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2157400000024

第24章 孩子撒谎怎么办(1)

——父母应宽容孩子的说谎

1.认真分析孩子说谎的根源

当家长发现孩子在骗自己时,一般都会感到十分痛心和生气。这时候,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发脾气、指明孩子在说谎、大声呵斥甚至打骂孩子。

实际上,孩子说谎不一定是存心想骗别人。造成孩子说的和事实不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孩子的老师还是家长,当发现孩子在骗人时,如果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说谎,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多半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说谎可能有如下原因:

年龄太小,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导致说谎。儿童由婴儿期进入幼儿园以后,想象能力渐渐发展起来,这时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想象。儿童生活在现实中,也沉浸在想象中,在这一时期,儿童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而常把二者混淆起来。例如幼儿会把小椅子当马骑,给布娃娃吃饭,并从这类活动中获得乐趣。这个时期的儿童往往会有诸如小狗要喝水、阿姨今天打我屁股了这类十分明显的谎话。

由于模仿而说谎。成人也并不是只说实话,有时,成人会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而说谎。当孩子了解到大人说谎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模仿,如果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撒谎,孩子很快就会学会。有时孩子说谎是向影视作品里的人物学的。影视作品有时为了表现正面人物的“聪明”、“机智”而“安排”他们说一些谎话,这很容易诱发孩子的模仿。

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而说谎。如孩子很想看当天晚上的电视节目,可是父母告诉他,除非作业做完了,否则就不让看电视,于是孩子撒谎说:今天老师没留作业,今天的作业在学校上自习课时就做完了。

说谎有时被孩子们当做一种引起别人注意的手段。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小男孩,他姐姐聪明又漂亮,学习成绩也好,因此父母对姐姐有些偏爱,常常当着客人的面夸奖她,相比之下,对他就有些冷落了。小男孩十分渴望别人注意他,由于得不到和姐姐一样的对待,他开始编瞎话,说自己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得了百米跑冠军,还当了学校足球队队长等,这个孩子之所以说谎,不过是想得到和姐姐一样的对待罢了。

撒谎一般是属于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或是缺乏自信和勇气,而这所有的后果大多是由于家长的不当教育造成的。

表面上看,一时的打骂让孩子看起来似乎听话了许多,但孩子并没有从拳脚的噩梦中回过神来,也没有心情和动力去寻找错误的原因,想得最多的是下次怎么避免这顿皮肉之苦,那么一旦出了差错,在对方可能实施暴力打击的矛盾顶点时,只有施展迂回的策略,这样可以对自己的肉体做最大的保护。当然如果骗局没有被揭穿,就万事皆休,如果败露了,那也是以后的事了,到时候再说吧。虽然孩子也知道撒谎的后果:即可能会得到更暴烈的打击,但为了眼下的安宁,也就不惜铤而走险地撒一次谎。

在另外的层面来看,撒谎的根本原因往往是由于品质上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为了避免更严厉的惩罚而采取的避害趋利的方式,其实并不仅仅也不简单地是因为怕挨打这个原因。

家教箴言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忠诚老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在家庭中也可能教养成为不忠诚老实的人,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法。”

比如,“是不是你把水壶摔了?”孩子说:“不是我干的!”

这样不敢承认错误而采取的有违良心的做法更可怕。有时候是缺乏自信的问题,比如问:“考试成绩下来了吗?”孩子说:“还没有!”其实早就拿回不及格的单子了,这样回避事实的做法说明内心的怯懦和自卑。

如果你的孩子有撒谎的现象,就要很好地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会这样?为什么孩子不敢说真话?撒谎这种现象最坏的后果就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互相都不信任对方。所以说,孩子撒谎的毛病更多是父母逼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指望家长可以教育好一个不和你说真话、不说心里话的孩子呢?

不过家长要警惕一种看起来不是撒谎的谎言。比如家长问孩子:“怎么晚了一个小时才回来?”孩子镇定地说:“我在同学家做作业来着。”家长说:“真的?”孩子说:“不信,你打电话嘛。”结果一打电话过去,真的是在别人家做作业来着。而实际上做作业了吗?的确是做了,但只做了10分钟,而“玩”却用去了50分钟。这是典型的包装过的偷换概念式的谎言。这种现象需要家长密切注意,不要被假象迷惑!

所以切记一点,只要撒谎的事件发生了,对家长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因为这证明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尊严、形象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有几种情况很值得特别注意,就是家长往往很乐于揭穿孩子的谎言,却很少分析撒谎的原因。还有的就是对孩子撒谎的行为很恐慌,即便是束手无策也不愿意承认孩子撒谎的事实。如果撒谎的内容是件小事,也就不大计较。殊不知,小谎变大谎,少谎变多谎,孩子会逐渐养成这种难以改掉的恶习。

2.善待孩子的谎言是纠错的良方

要教孩子成为一个真诚正直的人,家长应善待孩子的谎言,根据不同情况客观分析,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即使孩子有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就应肯定他的做人之道,并引导他不断地完善自己;不用打骂、惩罚、叱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要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如果是因为家长的原因造成孩子说谎,家长应检讨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并对孩子作出合理的解释。

幼儿园里,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说一说,最近父母带自己去哪儿玩了,看见了什么?6岁的冉冉绘声绘色地说起父母带她去动物园,看见了老虎、猴子。实际上,冉冉的父母两年前离婚,她已经很久未见过爸爸了,是妈妈教她那样说的,那些动物也是在电视上看到的。

初二男生小西因为放学后踢足球太累了,于是趴在桌上睡着了,结果有两门作业没完成。第二天,他对老师说:“昨晚,我妈病了,我爸出差没在家,我陪妈妈去医院,没有时间做功课了,以后我补吧。”教师信以为真,父母却一无所知,小西侥幸蒙混过关。

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并非孩子的所有谎言都与“品德不端”有关。有时,孩子说谎的最初原因可能在家长身上,也可能是无意中模仿家长的不实之词;或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或为了迎合家长的过高期望,满足某种虚荣心。

有专家说:“说谎作为一种性格因素,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也许,很多家长都认为说谎不是件好事,但从心理学角度讲,撒谎的孩子在心智上比不会撒谎的孩子更高。孩子说谎,作为家长要正确理解并加以引导。”首先,对于孩子的谎言,家长无须作出极端的反应,极端反应只会加剧亲子矛盾。家长要做的是向孩子说明,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不要训斥,而应若无其事,可以在他面前有意识地表扬朋友的孩子做错了事,诚实地讲了出来,他仍然是好孩子,他得到了原谅,以此来诱导。一般情况下,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往往都会主动地讲出来。

3.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身作则

孩子说谎是一个严重问题,因此,不少父母一发现孩子说谎非打即骂,其实这样做一点儿也不可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抗拒情绪。

为什么孩子要说谎呢?而且一旦说谎成为孩子的习惯,那便更麻烦了。所以,面对孩子说谎的问题,父母应当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

父母要引导孩子说出为何要说谎的原因,要谨记耐心聆听并不加批评,要了解他是因为怕被受罚,还是因为利益问题?这样才可能帮助他,一同寻求解决方法。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如一时无法满足,必须向孩子说明理由。如果对孩子的愿望与要求不分青红皂白地不予理睬,或一味拒绝,容易使孩子说谎或背着父母干坏事。

父母要本着关心、爱护孩子的原则,态度温和地鼓励孩子承认错误,帮助他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