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好的人生,是做足八分刚刚好
21527100000032

第32章 结交朋友可以多不能滥(1)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是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句话:多而不应滥。

结交朋友要以宁缺毋滥为原则

朋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工作朋友,即由于工作原因而结识的朋友,如同事、客户等等;另一类是生活朋友,即是以前在学校或生活中结识的朋友;第三类就是一般性的“点头”朋友。前两类朋友都应有个限度,如果滥了,就会全部变成第三类朋友,滥交朋友必导致无真正的朋友。

我们交朋友的目的一是让生活充实、丰富,能在工作之余有人一起娱乐、一起聊天;二是有利工作,希望在工作上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很显然,朋友太多就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了解、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友谊,朋友之间没一定的感情基础,那么就很难谈得上互相帮忙。未必生意场上认识的人多就好办事,没有一定的交往基础,别人是肯定不会帮你的,除非你自己有权有势,别人帮你是想得到回报。所以能结识一些相互欣赏、有情有义的工作朋友才最好。

滥交朋友的人会给人一种生活缺乏原则的感觉。如果你以认识的朋友多为荣,那你肯定会主动去拉拢各种各样的人,只要有机会,你就会热情主动地结识。其实人际交往最忌讳大献殷勤,不卑不亢是交际的首要原则,因为自尊是交往中首要的吸引力,如果抛弃自尊去讨好别人,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一般以交友多为荣的人都希望结识更多的有钱有势的风云人物,而这些人最看不起故意讨好的人,因为他们见得最多的就是这种人。所以喜欢滥交朋友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让人瞧不起。

喜欢滥交朋友的人往往缺少真正的朋友。和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各种努力,首先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即使你们青梅竹马,几年不联系也可能形同陌路。因为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不经常交流肯定会产生隔阂。而喜欢滥交朋友的人是肯定没有时间专门给一些朋友的,他们也认识不到友谊需要细心栽培,他们把朋友当作稻穗一样,以为认识了就像把稻穗捡回家里一样,以后想用就可以随时用。建立友谊需要不断地付出,朋友间的友谊就像爱情一样是个空盒子,首先你得倾注关心、帮助、理解,然后你才能得到关心、帮助、理解。滥交朋友的人是不可能不断地付出的,他没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他的朋友都只是一些点头朋友。而且,万一不幸交了个坏蛋无赖朋友,那就有你烦的了,骗你点钱,占你点便宜。弄不好交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那就更危险了。

所以,我们交朋友要宜精不宜多,要悉心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工作朋友和生活朋友,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工作上能鼎力相助,而不是建立在纯利益基础之上的关系。一些生活中的朋友要多加联系,因为这些朋友都是些有着共同经历、经过时间考验的知心朋友,要留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加深友谊。这部分朋友是最可靠的,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一份最纯的友谊,任何时候,他们都能给你帮助。

八分的智慧:交友时要有一定戒心,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一个人交往时要判断对方和你交往的动机是什么,是看重你的人还是其他,如果纯粹看重你的钱和势或其他利益,那么就不必深交,如果能形成互利互惠,当然也不妨交往一下。

对各种朋友的类型一定要清楚

朋友之间的影响,是由于朋友关系的特征所决定的。第一,朋友一般年龄相仿,有些人喜欢在同龄人中间交朋友,因为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喜怒哀乐。青年朋友之间,由于年龄相仿,心理上、行为上、语言上的相同点就多,彼此容易理解,容易效仿,容易采纳意见。所以,彼此间影响就大;第二,朋友一般是合得来的,“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既是朋友,亦是知己,起码也把对方视为知己或对方把自己视为知己,彼此情深意笃,互相信赖,相互信任。这样,朋友的言行容易被接受,容易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学;第三,朋友一般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近火烤人”。既是朋友,就会经常接触,通过频繁的接触,彼此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着影响;第四,朋友是自己选择的,“气习相染,师不如友”。人们与父母、兄弟姐妹、师长等人,是一种不能选择的天然关系,这种天然关系当然有着其他人际关系所不能替代的亲密之情。然而,这种天然关系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朋友关系则不然,朋友是自己选择的,也正因为朋友是自己选择的,才有特定的寄托。谁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担忧和顾虑,有些忧愁和烦恼,有些成功和喜悦,有些希望和要求,不能或不愿对父母、兄弟姐妹、师长等人说,却能够和愿意向朋友倾诉,以期从朋友那里得到帮助,有些事情也确实只有通过友谊的桥梁才能办好。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嘛!在有些问题上,朋友间的影响,是其他人际关系所望尘莫及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棘手的思想问题,需要“靠交朋友”、“以朋友的姿态”、“以朋友的口吻”……才能得到解决,从此也可见朋友间的影响有多大!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现实生活中朋友的类型有哪些。

(1)诤友型

诤,直言规谏。即在朋友之间敢于直陈人过,积极开展批评的人。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所谓友谊,这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交诤友是正确选择朋友的一个重要方面。诤友,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每个人身上的污点。

《三国志·吕岱》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吕岱有个好友徐原,“性忠壮,好直言。”每当吕岱有什么过失,徐原总是公正无私地批评规劝。徐原的这种做法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吕岱却赞叹说:“我所以看中徐原,正由于他有这个长处啊!”直言敢谏,言所欲言,指出朋友的过失或错误,这样才是对朋友真正的爱护。陈毅元帅曾写过两句诗:“难得是友,当面敢批评。”《诗经》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也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失,在别人的帮助下,则可以及时发现并得到改正。

诤友是少不了的。

(2)导师型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得到导师型朋友的指点和帮助,就能使你少走弯路。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人竭尽平生之力,但在事业上一筹莫展,结果朋友的一句话,却使他顿开茅塞。“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意思。导师型的朋友往往在某一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科学史上戴维和法拉第的友谊,一直被人传为佳话。当法拉第成为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誉满全欧洲时,他还是常对人说:“是戴维把我领进科学殿堂大门的!”可见,导师型的朋友常为困境中的友人指点光明的所在,常为在事业上做最后冲刺的友人送去呐喊和力量。

(3)异性型

古今中外,都流传着许多男女之间友谊的动人故事。俄国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之间的友谊,便是其中一例。有一次,梅克夫人在听完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乐》后,回家马上写信给柴可夫斯基,“在你的音乐中,我听到了我自己……我们简直是一个人。”由于性别上的差别,一般来讲,男性刚强,勇敢,女性心细,富有同情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女性需要男性的保护和帮助,男性则需要女性的安慰和体贴。因此,异性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像同性友谊一样的密切,并可产生特殊的力量。

(4)患难型

顾名思义,患难之交对人生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经久的交往,尽管事过境迁,但友谊却与日俱增。他们相逢于危难之中,相助于困难之时。相同的命运和遭遇铸造了强有力的友谊的链节,使友谊牢不可破。因为他们相交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即使在一起的时间十分短暂,但毕竟相互分享了忧愁和困苦,这会使友谊因基础牢固而地久天长。

(5)娱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