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化腾的资本
21291200000011

第11章 热忱,把兴趣转化为生产力(2)

4.保持学习的心态,与行业一起进化

有人这样评价马化腾:“马化腾对市场的敏感度、对同类产品的学习能力,在中国网络界算得上相当突出,他懂得该学什么,并懂得在学到的东西里进行改进。”

实际上,马化腾不只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在腾讯公司中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员工学习和成长。他相信只有员工不断地优秀起来,腾讯才有可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腾讯公司内部有一个“二八原则”:80%的投入用在20%的核心人才身上。腾讯公司为此制定了“飞龙计划”,专门针对储备干部、部门经理级别人群的领导力培训。“飞龙计划”指的是每一年定期培养储备人才,目标锁定部门经理、中层经理,而“潜龙计划”面向更广阔的员工。“飞龙计划”每年甄选出几十名待重点发展的人才,进行为期6~8个月的学习计划。该计划包括了评鉴中心、高管对话、标杆学习、辅导实践、课堂培训、读书等。

除此以外,腾讯向中层经理提供就读MBA的机会以及定期的相关辅导,对基层经理也有相应的培训课程。腾讯发动公司内部员工揽才的“伯乐计划”就是一例。凡推荐的人才被录用,根据其职位重要性不同,“伯乐”可获500~20000元不等的奖励。目前通过这种办法,腾讯吸引到了不少来自微软、Google等跨国企业的优秀人才。

学习是成功的助化剂。人如果停止学习,就会退步,从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来说,人一旦停止学习,也就没有多大价值了。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如今的互联网企业,不学习的结果就是被别人超越,被市场淘汰。

谈到腾讯的未来,马化腾说:“今后将重点向跨国互联网公司看齐,不断学习他们的持续发展和扩张能力。腾讯过去成长的经验告诉我们,竞争是发展的动力,我们向高素质竞争对手学习来促进我们更快地成长,虚心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坚持自主创新……在竞争中和竞争对手一起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市场中,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竞争中,把自己的竞争对手作为榜样,跟随他,学习他,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马云说:“竞争者是一个最好的老师,选择优秀的竞争者非常重要,但是不要选择流氓当竞争者。”竞争者是你的磨刀石,把你越磨越快,越磨越亮,竞争最大的价值,不是战败对手,而是向竞争对手学习,发展自己。

eBay在全球C2C市场的实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窥视,使马云选择了eBay作为竞争对手。在淘宝总裁孙彤宇看来,eBay是一个非常好的“陪跑员”。孙彤宇说:“要找一个比我跑得快的人,这样两个人一块儿跑,我才会跑出比原来好的成绩,因为他跑在我前面,我想要超过他,这是‘陪跑员’的责任。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这可能比较自私。但如果身边有一个跑得慢的人,你真的很爽,尤其是离得很远了,你不断地回头去看,甚至还停下来朝他望望,有可能还点根烟抽抽,这会使得我们自己的脚步放慢。所以,我们要的是比我们跑得快的人。”

从竞争对手那里学会竞争,在与竞争对手比较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总结别人的成败得失,学会分析和总结现象背后的本质,找出别人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取其长补己短,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超越自我,获得更大的成功。

有些人,常常羡慕那些成功者,羡慕那些行业里成熟的企业,其实,他们常常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的成功凭借了什么,他们的成功是怎么来的?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我的很多知识、经验,都是从我的竞争对手那里学习来的。”从他人,尤其是对手的成功的经验中总结经验,加以变通和运用,才是一个企业成长最快的途径。

在哈佛演讲中,安邦保险CEO吴小晖强调:“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不断学习,但凡是比我们优秀的人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哪怕你的微笑很有魅力也值得我学一学。因此,要时刻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不断学习,才能成就更大的成长和进步。”

一个人的成长会面临很多机会、挑战和困难,要保持学习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吸取之前摔倒的经验和教训。做到这样,你的生命就会有更大的价值,只要学会如何不犯同样的错误,你的梦想就会更容易去实现。

5.是兴趣,让我坚持下来

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是运气太好。而马化腾自己总结说,是对QQ的兴趣与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马化腾说:“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马化腾的创业故事向人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热爱某一个事物,并执着地挖掘有兴趣的商业价值,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2013年腾讯网站的改版,是马化腾亲自操刀一年半的时间修改出来的,甚至包括网站的美工,都由其亲自体验完成。而其他处在马化腾这个地位的人,很少像他一样,对具体的业务花这么大的心思。对马化腾来说,他最大的乐趣就来自技术。在腾讯内部都称马化腾为“首席体验官”,马化腾认为这些都是首席体验官角色的日常功课。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体验并提升自己的产品,这也是马化腾最大的乐趣。马化腾说过:“我一直很喜欢这样的角色,是兴趣让我坚持了下来。”

当工作成为一种兴趣的时候,自然也就少了许多压力,进取之路也就会轻松很多。其实马化腾最初的创业想法并不复杂,和许多成功人士最初的想法一样——“探索、提升自己的价值”。当时,马化腾靠炒股积累了百万资本,已经不再需要为生计而奔波,可以把精力和爱好更有目的地转移到自己更热爱的行业上。马化腾热爱互联网,但当时润迅开发部主管的职位,却与他对于互联网的兴趣发生了冲突。作为开发主管,公司要求马化腾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必须放在寻呼业务上,而对于马化腾提出的关于互联网方面的相关开发,由于当时寻呼业的火爆形势,润迅并不重视。由于职业不能与自己的兴趣——互联网关联,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已经深刻认识到互联网价值的马化腾毅然决然地离开润迅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并收获了一路成功。

成立公司以来,对于马化腾来说,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体验并提升自己的产品,是他最大的乐趣,他一直很喜欢这个角色。也正是马化腾对事业的这份热忱,让他坚持了下来。如今企业发展到这么大规模时,他仍然盯着产品第一线。就像马化腾说:“发现自己的兴趣、渴望、理想,专注地去发挥自己最擅长的那个部分,就是有梦想有行动力的创业者。”

和马化腾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当我们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在上面,即使废寝忘食也会乐此不疲。研究表明,在创业上,当创业者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或项目时,比做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或项目成功的概率要高得多。

陈罡是蚂蜂窝的CEO,他的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知名UGC旅游服务社区。2006年陈罡还在新浪工作的时候,最大的爱好是旅行。陈罡在创业之前的很大一部分经历都是在从事和搜索引擎相关的产品研发。互联网的基因加上爱旅行的心,使得陈罡和他的搜狐同事吕刚在工作之余办了一个个人网站,存放和分享他们的旅行记忆和旅行攻略,周围的朋友也开始逐渐来这个网站进行分享和交流。陈罡说:“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已经有了将近十万的对旅行忠实的、狂热的粉丝爱好者。”看着有如此众多的旅行爱好者在这个网站上分享与交流,陈罡和吕刚决定离开之前的公司,将兴趣变成一份事业来经营。他说:“如果能把兴趣和爱好变成一个事业,我觉得这是再美妙不过的事情了。”

就像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说人们如果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调动自身的潜能、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去体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险阻,都会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其实,这种精神状态就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创业素质。而因为兴趣的出现,你就在无形中拥有了这一重要的素质,比起其他的创业者,就增加了一个成功的砝码,也可以说你在起跑阶段就占有了一定的优势。

有些人在如何选择人生目标中的兴趣与坚持一直抱有疑问:喜欢一个行业,是不是坚持后,下定全力去做就会成功?而身边好多拿高工资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却未必是自己喜欢的事业。面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可能现在的我们没有令人羡慕的经历和成就,但凭着一腔热血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谁能保证未来我们不会成就一番事业呢?未来的你会感谢此刻做出的努力,感谢当初的那个自己选择想要的生活。

6.始终是产品经理的角色

“写程序”出身的马化腾曾经形容说,自己创业至今还是保持着“产品经理”的心态。他自称自己是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很难想象担任CEO十几年之久的马化腾,到现在为止的创业心态还是“产品经理”式的,这似乎不像一个巨大产业CEO说出的话,但是仔细分析的话也有其道理。

马化腾给人的感觉是不善言辞,很多记者反应采访他的时候很无奈,让他讲一讲心路历程,马化腾寥寥数语,什么“挺艰难的,但是熬过去了”而已,但是如果让马化腾讲产品、讲技术,他立刻就滔滔不绝。

每天工作间隙,他会把IT类网站看上几轮,一旦发现什么合适的创新,就想办法移植到腾讯来。马化腾说:“现在成家了,有了小孩,要照顾家里,会占用一些时间,跟单身汉不一样了。工作方面呢,没有太大的区别。我始终是产品经理的角色。”

产品经理,顾名思义专注于产品,工作内容在于对产品的把控和对做产品的员工的领导。马化腾说:“我是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任何一个产品我都会去看,要不然怎么能知道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到底好用不好用,要不然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爱给自己的产品挑错,我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

敢问,在中国互联网世界中有几个能像马化腾一样踏踏实实,完全从客户角度出发的产品经理?互联网发展至今,当用户至上一次次地被提起;当以产品、用户为中心,打造极致成为口号;当人们由于自己装过几百个APP就自以为是合格的产品经理;当大量互联网从业人员都由于自以为发现了用户需求上的空白,就产生了自己创业肯定是一个互联网巨头的天真想法;再加上不懂技术只能围绕产品概念说事的互联网科技媒体助拳,一时间好像只有产品经理在改变世界。

当这些浮躁的情绪在整个互联网里绵延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沉下心来,真正地去深入分析用户需求呢?和马化腾一样,小米CEO雷军就是一个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一心专注于产品的“产品经理”。

在小米,雷军的第一定位不是CEO,而是首席产品经理。雷军不喜欢开管理会议,也没有什么季度总结会、半年总结会。雷军80%的时间是参加各种产品的会,每周都会定期和MIUI、米聊、硬件和营销部门的基层同事坐下来,举行产品层面的讨论会。很多小米公司的产品细节,就是在这样的会议当中由雷军和相关业务一线产品经理、工程师一起讨论决定的。

雷军是小米最大的产品经理。他带领小米的风格就是:在一线紧盯产品。如果确定一个需求点是用户痛点,就“死磕”下去,不断地进行微创新。在内部,雷军的产品方法论就一句话——要把用户当朋友,不要当上帝。雷军要求所有员工,在朋友使用小米手机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使用方法或技巧的问题,还是产品本身出现了bug,都要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帮助朋友。

有一次,雷军被朋友问到一个问题:如何把手机屏幕截屏存成图片。MIUI有专门的快捷功能键来实现这一功能,雷军就告诉他这个快捷键。但是被问过几次之后,雷军找来MIUI的产品经理说:“很多用户需要这个功能,但是我们的快捷键功能很多用户不知道怎么用。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让用户不用我们教,也能方便地截屏?”雷军就直接和MIUI的产品经理一起讨论,在白板上画产品设计原型,最终,设计出了在MIUI通知栏下拉菜单的开关上加入一键截屏的功能,非常方便。

互联网公司的游戏规则是“得产品经理得天下”。从市场调查、产品规划、设计、项目管理、产品上线、上线推广、产品改版升级等产品的全过程管理,可以说产品经理简直就是软件开发中的大神!也因此,一个项目,如果说成于产品经理,毁于产品经理,并不过分。

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做事一定要考虑周到全面。在产品和项目的策划过程中,也需要同事甚至客户的参与,虚心听取各方意见,耐心讲解设计理念,要经过多轮头脑风暴,这样才能拿出让自己和客户都能满意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