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怎样教,孩子才优秀
2157300000009

第9章 指导孩子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1)

——善学习创造孩子好成绩

1.好方法是通往学习成功的“金桥”

法国杰出的哲学家笛卡儿曾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智慧靠学习赢取,学习以方法为依托。任何一位伟人,任何一位杰出人士,他们都是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天才,是卓越、高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成为了时代的卓越人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想做好一件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精锐的工具,具备适当的手段。对孩子而言,适宜的学习方法就是“利器”,它可以帮助孩子更顺利、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尤其是对广大的新时代孩子来说,课程增多了,内容更复杂了,对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停留在苦学、勤学的水平上,就很难顺利地完成学业。因此,孩子们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将这种方法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学习。

方法决定速度,方法决定成败!神奇的学习方法对于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来说非常重要,对于轻松地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来说就更为重要。

学习方法好比是划船时用的双桨,可以让人在前进时变得更为容易。

天赋固然是学习的前提条件,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方法比天赋更重要。

因此,成功的学习,绝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带来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2000年高考时,山东省蓬莱市某所中学,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位平时学习十分勤奋被老师和同学誉为“拼命三郎”的苏志恒同学以3分之差名落孙山,而另一位平时表现不但不那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的刘亚飞同学,却以超出分数线80多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是为什么?“拼命三郎”为何榜上无名,而“贪玩小子”却跨进了名牌大学的校门?

难道是命运在捉弄人?不是,这两位同学的任课老师一致指出,苏志恒同学虽然刻苦用功,但不注重掌握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死”学;而刘亚飞在学习各门功课时,很注意采用适合自身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平时的学习就显得很轻松,虽然没有苏志恒的“拼命”样子,但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苏志恒之前,所以一举考入清华便是很必然的了。大量实例表明,许多学习尖子都非常重视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及时地管理自己的学习,不断地总结学习经验,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地获得学习的成功。

已于2000年考入北大光华学院的某省的一位文科高考状元深有体会地说:“勤奋不等于死读书,而是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灵活的学习方法。”这位同学很勤奋,但他更重视正确的学习方法。他爱玩,他更会学,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他都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不受干扰,讲究方法,提高效率。所以他成功了。

家教箴言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掌握好学习方法,以促进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院“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仅需要学习热情、勤奋、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而且更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该项研究成果指出:学习水平与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影响学生学习的20个因素中,学习方法居第三位!学习优秀生与后进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即后者在学习方法掌握和运用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前者。此项研究成果还表明:超常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之所以优于其他学生,主要是由于他们更善于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活动,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总结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和研究成果,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深刻观念:让孩子掌握正确而实用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孩子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效的学习方法,是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孩子应该掌握的学习武器,是孩子通往学习成功的“金色桥梁”。

2.寻找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方法

让我们来看一位考入清华的学子的成功经验。

河南省镇平县城关镇第二初级中学是一所有名的重点中学。该校以其科学的管理、严谨的治学和优良的学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在众多优秀毕业生中,一位名叫张充厚的学生让人们至今难以忘记。他从初中一年级进入该校起,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中考,他在全县名列榜首。高考,他又取得了同样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在清华大学这所高手如林的学府,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又被该校录取为研究生,并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张充厚的成功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他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使用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系统循环法”。他是这样进行的:每次听课前,他都抽出一定时间把老师要讲的内容认真地预习一遍,将教材上的知识分成三类,即已熟练掌握的、能够理解的和尚未理解的。这样,他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对已经掌握和理解的知识,重点放在记忆上;对尚未理解的知识点,力争当堂弄懂弄通。

同时,他还采用一套符号系统迅速地、有选择地做课堂笔记。这使他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效率比其他同学要高得多。下课之后,他不像一般学生那样立即去赶作业,而是先进行课后复习,将课本和笔记本重新结合起来看一遍,弄清楚每一个概念和原理,搞清例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表达格式,然后再认真地做作业。他做作业的认真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老师们惊讶地发现,他读初中的三年间,在作业本上很难找到一个错别字,甚至找不到一个涂改过的地方。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总是用“过电影”的方法,将全天内容回忆一遍,如遇到了遗忘的地方,立即拿出课本和笔记本,重新复习。天天如此,从不欠账。而每个周末,他都要进行复习,总结自己一周来所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上经验教训。不仅如此,他每个月还要进行一次大复习。

假期时间,他一分为二。前半部分复习上学期的内容,着重归纳总结,把知识串联起来,弄清楚其结构和体系;后半部分进行自学性预习,把下学期要学的内容先自学一遍。整个中学和大学,他都是按这种方法进行学习的。

我们从上可以看出,张充厚的学习方法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温馨提示方法是桥,它引导孩子从求知的起点通往成功的彼岸。

方法是船,它承载孩子自由遨游于浩瀚的知识大海。

方法是捷径,它促使孩子会学巧学,活学活用,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事半功倍。

其一是系统性。他紧紧抓住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系统学习的重要环节,几乎按照一种既定的程序来进行,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相互促进。这一特点非常符合一般的认识规律。

其二是循环性。按照张充厚的方法,每学一点新知识,他都在没有遗忘之前进行近10遍的重复,翻来覆去的循环,使信息牢牢固定在大脑中。这一特点十分符合记忆规律。

其三是持久性。张充厚善于探索和总结,而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之后,他就紧抓不放,以惊人的毅力,长期坚持了十几年。

正是这三点的密切配合,使张充厚插上了成功的翅膀,飞到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宝座上。

孩子的学习任务好比过河,高效的学习方法好比桥和船,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就永远过不了河;同样,不解决方法的问题,孩子就很难将学习真正搞好。

但是,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一定要适合学生的特点与学习环境。一般说来,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符合认识规律的科学方法;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法;符合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教师授课特点的方法。

在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向来摸索: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做作业和自我测试方法、改错的方法和单元归纳的方法等。

3.浏览、发问、阅读、背诵、复习一条龙

要有好的成绩,学习方法就要正确,否则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SQ3R学习法是美国研究得出的,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学习方法,得到大多数教育学家的推荐。

吴明明的读书成绩还过得去,令父母伤透脑筋的是,他常在考试后很快忘记刚记下的内容。

平时,吴明明每天都会在放学后很快地完成当天的作业,之后便找朋友打球。在做完作业后,明明不再做任何预习或复习,直到考试时才温书或背诵。

学校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方式都和吴明明一样,而且都好几年了,也不觉得有何不妥,还以为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学习的。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明明认为是他们的天分较高,或记忆较好罢了,与学习方法无关。

这种学习模式存在于一般学生之中。其实,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等于就是把老师所教的已全都学好,而且吸收得也不完整,所以容易忘记。

如果你的孩子像上述案例中的明明那样,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