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愿意试一试,不过太后如果知道我去请老师出山他也不会同意的,到那时我又该怎么办”?段轩反问道
刘密想了想回答道“臣倒有一计,不过出于冒昧,不知道陛下是否会答应”。
“只要能够让太后同意寡人前往请老师出山,但说无妨”。段轩指着刘密说道。
“是”。刘密大声说道“蜀国先前与我军互有盟约,如今被魏国攻打,我军又千里驰救于蜀,陛下可以在明日朝堂之上表明自己要亲自前往蜀国与蜀帝再次签订盟约。然后……”。
“然后就可以金蝉脱壳”!还没等刘密说完,段轩便抢着说道。
“没错”刘密犹豫了一下,看着段轩说道“只不过此事有些冒险,不知陛下是否愿意”。
“为了我大禹的未来,没有什么冒险的,就算要了寡人性命,又有何惧”。段轩坚信回答道
“陛下一席话,折煞老臣了”。刘密拱手说道
次日,朝堂之上还像以往一样,文臣站于左侧。武将站于右侧。香寒依然坐在段轩旁边,虽然并不是完全亲政,但是大部分事情段轩都要与他商量,就像当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唯一不同的是,当年是王臣,今天是娘儿。
大事群臣都已经启奏完毕,正当要散朝之时,段轩看了看刘密便大声说道“如今,我禹国有恩与蜀国,蜀国想依靠与我们禹国。所以寡人决定要亲临蜀国与蜀国签订盟约,不知各位大臣与太后觉得如何”。段轩问完之后便看向香寒。群臣这时便已经议论起来。但段轩更关心香寒的回答。
香寒笑着说道“与蜀国同盟可以,不过陛下亲自前往蜀国签订同盟之事难道不觉得有些荒唐吗?你乃是一国之君,不是我禹国使臣,签订盟约之事差使臣去办即可”。香寒的话让段轩非常失望,但他知道香寒一定会这么说。
这时魏彬拱手说道“陛下,太后所言极是,自古邦交都是使臣前去签订,从无君王亲自赴约之先例,蜀国乃是小国,陛下不需要给蜀国如此大的面子吧”。魏彬说完之后,大部分群臣纷纷复议,因为他门都站在太后这边。唯有刘密,赵发等人一言不发。
这时段轩看了看刘密,刘密领会了段轩的意思便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觉得太后与骁骑大将军所言极是,不过老臣以为自古邦交虽然是派遣使臣前往,但是使臣与使臣只见达成同盟,虽然代表两国,但是同盟时间不会太长。其例子就犹如春秋战国时期。所以我们如果要与蜀国长期同盟,就必须给足蜀国的面子,陛下亲自前去蜀国的面子就算是给足了,蜀国尝到甜头之后必然对我国马首是瞻。所以老臣以为陛下所言可以试一试”。
“对对对”。段轩急忙接着刘密的话说到“如此一来,短则几年长则十年,蜀国必然与我们同为一心,为此我军南下便算是稳固,意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魏国,甚至是还可以与蜀国共同夹击魏国,平分魏地”。
香寒看了看段轩,段轩看见香寒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便低下了头,香寒问道“那如果陛下离开宫廷,前往蜀国,我蜀国该有谁来主持朝政”。
“不是还有太后与舅公得吗,我即刻加封舅公为摄政王可以亲自主持朝政,不必报知于我”。段轩这也算是下了血本赌一把,摄政王是何等地位。段轩也就封赏给了魏彬。
香寒见说不果段轩,又看看朝堂之上还有那么多人赞同段轩所说,也不好阻拦,便点头说道“那好吧,不知陛下会带哪些武将文臣随行”。
“请太后放心,我这次出使蜀国,不宜劳师动众,经过寡人慎重考虑之后决定只带左丞相刘密,前将军章立。左将军赵天前往,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香寒站了起来说道“如此甚好,如今你已经是禹国的皇帝了,再也不是我的儿了,我也管不住你了”。说着便离开了。段轩可以看出香寒的不满,但又能怎样呢,为了禹国的未来,为了自己能够亲政不像刘禅那样,他只能如此。
散朝之后魏彬便来到了香寒的寝宫,看见香寒傻傻的坐在床上,魏斌拱手说道“姐姐,你真的打算让陛下前往蜀国吗”?
香寒摇头道“我也不想,可是那又能怎样,今日朝堂之上你也看到了,他与刘密一唱一和。而且赵天,章立,段宁等人虽然没说什么,我看得出他们都非常顺从陛下。我也只好做个顺水推舟了”。
“难道姐姐就不担心陛下此去的安危吗,这可是陛下第一次离开禹国前往偏僻的蜀国,万一出个什么事,我禹国恐怕就会大难临头”?魏彬反问道。
“有赵天,章立随行,更有刘密左右陪伴,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轩儿竟然会如此之做,今日朝堂之举,我虽然很是生气,但是他却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我的轩儿长大了,知道什么是国事,什么是家事,我这个做娘的替他感到高兴,倒是你,听说你新盖的府邸,都准备好了吗”?香寒看着魏斌问道。
魏彬笑了笑说“只不过是一座府邸,还要劳烦姐姐操心,真是让姐姐笑话了”。
香寒责备道“这是说的哪里话,你是我的弟弟,我是你的姐姐,难道做姐姐的就不能关心一下弟弟吗”。
“是”。魏彬急忙点头说道“姐姐所言极是,府邸之事姐姐不用担心,已经快要完工,到时候完工之日还请姐姐移驾我的府上前去乐乐”。
“一定一定,只是到时候可别让姐姐在门外傻等着就行”。香寒笑着回答道。魏彬没有说话只是哈哈大笑。这个笑声仿佛在告诉他人,他与香寒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这个禹国注定是要由他们两个来管理的。但是他们两个不知道此时的段轩正在想试图改变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