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健康生活指南
2128200000021

第21章 七、饮食调养62问(1)

159.什么是冠心病病人膳食总原则

(1)控制总热量,维持正常的体重。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粗粮,以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的含量。单糖及双糖等应适当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应注意。

(2)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可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保护心血管,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每日最多进食一个鸡蛋。

(3)摄取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对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质不易消化,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有学者观察,过多的摄入动物蛋白,反而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每千克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应选用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对医治冠心病有利。

(4)多吃一些保护性食品。如洋葱、大蒜、苜蓿、木耳、海带、香菇、紫菜、茶等。研究人员发现大蒜和洋葱含有精油,这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分。适量饮茶可防治冠心病,因为茶叶具有抗凝血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渗透性,能有效的增强心肌和血管壁的弹性和抵抗力,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功能。

(5)饮食宜清淡、低盐。这点对合并高血压者尤为重要,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应控制在5克以下。夏季出汗较多,户外活动多,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冬季时,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应控制盐的摄入。

(6)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膳食中应注意多吃含镁、铬、锌、钙、硒元素的食品,并多吃蔬菜。

含镁丰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类及豆制品、枸杞、桂圆等。镁可以影响血脂代谢和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对血小板起稳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

含铬丰富的食品有酵母、牛肉、肝、全谷类、干酪、红糖等。铬能够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

含锌较多的食品有肉、牡蛎、蛋、奶。含钙丰富的食品有奶类、豆制品、海产品等,膳食中的钙含量增加,可预防高血压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

含硒较多的食物有牡蛎、鲜贝、虾皮、海虾、带鱼等。补硒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的损伤程度。

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心脏。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维生素C能够影响心肌代谢,增加血管韧性,使血管弹性增加,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而排出体外。

(7)忌烟酒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冠心病病人应当戒烟,减少饮酒量,当合并高脂血症时,应避免饮酒。并应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等。

160.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饮食有什么原则

(1)急性期。为发病后3天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皆需专人护理。发病的头3天,要以流质饮食为主,可进食少量菜水、去过油的肉汤、红枣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口服补液等。凡是会导致胀气、有刺激性的汤粥都不宜进食,如豆浆、牛奶、浓茶、咖啡等。补液总量约1000~1500毫升/24小时,分5~6次喂服。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引起心律失常。一般建议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小便中常见钠的丢失,故若过分限制钠盐,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予以调整。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因其不能活动,脾胃功能不好,故食物必须细软易消化。

(2)缓解期。发病4天至4周内。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改为半流食,但仍需少量多餐。急性后期总热能可增加至4200~5040千焦。膳食宜清淡、富有营养且易消化。允许进食粥、麦片、淡奶、瘦肉鱼类、家禽、蔬菜和水果。食物不宜过热、过冷,少吃多餐,保持胃肠通畅,以防止大便过分用力。3~4周后,随着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饮食可适当放松,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仍应控制,对伴有高血压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仍应限钠。肥胖者应减食。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应当避免,因它可引起心肌梗死再发作,这可能与餐后血脂增高,血液黏度增高引起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凝集而致血栓形成有关。另一方面,饮食也不应过分限制,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和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

(3)恢复期:发病4周后,病情稳定后,随其活动量的增加。一般每天热量可保持在4000~6000千焦左右。足量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则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乳类蛋白、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特别是绿叶蔬菜和水果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宜经常摄食。每天的饮食中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素,以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费力。此外,恢复期后,应防止复发,其膳食原则还应包括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饱餐,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预防血液黏度增高和血小板凝集。戒烟、酒,如伴有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者应限钠。

(4)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食物中水的含量应与饮水及输液量一并考虑,使其适应心脏的负荷能力。如患者伴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应限制钠盐,但临床上亦观察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尿中有钠的丢失,故应根据血液生化指标予以调整钠的摄入。有人研究缺血心肌的营养代谢,认为镁对缺血性心肌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膳食中含一定量的镁,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成人镁的需要量为300~400毫克/日,食物来源为有色蔬菜、小米、面粉、肉、海产品等。已知钾对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等均有影响,低钾血症易发生心律失常,故应注意如有低钾血症出现,饮食上应予调整。

(5)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清淡、流质饮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的心律失常有所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病后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

(6)注意高发季节的饮食调配,深秋和冬季是心肌梗死的好发季节,除了保暖防寒外,还应多吃温和、具有活血化淤功能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尤以各种药粥最为适宜。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饮食,可按一般冠心病病人的饮食安排。

161.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早餐应注意什么

(1)宜迟不宜早。传统的观念认为,早饭要吃得早,然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老年冠心病病人早餐不宜太早。这是因为,人体经过一夜睡眠后,绝大部分器官得到了充分休息,但消化系统夜间仍在繁忙工作,紧张地消化吸收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处于休息状态,至少需要2~3小时后,消化系统才能恢复正常功能。如果早饭吃得过早,就会干扰胃肠的休息,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已逐渐衰老,尤其是消化器官的功能日渐减退,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能量。所以,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早餐宜迟不宜早,一般应在8:30~9:00之间进行较为适宜。

(2)宜软不宜硬。早晨,人体的脾脏困顿呆滞,常使人胃口不开,食欲不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故早餐不宜进食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否则易导致消化不良。老年人早餐宜吃容易消化的温热柔软食物,如牛奶、豆浆、面条、馄饨等,最好能吃点粥,如能在粥中加些莲子、红枣、山药、桂圆、薏米等保健食品,则效果更佳。

(3)宜少不宜多。饮食过量会超过胃肠的消化能力,食物便不能被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会使消化功能下降,胃肠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胃肠疾病。另外,大量的食物残渣贮存在大肠中,被大肠中的细菌分解,其中蛋白质分解物——苯酚等会经肠壁进入人体血液中,对人体十分有害并容易患血管疾病,因此,老年冠心病病人早餐不可不吃,但也不可吃得过饱。

162.冠心病病人的膳食怎样科学烹调

冠心病病人的膳食要求是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低盐指每顿饭不超过1克,就像黄豆大小。低脂肪包括食物中脂肪及烹饪用油不超过30克。既不能多用盐,又不能多用油,那么怎样才能将菜炒得有滋有味呢?

用油建议:

(1)夏季多吃凉拌蔬菜、凉拌豆制品,在菜中放少许香油即可。冬季可多吃水煮菜。

(2)吃炒菜时,少放油,以菜炒熟出锅后盘子上不见油腥为宜,再调少许香油以增加口感。

(3)炒菜时油温不宜过高,专家认为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经过加热后,所产生的聚合物,有可能造成肝脏功能、生殖功能损害,还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冠心病病人尽量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更不要用炸过食物的油炒菜。

(4)炒菜时宜选用瘦肉。平常的做法需要用很多油才能将瘦肉煎炒熟,现在可以向习惯挑战,改变一下方法,先将瘦肉煮熟后再切成丝和片待用,同蔬菜一起下锅炒,味道也不错。

少吃食盐建议:

(1)调菜时以酸味为主。加醋可避免在食物中放盐或少放盐,因为很多食物本身就含钠,对于必须限钠的病人,饮食中不应放盐。而醋对冠心病病人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2)为了提高盐的作用,菜炒熟后可在装盘前撒盐。

163.如何给冠心病病人营养配餐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且与饮食关系密切,只要给以合理、平衡的膳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冠心病人的营养配餐应遵循以下原则:

(1)食物营养要丰富。每日可食用牛奶或酸奶250克,鱼100~150克或瘦肉100克,豆制品100克,绿色蔬菜300克,水果100克,粮食300~400克,油1~1.5克,鸡蛋每周2~3个。

(2)应少食多餐。每日4~5餐为宜。避免吃得过饱,因饱餐及高脂肪餐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饭菜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制作时可采用蒸、煮、拌、熬、炒、炖等少油的烹调方法。

营养配餐实例:

例1:

早餐:牛奶200克,大米粥25克,馒头50克,拌白豆腐、干芹菜适量。

午餐:大米饭150克,清蒸香菇鱼,炒小白菜,西红柿豆腐汤适量。

晚餐:小米粥25克,馒头100克,牛肉丝炒葱头,醋馏绿豆芽适量。

例2:

早餐:牛奶200克,小米粥25克,麻酱花卷50克,拌煮黄豆黄瓜丁适量。

午餐:蒸两面发糕100克(玉米面50克,标准粉50克),炒鸡丝50克,香菇丝,熬小白菜粉丝,西红柿鸡蛋汤(蛋25克)适量。

晚餐:大米饭100克,肉末(25克),豆腐(100克),炒土豆丝椒丁适量。

164.为何冠心病病人不吃主食是错误的

有些血糖过高的冠心病病人为达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常常不吃主食,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因为葡萄糖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若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必然要动用脂肪,使脂肪在体内分解生成脂肪酸,并在体内燃烧后释放出能量。由于脂肪酸产生过多,常伴有酮体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即“酮症”。因此,无论是正常人或是血糖过高的冠心病病人,每日主食都不能少于150克,即碳水化合物进量不能低于150克,否则容易出现酮症。

此外,不吃主食反而会出现高血糖症。这是由于人体需要热量,在饥饿状态下,需动用体内储存的蛋白质、脂肪,使之转化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的不足。长此下去,病人可出现形体消瘦,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165.为什么冠心病病人宜吃七八分饱

长期的临床研究和大量的病例分析证实,冠心病病人如吃得过饱可诱发和加重心绞痛,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及猝死。饮食的摄取量对冠心病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其摄取量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对患者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晚餐,因夜间更易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心病病人更不能大量进食。所以医学专家建议,冠心病病人宜少食多餐,每顿饭只吃七八分饱。

这是因为:

(1)进食后,因消化和吸收的需要,心排出量增加,才能满足这种需要,而排出量的增加,又依赖于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等,从而增加了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健康人由于冠状动脉管壁张力较大,供氧和需氧尚可达到平衡。但冠心病病人,由于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冠状血管储备力下降,饱餐后供与需就失去了平衡。同时,饱餐还可引起胃冠状反射,使冠状动脉收缩、血供减少,使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

(2)饱餐后会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易出现痉挛,血管收缩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从而使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并可导致各类心律失常发生。

(3)个别病人饱餐后,迷走神经兴奋而致窦房结抑制,可引起心跳停止或猝死。

可见,饱餐对冠心病的影响不容忽视,提醒冠心病病人,切不可为嘴而伤“心”。

166.冠心病病人不吃早餐危害大吗

清晨是冠心病发作和引发缺血性脑中风的高峰,清晨血液黏稠度增加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经长期实验证实,不吃早餐可以增加血液黏稠度,由此医学专家建议冠心病病人,一定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不给冠心病发作创造机会。

有研究表明,身体经过一夜空腹后,血液中血小板活性增高,使血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冠状动脉血液量减少,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人,因为粥样硬化斑块变得狭窄的动脉,在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状态下血栓容易形成,阻死冠状动脉引起心脏病发作,阻死脑血管则发生缺血性中风。早餐后,由于血液中促血栓形成的物质相对减少,血液黏稠度下降,这种危险性就大大减少。

因此,对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进早餐不仅是营养摄入上的需要,还是预防冠心病发作和缺血性中风不容忽视的辅助措施。

167.冠心病病人怎样适量补钾

钾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一般成年人体内约含钾元素150克,钾主要储存于人体的细胞内。钾是人体内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机体中重要的电解质,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调节细胞内液的容量及渗透压,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与神经行动的传递。钾对于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钾还能增强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心肌的兴奋性,故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