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心(MBook随身读)
2140200000009

第9章 不失控:点亮智慧,快乐度过一生

)第一节 宠辱不惊,闲看花开复花落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若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甚至得意忘形。人生在世,真正能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能有几人?

古今中外,无论是官场、商场,抑或情场,都仿佛人生的剧场,将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演绎得一清二楚。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意在鞭策我们应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所谓得意失意皆不忘形,宠辱而不惊,便是此意。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常与江南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一日,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人生所遇到的“嗔、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因其能侵扰人心情绪,故称之为风。

佛印禅师看后,批了两个字后叫书童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却见上面写着“放屁”二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与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禅师呵呵一笑说:“言说八风吹不动,为何一屁打过江?”苏东坡闻言惭愧不已,明白自己修为尚不够。

《菜根谭》里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为人做官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闲看庭前”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之意;“漫随天外”则显示了目光高远,不似小人一般浅见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又隐含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对事对物,对功名利禄,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正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古来圣贤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风云。

心灵悟语

对事对物,对功名对利禄,失之而不忧,得之而不喜,正是谓宠辱不惊。

)第二节 苦痛不入心,自有金刚不坏身

《涅经》上有这样一段故事:

过去无量劫时候,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很穷困的人,当时有佛出世,看到大家都先供养佛然后求法,自己却贫穷而无钱可供,于是,他心生一计,愿以身卖钱来供佛,就到大街上去卖自己的身体。当在大街上喊卖身时,恰巧遇一病人,医生叫他每日应吃三两人肉,那病人看见有人卖身,便十分欢喜,因向贫人说:“你每日给我三两人肉吃,我可以给你五枚金钱!”这位穷人听了这话,与那病人商洽说:“你先把五枚金钱拿来,我去买东西供养佛,求闻佛法,然后每日把我身上的肉割下给你吃。”当时病人应允,即先付金钱。这穷人供佛闻法已毕,即天天以刀割身上的三两肉给病人吃,吃到一个月,病人才痊愈。当穷人每天割肉的时候,他常常念佛所说的偈,精神完全贯注在法的方面,竟如没有痛苦,而且不久他的身体也就平复无恙了。

痛苦,是拥有其自身的价值的。

蚌是痛苦的,珍珠是它痛苦的产物,美丽宝贵;五彩的人生之所以缤纷,正是因为痛苦的折射。每一次痛苦都意味着一种美的开始,这是痛苦的价值所在。

溪流中的岩石,从不向同伴诉说它的痛苦,虽然它那尖尖的棱角被水流无情地冲刷。人类也一样,古今中外,有多少伟人在经历过痛苦之后,才获得成功,得到甘甜。

霍金,一个举世闻名的智者,命运的不幸使他丧失了行动的能力,然而他拥有斗志,不甘心就此沉沦,终凭他顽强的意志,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苦难。

李白,身处蜀地,心却在长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又怎能比得上他的仕途波折。而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不羁,挺胸而立,优游于山水间,一挥手,写就了半个盛唐。

文天祥,生逢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大宋的气数已尽之时,多年的抗元救国,一次次失败,更是让他的际遇万分凄凉。可即使明知必死,又怎能叛国投敌!于是,他挺身而出,从容就义。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经历过痛苦,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生。经历重重苦难,跨越千山万水,你的生活才更完美、更充实,你的人生才会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人活着并不是为了感受痛苦,但要活着却不能不承受痛苦。离开痛苦的打磨,人就会变得简单而肤浅;但如果不想方设法摆脱痛苦,而是一味沉沦,那么活着也只会肤浅而简单。

痛苦可以孕育出哲学思想,但你必须是一块钢铁;痛苦可以磨砺出卓越人才,但你必须是一把宝剑。

与其说痛苦是人的劲敌,毋宁说它是人的忠实侍从,它伴你走向成熟,走向坚强。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坚强,关键就是看他能否在痛苦的簇拥下依然保持主人翁的身份。

要想永远使自己超脱于痛苦之上,还得学会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要懂得人生就是爬大山的道理,要从潜意识里相信自己摆脱困境的能力。有许多不幸的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撒下了悔恨的种子,也不必无休止地自责,使自己的灵魂永远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重要的是一切从头做起。

心灵悟语

一个人是否成熟坚强,关键是看他能否在痛苦的簇拥下依然保持主人翁的身份。

)第三节 无生求有生,无我精神偏救世

世俗中人大多认为佛法求“空”,对现实人生不利。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弘一法师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空”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一无所有,而是包含了极其深刻的意义在其中。一方面,“空”是指万事万物都是随时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因此,要求我们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而另一方面,“空”也是“不空”,因为佛法讲究普度众生,因此它是一份救世的事业。总之,佛法中的“空”的意义便在于让我们以无我的精神去从事世间的种种事业。

在太平寺中,弘一法师见到了前来拜访的老友穆藕初。叙旧之后,两人自然而然地谈起佛法来。穆藕初对于佛教并无多少了解,不过他在一些哲学、文化类的书籍中见过一些批评佛教的观点,总觉得佛教是一种倡导出离世间、逃避家国社会责任的宗教,而当此国家衰微、正需国民奋发图强之际,佛教于世又有何益呢?

弘一法师解释说,佛法并不离于世间,佛教的本旨只是要洞悉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人求真求智,以断除生命中的愚痴与烦恼,修学佛法也并不一定都要离尘出家,在家之人同样可以用佛法来指导人生,利益世间。

弘一法师也是一位真正做到了用“出世”的心做“入世”之事的人,在他出家之后,他一方面静心研究佛法、著书立说,另一方面则通过不断游历来进行佛法的交流和弘扬。尤其是在抗战期间,他更是站在了抗日的队伍之中。他甚至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还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一面庆幸自己的解脱,一面悲悯人生的愁苦。

在弘一法师看来,佛法中的“空”是“无我”的意思。“无我”,不是说我不存在,而是不要迷恋非我的东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陷入烦恼之中,是因为我们不能理解“无我”,而总是在追求“为我”或“为我所有”。实际上,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一位充满慈悲、智慧的觉者,成为一个“无我”和清静无为的人。“无我”,就是断除尘世间一切烦恼,舍弃一切不该追逐的东西。因为“无我”,你在奉献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然、身心安乐。

弘一法师的“无我”,不是否定“我”的存在和“我”的价值,这便是他对“空”的理解,而他对“不空”的理解则更是精辟而独特:他认为“不空”在于努力从事救世之事业。

心灵悟语

无我,就是断除尘世间的烦恼,舍弃不该追逐的东西,奉献的时候方感自然安乐。

)第四节 觉悟智慧,拈花一笑心自安

在弘一大师看来,佛法不但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觉悟。“佛”是“佛陀”的简称,而“佛陀”是印度话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它含有自己觉悟、令别人也觉悟、时时刻刻对宇宙人生中的一切事情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觉悟三个意义,凡是这三点都能做得圆满的,便可尊称他为“佛陀”。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其实,智慧就藏在我们的周围,大自然和我们的人生其实都有智慧的足迹。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智慧,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去发现智慧的眼睛而已!而这双能发现智慧的眼睛便是我们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周边的世界的一种觉悟。对生命和人生的彻悟、觉醒是必须由每一个生命个体来亲自体验的,知性的了解并不能带来彻底的觉悟,因为悟是刹那间的发现,它必须配合渐修,渐修就是度。

悟和觉都是刹那的发现,而且是一种十分奇妙的境界。释迦牟尼就是经历了苦修和参悟才最终在菩提树下大知大觉、大彻大悟的。而这种对整个世界和生命的觉悟从此便开始影响到世人,让每一个生命体都寻找到了自身的觉悟,拥有了觉醒而智慧的人生。

觉悟是一种智慧,它是长时间思考后灵感在一瞬间迸发出的光芒,它也是经历世事后那无言的微笑。正如弘一法师所说,佛法的目的在于求觉悟,但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也无论是律宗还是禅宗,都只是达到同一目的的不同方式罢了,终究都是为了人生的觉悟。而悟的主体则是自己的心,也就是生活中的自己,悟的结果便是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的究竟,也看清真正的自己。

佛陀手中拈动的那朵花正象征着生命,生命正是那朵从未开到怒放,再到凋零的花。佛陀拈着花,告诉大众,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是自己掌握着自己。只有在对自己的生命报以微笑,对自己的生活报以赞赏的正确观念下,我们才能接纳自己,面对自己的环境和遭遇,才能实实在在地过现实的生活。

心灵悟语

刹那间的顿悟,让我们拥有觉醒而智慧的人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

)第五节 量入而出,把握敛与施的度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看你如何从不利的一面当中看到有利的那一面。比如说,一匹头上有白毛的马没人敢骑,它反而因此被免去了一辈子的奴役;一头鼻子高高翘起的猪不会被杀掉作祭祀,它反而会好好地活到老。所以,世人认为不吉利的,其命运却可能是大吉大利。

正是因为有些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利与不利,没有正确认清自己的价值,才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如过眼烟云,虽然能带给你暂时的满足和刺激,但它终究是把双刃剑,会伤害你自身。

有位信徒对默仙禅师说:“我的妻子贪婪而且吝啬,您能把慈悲带到我家里来,向我太太开示,让她行些善事吗?”

默仙禅师听完信徒的请求,非常慈悲地答应下来。

当默仙禅师到达那位信徒的家里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可是却连一杯水都舍不得端出来给禅师喝。于是,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怎么样呢?”

信徒的夫人说:“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畸形啊!”

默仙禅师说:“对,这样子是畸形。”

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展开,成了一个手掌,又问:“假如天天是这个样子呢?”

信徒的夫人说:“这样子也是畸形啊!”

默仙禅师立即说:“夫人,不错,这些都是畸形。对钱只是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对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而出。”

握着拳头,你只能得到掌中的世界;伸开手掌,你能得到整个天空。握着拳头暗示过于吝啬,张开手掌则暗示过于慷慨,信徒的夫人在默仙禅师的开示下,对为人处世和经济观念、用财之道,豁然开悟了。

有的人过于醉心敛财,有的人过分注重施舍,这都不是生活应有之义。只有稳妥使用这把双刃剑,才能把握好收敛与施舍的度。

心灵悟语

握着拳头,你只能得到掌中的世界;伸开手掌,你能得到整个天空。

)第六节 良因善果,为善为恶皆有报

何谓因果?因者就像是种子,种在泥土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果者譬如果实,先要种子发芽,然后才能渐渐地开花结果。我们一生所作所为,有善有恶,不好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而好的行为也自然会带来好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要避凶得吉、消灾得福,就必须要多种善因,努力改过从善,这样将来才能够获得好的结果。

因果报应是佛法教义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更是佛法世界观、人生观的精华之所在。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一个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坏事之后,心里就会留下一种影像。干坏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干好事的人则心安理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这种行为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自身的思维里,佛法把它叫作种子。当我们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就种下了善的或恶的种子。此外,善的行为和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当我们伤害一个人,对方不是受到伤害就完事了,他会怀恨在心,甚至等待机会报复。一旦因缘成熟,内心的种子跟客观条件产生感应,果报就成熟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因果报应的观点有益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佛教讲因果律时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杀人一定要偿命。这说明了佛教是不会违反世间法律的,而是承认世间法律的。不杀生是这样,不贪、不说谎也是这种精神。若是为国家生财,为人民谋利,这是利益众生的事,是大好事;若为个人敛财,为泄私愤而害人,那便为戒律所不许。

因果报应的思想,对贪污腐败分子、行为不端的人,也有惩戒意义。这些违法乱纪的人,一般都心存侥幸心理,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自己的违法行为终会暴露,所谓利令智昏。认识到因果之间的关系,能够时时提醒人们行善抑恶。

弘一大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

陈毅元帅生前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齐俱报。”这句话与《易经》中的因果观点如出一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心灵悟语

因者就像是种子,种在泥土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良因方能结出善果。

)第七节 临终关怀,生命尊严需关照

弘一大师在提到人的死亡之时是充满了关怀和理解的,譬如,他建议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彼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康健时书写,付人保藏。”若弥留的人自己要求沐浴更衣,那么就可以顺从他的意思试着为他沐浴更衣;但若他没有要求,那么,就不要勉强为他沐浴更衣,要知道,弥留的人身体往往是十分痛苦的,若强行为他沐浴更衣,就会加重他的痛苦。

对待生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体会和理解。但,生命只要存在,便无可争议地拥有了自己的尊严。生,生得有尊严;死,同样要以有尊严的方式逝去。生需要去关怀,死也同样需要去加以关怀。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走到尽头的时候,都有要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不管是谁,当他独自面对死亡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感和对现实世界的留恋。我们无法阻止死神的脚步而去留住生命,但我们却可以死得有尊严。

临终关怀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道德层面上的问题,它更是一种作为人的义务。

对死亡的关怀正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在关怀与安慰中完成生命的整个过程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当我们留不住生命的时候,那么,就让我们的生命在温暖与关怀中安详而宁静地离去。

心灵悟语

在关怀与安慰中完成生命的整个过程,对死亡的关怀正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第八节 智慧如灯,点亮自己的人生

弘一大师指出:佛法并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是一种迷信,而是可以解释人生和宇宙智慧的。他之所以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倾注于佛法的研究和弘扬之中,也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能真正地了解佛法,并且从中获得无穷的智慧与精神力量。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到好几次。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这番话吸引了,等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并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因为没有灯光,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所以我晚上出来就打着灯笼。”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真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愈发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的时候有没有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还被两个人不小心撞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撞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

佛法从它自身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对世界的理解与对人生的参悟。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说过:人生是苦。时光流逝两千多年,今人和古人面临的人生难题在本质上丝毫没有改变。在世事艰难的人生旅程中,我们脆弱的心灵常常会被苦和累缠缚。人生中最大的智慧便在于敢于面对人生的现实、正视人生的现实,并运用智慧来实现人生的圆满。

佛经常常拿光明来象征智慧,光明会使人看清楚眼前的形形色色,从而使其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而智慧则会使人洞明人生宇宙的真理,会使人的思想正确、行为合理,从而达到自由、快乐、解脱的境界,因此,光明和智慧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东西。

智慧是照亮漫漫长夜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点亮智慧之灯,照亮我们的心灵与人生。

心灵悟语

只有拥有生活的智慧才能保证自己活得有创意,才能带来光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