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2157400000033

第33章 父母也应该知错就改(1)

——如果父母错了,就应该向孩子道歉

1.好父母要学会向孩子坦诚认错

我们常说:“敢认错的孩子是好孩子。”同样的道理,敢认错的父母也是好父母。坦诚地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认真向孩子赔礼道歉,不但能得到孩子的谅解,还能赢得孩子对父母的敬佩之情。

徐光启的父亲徐思诚,是商人出身,因为被盗而破产,之后以农为生。

徐光启是徐思诚的独生子。小时虽淘气,倒也惹人喜爱。徐思诚一心供他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大官,好为徐家争光。

一天,徐光启伏在桌上写一篇作文。老师出的题目是《民莫敢不敬》。这是论语中的半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百姓对统治者不敢不敬。光启总觉得这句话不对,所以他写不下去,便溜到后园里去了。

正在织布的母亲见光启不在书案读书,就叫女儿出去找。徐思诚听说儿子不好好读书,心里很生气。当他发现光启蹲在棉花地里全神贯注地观察棉花株上一根横生出来的枝条时,没有立即去喊他。但当他发现光启一伸手把那株棉花尖顶上的嫩芽摘断时,不由得喊道:“光启,你过来。”

徐光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急忙走过来,恭敬地站在父亲面前,垂下两手问道:“什么事,父亲?”

“什么事,你为什么不在家好好读书,出来乱折我的棉花!”父亲生气地说。

徐光启一听不觉好笑,说:“父亲,你误会了。现在快到立秋,新枝上是结不出蕾铃的,棉花已经两尺多高了,如果再让它往上分枝生长,只是浪费养分。如果把它顶上的‘冲天心’摘去,省下来的养分就可以供给下面快成熟的蕾铃,这样,收获才多哩!”

徐思诚觉得似乎有理,但又怀疑摘去“冲天心”会损伤棉花,便疑惑不解地说:“要是弄死了,我不饶你。”

“我是向阿康伯学来的。阿康伯种的棉花去年比我们家的收成多。我去问他,是他告诉我摘‘冲天心’的。”徐光启向父亲解释说。

商人出身的徐思诚,自己感到种棉花没有经验,听了儿子的这番话,觉得可信。

他本来想多批评儿子几句,维持父亲的尊严,可又一想,自己明明错了,为什么还要坚持自己的错误呢?在孩子面前坚持自己的错误,不但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他将来也会坚持自己的错误,甚至学会狡辩。认错,也是一种教育。于是,徐思诚当着儿子的面,检讨了自己的不对,并学着儿子的方法,也摘起“冲天心”来。

父亲看到儿子对农业有了兴趣,经常让他到田园里帮助种庄稼,使他学会了不少新的农业技术。

后来,徐光启通过刻苦求学和农业实践终于成为一名科学家。他写的《农政全书》六十卷,“杂采众家,兼出独见”,成为明代农业百科全书。

有些父母,明明自己做错了事,冤枉了孩子,或误导了孩子,还给自己护短,轻描淡写,不当回事儿。这就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中的大忌。次数多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还谈得上什么教育孩子呢?

温馨提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为人父母的人也会如此。因此,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实事求是地,有错认错,既不能小题“大做”,也不能大题小做。

父母在外面犯了错误,懂事的孩子知道了,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痛苦、情绪低落。所有的孩子都期望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一旦父母犯了错误,孩子的心里是很难过的,会忧心忡忡。家庭人际关系越好,孩子的这种心理越强烈。

父母有错,孩子觉得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怕别人知道父母的事情,更怕别人提起来,在外人面前感到羞愧。

有的孩子在知道父母有错误之后,容易以偏概全,认为父母变坏了,甚至产生怨恨心理,看不起父母,不爱理父母。

以上这些心理是正常的,可以理解。作为父母,怎样做才能减少不利影响呢?

第一,与孩子交谈,承认自己犯错误的事实,尤其要谈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让孩子亲身感受父母的痛悔之情、改过之意。

第二,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即使孩子说了怨恨过头的话,也不要责怪孩子。真诚表示接受孩子的批评、教育。

第三,请孩子做自己改正错误的监督人。这一点很重要,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时,他会更振作起来。

第四,犯了错误的父母,依然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在教育孩子时,该教育孩子时,继续认真教育孩子。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和时机的选择。

第五,让孩子跟老师或者班干部正面谈谈父母犯错误的事情,不便于公开的就不要谈。有一点应跟孩子强调:一人做事一人当,孩子不应背思想包袱。必要时,请其他亲友给孩子做思想工作。

2.向孩子道歉是亲子沟通的有效途径

为人父母者应该懂得:道歉不仅是公共场所使用的外交辞令,而且在自己家庭里也是必不可少的言语习惯。当父母因误解孩子的言行而指责孩子,后来明白原来不是那么回事的时候;当父母不小心使孩子受到伤害时等,都应该向孩子道歉。父母向孩子道歉,孩子就会意识到受到了父母的尊重,自己同样要尊重父母、信任父母。所以,学会向孩子道歉也是亲子间实现有效沟通不可缺少的途径。

一个周末的傍晚,吴天亮的妈妈刚收拾完家务就听到亮亮“我回来了”的叫声,妈妈抬头望一下钟,不对呀,才七点钟。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说要练到九点钟吗?”“我忘了带台词本。”吴天亮一边说,一边走进自己的房间。妈妈紧追不舍地问:“其他同学呢?”吴天亮不紧不慢地说:“都还留在学校练呀!”听到儿子毫不在意就把自己不参加排练敷衍过去,妈妈火气一下就上来了,说:“开始也是你自己要参加班里组织的国庆节文艺演出的,现在又不好好练,我觉得你应该现在带上台词赶到学校,起码还可以练个把小时。”吴天亮本想再说点什么,但看到妈妈生气的样子只好默默地到房间带上台词本转身就要走。这时天色突然阴暗下来,妈妈提醒说:“带雨衣去吧,好像要下雨了。”吴天亮奔回自己的房间又跑出来说:“找不着雨衣,不带了。”说完就去推自行车准备走。妈妈又说:“那也要带一把伞,算了吧,你今天就不要去了。”妈妈听见没人回答,到户外看时,雨开始下了,吴天亮头也不回地走了。妈妈不得不拿着雨伞去追。雨越下越大,妈妈身上全部被雨淋透了,追了一阵,看见儿子在桥下避雨,早已成了落汤鸡。妈妈看到儿子这副模样又心疼又气愤地大声说:“你就这样和我赌气是吧?赶快跟我回去!”

回到家母子俩都擦着头发各自换衣服去了。妈妈一边换衣服一边想:孩子只是排练提前回了家,真有那么可恶吗?为什么要这么对他发火呢!孩子要不是生气,也不会跟我赌气,冒雨去学校。衣服换完后妈妈的心情也平静下来了。妈妈出来看见儿子不在自己的房间,又去推开浴室看见儿子坐在地上低声抽泣。妈妈走进去,蹲下来搂搂儿子,轻轻对他说:“刚才可能是妈妈不对,不该发火,妈妈向你道歉。”听妈妈这么一说,吴天亮的泪水像决了堤的洪水似的,一串串流了下来,妈妈静静地等他哭够了说:“你先洗澡,洗完了再告诉妈妈是怎么回事。”

不久,吴天亮从浴室出来说:“妈妈,我洗好了!”妈妈听他的声音,再看他的表情,知道孩子得到了宣泄,心情已放松了。

妈妈说:“过来,跟妈妈说说为什么跟我赌气,是我哪里做得不对吗?”吴天亮说:“我的那个搭档因生病没有来,我演的那段节目是两个人合演的,少了一个就没有排练的意义,所以老师说,我也可以看看台词,也可以提前回家,我正好忘了带台词本,就先回来了。”妈妈听后对儿子说:“天亮,妈妈真对不起你,没了解情况乱发火,你能原谅妈妈吧?”天亮说:“我也不对,没有一开始就对你说清楚,也许说清楚了你就不会发火了,我也不该跟你赌气,冒雨跑出去,害你衣服全部淋湿了,我也应该向妈妈道歉。”

当孩子的言行“闯祸”后,一些父母一时感情冲动,往往会对孩子进行不当的、过重的批评或惩罚。事后父母发现自己确实有错时往往感到后悔,这时父母应该勇于真诚地向孩子道歉,用自己的行动补救过失,取得孩子的谅解和信任,这对引导孩子更好地走自己的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现在许多家长认为在家里不需要道歉,如果这样反而生疏。

殊不知,父母没有道歉观念,导致的直接结果则是亲子关系真正意义上的生疏。

家教箴言向孩子道歉并非是有损面子的事,恰恰相反,孩子在父母的道歉中能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一天,周勇的妈妈刚下班回到家打开防盗门就听到“砰”的一声,她急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跑到客厅一看,5岁的儿子正在捡地上的碎瓦片。家里那套紫砂茶具中的一只杯子摔碎在地上。妈妈十分生气:“你在家干什么,忙个不停?”她对着儿子大吼大叫。儿子的眼里满是泪水。“哭什么哭,就知道哭!”妈妈烦躁地说。“妈妈,我知道天气很热,你回来要喝水,我想倒杯水凉着等你回来喝。”周勇抽泣着说。妈妈的火气一下子全消了。她把碎瓦片收拾干净,和儿子一起坐在沙发上。儿子说:

“我太矮了,才摔坏了杯子。”妈妈听了非常感动,亲了亲儿子说:“好了好了,看妈妈买了什么给你。”

周勇的妈妈对孩子的行为没有明确表态,儿子是对是错都没有说,只是说“看妈妈买了什么给你”,这是不妥当的。

这位母亲应该对孩子说“对不起,是妈妈错怪了你”等类似的话,可她偏偏没有说,可见这位母亲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道歉意识。

3.勇于道歉能给孩子树立人格榜样

人格教育就是修养教育和责任教育。人犯了错向别人道歉,正说明了人是有一种责任感,即有自己的错自己能够勇于认识和承担。

正在炒菜的妈妈听到“咣当”一声,便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看到打碎了的大花瓶和满地跑的球,立刻向儿子喊:“又搞什么鬼,整天闹事,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安静点儿?”

孩子哭了:“球又不是我的,花瓶更不是我打破的。”母亲火更大了:“还敢撒谎!”这时敲门声响起,几个孩子来道歉了。妈妈这才知道原来球是从窗外飞进来的,妈妈错怪了儿子,怎么办呢?妈妈觉得很不好意思,愣在那儿下不来台。

“妈妈,你为什么总是批评我呢?我也有诚实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来表扬我?”孩子的话使妈妈更惊讶了,“是啊,我几时表扬过儿子?”妈妈内疚地安慰了儿子,并向他郑重地道了歉。对母亲的道歉儿子很吃惊,可是,从那以后他却比以前更懂事了,也很少说谎了。

温馨提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犯错误并不可怕,但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负责。即使父母做错了,也是应该道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