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刘明接到命令后。便骑马向后方而去。只留下曹硕一人,曹硕望着不远处的矅关叹息道“我何时才能进入矅关城啊”。
却说曹真诏曹硕回来的原因是,自从司马师投靠曹真赐为豫州王,前往豫州生活,谁料想司马师不甘沦为有名无实之王,纠结以前的部下,占据豫州起兵造反。
曹硕闻之,急忙领兵前去豫州御敌,谁料想被司马师打败。曹真不甘心御驾亲征。这才夺下豫州,斩首了司马师。
虽然又夺回了豫州,并且消灭了司马师,但是这几战也损耗了魏国巨大的国力。而恰巧在这时段轩为替马义报仇命令安汉君李焕带军十万进攻中原。李焕率领的十万大军都是他训练的精兵。他们势如破竹。魏军并没有兵马可以抵挡。曹硕也因为与司马师之战后便病死了。
李焕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便夺去了魏国的司州。不仅如此,夺下司周后,李焕佯攻豫州,却率领大军出幽州,一举拿下幽州三郡之地和青州。曹真没有办法,只能求和。段轩也知道自己国力损耗非常大,便同意了曹真的求和。
一日,李焕正准备搬师返回汉中,忽有一名士兵跑上大殿拱手说道“启禀将军,门外有一位叫做廖迷的前来投靠”。
“哦?此人是何人”?李焕看着副将孙哲问道“你可听说过此人”?
孙哲想了想回答道“启禀大将军,末将听说过此人,而且此人还很不简单,此人乃是颍川长社(人,是魏国太傅廖泽的小儿子;是魏国司马师的重臣。自幼才华横溢,上至魏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征讨夏侯霸、曹真其间,廖迷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又曾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曹髦的夺权企图,廖迷得以成为司马氏的亲信。景元年间,廖迷独力支持司马昭的伐曹真的计划,从而发动伐曹之战……甘田二年,廖迷征曹真时被封为司空,廖迷乃非常之人,有非常之才,成非常之事,然非非常之人不可用之。
攻破寿春,久守兖州,其才不下章季。朝堂人事,悉从其言,其权堪比子上。权臣豪强之子,高门大阀之后。总的来说,这个人是有兴风作浪的本钱的,而且他是海里的蛟龙,兴的只能是飓风,作的只能是海啸。
吕思勉先生说他是拥护曹魏的仁义之士,这点在下实在不敢苟同。他先为曹魏之臣,后为司马昭心腹,他为的不是曹,也不是司马,他为的,是他自己。他不可能甘心屈居人下,因为他是出鞘而嗜血的剑,若不能斩人于马下,必伤己以渴饮鲜血。
据末将所知,这次曹硕率兵攻打豫州,司马师千辛万苦花了好大的功夫,才说动廖迷,廖迷便用大水淹了曹硕的八万大军。至此曹硕才会大败”。
马义听后看着孙哲严肃地说道“那么按照你的意思,这个廖迷即是个大才,又是个贪图富贵之人,照你这么一说,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许攸,他比当年的许攸如何”?
孙哲想了想回答说道“许攸跟曹操还是很有交情的,他没有在节骨眼上帮助他的老朋友,反而是献上这条毒计,的确对袁绍是很尽心的。这么好的计策袁绍居然不用,才让他很生气。如果他不是真心为袁绍好,他是不会生气的。这时候许攸还没有叛变的打算。但到许攸在官渡第二次出场的时候,他就叛变了。袁绍不听他的计策固然有一些作用在内,但没有这件事,他的叛变还是会发生的。对于这个结局,曹操的谋士荀彧早就预料到了。曾经有一次孔融去见荀彧,说袁绍谋士猛将如云,要打败他很难。荀彧在提到许攸的时候说,许攸贪财,纵容家人犯法;而审配与逢纪都是刚直而无通变的无谋之人,一旦许攸的家人犯法,肯定会被抓起来,而家人被抓起来,许攸肯定要另做打算。事情正象荀彧预料的那样,许悠人品一般,但才能还是有的,曹操一定很想用。可许悠这人有一点很恶心。他总是在曹操面前夸自己功劳,许攸为人比较狂傲,虽说有才之人都有一种傲气,但是许攸表现得太多了。至于廖迷也依然如此,仗着自己有才,哪怕曹硕兵临城下,他也非要司马师亲自请他,才肯出来相助。所以末将以为,这两个人颇有相似之处,不过末将也是说了一下末将该说的话,至于是用还是杀,那就看将军如何决定的了”。
李焕听后点头说道“我这一生最痛恨之恩不图报之人,尤其像廖迷,许攸这种不为主子卖命,只为金钱卖命,此人不能用,来人”。
随着李焕话音刚落,一名士兵便跑上大殿拱手相拜说道“大将军,有何事情”。
李焕严肃说道“将那廖迷斩首,为死去的司马师陪葬”。
“诺”士兵领了命令后便缓缓退下。
士兵刚刚退下,便有另外一名士兵跑上大殿慌忙说道“将军,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情,如此惊慌”?李焕疑惑的问道。
“蜀帝刘禅拜姜维为征西大将军,苏于为参军领军八万向汉中而来,汉中告急。陛下命大将军迅速返回汉中御敌”。
“你,你说什么”!李焕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李焕瘫坐在椅子上说道“没想到我禹国的丞相今日竟然会帮助蜀国一起攻打我禹国”。
孙哲急忙拱手说道“将军,眼下还是早点回去为好,苏于之才我们也都是见过的,有他作为姜维参军,我们必须立即采取应对之策,不能大意,否则丢失汉中是小,让蜀国起来是大”。
李焕听后边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苏于先生的才华的确让人敬佩,即可传命三军,明日卯时造反,辰时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汉中”。
“诺”。孙哲拱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