的树木碧绿幽翠,仙雾缭绕,山林间还有一块巨大平整的岩石,好像专门为仙人修炼准备的。不料,忽然山岩震动,石木横飞,定眼一看,原来是十二条蛟龙在兴风作浪,使如此美景受到荼毒。瑶姬闭上眼睛,默念咒语。十二条恶龙上下翻腾,一阵惊雷滚滚,地动山摇。风平浪静后,十二条蛟龙俨然化为十二座大山。瑶姬再也舍不得离开这块风水宝地,就在大山间建造一座琼楼玉宇,常年守护着巫山。

巫山崇山峻岭,山势高,水势急,一时间无从下手,令禹日夜忧愁。他听闻神女瑶姬就住在山上,便打定主意去拜会她,寻求相助。

禹爬上巫山之顶,看见大山间显现出一座宫殿,宫殿种满各式各样的花果,五彩缤纷,甚是好看,游龙、白鹤嬉戏在其中,真似人间瑶池。禹正看得出神,突然从背后吹来一阵云雾,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是来此地治水的禹吗?”禹赶忙回头,看见云雾中一名女子若隐若现,赶忙答道:“我正是禹,前来拜见云华夫人。”那女子发出银铃般的笑声,转眼间就不见了云雾和女子,禹四处张望,时而左方出现一块石头,时而飞腾起一朵轻云,时而凝化出一阵小雨,时而一条蛟龙擦身而过,时而白鹤盘旋头顶……禹觉得这一切怪诞极了,难不成自己遇到了某种妖精,正在疑惑中,一位长相清秀的男子走了过来:“禹,请跟我来吧。”禹问:“请问你是谁?知道云华夫人在哪里吗?”男子笑了:“我是云华夫人的侍从童律,刚才你看到的都是云华夫人变的啊,她的形体不是一般胎生而出,而是西方少阴之气凝化而成,变化无穷,高兴变成人就变成人,高兴变成物就变成物,岂止你看到的这点点云雨龙鹤!”禹打消了谜团,感慨瑶姬的神奇,跟着童律向宫殿走去。

到了宫殿,禹见到被游龙、彩凤、白鹤等簇拥着的瑶姬。瑶姬命侍女陵容华拿出一只红玉小箱,从中取出两部天书,递给禹,一部是《黄绫宝卷》,记载着用锤、钎凿石,造车、船运土的治水方法,一部是《黄绫法术》记载着如何驭神役鬼。禹高兴地拜受天书,连连感谢,临走时,瑶姬又命属神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去做禹的助手,帮忙劈石,疏导洪波,打通阻塞,排除障碍,使长江水顺利东下。经过几年的奋斗,终于打通了三峡,使江水顺利流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