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怀孕生活参照书
21368200000008

第8章 健康妈妈怀孕第一月(7)

要进行适当的活动

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胃排空,减轻饱胀感,进而刺激食欲。同时也能分散注意力,减少病人对自己身体不适的过分关注。这样的活动包括散步、听音乐,简单的家务劳动或者并不耗费较多体力的工作。当然如果反应较重,呕吐剧烈,不能进食,还得适当休息。必要时还应及时就医,输液补钾,以免延误病情。

选择可口的饮食

应尽量迎合自己的口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同时也要摸索自己的反应规律,争取在反应轻的时候多吃些。少量多餐也能减轻恶心、呕吐的发生。此外,可尽量多吃含钾较多的食物,如香蕉、红枣、花生、海带、紫菜、豆类等,以补充因呕吐丢失的钾。

中医药疗法

韭姜糖汁

原料:鲜韭菜10克,生姜5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鲜韭菜、生姜捣烂,绞取汁水;再将少许白糖放入汁水中,拌匀即成。一日3次,饭前服,少饮之。

佛手姜汤

原料:佛手10克,生姜2片,白砂糖适量。

制作:前两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砂糖,温服。

孕妇要谨慎打预防针

所谓打预防针,就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这种防病方法又叫人工免疫。

有些预防针孕妇是非打不可的。例如,孕妇被疯狗咬伤后就必须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否则的话,一旦发生狂犬病,生存的希望是极少的。又如孕妇与白喉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后,也得做白喉疫苗的接种,以免染上白喉。此外,破伤风疫苗的预防针也得打。

不过,有些预防针孕妇是不需要打或不能打的,如麻疹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等。

因此,孕妇接到打预防针的通知时,应向防疫医生反映自己的怀孕情况,以及疾病史、过敏史等,由医生斟酌决定打针还是不打针。

孕妇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时间

产褥期破伤风是一种对产妇及新生儿性命均有威胁的病种,脐带风指的就是这种病。给孕妇接种破伤风疫苗是预防孕妇和新生儿破伤风最为有效的方法。

在预产期前1个月就要给孕妇注射破伤风疫苗。

因为接种破伤风疫苗后2~4周内,体内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只有在产生抗体后才能对该病有免疫能力。

孕妇用药的原则

胎儿是可以直接服药的,但要讲究方法。由于胎儿在羊膜腔中经常不断吞食羊水,然后又把尿排入羊水中。因此,医生可把有关药物直接注入羊膜腔,混于羊水中,胎儿可不知不觉地吃进药物。

显而易见,让胎儿直接服药比通过母体给胎儿用药,要简便有效得多。例如胎儿肺透明膜病,这是令儿科医生最为头痛的、被称为“早产儿头号杀手”的疾病,通过向羊水中注射激素类药物后,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可大大降低。

预防畸形胎儿的产生

在妊娠的中、后期,环境因素常常影响胎儿,虽然不可能造成躯体畸形,但可能造成孩子出生后生理功能失常和行为异常,这就是先天性行为畸形。新生儿脑麻痹、精神迟缓,以及行为和语言学习困难等病症,常是因为母亲在妊娠时发生过高血压综合征、阴道流血、营养不良以及吸烟、饮酒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因此,必须注意这些现象的发生。

怀孕后期用药不慎亦会使胎儿脑损害而造成行为畸形,如碘胺药进入胎儿体内,就会引起核黄疸。有核黄疸的孩子出生后就会有痴呆行为,过多摄入维生素A也会造成神经细胞分裂周期延长,使细胞数量减少。

孕妇要避免服用可致胎儿先天性耳聋的药物

小儿患先天性耳聋与母亲孕期使用某些耳毒性药物关系极大。如果孕妇在怀孕头3个月中应用耳毒性药物,即可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耳聋。

药物中毒导致的先天性耳聋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链霉素对听神经的损害最大,其次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另外,紫霉素、万古霉素、春雷霉素、瑞斯托霉素、安布霉素、多黏菌素B、巴龙霉素、尼泰霉素等抗生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耳毒性,可导致胎儿先天性耳聋。喹宁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的听觉器官,引起先天性耳聋。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如水杨酸类、磺胺类、利尿酸、速尿、心得宁、吗啡、烟、酒、砷、铅、磷、汞、苯、一氧化碳等均可致聋。

由于药物中毒性耳聋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所以,孕期用药应该慎之又慎,特别是孕期前3个月,最好不用或尽量少用耳毒药物,凡属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一律不用,切忌自行任意用药,需要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用药时间不宜长,用量不宜大。

孕妇应看医生的情况

频繁呕吐

孕早期大多出现呕吐,几周后自愈属正常生理现象。若出现频繁剧烈的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滴水不进,为防止水和电解质紊乱,危害母子健康,故应及早就医。

过分“显怀”

胎儿大小与妊娠月份不符。怀孕三、四个月却似五、六个月大,多表明胎为双胞胎或并发葡萄胎,应及时就诊,不可拖延。

阴道流血

孕期的任何时候出现阴道流血均属异常,如伴有小腹痛,多为流产、宫外孕、胎盘早剥或早产,要及早就医。

头晕眼花

孕期如出现头晕眼花,同时伴有浮肿、血压增高等现象,为防止妊娠中毒症,应及时检查治疗。

严重浮肿

妊娠中、后期,孕妇下肢可有轻度浮肿,如无其他不适,即属正常生理现象。但如出现严重浮肿,且伴有尿少、头晕、心慌、气短、尿中出现蛋白等现象,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心慌气短

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增大,孕妇在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时会出现心慌气短,属正常现象。但轻度活动或静止状态也出现明显的心慌气短,应考虑到并发心脏病的可能,应及时检查。

全身黄染

孕期如发现皮肤及巩膜发黄、小便显浓茶色、且伴有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及乏力等症状时,应想到并发病毒性肝炎的可能,应及早就医,以防止病情恶化。

风疹感染或用过致畸药物

孕妇如在前4个月内确诊为风疹或与风疹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则应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因为风疹感染对胎儿危害甚大,可使30%~50%的胎儿致畸。故应采取补救措施,如人工流产等。在前3个月用过诸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者,应及时就医检查。

阴道流水

孕妇未到预产期就发生阴道流水,可能是早期破水,为了防止难产,减少对胎儿的威胁,故应立即去医院住院治疗。

孕妇乳房胀痛的原因

大多数孕妇在停经40天左右开始感觉双乳发胀、疼痛,乳房增大,不敢碰乳头,而且乳头、乳晕变黑、变大。这是因为在受孕初期,妊娠的卵巢黄体继续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继而胎盘的绒毛又大量分泌这两种激素。

乳房胀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为乳房进一步增生、发育所致,为以后的泌乳作了生理铺垫,孕妇大可不必为此紧张。

孕妇腹痛的处理方法

孕妇腹痛可因处在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原因。孕早期引起腹痛的常见疾病有各种类型的流产、宫外孕,均表现为阵发性小腹痛伴下坠感,并伴有少量阴道出血,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妊娠晚期的先兆早产,可出现比较频繁的小腹痛,血压高或有外伤的孕妇如发生腹部持续性胀痛,腹部发硬和多少不等的阴道出血,应考虑到是不是胎盘早期剥离所致,此病可危及母子安全,应立即去医院诊治。如在妊娠前或孕期检查发现有卵巢肿物,在改变体位或大小便后突然发生持续性下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可能为卵巢肿物发生蒂扭转,应立即到医院观察、治疗。疼痛不能缓解时,需开腹切除肿瘤。妊娠合并肌瘤情况很常见,当肌瘤血运不足发生红色变性时,表现为持续性腹痛伴低烧,应住院保守治疗。

另外,急性阑尾炎也是导致孕妇腹痛的一种常见病,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低热。由于妊娠子宫的逐渐增长,阑尾的位置也不断上升,疼痛部位不像非孕期那样剧烈,确诊后一般可保守治疗。急性胆囊炎一般有发作史,疼痛在右肋下放射到右肩部,疼痛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胆管受阻时可出现黄疸,应立即到外科就诊。急性胰腺炎虽不常见,但病情危重,疼痛性质与胆囊炎相似。

孕妇检查肝功能的重要性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对人体的代谢、解毒、凝血及免疫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起着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随妊娠进展,肝脏负担也加重,肝功能有所改变。如转氨酶、胆红素、胆固醇可增高,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可下降。但由于肝脏贮备力大,可无明显症状,肝组织也无病变,产后可很快恢复正常。

病毒性肝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绝大多数成年人对甲型肝炎已获得免疫,不再受传染。但在怀孕后,初次感染了甲型肝炎,或者原来的慢性肝炎没治好,妊娠后病情加重时,孕妇的早孕反应常比较重,可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也比正常孕妇高,乙型肝炎还可传染给胎儿和婴儿。

由于肝炎的常见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无力,容易误诊为妊娠反应,所以早孕筛查门诊除了详细询问肝炎病史或肝炎接触史外,借助肝功能化验可及早发现肝炎,及时隔离治疗,这对于预防肝炎从普通型转为重型很有意义。另外,孕妇患上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时,则应立即中止妊娠,因为这两种肝炎对母、胎均有较大伤害。

孕早期有必要检查白带

正常妇女阴道内有多种细菌存在而不发病。当阴道黏膜受到损伤、化学刺激或月经等血液分泌物淤积,破坏了阴道正常状态,细菌就会趁此大量繁殖,从而致使阴道发炎。另外,阴道毛滴虫、霉菌引起的阴道炎也很常见。近年来,曾经绝迹的淋菌性阴道炎也屡见不鲜。

阴道炎可以没有症状,但大多有白带增多、脓性、臭味,外阴阴道黏膜发红,并有瘙痒、灼热、疼痛等不适。

各种阴道炎对孕妇、胎儿均有危害。阴道滴虫可引起泌尿道感染;霉菌在阴道黏膜表面形成白膜,胎儿娩出时接触可引起霉菌性口腔炎(鹅口疮),因疼痛影响吸乳,还可发展成霉菌性肺炎。淋菌可迅速传染给新生儿,最常见为淋菌性眼结膜炎,治疗不及时可以失明。

孕期阴道炎还可以使宫颈处的羊膜和绒毛膜发炎,坚韧度下降,容易使胎膜早破而引起早产、流产、胎儿宫内感染,严重时还会胎死宫内或使新生儿患败血症等,阴道伤口容易化脓、裂开或引起产褥感染。

因此,孕妇早期有必要去医院检查白带情况。

孕妇早期发热的防治

发热分低热(38℃以下)、中热(39℃以下)、高热(39℃以上)三类,感染性疾病均可致机体发热,重度感染,除了寒战、高烧,还可发生毒血症、败血症,出现休克、昏迷等。

孕早期要预防各种传染病,避免能引起发热的各种原因。长时间高热时须征求医生意见,决定是否人工流产。

妊娠妇女可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并均有体温升高的表现。最常见的是感冒,此外有急性扁桃体炎、肺炎、肺结核、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绒毛膜羊膜炎等。这些炎症除了引起发热以外,还有一些别的症状及表现。孕早期病毒性感染可致流产、胚胎停止发育或畸胎;晚期急性炎症可诱发宫缩,而致早产、胎儿宫内缺氧等。因此,一旦孕妇发热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并判断是否可继续妊娠,以及对症治疗。孕妇一定不要随意自行服药,用药前必须征得医生的同意。

孕妇心慌气促的防治

孕妇在妊娠期间,为适应妊娠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肺的通气量比非孕期增加40%。心肌发生代偿性肥厚,心腔扩大,心跳加快。再者,由于孕期母体的血容量比非孕时平均增加1500毫升,出现所谓妊娠生理性贫血,从而血液供氧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增大的子宫使心脏向上、向左移位,心脏在不利的条件下工作。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使得机体通过增加心率及心搏出量来完成额外工作。这些生理性的改变一般不出现症状,但遇活动量增多,就可出现心慌气急。对此,孕妇不必紧张。要注意做适量的运动,运动时,若遇不适,立即停止。最好的方法是休息。充分的睡眠可以解除身体的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孕妇心烦意乱的防治

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火热乘心,热邪扰心,则神明不宁,而出现烦闷不安、郁郁不乐或烦躁易怒等现象。主要分阴虚、痰火两类。

阴虚妊娠心烦

素体阴虚,孕后血聚养胎,阴血益感不足,心火偏亢,热扰心胸,而致心烦。证见:心中烦闷,坐卧不宁,或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咽燥,干咳无痰,渴不多饮,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而滑。宜用清热养阴、安神除烦之药膳治疗。

地黄枣仁粥生地30克,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枣仁研细,水煎取汁100毫升;生地水煎取汁100毫升。粳米洗净,煮成粥加入药汁,再煮沸。早晚温服。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黄连5克,生白芍、阿胶各10克,鲜鸡蛋2个。前两味加水先煎取汁,以30毫升沸水烊化阿胶,合并两汁,打入蛋黄,搅匀,煮沸,每晚睡前顿服。

痰火妊娠心烦

素有痰火积于胸中,孕后阳气偏盛,阳盛则热,痰热互结,上扰于心,遂致心烦。证见:妊娠心胸烦闷,头晕心悸,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苔黄而腻,脉滑数。宜用清热化痰之药膳治疗。

海橘饼胖大海500克,广柑500克,白糖100克,甘草50克。先将胖大海、甘草加水炖成茶;再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50克,腌渍一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熬至汁稠,停火;又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50克,搅匀倒盘,通风阴干,装瓶。每服5~8瓣,用已做好的胖大海甘草茶冲下,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