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芈月式宫廷传奇
21549500000005

第5章 张惠:她以贤淑成就了一代帝王

她被史书誉为 “五代第一贤后”,她的名字叫张惠。她既有教养,又懂得军事与政治谋略,貌美而富有才情。她与朱温,整个情缘过程,足够匪夷所思,足够惊世骇俗。她陪同这个一代帝王戎马征战多年,既有温柔的一面,又有英武的一面,刚柔相济,贤惠又机智,是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的完美妻子,她的计谋常让他钦佩,她所分析预料的战事常常切中要害,让朱温茅塞顿开。可惜红颜早亡,朱温废哀帝自立后,追册张惠为贤妃。在朱温称帝后,一直没有立皇后的原因,就是怀念贤惠而乂有智谋的她——张惠。后梁太祖朱温谋夺大唐三百年基业,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但唯独“怕”这位美丽又贤惠的张皇后,无论内外政事,都要请教于她,对她几乎言听计从。

惊艳:只因多看了你一眼

张惠和朱温是同乡,都是唐代砀山人,张惠生在渠亭里的极为有名的富裕之户,这宋州刺史千金。和张惠生于富裕之家不同,朱温当时只是一个乡下穷小子,随母在萧县刘崇家当佣工。两人的悬殊真是天差地别,确如俗称的门不当户不对。

朱温由于父亲疲劳过度生病,因没钱医治而病死。此后,朱母带着三个儿子难以活命,只好举家投往萧县的富户刘崇家里作佣工。朱温和他二哥朱存每天携带弓箭往返于崇山峻岭,扑杀一些飞禽走兽,从此刘家的野味吃用不尽。

在低人一等的环境中,朱温没有形成软弱的性格,反而变得狡猾奸诈,再加上他和次兄朱存都蛮勇凶悍,时常在乡里惹是生非,不肯勤于正事,所以乡亲们很讨厌他们,朱温也没少受主人的责打。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张泌《浣溪沙》

这首词描写的就是朱温初见张慧的情景。

一天,宋州郊外,龙元寺不远处,朱温和他二哥打猎路过此处,刚好碰到和家人前来烧香的她。

当时天气很好,艳阳高照,朱温躺在一棵大树下,观赏着远处的美景,忽见走来一队兵役,约有一二百人,拥着两乘香车宝马,缓缓向前行去,隐隐望见车帘内似有一位妙龄少女。朱温心中一动,情不自禁跟着这支队伍走去,撇下了正在酣睡的朱存。

朱温灭唐,也许只是缘于那不经意的一瞥,彼时傻里傻气追蹑她车驾的穷乡小子。期盼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配的上如此佳人,于是此后整日思索着自己如何才能将其娶回家。于是索性脚一跺,投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去了,意欲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乱世枭雄,再回来抱得美人归。此正是所谓的美人倾国倾城。

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朱温跟随车马走了约半个时辰,来到一座大禅寺门前,车马停下,朱温忙躲进林子里偷看,只见车中走出两个女子,一个是半老妇人,雍容华贵,另一个是妙龄少女,秀美绝纶,把朱温看得灵魂出了窍,不自觉跟在她后面,也随着一起进了寺院。

走到大雄宝殿,母女二人跪下进香,朱温大着胆子守在殿外,等那少女拜完菩萨,随母亲出殿时,朱温迎上前仔细端详,更觉神不守舍,好不容易才定下神来,那母女俩已转入殿后净室。朱温心痒难熬,又不敢继续跟随,只得走出寺院等候。看着秀车宝马远去后,他向小和尚打听,才知道二人原来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夫人和小姐。

如果没有遇见张惠这个改变他命运的女人,朱温也许一辈子就那么点出息了。但是上天偏偏要让风吹起轿帘,让朱温看到轿中这位绝世美人。他看到她第一眼,大唐的寿数就进入了倒计时。

这一天,朱温无心射猎了,早早地回到了刘家,把白天的所遇告诉二哥朱存。

当时的朱温,还不是个大人物,甚至说他是人都很勉强:自幼丧父,寄人篱下,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

而张惠却是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其父张蕤做过宋州的刺史,才貌双绝。

他在看到她的那一刻,据《旧五代史》所载,“有丽华之叹”。

朱存笑他痴心妄想,谁知朱温却对二哥朱存说:“汉光武布衣时,曾自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后来如愿娶得阴丽华。张小姐也不过阴丽华那般,日后我定要娶此女为妻。”

朱存嘲笑他说:“癞虾蟆想吃天鹅肉啊,自不量力!”

朱温语气激越地说:“英雄不在贫贱,怎知我不如刘秀!”

朱存笑得越发厉害:“你真是痴!你我寄人篱下,能图个饱暖,已算幸事,还想什么光武帝阴丽华!全是白日梦,难道平空就能掉下好事吗?”

他没有理会二哥的嘲笑,从看到她的那一刻起,这个小混混开始有了追求。那在别人看来是个白日梦。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朱温越混越差,连欲做混混都不可得。当时正是唐末乱世,百姓们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四方藩镇割据,战祸频仍,天灾连年不断,或旱或涝不消停。而吏治腐败,坐科催晌,赋税都快预收到朱温的孙子出生那年了。普通百姓早已无可聊生。地方盗匪遂铤而走险,野草般疯生。叛乱此方平罢,彼方复起。英雄枭雄不论出身,尽皆起事。而局面则是生灵涂炭,一言难尽。

唐僖宗乾符四年(即公元877年),曹州人黄巢起兵反唐,各地饥民纷纷前去投奔,声势浩大。

这一年,朱温二十五岁。

消息传到萧县,朱温觉得机会来了。一天,他悄声对二哥朱存说:“今唐室已乱,兵戈四起,象你我这般力气,如果前去投奔黄巢军,到时候抢些金银财宝和美女什么滴,又有何难?我们何必在此寄人篱下,埋没一生呢?!我们也可以像当年的光武帝一样,说不上还可以弄个皇帝当当,要娶一个宋州刺史张蕤家的小姐不是手到擒来吗?”

朱存听了正中下怀,二人秘密谋划了一番,第二天一早便告别了家人,投奔黄巢军营。黄巢见他俩身材魁梧,又有力气,很赏识,并留在帐下使用。

朱温和二哥加入义军后,凭着身强体壮,敢于冲锋陷阵,很快就在军中脱颖而出,两人都补为队长,成了义军的小头目。朱温凭着从小练就的武艺,又善于谋略,再加上凶悍狡诈的品性,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敌,屡立战功,很快引起了黄巢的注意,升为大将,被倚为亲信。终于能在义军中说上话了,毫无意外的,他率领义军攻打的第一座城市是宋州。就要再见到日夜思念的人了,早几分几秒都要,身为大将的他,连带头冲锋的事都干了。宋州一鼓而下,他却傻了眼--张惠一家早已离开宋州,不知迁往何处了。那一天,他喝醉了,就连身边的很多亲信都挨了顿莫名其妙的训斥。直到知道他心事的二哥,前来开导他:“若是有缘,老天还会让你再见到她的”。从此,从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的他,开始日日夜夜在佛前祈祷,祈祷能早日和她再次相逢。

不久,朱存战死。

朱存加入义军后,不久就像义军其他头目一样掠得貌美的女子充作侍妾。在东荡西扫的戎马生涯中,朱温手下常有人向他进献掳掠来的美女,好色的朱温虽然不加拒绝,但他心中,却念念不忘当年在宋州遇见的张惠小姐。他把正妻的名份保留着,并暗暗立下誓言,非张小姐不娶。

五年之后,黄巢在长安登上帝位。朱温因夺取长安附近的同州有功,被封为同州防御使。有一天,朱温败回同州途中,其属下掠取一民间女子,被朱温碰见。他定睛一看,不由惊喜万分,竟是他多年寻访不着的心上人张惠小姐。

多年前,初次偶遇,他寄人篱下,粗服杂布;她衣着华丽,仆役成群。多年后,再次偶遇,他金甲高马,威风凛凛;她粗服乱发,形单影只。

是她,一定是她!他的感觉告诉他一定就是她。

“你可是前宋州刺史的小女张惠?”她低头称是。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朱温当年连偷看张家小姐两眼的资格都没有,而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万人之上的将军,而张家却因为兵劫遭难,落魄不堪。

朱温见她虽是破衣烂衫,蓬头垢面,不加粉饰,却依然是国色天香,丰姿不减当年。朱温非常激动,恨不得立时将她搂进怀里亲热。但他不敢造次,命仆妇把张小姐引入后堂沐浴更衣,另选别室居住,择吉日成婚。

接下来,很自然的,此时家道中落、无依无靠的她在倾听他对她的痴情后,接受他的明媒正娶。

只因为多看了他一眼,她的人生从此惊艳。

以贤淑辅政

朱温三十岁(即公元882年)的时候,他投降唐朝,在打败黄巢的战争中立功,被朝廷封为魏王,唐僖宗给其赐名全忠。当时唐朝已经混乱不堪,各地军阀混战。朱温在混战中逐渐成为最大的军阀之一。

随着朱温被唐朝封为魏王,张惠也被封为魏国夫人。

朱温无赖成性,但在对待与张惠小姐婚姻上却能坚守誓言,遵循礼仪,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婚后,夫妇感情深厚。

朱温的霸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军师敬翔,另一个就是他的妻子张惠。

张惠不愧是大家闺秀,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动有法度,她既有教养,贤明知礼,又懂得军事与政治谋略, 参与朱温军国大事很有判断能力,朱温对她又敬又爱。虽然史书上对张惠的记载并不多,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张惠对朱温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朱温性格暴戾,喜怒无常,动辄杀人,有时甚至是任性横行,滥杀无辜。每当朱温大动肝火要降罪无辜人等时,只有张惠敢于与夫碰硬,继而进言规劝,挽救无辜。张惠就会耐心劝诫,句句在理,使朱温不得不服,因而她从刀下救出过不少人。

张惠既有温柔的一面,又有英武的一面,嫁给朱温后,张惠不但内事做主,外事包括作战也常有让朱温钦佩的计谋。朱温凡遇大事不能决断时就向妻子询问,而张惠所分析预料的又常常切中要害,让朱温茅塞顿开。因此,对张惠越加敬畏钦佩。有一次,朱温已率兵出征,中途却被张惠派的使者赶上,说是奉张夫人之命,战局不利,请他速领兵回营,这位爷也能二话不说,立即勒转马头,回军而去,从而避免了一次因用兵不当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朱温本性狡诈多疑,暴躁凶悍。加上战争环境恶劣,诸侯之间你死我活的争夺,更使朱温妄加猜疑部下,而且动不动就处死将士。这必然影响到内部的团结和战斗力,张惠对此也很明了,就尽最大努力来约束朱温的行为,使朱温集团内部尽可能少地内耗,一致对外。

唐昭宗乾宁年间,朱温晋封王爵,势力日益强大。但朱温却越发地多疑,且残暴。

后梁太祖朱温有八个儿子,其中朱友裕居长。张惠为朱温生有一子名叫朱友贞,张惠十分礼待朱温其他女人所生的儿子,并视如己出。

有一次,朱友裕曾领兵攻伐企图独立的族人朱瑾,朱瑾兵败逃走,朱友裕则按兵不动,没有追击余党。有人向朱温进言指朱友裕实是与朱瑾勾结,才有意按兵不动,放过朱瑾。朱温果然相信,立即命令解除儿子的兵权,无辜的朱友裕对父亲的举动,深感惶恐,于是带领几名亲信逃匿别处。

张惠爱子深切,坚持说朱友裕是无辜,同时命人四处找寻朱友裕,要他回来负荆请罪,朱友裕听从非生母的张惠所言,归来向父亲请罪求死。

朱温盛怒之下,命人绑了朱友裕出去斩首。这时,张惠得知长子朱友裕归来,而朱温却要赐死朱友裕,她来不及穿鞋,光着双脚从内室匆匆跑出来,拉住朱友裕的胳膊,对朱温哭诉道:“他回来向你请罪,这不是表明他没有谋反吗?为何还要杀他?”

朱温看着妻子和儿子,心软了下来,最终赦免了儿子。

一波暂平,一波又起。攻克兖郓二州,郓州节度使朱瑾战败逃走,他的妻子长得貌美如花,朱温见了便起淫心,强纳为妾。朱瑾同朱温曾因同宗兄弟,朱温此时的行为是为强占兄弟之妻,很不上台面,因此,当他带着朱瑾之妻回到驻地汴州,见到张惠时也有羞惭之感。

张惠见朱温动了邪念,便也不露声色,只是请朱温把朱瑾妻子招来相见。

朱瑾妻赶忙向张惠跪拜行礼,张惠回礼后,握着朱瑾妻子的手流了泪,对她推心置腹地说:“我们本来是同姓,理应和睦共处。他们兄弟之间为一点小事而兵戎相见,致使姐姐落到这等地步,如果有朝一日汴州失守,那么我只怕也会落到你这种下场!”

这番话说得朱温脸上火辣辣的,无地自容,想想自己也愧对朱瑾。当初如果没有朱瑾的援兵相助,他也不会大败秦宗权,在河南站稳脚跟。这次开战自己也是用了敬翔的计谋,妄加指责朱瑾诱降自己的将士才出兵的。此时已占领朱瑾领地,目的已经达到,何必再强占他的妻子呢。况且妻子已经知道内情,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综合考虑之后,朱温将朱瑾的妻子送到尼庵削发为尼,但张惠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有些不幸的女人,常让人去送些衣物食品,也算是为朱温弥补一点过失。

终张惠一生,不知有多少朱温的部将、多少无辜的人受张惠的恩惠,逃过朱温的过度惩罚。据史书记载,后来张惠死时,众多将士悲伤不已。

应该说,张惠是幸福的,虽然在读书人看来,张惠实在太不幸了,像她这样的好女子,应该嫁给一个知书答礼、学富五车、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才般配嘛,而不是朱温这样的流氓。于是有人赋诗嘲讽朱温:

居然强盗识风流,淑女也知赋好逑。

试看同州交拜日,鸣凤竟尔配啾鸠。

这首诗传到朱温的耳朵里,再加上唐王朝那帮死守着忠孝礼仪,不识时势不懂变通的所谓清流一直看不起朱温这种从农民军中招安过来的藩镇,于是朱温把不肯依附自己、且又自认为门第高贵、或经由科第出身而身居三省台阁官员、地位稍微显赫者全部投入黄河,对此,他还发出一句千古名句:“你们这些人不是一直以‘清流’自居吗,我把你们全都统统扔进黄河,让你们永为浊流!”

因此有人感叹朱温,真非常人也。自从东方出了个孔夫子,不论是平头老百姓,还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要想不挨骂,都得对那帮死守着忠孝礼仪、别无用处的酸儒礼遇有加。大家都活得很累,只有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与朱温活出了自我,纵使是号称千古一帝的汉高祖刘邦,也只是往儒生帽里撒里泡尿。

活出了自我的朱温,自然不会像那些庸俗帝王,嫔妃年青貌美时,宠爱有加,嫔妃人老珠黄,冷宫发配;更加不会在意别人怕老婆、非丈夫的冷言讽语;终朱温一生,对张惠敬畏有加,言听计从。

早逝:红颜终薄命

红颜命短,张惠没有活到朱温称帝,于唐昭宗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病故。朱温在公元907年称帝后,追封张氏为贤妃。到她儿子朱友贞当皇帝时,追谥为元贞皇太后。

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连年战乱不断,饥民纷纷起事。朱温等不断扩大实力。

就在张惠去世前夕,唐室大权已经归朱温一人之手。朱温做梦都想早日坐上皇帝的位置,于是,他加紧部署,把唐宫内外禁军一律撤换,派自己的亲信部属执掌宫禁大权。

张惠和朱温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就在朱温灭唐建后梁前夕,张惠身染重病。这一年是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这时朱温正在强迫大唐昭宗让位给他,忽然接到汴州来的急使报告:夫人病危!朱温大惊,立即撇下长安的一切事务,飞马赶回汴州探视。

看到妻子骨瘦如柴,已是病入膏肓,朱温不禁滴下苦涩的眼泪,拉住妻子的手说:“自从在同州有缘和夫人成婚,相亲相爱二十年,如今眼看大功告成了,你可同我共享荣华富贵,做上几十年的太平皇后,哪知你竟一病不起!”

张氏劝慰道:“人生总有一死,妾此生得列王妃之位,已心满意足。”

临终前,张惠还对朱温劝道:“既然你有这种建霸业的大志,我也没法阻止你了。但是上台容易下台难,你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如果真能登基实现大志,我最后还有一言,请你记下。”

朱温忙说:“有什么尽管说,我一定听从。”

张惠缓缓说道:“你英武超群,别的事我都放心,但有时冤杀部下、贪恋酒色让人时常担心。所以‘戒杀远色’这四个字,千万要记住!如果你答应,那我也就放心去了。”说完,闭目而逝,撒手人寰。一代佳人,花落香销。

张惠死后,不仅朱温痛哭不止,就连众多将士也是悲伤不已。前面咱们说过,由于朱温多疑,常滥杀属下,杀人时没有人敢出来求情,只有张惠来解救,几句温柔在理的话就使朱温暴怒平息,因此许多被被救的将士都对张惠感激不尽,其他将士对张惠这种爱护将士之情也充满了敬仰。张惠为人和善,对朱温的两个妾也是如此,没有丝毫嫉妒,更不用说加害她们了。朱温因为张惠的贤惠,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娶三妻四妾。

张惠死后不久,朱温篡唐成功,自立为帝,建立了后梁王朝。改元开平,历史也由此转入了封建割据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朱温虽然灭唐称帝,但地盘并没有扩大。而昔日的对手却纷纷以讨贼兴复唐朝为口号,联合起来对后梁进行讨伐。晋王李克用是讨伐后梁的核心力量,岐王李茂贞也打着反梁复唐的旗帜,号召天下讨伐朱温。蜀王王建干脆在成都公开自立为帝。一时天下大乱,纷纷列土为王,以致形成所谓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

那一年是唐昭宗天祐四年,即公元907年,这是历史性的一年,这一年朱温率兵灭唐建立后梁称帝,是为后梁太祖。

朱温追封去世的张惠为元贞皇后,朱温从此再没有立过皇后,就是因为怀念这位贤惠而又有智谋的妻子。

张惠悲哀的身后事

可惜,张惠的一片苦心落了空,朱温在她死后,纵情声色,完全忘记了妻子临死时的忠言,竟然和儿媳乱伦,最终惨死刀下,而史上最无耻最流氓的皇帝,也非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太祖朱温而莫属。

朱温生性极为好色,可以说是荒淫无度。从前有张惠在身旁监督,朱温只好把好色之心强压着。但张惠死后,朱温放浪形骸,再也无所顾忌。

张惠为朱温生有一子,取名朱友贞,被册封为均王。朱温除了有几个儿子外,还有一养子,名叫朱友文。朱友文本姓康,名勤。由于幼美风姿,好学上进,谈吐得体,所以朱温认为养子,封为博王。这样,朱温的亲子郢王朱友圭和养子朱友文之间为了争夺继承皇位便大打出手,无所不用其极。而他们的妻子为了争夺未来的皇后之位竟然向公公卖弄风情,出售姿色,二人争先恐后地与父皇朱温通奸。朱温不仅来者不拒,反而将儿媳妇轮流召入宫中侍寝。这两个儿媳妇便在朱温的耳旁不断吹风。更让人吃惊的是,他的儿子们对父亲的乱伦不但不愤恨,反而恬不知耻地利用妻子在父亲前争宠,讨好朱温,以求将来继承皇位。

由于养子朱友文妻子王氏姿色出众,美艳不可方物,朱温对其尤为喜爱,答应王氏将来传位给朱友文。这引起了亲生儿子朱友圭的不满,无奈朱友圭的妻子张氏的姿色风情因不及王氏而落于下风。

果然,当朱温卧病在床,且病情不断加重之时,皇位的天平终于倾斜在其养子的头上。一天朱温让王氏通知朱友文前来晋见,以便委托后事。朱友圭的妻子张氏知道后,赶紧密告搂友圭:“朱温已将传国宝交给王氏去找友文,我们就快完了。”催他先采取行动。

朱友圭得到消息后,立刻利用他掌握的宫廷卫队及其他亲信所率的部队发动了政变,连夜杀入宫中。朱友圭的随从冯廷谔当即刺死朱温。朱友圭见朱温已死,用破毡裹住其父朱温的尸首,埋在了后梁皇宫的地下。一不做二不休,朱友珪还杀了朱友文及其美妻。此见于《资治通鉴》卷268。

张惠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幕,将会多么的悲哀。然而,张惠更为悲哀的身后事,还没有到此止步。

在儿子杀老子后,老朱家又上演了弟弟杀哥哥的悲剧。

朱友圭杀父继位后,众兄弟都不服,特别是朱温和张惠所生的儿子均王朱友贞,身为嫡子,更是打起了“除凶逆,复大仇”的旗号,联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兴师问罪。在杨师厚的帮助下,朱友贞得到宫中禁军的配合,最后杀死朱友圭,夺取了皇位。在五代,他是通过兵变夺取皇位的第一人,为以后的兵变夺权提供了效仿的先例。

朱友贞登上皇位后,重用为他夺取帝位出谋划策的赵岩,但赵岩没有治国之才,只会弄权乱政,败坏风气。朝中被他们弄得腐败了,一些老臣在他们的纵容下横行霸道,基层的官吏更是敲诈剥削,任意加重百姓的负担。

朱友贞不善用人,派朱友能任陈州刺史,朱友能横行乡里,纵容下属骚扰百姓,最终逼出了陈州农民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后梁统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隆德三年(923年)十月初八,朱友贞与都指挥使皇甫麟先后自刎而死。至此,后梁灭亡了,历史步入了后唐时代。

她死了,却始终活在他的心中。这份爱无可取代,没有人能和她相提并论,终朱温一生,皇后的位置始终为张惠保留着,就如同当年始终为她保留正妻之位一样。

从小混混到小队长、将佐再到将军直至封王称帝,朱温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张惠。现在她走了,他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的故事开头很惊艳,经过很感人,结局很悲惨。男主角本是一无赖流氓,残暴好色是本性,只因美丽的女主角,温顺仁慈得如同菩萨天使,于是男主角也一时间变成了纯情专一得赛过好男人。现在女主角死了,一切都结束了,男主角控制不住自己,滥杀部下、纵情声色、甚至扒灰的事都做得明目张胆。终于,有一天,男主角死于抢夺皇位的儿子手中,不久后梁王朝也被三支令箭传奇中的英雄李存勖所灭。就这样,一代王朝成为了故事成为了传说。

谁说红尘路上,你,张惠上演了一场永不褪色的浪漫。夜浓小窗,月色如水,疏影斑驳,私语款款,你用柔情融化了一颗疯狂暴戾的心,你让他理智,只可惜最终,一切努力成空,隔着天云晓月,你在痛惜不已。多少次梦中,你飘逸的身影闪现,将万千情念妆扮成长袖红裳。你走了,带走了一个男人的心,也带走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是你倾国倾城,风吹帘动,你的一个转眸成为历史的转折。

参考书:

《资治通鉴》(全四册),岳麓书社出版, 2009年1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