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拖延的心理学
21290500000026

第26章 果断执行:绝不犹豫绝不拖延(3)

在2003年年底,TCL收购法国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率先吹响了“全球规模”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号角;2004年年底联想又一举吞并了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进一步掀起了中国企业“全球规模”国际化高潮。我们把这两个问题拼图起来,慢慢就看清了事情的全貌:国际化有渐进式的“自我扩张型”国际化,也有跳跃式的“局部规模”并购国际化和飞鸟凌云式的“全球规模”并购国际化。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抓住了机会而不去付出行动,同样也是不能成功的。找到自己最适合干的项目,然后快速行动,不太顺利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常便饭,调整方向就是了。无论怎样,只要坚持,相信就会有成功的可能。在选择的道路上,也许会受到周围亲朋好友泼冷水甚至冰水,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随时调节自己的心态。时间一天天过去,机会一个个失去,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岁月易失,只争朝夕。所以我们要抓住身边的每个机会,快速行动,也许这个机会就会成就你一生的成功!

培养决断力,工作不拖延

决断力是处理任何重要事件时所必需的,很多情况下,良机稍纵即逝,犹豫不决的人很难抓住机会。

雷厉风行难免会犯错误,但也比那种事事求平衡、总是犹豫不决、拖拖拉拉、什么也不敢做的习惯要好。

一个人试图面面俱到是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的。

心理学家们指出:“世界上只有这种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他们首先会聪明地请教别人,与别人进行商议,然后果断地决策,再以毫不妥协的勇气来执行他的决策和意志。他们从来不会被那些让小人物们愁眉苦脸、望而却步的困难所吓倒。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行列里都会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最睿智的头脑也需要果敢的决断力。快速决策和异常大胆使许多成功人士渡过了危机和难关,而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几乎只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现实生活中,成千上万的人虽然在能力上出类拔萃,却常常在竞争中溃败而归,仅仅因为耽搁和延误。因缺乏果断的决断力,他们最终沦为平庸之辈。而数不胜数的成功者,因为在关键时刻能冒着巨大风险,迅速作出决定,而取得了最终的成功。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的人,无论他其他方面多么强大,在生命的竞赛中,总是容易被那些坚定的人挤到一边,因为后者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他们永远奔驰在成功的道路上。

我们要致力于形成一种快速决策的习惯,即使开始时这种做法很不成熟,但这样做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决断力产生信心,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独立精神。

1.根除拖延症需要决断力

一位业务员前去拜访一小镇上的一位房地产经纪人,想把一个推销与商业管理课程介绍给这位房地产商人。

这位业务员到达房地产经纪人的办公室时,发现他正在一架古老的打字机上打着一封信。

这位业务员自我介绍一番,然后介绍他所推销的这个课程。

那位房地产商人显然听得津津有味。然而,听完之后,却迟迟不表示意见。

这位业务员只好单刀直入了:“你想参加这个课程,不是吗?”这位房地产商人以一种无精打采的声音回答说:“呀,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想参加。”他说的倒是实话,因为像他这样难以迅速作出决定的人比比皆是。

这位业务员这时候站起来,准备离开。但接着他采用了一种多少有点刺激的战术,下面这段话使房地产商人大吃一惊。

“我决定向你说一些你不喜欢听的话,但这些话可能对你很有帮助。”

“先看看你工作的办公室,地板脏得可怕,墙壁上全是灰尘。你现在所使用的打字机看来好像是大洪水时代诺亚先生在方舟上所用过的。你的衣服又脏又破,你脸上的胡子也未刮干净,你的眼光告诉我你已经被打败了。

“在我的想象中,在你家里,你太太和你的孩子穿得也不好,也许吃得也不好。你的太太一直忠实地跟着你,但你的成就并不如她当初所希望的。

“在你们结婚时,她本以为你将来会有很大的成就。

“请记住,我现在并不是向一位准备进入我们学校的学生讲话,即使你用现金预缴学费,我也不会接受。因为,如果我接受了,你将不会拥有去完成它的进取心,而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当中有人失败。

“现在,我告诉你你为何失败。那是因为你没有作出一项决定的能力。

“在你的一生中,你一直养成一种习惯:逃避责任,无法作出决定。结果到了今天,即使你想做什么,也无法办得到了。

“如果你告诉我,你不想参加这个课程,那么,我会同情你,因为我知道,你是因为没钱才如此决绝地拒绝。但结果你说什么呢?你承认你并不知道你究竟参加或不参加。你已养成逃避责任的习惯,无法对影响到你生活的所有事情作出明确的决定。”

这位房地产商人呆坐在椅子上,下巴往后缩,他的眼睛因惊讶而膨胀,但他并不想对这些尖刻的指控进行反驳。这时,这位业务员说了声再见,走了出去,随手把房门关上,但又再度把门打开,走了回来,带着微笑在那位吃惊的房地产商人面前坐下来,说:“我的批评也许伤害了你,但我倒是希望能够触怒你。现在让我以男人对男人的态度告诉你,我认为你很有智慧,而且我确信你有能力,但你不幸养成了一种令你失败的习惯。不过你可以再度站起来。我可以扶你一把——只要你愿意原谅我刚才所说过的那些话。”

“你并不属于这个小镇,这个地方不适合从事房地产生意。你赶快替自己找套新衣服,即使向人借钱也要去买来,然后跟我到华盛顿去。我将介绍一个房地产商人和你认识,他可以给你一些赚大钱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教你有关这一行业的注意事项,你以后投资时可以运用。

“你愿意跟我来吗?”

那位房地产商人竟然抱头哭泣起来。最后,他努力地站了起来,和这位业务员握握手,感谢他的好意,并说他愿意接受他的劝告,但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进行。他要了一张空白报名表,签字报名参加《推销与商业管理》课程,并且先交了头一期的学费。

3年以后,这位房地产商人开了一家拥有60名业务员的大公司,成为圣路易市最成功的房地产商人之一。他还指导其他业务员工作,每一位准备到他公司上班的业务员,在被正式聘用之前,都要被叫到他的私人办公室去。他把自己的转变过程告诉这位新人,从那位业务员初次在那间寒酸的小办公室与他见面开始说起。

犹豫不决的人常担心事情的凶吉好坏,害怕今天做出一个抉择,明天会发生更好的可能性,因此,总是不敢做决断。事实上,他们却因此失去很多好机会、埋没很多好想法而不自知。还有一种人,因为惧怕承担责任,而迟迟不肯采取任何行动,因为行动就意味着要承担一系列的责任。还有不少人是被假设性的问题困扰而难于决断。

冬子是个很有理想的年轻人,但他到了35岁却还没有什么作为。这是因为他有一个坏习惯:在行动之前总是想得太多。三年前他曾经想开一家高档洗衣店,朋友们很支持他的想法,鼓励他赶快行动。但冬子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开始犯起了嘀咕:如果客人太挑剔怎么办?我只买得起国产的干洗机,虽然市场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有这个消费能力,可万一我真开了,没有客人怎么办?冬子琢磨了好久,朋友急了催他,他嘴里说着过两天就去选店面,但却迟迟不行动,时间久了,开店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三年中,城里陆续开了很多干洗店,生意都很红火,冬子又痛又悔。朋友劝他现在开店也来得及,但冬子又开始为自己开店能否有竞争力而烦恼了起来。

冬子的干洗店恐怕永远也无法开起来,因为他习惯于被假设性的问题所烦恼,还没行动就开始后退。其实他只需要强迫自己做一次,就能找到行动的感觉了。一件看起来很难的事情,有时候只需要花几分钟开个头,就能让他进入行动的状态、踏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但是,很多失败者就是拖延了一辈子也没付出这几分钟。

不要任务还没开始实施,就去做各种完全没必要的假设,也不必去做任何预测,真正行动后,你发现所有这些假设的问题都不存在,即使发生了,你也能很容易地找到解决办法。如果一个人总是习惯于行动之前在思想上给自己设置障碍,那他就将永远停留在起点。因此,只要做好行动计划,并用心去执行,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你的努力就会得到丰厚的报偿。

2.果断,就是立即执行!

拖延是人性的一种弱点,它在生活中不仅强大而且令人讨厌,企业管理者只有克服这个毛病,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也会使自己的威望得到提高。

历史上的许多悲剧都是由于拖延而产生,就那么几分钟就改变了命运,改变了历史。恺撒因为接到报告没有立刻展读,遂致一到议会就丧失了生命。拉尔上校正在玩纸牌,忽然有人递来一个报告说,华盛顿的军队已经推进到德拉瓦尔了。他将来件塞入衣袋中,牌局完毕,他才展开那报告,待到他调集部下,发出应战指令,时间已经太迟了。结果是全军被俘,而自己也因此战死。仅仅是几分钟的延迟,却丧失了尊荣、自由与生命!

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挫伤人的积极性,而能成大事的优秀管理者则与之恰恰相反。”凡是应该做的事却拖延不立刻去做,留待将来再做,有这种不良习惯的人,是弱者。有力量的人,是那些能够在对一件事情感到新鲜及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去做的人。人们最大的理想、最高的意境、最宏伟的憧憬,往往是在某一瞬间突然从头脑中很有力地跃出来的。

一个猎人,带着他的袋子、他的弹药、他的猎枪和他的猎狗出发了。虽然人人劝他在出门之前把弹药装在枪筒里,他还是带着空枪走了。

“废话!”他嚷道,“以前我没有去过吗?而且不见得我出去,天空中就只有一只麻雀啊!我真正到达那里,得一个钟头,哪怕我要装100回子弹,也有的是时间。”仿佛命运之神在嘲笑他的想法似的,他还没有走过开垦地,就发现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上,我们的乡村猎人一枪就能打中六七只,毫无疑问,够他吃上一个礼拜的,如果他出发时在枪筒内装好了子弹的话!

如今他匆匆忙忙地装着子弹,可是野鸭发出一声叫喊,一齐飞起来了,高高地在树林上方排成长长的一列,很快就飞得看不见了。

他徒然穿过曲折狭窄的小径,在树林里奔跑搜索。树林是个荒凉的地方,他连一只麻雀也没有见到。

真糟糕,一桩不幸又惹起了另一桩不幸:霹雳一声,大雨倾盆。浑身都是雨水,袋子里空空如也,猎人拖着疲乏的脚步走回家去了。

管理者每天都有每天的事。今天的事是新鲜的,与昨天的事不同,而明天也自有明天的事。所以今天之事应该就在今天做完,千万不要拖延到明天!

斯通充当全美国际销售执行委员会的七个执行委员之一时,曾作为该会的代表走访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一个星期二,斯通给澳大利亚东南部墨尔本市的一些商业工作人员作了一次励志性的谈话。到下个星期四的晚上,斯通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出售金属柜的公司的经理李斯特打来的。

李斯特很激动地说:“发生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你会同我现在一样感到振奋的!”

“把这件事告诉我吧!发生了什么事?”

“一件惊人的事!你在上星期二的谈话中推荐了十本励志书。我买了《思考致富》,在当天晚上就读了几个小时。第二天早晨我又继续读它,于是我在一张纸上写道:‘我主要的确定目标是把今年的销售额翻一番。’令人吃惊的是,我竟在48小时之内达到了这个目标。”

“你是怎样达到这个目标的?”斯通问李斯特,“你怎样把你的收入翻一番的呢?”

李斯特答道:“你在谈话中讲到你的推销员亚兰在同一个街区兜售保险单失败而又成功的故事。我记得你说过:‘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但是亚兰做到了。’我相信你的话。我也做了准备。”

“我记住了你给我们的自我激励警句:‘立刻执行!’我就去看我的卡片记录,分析了十笔死账。我准备提前兑现这些账,这在先前可能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我重复了‘果断就是立即执行’这句话达好几次,并用积极的心态去访问这十个账户,结果做了笔大买卖。发扬积极心态的力量所做出的事是很惊人的——真正的惊人!”

管理者的目的与这个特殊的故事有关,你也读了关于亚兰的故事,但是你可能并没有把这个原则应用到你自己的经历中。李斯特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

现在管理者要学会的是“立即执行”。因为在许多时候,立即执行的决定能使你最荒诞的梦想成为现实。它同样给乔治·林开辟了一条道路,下面就是他的故事:乔治喜欢打猎和钓鱼,他对“美好生活”的概念就是带着鱼竿和猎枪,郊游80公里,到森林里去,在那儿劳累一两天之后,再走回来,虽然全身污泥,但他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