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王文获得了汉中百姓的支持,但胜利之神依然没有站到他这边。王文率领的六万兵马,就这样一个一个的在马义三十万大军的包围圈中消失。这场战争持续了三个小时终究结束。六万蜀军全部战死。但硬是拼掉了马义八万大军。王文被张海斩杀。后马义敬重王文是忠义之士。便命人将他的尸首埋葬在了西城南门之下。让他永远与汉中在一起。百姓们在王文死后就没有了抵抗的资格。只能打开城门乖乖的迎接马义大军进城。西城终于得到平复。
当马义站在城楼之上看见蜀军旗帜被取下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但当他向城楼下望去看见满地的尸体。不由得叹息道“战争果然是最残酷的。这些死去的将士他们也都是拼命百姓,不得已才来从军的,可是从军之后拿起武器他们又是在为谁而战呢。到头来只能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天下君王说什么就是什么。而这些死去的将士只能为他们而战,可悲,可叹”。
在一旁的章立听到马义这样说便回答道“大将军战争没有不死人的。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仁慈的话,那么天下就不会如此了”。
马义笑着说道“你说的不错,我又发善心了”。说着马义便转身向城内看去说道“通知三军,进城之后不可扰民,不可拿老百姓一草一粟否则皆斩”。
马义听章立回答得如此好爽便面带微笑的拍了拍章立肩膀说道“我军进入蜀地已经快一年了。蜀民对我军埋怨甚多。全靠你前去调解。汉中各城的蜀民才愿以我军和睦相处,西城不比其他城池,这里是蜀国都城,无论刘禅多么昏庸,都尽得民心。所以西城和其他城相比起来会更难以管制。所以这些天你多费心。城中百姓之事还要多靠你”。
“请大将军放心,我一定会让蜀民知道我禹军胜于蜀军”。章立回答道。
“那我就放心了”。马义说完之后便又看着身后的张海说道“蜀军汉中失手之后,西川军民必定人心惶惶,我军要乘胜追击。赵天将军带先锋部队已经先行。我也要带领大军出发了。你即刻派人将战报送往安定呈与陛下。然后留下来辅佐章立管制西城百姓”。
就这样马义攻下西城后带领大军继续向西川前进。而信使则是带着战报快马加鞭的奔赴安定,由于汉中与雍州之间的道路崎岖难行。信使一路上跑死了八匹快马、这才来到了安定。来到安定后信使已经是非常疲惫。但还是直接面见了段轩,将书信呈与段轩说道“启禀陛下,大将军势如破竹先后攻下南郑,安阳,上庸。固城。然后又攻下蜀国首都西城。蜀主刘禅逃到了成都。汉中全境尽归我军所有”。
段轩听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便有些慌张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到了信使面前,苏于紧紧地跟在段轩身后。段轩急忙从信使手中夺回竹简。打开来看。看完之后段轩仰天长笑说道“父皇,兄长你们看到了吗?一直与我国交战的蜀国,如今也会到了这一地步。汉中一失,蜀国危矣。如此顷刻间马义便可灭了蜀国”。
段轩话音刚落,信使便又拱手说道“陛下,大将军现在正在向西川进军。特请陛下明示”。
段轩听后便看着身后的苏于问道“丞相有何要说的吗”?
苏于想了想回答道“陛下,蜀国如今丢了汉中可谓说是唇亡齿寒。在加上汉中失手,西川军民必定是人心惶惶如此西川唾手可得。我军应当乘胜追击拿下西川灭了蜀国,若如此我国便将会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说得好”。段轩兴奋地对信使说道“速速回禀大将军,朕准他攻打汉中灭了蜀国”。
“诺”。信使缓缓退下。
信使退下后。段轩走到了地图面前笑着说道“天下,寡人的天下”。
苏于拍马屁道“我王之天下,若若此蜀国便是我军盘中之餐,待攻下蜀国之后,我军就要考虑如何对待魏国了,魏国虽然被三家分裂开来,但是他们还是声明过会一致抵御外敌,所以说依然不可小视”。
“既然如此,那就打。我禹国早已经不是禹武皇帝时代的禹国。魏国曾经如何对待我禹国的,我段轩都要全部还回去。等灭了蜀国我就要第一个灭了魏国在去收拾燕国,吴国”。
这时苏于有些犹豫的说道“陛下臣有些担心”。
“你担心什么”?段轩疑惑的问道。
苏于回答道“臣担心的有两点,第一我军长途跋涉攻打蜀国,先后损失将近二十万大军,攻打西川又要十去七八。等攻下蜀国后还要留一部分兵力镇守巴蜀之地。那么我军还能再与魏国开战吗。这第二就是我军如此攻打蜀国,是要灭了他蜀国。其他各国眼下虽然不参与是因为他们都在等对方先动手。等时机到时,他若其他各国一起来攻打我禹国,恐怕我国危矣”。
段轩听后觉得苏于说的有些道理便说道“丞相所言极是,但眼下灭蜀的大好时机又不能错过。不知丞相可有应对之策”。
“启禀陛下,臣也赞成灭蜀,但是我们要在大将军的后方为大将军做些事情”。苏于笑着说道。
“什么事情”?段轩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苏于。
苏于笑着回答道“命令禹国全境,各郡甚至到各县都要将十八岁以上男丁编入军营。然后进行训练用来抵挡日后不时之需”。
段轩听后急忙笑道“好计,真是好计。如此我国便又会多出几十万兵马纵使其他各国联手攻打我大禹。我也不惧。你即刻传我诏令,大禹十八岁以上男丁都要编入军营,加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