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最好的自己(向大人物看齐)
2132800000006

第6章 没有担当就没有希望(2)

这天,眼看着即将完工。他将拆下来的橱门板最后再刷一遍油漆。橱门板刷好后,再支起来晾干即可。但就在这时,门铃突然响了,他赶忙去开门,不想却被一把扫帚给绊倒了,绊倒了的扫帚又碰倒了一块橱门板,而这块橱门板又正好倒在了昨天刚刚粉刷好的一面雪白的墙壁上,瞬间,墙上就有了一道清晰可见的漆印。他立即动手把这条漆印用切刀切掉,又调了些涂料补上。等被风吹干后,他左看右看,总觉得新补上的涂料色调和原来的墙壁不一样。想到那个挑剔的主人,为了那即将得到的酬劳,他觉得应该将这面墙再重新粉刷一遍。

终于,他累死累活地干完了,可第二天一进门,他又发现昨天新刷的墙壁与相邻的墙壁之间的颜色出现了一些色差,而且越看越明显。最后,他决定将所有的墙壁再次重刷……

最后,就连那个挑剔的主人也对他的工作表示了满意,付足了他的酬劳。但是这些钱对他来说,除去涂料费用,就已经所剩无几了,根本不够交学费的。

屋主的女儿不知怎么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便将事情告诉了她的父亲。她父亲知道后很是感动,在女儿的要求下,答应赞助他上完大学。大学毕业后,这个年轻人不但娶了这个屋主的女儿为妻,而且还走进了这个人所拥有的公司。十多年以后,他成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他就是当时拥有世界五百多家沃尔玛零售超市的富商——萨姆·沃尔顿。

看完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觉得那个青年做事太死板了,那个屋子又不是自己的,何必那么辛苦地来回折腾呢?的确,这个青年的做法在有些人眼里是愚蠢的表现,但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假如他当时只是为了赚钱而敷衍了事,把那个屋子的墙随意粉刷一下,那么,他或许只能赚到粉刷的钱,也就不会有房屋主人后来对他的资助了,更不可能成就他后来的事业。房屋主人之所以要资助那个青年上大学,是因为他从一件小事中看到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而认真负责的人是每个人都喜欢的。

如今,全球沃尔玛零售超市的数量已达6000多家。“让顾客满意”是沃尔玛公司的首要目标,这也是萨母·沃尔顿责任感的最好体现,他将责任感融入到了为顾客服务的理念中,责任感也成为他走向成功最关键的一环。

对有的人来讲,责任重于泰山;对有的人来说,责任轻如鸿毛。一个人的责任心是轻是重,完全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内在品性。

埃里希·弗洛姆曾经说过:“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环境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

高尚的人,他们往往将自己的责任意识投入到所从事的每一件事情中去,将行为与责任保持一致,用责任来督促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你怀有这种观念的时候,你才能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投入更大的热情,对每一件小事都全力以赴。在你付出责任的同时,也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向大人物看齐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都有义务、有责任地去做好它。这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而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赏。

责任是简单而无价的。责任心不仅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是做事成功的必然保障。做人要有责任心,做事同样也要有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成功。你对事情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也决定了你的人生成就。因此,我们应该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负起自己的那份责任。

§§§05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松下幸之助的人生信条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如何要求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待人与律己的态度,可以充分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也是决定他能否与人很好相处的重要因素。试想,一个在课堂上都大声喧哗的同学,如果指责课间休息时玩耍的同学吵闹,这种指责会得到别人的信服吗?

作为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被职员们认为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而他自己也将“以身作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918年,松下幸之助考上了日本一所著名的高中,住进了学校宿舍,开始了集体生活。当时自修教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应该由包括松下幸之助在内的几个同学共同负责。可是,每天做卫生工作的时候,都只有松下幸之助一个人在干活。当时的他觉得这很不公平,就向同乡的一位学长告状。当时他说得慷慨激昂,觉得公理应该在自己这一边。

可是那位学长等到他的情绪稳定之后,只是慢悠悠地说了一句:“只要你自己尽到了责任和义务,不就好了吗?你又何必去责备别人呢?”

于是,从第二天早晨开始,松下幸之助还像往常一样,独自清扫着自修教室。只是这次他的心中已经没有了怨气。其他的同学虽然仍旧没有参加,可他已经不放在心里了。不久,那些同学看到松下幸之助一个人干活,而又丝毫没有怨言,便有些看不过去了。于是,他们也慢慢加入到了清扫教室的队伍之中。

松下幸之助并没有想到同学们最后会和他一起轮流值日,这件事情使松下幸之助终生难忘。步入社会后,他也一直抱着这种‘先看自己是否做到了’的信条,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经过多年的奋斗,松下幸之助创立了“松下电器”,并被尊称为“经营之神”。1981年,八十六岁的松下幸之助被日本政府授予“一等旭日大绶勋章”,这是日本国最高的奖章。如今,松下的分公司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松下幸之助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不要老是先去责备别人,而是要先反省一下自己:希望别人做到的事,自己是否做到了。学会自我反省的人,就能拥有更加平静、健康的心理。

向大人物看齐

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不但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也会以最快的速度提升自己,从而取得成功。

宽容是一门学问。对于小过失、小错误,你可以快乐地宽容对方。但对于大过失、大错误,就要考虑清楚。宽容并非包庇、隐瞒,而是帮助。同学之间朝夕相处,生活、学习都在一起,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首先应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严于律己,主动承担起责任。当你把争吵辩论的时间用来默默的付出,尽到自己责任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一样可以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和友爱。

§§§06 敢担重任,临危不惧——于谦保卫北京

1499年8月,明朝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线崩溃,京城里人心惶惶。

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宣布由王朱祁钰监国,并召集大臣商量退敌对策。有的大臣主张先逃到南方去,避过此劫后再做打算。

兵部侍郎于谦坚决要求给予有力回击:“京城是天下根本,人心所系,难道大家忘记了宋朝南渡的事例了吗?”

于谦的主张得到了多数大臣的支持。皇太后和王委派于谦指挥军民守城。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皇太后让王朱祁钰做了皇帝,又封于谦做了兵部尚书。

于谦欣然受命,当即立下军令状:“不见成效,甘受处罚!”接着,他便开始部署内固京师,外筹边镇。

1499年10月,瓦剌军兵临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

于谦重新调配兵力,精密部署。为了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于谦还下了一道严令:凡临阵打仗时,将官不顾士兵先退缩的,斩将官;士兵不顾将官先退的,后队斩前队。同时,他还命令把所有城门封闭起来,堵塞退路。

将士们士气振奋,下决心跟瓦剌军拼死战斗,保卫北京。双方刚一交战,明军枪炮轰鸣,乱箭齐发,瓦剌军首领也先的弟弟索罗和大将毛那孩首先中炮身亡。这一战,杀得敌兵溃不成阵。也先见势不妙,企图撤兵,明军紧追不放,瓦剌军死伤惨重。从此,也先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于谦立下了汗马功劳。

向大人物看齐

能力越强,责任也就越大。这是对一个人的肯定,也是对一个人的考验。

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责任,越是在危急时分越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是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社会职责的承诺。在考验中体现责任,在责任下锻炼自己的能力。

§§§07 心忧天下,不以己重——左光斗入狱

明朝名臣左光斗学识渊博,为官正直。

有一次,身为科举考试监考官的左光斗在寺庙内看见一名伏案熟睡的书生。他被书生案头文采激扬的文稿所打动,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貂皮披风解下,披在了书生身上。临走时,他问过和尚,才知道那书生叫史可法,是来京城应考的。

考试那天,左光斗在考场上见到了史可法,拿过他的试卷一看,见文风犀利,文笔生动,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

考试结束,左光斗把史可法带回自己的府邸,勉励了一番后,当着史可法的面对夫人说:“自家的几个孩子都没才能,将来我的事业就靠这小伙子继承了。”

史可法听后深受感动。自此,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

他们经常一起研习诗书,讨论国家大事,并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疾苦,全心全意为民请命。

左光斗一心一意想整顿朝政,却被奸人所害,于公元1625年进了监牢。在狱中,他始终坚持个人原则,遭到了残酷拷打。

左光斗被捕以后,史可法急得坐立不安,想找机会进去探望老师,但因看管严密,没能如愿。后来,他拿了银子贿赂狱卒,这才得到了一次探监的机会。

当天晚上,史可法换上一件破烂的短衣,扮做拾粪人的样子,由狱卒领进了监牢。

史可法走进左光斗的牢房,只见左光斗遍体鳞伤,左腿腐烂得露出骨头。史可法一阵心酸,双膝跪地,抱住左光斗伤心地哭了起来。

左光斗受伤的双眼已经睁不开了,但他知道是史可法来了,眼角涌出两串泪珠。忽然,左光斗大骂史可法:“你还来干什么?万一被他们发现,你不也会受到牵连吗?你我都完了,谁来振兴朝廷、拯救天下苍生啊?”

史可法心痛难舍:“老师对我恩重如山,我愿陪老师一块儿去!”

左光斗更急了,他用手尽力拨开眼皮,两眼像要喷出火来:“有我一个去死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再搭上一条命?你赶紧走!再不走,我就干脆收拾了你,省得奸人动手!”说着,他摸起身边的镣铐,做出要砸的样子。他们经常一起研习诗书,讨论国家大事,并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疾苦,全心全意为民请命。

史可法理解老师的想法,只好忍住悲痛离开了监狱,去继续他未竟的事业。

时隔不久,左光斗被奸人杀害。

左光斗身在牢狱,但心系天下苍生,可见其忧国忧民之心,令人敬畏。他努力为国分忧,却遭奸人所害,但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危难关头,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国家,国家的前途,并嘱咐自己的学生要担当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可见其无私与崇高。面对严刑拷打,左光斗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同流合污,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相当宝贵的。

同样,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要担起重任,好好学习,做一个品德高尚、积极进取的人,而不应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思努力。要想走向成功,辛勤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我们都要勇往直前,而不应轻言放弃。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去发展,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肩上的责任,正确的方向加上辛勤的努力,我们就能走向成功!

向大人物看齐

个人的安危无关紧要,在艰难的环境中能够把个人的安危与重大的取舍联系在一起,不以己重,这就体现出了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同时也体现出左光斗对自己肩负的责任的坚守。

每个家庭都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家庭充满爱。每个社会都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能够让社会平安、稳健地发展。每个企业都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能够让企业更有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而同样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也有自己的责任,那就是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的期待、社会的培养。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遭遇挫折或者经历痛楚,但再苦再难我们都要挺住,并且要勇敢地告诉自己:我能行!这股愈挫愈勇的劲头终将带领我们走向成功,不快乐的乌云也会随之消散。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不忘自己的理想,自己肩上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