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21363100000011

第11章 当代为何有不腐的尸体

有人说,如果尸体经过药物等人工处理,不会腐烂也不稀奇,而我们所说的是在无任何人工处理的情况下,在这平常的自然环境中,竟有不会腐烂的遗体,令人称奇不已。

这事发生在河北的香河县,在香河县一个姓周人家里,放置着一个玻璃制成的透明棺形罩。罩内,一位身材不高、神态安详的老太太静静地睡着。她就是逝世了近8年的周凤至老人的遗体。倘若你在远处观看,你会以为老太太是睡着了,只有当你走上前去细细察看,才会发现经过近8年的自然风干、水分蒸发,老人遗体的肌肉已呈塌陷状,全身骨骼轮廓清晰可见。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竟是一具未用任何医学手段处理的自然木乃伊。这是什么原因呢?通常情况下,人死后,遗体如果不加以适当处理,就会慢慢腐烂的呀!

老人遗体不腐的消息立即引起国内外人体科学界、医学、生物学及气功学界的高度重视。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的考察者,针对老人遗体不腐的原因展开了一场无休止的争论。

有人说,老人一生重视“修炼”,像高僧一样修炼成了不腐“金身”。然而,周凤至是农家妇女,并不信教,也不懂得什么“修炼”。气功学界则认为,老人可能已炼就一身上乘的气功,达到了“金身”不腐的境界。然而,据其家人讲,周凤至从不练气功。修炼之说自然不攻自破。时至今日,尚没有人能对这种奇特的生命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为了逐步揭开这一人体奇谜,科学家对老人生前的经历和生活习惯作了深入调查,得知她早起早睡,生活很有规律。并且长年素食,口味清淡,不沾烟酒。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只能有利于养生长寿。

经过一番调查,科学家们终于发现:周凤至老人在辞世之前,确实出现了许多反常现象——那是1992年春天,在北京已居住了16年的周凤至突然要求返回香河老家。按照她的意愿,老家人遂于8月7日将她接回香河。2个月后,老人便开始了禁食、呕吐、排泄、吐痰等一系列净口净身的过程。至11月6日,老人咳嗽不止并拒绝进食,后被香河县医院诊为急性肺炎。

通过治疗,到11月15日,老人基本恢复了健康,接着要求进食,只是一改往日怕凉的饮食习惯而怕热。家人无奈,只好给她吃凉饭、凉菜,给她喝凉开水。在家人的安排下,88岁的周凤至于11月20日离开香河,回到北京长子杨守德家。从11月21日起,老人连凉饭凉菜也不吃了,每天只喝几杯凉开水。家人见情况不妙,赶紧为她准备了氧气袋。24日夜间22时45分,老人神智清晰,却突然自己动手拔掉氧气管,同时对家人说:“我要睡觉了,不需要它了。”随后慢慢地合上双眼,心脏停止了跳动。

奇怪的是,老人在停止呼吸后的24小时内,不但体温不下降,遗体也没有任何僵硬现象发生。24小时后,她的体温逐渐下降到与室温20℃持平,肢体柔软如常。第5天后,其手指尖开始变红,接着,手背和胳膊表皮均有红色液体出现。到了12月1日,遗体开始充气,仅仅一天的时间,全身都鼓囊囊的。12月1日,遗体表皮破损,并有大量异味红色液体缓缓排出。到12月25日,液体排完,身体又恢复了原状。自1993年元旦后,老人遗体上开始排出油性分泌物,半年之后,分泌物虽然逐渐减少,至今却仍未停止。

有关部门为了进行科学研究,让她的家人把她的遗体运回香河老家好好保存。七八年来,老人的遗体就在家里历经严寒(室温0℃)、酷暑(室温34℃)的考验,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埃及金字塔中那些历经数千年而不腐的“木乃伊”。如今,科学家们已经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谜底。原来,自然界中有一种堪称防腐专家的交喙鸟,它们生前喜食含有大量松脂的枞树和松树种子。这样天长日久,交喙鸟的全身都被松脂浸透了。正是这样天然的防腐物质,使得交喙鸟死后尸体长期不会腐烂,甚至连羽毛也不会脱落。古埃及人正是得益于这种动物的启示,用松脂等材料将尸体浸透,才制作出千年不腐的木乃伊。

有不少学者据此类推,认为香河老人遗体不腐可能与其体内不断排出油性分泌物有关。由于老人长年素食,口味清淡,摄取了大量诸如松脂等植物油脂。但是,这一条仍然不足为凭:全世界的素食者又何止一人?为什么惟独她的尸体能长期不腐呢?

后经考察后认为:周凤至老人临终前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上吐下泻,再加上体表排液等,身体已大量脱水;辞世后置于暖气边,室温高、空气干燥,身体水分几乎全部蒸发,这是造成躯体干枯的重要原因。因此,它暂时不腐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说法却忽视了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那就是:木乃伊在常温下是不可能保持至今的,因为它无法逃避大肠杆菌的繁殖。

不言而喻,老人的“金身”不腐一定另有原因。近几年来,无数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千里迢迢赶到香河县老人的故居进行考察。科学家们认为,这项意义重大的研究充分显示出21世纪人体科学研究的紧迫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一定会揭示出这一神秘现象的。

螺旋是生命的基本形态

20世纪50年代,当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之后,生命与螺旋的关系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各种反刍动物(如牛、羊)的头上,大都长着一对螺旋形弯角。田螺、蜗牛的外壳,也都呈现为美丽的对数螺旋形。这些形象都表明,生命和螺旋之间的确存在着特殊的联系。科学家们对此也作出了不少有趣的解释。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学者们进一步发现,生命和螺旋之间,不是人们所想像的简单的关系。1950年,著名生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长链是螺旋形结构,并把它定名为α—螺旋。其后人们发现,不但纤维状蛋白质有α—螺旋,而且球状蛋白也有α—螺旋。

此后的发现又进一步证明,许多大分子都有形成螺旋的倾向。比如,直链淀粉这一多聚酯是螺旋状结构;生物膜中心磷酯也能形成双股或单股螺旋;著名的DNA分子是由条状反身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所组成的。这些发现更加强烈地吸引着人们去探索生命与螺旋之间的奥秘。

为什么黑人都长有一头卷发,而黄色人种却绝大多数长着硬直型头发呢?原来,黑色人种的角朊蛋白结构呈螺旋形,而黄色人种的角朊蛋白结构是直形的,于是在宏观上就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总之,不管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看,螺旋是生命的最基本形态。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目前还没有人揭开这个谜。

人体的经络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医书中就有关于经络系统的详细记载,其中《内经》最为详细。古代医学一般把经络看作运行血气的通道,是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枢纽。但至于经络究竟是人体的什么结构,它的本质又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千百年来,尽管历代无数医学家对此进行细致考究,而始终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到了本世纪50年代,由于经络传感现象被重新发现,尤其是我国医务工作者根据经络学说首创针刺麻醉术,从而震惊世界医坛后,有关的经络研究便日益活跃起来,新学说、新观点层出不穷。

首先是日本学者大久保适斋在100多年前提出的经络活动是植物神经活动,尤其是交感神经活动的观点得到了承认,并且还被不少西方学者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经络的实际行经与人体解剖学中的植物神经系统很相似。所谓经络传感现象就是植物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而传导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生物能源——三磷酸腺苷和水释放出来的。但遗憾的是,以上的观点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其次是新西兰大学学者托马斯提出了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新的网状管道结构的学说。他把这种结构称做“自身原位丛”。他认为:“‘自身原位丛’是人体进化过程中留下的残迹。”当然这也是一种假说。因为人体内是否真的存在“自身原位丛”,还没得到证实。

其三是我国学者孟昭威提出了第三平衡说。他认为经络传感速度介于神经和分泌调节速度之间,是协调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未知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合作,协同完成全身平衡调节功能。这种说法很新颖,也有一定的生理根据,但没有形态研究的支持,因而没有被公认。

其四是我国的薛崇成和美国李宋宁等一些学者主张经络系统并不是人体的特殊结构或系统,只不过是大脑皮层中的循环性立体反射系统而已。

经络学说的观点众说纷纭,谁是谁非,只能等待医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来证实。

男人的大脑和女人的大脑有区别吗

男人的大脑和女人的大脑相同吗?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多年来,研究者通过对男女在气质、行为、心理和智力特征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男子在数学领域和其他抽象理论领域作出贡献的较多。这说明男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强,空间想像能力和音乐能力也明显比女子强;而女子在语言能力方面,人际关系及单纯记忆方面的能力却胜过男子。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些差别是由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造成的;一部分学者则把这些差别归为男女生理上的差别。两派各持己见,谁也不能说服对方。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男女在智力方面的差异实际并不大,无须对此探本求源。

1982年6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专家德拉可斯尤塔繁敏森和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拉夫赫路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解剖了14个“正常的”大脑,其中5个是女性,9个是男性,并比较了脑部胼胝体的形态结构。通过拍摄照片,投射放大绘图,测量胼胝体的长度、各部分的宽度和表面积,他们发现胼胝体左部(尾部或后部)存在着男女的不同。

这一发现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而胼胝体上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一大束神经纤维,虽然不是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惟一联系,但却是最重要的联系,起着沟通和协调大脑两侧半球的作用。

对这一发现学术界人士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男女在脑部胼胝体形态上的差异足以说明男女智力差别的根源存在于大脑之中。美国神经生理学家乔治城大学医学院教授理查德·雷斯塔认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发现过大脑形态的性别差异,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他们认为,许多研究表明,女性大脑两侧半球功能的专门化程度似乎不如男子。这可以用来说明女子在抽象思维、答问思维以及立体视觉活动的能力弱于男子。而女子胼胝后部较大,可能意味着两侧大脑半球连接紧密,因而较少两侧分化。拉可斯·尤塔敏森和赫路也“推测”他们的发现可能对女性大脑较少两侧分化的假说有利。这些学者都倾向于把男女在智力特长上的差别归于大脑结构功能上的差别。

另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生物学院的心理学教授袖罗征斯丹玛指出,即使今天的研究确实能证明男女大脑存在差别,女子的大脑较少两侧分化,也不一定能证明男女的智能有所不同。大脑两侧较少分化未必会使任何一侧的大脑半球能力降低。芝加哥大学研究性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安·彼德森也认为,男女之间不可能存在着先天性的智能差异。

男女大脑是否确实不同?男女智力差异的根源是否存在于大脑之中?很多学者认为,仅凭这14个标本的研究还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

人为什么会发胖

自从人们认识到肥胖的害处以来,许多胖子都要减肥。而医生提出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让肥胖者节食。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节食减肥通常失败。那么,人体“发福”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有人认为,肥胖的人体内有一种“致胖基因”可使肥胖症遗传。比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皮梅族印第安人,有85%的人是胖子,而且代代相传。而有些家族在这里是瘦子,搬迁到别处却又发起“福”来,这又该怎样解释呢?事实上,大约只有10%的胖子是遗传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女学者认为,人的胖瘦与人体内的五—羟色胺含量高低有关。这种五—羟色胺能够降低食欲,因而有一部分胖子可能是由于体内产生的五—羟色胺过少而食欲大增所致。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发福”,目前仍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