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明之我主沉浮
21383600000024

第24章 抛射

高亢的节奏,通俗的歌词,沸腾的热血,开疆的指引,三百军人的嘹亮,气势自然不是一个人开演唱所能比拟的。

“奋武营的兄弟们,你们是男子汉吗?”朱由检看到列队的士兵们露出向往的眼神,抓住机会,提高了声音。

“我们是。”

“你们的身体里有沸腾的热血吗?”

“我们有。”

“你们愿意为大明开疆辟土吗?”

“我们愿意。”

“你们平时的训练累吗?”

“我们不累。”

面对静穆的训练场,朱由检顿了顿,“我们今天多流汗,明天就会少流血。”

“今天多流汗,明天少流血。”整齐划一的回答,令朱由检十分满意,他没想到自己煽动性的语言竟是如此出色,都快赶上纳粹党旗下的宣言了。朱由检对自己也是十分满意,但现在还不是自满的时候,他要将这即将成型的热铁打成自己设计的模样,“我打算将这首歌当成奋武营的军歌,让它时刻引导着我们的训练、战斗,你们同意吗?”

“我们同意。”这一刻的气势恢宏,朱由检相信,不久之后,士兵们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只要听到这首歌,听到奋武营,士兵们想到的就会是守土开疆。

“那我给你们五天的时间。五天后,你们每个人都要会唱我们奋武营的军歌。我不管你们是否跑调,要大声唱出我们奋武营的气势。”

解散后,士兵们三三两两忙着学唱军歌,训练的疲劳早丢爪哇国了。

秦永年在听着亲兵的汇报,朱由检的许多做法他一点都不懂,特别是队列的训练,但是训练质量的提高和士兵士气的提升,他这个从事行伍多年的指挥使,还是看得出来的。他不由对朱由检暗暗惊叹,既然他会练兵,就让他练吧。他是忠实耿直的军人,一贯不参与政治,更不参与有关的斗争,但对自己的军队,还是很看重的。看着自己军队训练水平的提高,他打心眼里高兴,对于朱由检所要求的各种器械设备,都是尽量满足。

为了进一步激发士兵的训练热情,十天后,奋武营举行军事技能大比武,以检验这二十天的训练效果。

步兵比射箭、骑速、长枪、短刀。

骑兵比骑速、骑射、马上长刀、马上短刀。

全营停止训练一天,全部观看比赛。

上午先进行步兵比赛。

射箭比赛是在八十米外立一个木制圆盘,盘子的正中心标出红点,外面是三个同心圆。射中红点记为十环,外围依次为九环、八环、七环,每人射十箭,所中环数多者为胜。

结果王新和李盘都是九十八环,并列第一。朱由检准备给个并列冠军,但王新和李盘分属不同的千户,互不服气,经朱由检同意,进行加赛,一箭定胜负。

根据抽签决定,王新先射。他来到射位,用双眼瞄了箭靶,然后微微抬起左腿,虚跨半步,再双腿微曲,重心落在左腿上。待身形稳定,这才左手拿弓,右手搭箭,一石半的弓被拉了个满月。王新面无表情,目光紧盯着前方,突然松开右手,只听见“嗖”的一声,箭杆带着冷风直冲八十米外的箭靶,“噗”,前方很快就传来中靶的声音,接着就听到围观的士兵们欢呼“中了……中了……”“是十环!”

轮到李盘了,对手已经射中十环,立于不败之地,他的压力可想而知,朱由检也在一边,不动声色地观测。只见李盘稳步来到射位前,曲步、举弓、搭箭,一气呵成,但箭却没有射出去,他眯着眼,仔细观测前方的靶位,在众人屏住呼吸等待的不经意间,李盘松开右手,“嗖”、“噗”声几乎是连在一起的,就像两枚连放的鞭炮。“又中了”,“十环”。围观的士兵对于自己军中的箭神,是绝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欢呼声。

都是十环,还是没分出胜负,只能再加赛一箭。这次是李盘先射,结果两人又都是十环,还是不能分出胜负。王新提出,箭靶上的红心太大,不如换铜钱作为箭靶。朱由检心想,这样可以增加趣味性,也能激发士兵训练的积极性,说不定以后军中真的会出现箭神,刚好李盘也同意,于是换铜钱做靶子。一名士兵临时用一杆长枪斜插在箭靶处,然后在枪杆上系上一根细线,细线下挂着一枚铜钱。

这种射法还是很有难度的,细线下的铜钱,在风中肯定有微微的晃动,如果铜钱的正面或者背面对着射箭的人,靶位还算不错,如果铜钱刚好晃倒侧面对着射箭的人,那靶位可是太小了,即使射中,也有运气的成分。

王新先射。他弯弓搭箭,瞄准铜钱,人和箭都纹丝不动。在众人的等待中,他突然一松手,铁箭破空,“嗖”的从众人眼前飞过,清脆的“当”声随即从前方穿过来。又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这次大家不用查看箭靶,从声音中就能判断出王新是中靶了,连王新自己也露出得意的笑,朱由检也是惊讶不已,大明有人才呀,只是这些基层的士兵从来没有得到展示能力的机会。

轮到李盘出场了,所有的人,包括朱由检,都认为他没有多少取胜的机会,刚才王新射中铜钱,也许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可铜钱不会总是给你机会,何况,即使李盘射中了,双方也只是打个平手。

李盘不慌不忙,缓缓来到射位,也许他也觉得自己没有获胜的机会,心中反而平静下来,谁也不能从他的脸上看到慌乱。他斜视了一眼挂在枪杆下的铜钱,语出惊人:“这铜钱挂在细线下,射中了不为本事。哪位兄弟帮帮忙,在八十米外向空中扔一枚铜钱?”

围观的士兵都直愣愣地盯着李盘,连同他的队友,好像不认识似的,朱由检也是一愣,这铜钱飞在天空,位置不定,虽然有一定的运动轨迹,但受到重力、空气的摩擦力、风向的影响,实在太难以把握,比后世的射击场上的移动靶难度都大,毕竟,子弹的速度要快过弓箭。

终于有一名士兵出列,大概是李盘的队友,他征得朱由检的同意,一路小跑到八十米外,手握一枚铜钱,在等待李盘的口令。射箭不同于枪,准备时间较长,如果李盘没准备好,铜钱就扔出去了,等李盘张弓搭箭,铜钱早就落地了,所以,要等李盘发出口令,准备好了才能扔铜钱。

众人都屏住呼吸,期盼见证奇迹的时刻。李盘终于发出“准备好了”的口令,手握铜钱的士兵果断地将铜钱向上一扔,铜钱在空中翻滚着,不断上升,快要到达最高点时,李盘的箭刚好赶到。“当”,一声清越的金属撞击声,铜钱在巨大的推力下,已经远远地飞向一边。铜钱丢了没关系,刚才的撞击声已是最好的明证,谁也不敢不能不会不忍否定李盘中靶。

靶场出奇地安静,似乎所有的人都暂时中断了呼吸,只有那“当”的清越声在靶场中心回荡,好像士兵们都不忍心打断那一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清越,李盘好像也被靶场宁静吓傻了,明明自己射中了,为什么没有获得历史的掌声?不知过了多久,还是李盘的队友最先反应过来,他们热烈地拥抱着自己心中的英雄,这英雄还和自己同锅吃饭、同榻睡眠、同场训练、同上战场。他们将李盘搞搞地举起,抛向空中,就像在抛一枚具有纪念意义的铜钱……

因为铜钱扔在空中,射中的难度更大,最后集体评定,李盘获胜。

朱由检悄悄将李盘拉向一边,“如果再向空中扔一枚铜钱,你还能射中的把握有几成?”

“五成。”李盘露出狡黠的微笑。

朱由检也露出会心的一笑,多么聪明的士兵,如果李盘选择射击细线下的铜钱,射中的把握也不过五六成,射中了,只是打个平手,射不中就是失败,既然两种射击方式失败的风险差不多,当然选择可能打败对手的方式。就像后世的体操、跳水比赛,遇到对手的强劲挑战时,如果一味选择自己特别稳定的动作,即使成功了,也未必能赢对手,要想击败对手,就要果断选择高难度动作,朱由检在看体育比赛时,特别反感那些运动员,失败还说,“我只和自己比”。如果真是和自己比,你干脆在家里比得了,何必疯到国际赛场?

骑速比赛的距离是十里,因为步兵对马匹的控制远远比不上骑兵,所以没有花样,只比速度,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是胜利者。

八名参加比赛的士兵,一字摆开,他们都在紧张地注视着发令员,等待比赛开始。士兵们沿途围观,在这军技比赛的时刻,他们是观众,也是裁判监督员,所以不能要求他们像往常那样迈着整齐的队列,六千士兵随意寻找满意的观测点,稍显有点混乱,倒是充分表现了大汉民族的特色--围观。为了安全和不影响比赛,围观的士兵给参加比赛八名士兵让出了足够的空间。

令旗一挥,八匹参赛的马匹,在骑手的抽打下,很快就加速到极限,七号马匹的启动稍晚,急得马背上的骑手拼命抽打着马匹,好像启动落后完全是马匹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