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健康生活指南
2128200000002

第2章 一、就医知识17问(2)

急性心肌梗死多为突然发病,少数患者发病时症状轻微,1/2~1/3的患者在发病前1~2天至1~2周或更长时间内就有先兆症状。

这些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感觉胸骨后疼痛或有压迫感(尽管老年人心绞痛多不典型,但临床上仍有20%~30%患者以典型心绞痛症状入院),同时这一阶段内,心绞痛发作比以前频繁,程度也较重,持续时间延长,并且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都不能缓解病状,甚至在病人休息或睡眠时发作。有的心绞痛还表现为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和心动过缓等现象,或伴有血压下降、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同时出现头晕、心悸、牙痛、咽痛、嗜睡或烦躁等不良反应。

所以,当发现有这些症状时,病人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下面是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表现的具体分述:

(1)疼痛。为最早出现而突出的症状。其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常表现为胸骨后有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甚至濒死的感觉,还伴有大汗和烦躁不安等症状。病发时持续时间可长达1~2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个别患者病情时轻时重可达数天之久。有25%~50%的病人为无痛性心肌梗死,常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这是因为老年人梗死面积大,梗死区心肌传导痛觉神经纤维减少,且对疼痛敏感性较低的缘故。

(2)心律失常。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是引起死亡,特别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心肌梗死后3天内心律失常发生率可达90%以上,而以最初24小时最为多见。前壁梗死时,多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下壁梗死时,多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房传导阻滞。病人要当心出现频发房性早搏或房颤症状,以免导致急性左心衰竭的病状发生。

(3)心力衰竭和休克。是心肌梗死的主要表现之一,两者的发生率共约占全部病例的50%,这两种状况可单独也可同时出现。休克时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昏厥。心衰时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或急性肺水肿等病状,并常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的现象。心力衰竭和休克一般发生在梗死3天后,但重者可与心源性休克并存于早期,后期可出现慢性右心衰竭。

(4)胃肠症状。发病早期剧痛时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并伴有消化道症状,且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表现者,应警惕心肌梗死。

(5)其他症状。主要是发热、白细胞增加、血沉加速。发热多在发病后1~3天出现,体温多在38℃以下,常持续1周。

10.导致冠心病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少数冠心病病人的病情凶险,来势凶猛,预后不良,有的甚至发生猝死,对此应提高警觉。导致冠心病猝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主支突然发生梗死(通常由血栓造成)现象,致使心肌大面积急性缺血和坏死。

(2)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缺乏营养而变得脆弱,容易导致心肌破裂。

(3)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致使心脏电生理紊乱,从而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纤颤)。

11.冠心病病人定期体检有什么好处

冠心病病人为能了解自己的患病程度,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只有通过定期检查才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听取医生的意见和建议,用以指导以后的日常活动和治疗计划。冠心病病人应提高对定期身体检查重要性的认识。

有些年龄较大的冠心病病人,由于自身对疼痛的体验迟钝,或是患病时症状不典型,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定期身体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以便于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冠心病病人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期间,有时心律失常可能会加重或性质改变,有的药物对肝肾功能可能会有影响,定期身体检查不但会了解心律失常的转归,也是指导停药或改药的重要参考;一般冠心病病人在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过程中,每周应做一次血压、脉搏和心电图检查,一个月左右应做一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还应加做心肌酶学检查;冠心病稳定阶段,至少半年应做一次较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肺功能、眼底、血液生化、X线胸片等。这样不但能了解原有冠心病的情况,也对防治冠心病的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提供了依据。

12.检查血脂前,需注意什么

冠心病病人定期检查血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高脂血症是导致冠心病的因素之一。高脂血症的形成有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常常从青壮年就开始侵袭血管健康,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常被人们忽视。冠心病病人如果再并发高脂血症的话,就犹如雪上加霜,所以冠心病病人要养成定期检查血脂的习惯。不过检查血脂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血前需禁食。采血前一天的晚上要禁食。时间是前一天晚上从10点钟开始禁食,保证空腹12小时以上才能于次日早上9~10点钟采取静脉血。

(2)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不要吃高脂食物,并且不能饮酒,因为酒精能明显升高血浆中的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

(3)要在生理和病理状态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这是因为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发生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死、妇女月经、妊娠等。

(4)在服用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氯噻酮)、激素类药物后不要检查。因为这些药物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

血脂检查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到医院采血化验前务必注意上述几种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无误。如果检查出血脂有异常,应当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血脂,最后请医生帮助确定高脂血症的诊断。

13.为何心梗发生后溶栓治疗宜早不宜晚

心肌梗死的发生就是因为在冠状动脉本身狭窄的基础上,血栓又阻塞了冠状动脉。因此,心肌梗死后立即清除血栓就成为当务之急。如能尽早应用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的药物,恢复心肌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保护心脏功能,并消除疼痛,可降低病死率15%~25%。

溶栓疗法如同疏通下水道一样,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即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后数小时内,应用药物或一些机械的方法,清除冠状动脉腔内的“水垢”——血栓,使冠状动脉重新“畅通”,血流得以通过,心肌得到再灌注,就可以增加缺血心肌的氧供应,使濒于坏死的心肌得到尽可能的挽救,使心肌梗死的范围缩小,心脏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对病人施行溶栓治疗是越早越好,因为梗死时间越长,坏死的心肌就越多,时间太久,心肌细胞都坏死了,溶栓就失去了意义。冠状动脉阻塞20分钟以后,心肌细胞就开始发生永久性的损伤,并开始死亡;3小时后,整个心室的“墙壁”就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垮塌”了;6小时后,几乎整个心室壁坏死。因此,冠状动脉要在阻塞3小时之内再通,才能避免心肌梗死发展到全壁坏死的程度,被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平均在75%左右。

通常溶栓治疗的方法有静脉内溶栓和冠状动脉内溶栓两种。由于静脉内溶栓治疗不需插管,简便易行,易于推广,而且可在一般医院内进行,甚至可在救护车中进行,因此使用更为广泛,现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措施。

14.冠心病病人出现腿疼症状为何要小心

冠心病病人看病时把心脏症状告诉医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如果有过走路时腿疼、休息后好转的症状也别忘了告诉医生,因为腿疼也是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心脏上的血管外,还常累及脑部动脉和外周动脉等多个部位。一个部位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意味着其他部位的动脉也有着相似的病理过程。无论有没有症状,有多处血管病变的病人更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老年人腿疼并不是衰老的表现,很可能是下肢动脉性疾病引起的。事实证明,冠心病病人中有40%的人合并有下肢动脉性疾病,而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中有60%存在有严重的冠心病。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下肢动脉性疾病患者并没有走路时出现腿疼的症状。为使这部分患者能及早发现疾病,建议病人在测血压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关注一下自己的“踝臂指数”(即上下肢的血压差)。这一指数小于0.9即为异常,是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一种可靠的方法,而测试的过程如同测血压一样简便。这就是说,血压不仅要在手臂上测量,还要在脚腕上测一测。

15.冠心病病人为什么要注意血糖变化

许多冠心病病人清楚地知道冠心病与血压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关系密切,却忽略了对血糖的重视,这是万万不可的。如果忽视了血糖含量对冠心病的影响,也会加重病情,贻误治疗时机。

有些冠心病病人没有糖尿病,但是很可能已经有了糖耐量异常的症状,这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表现。如果进一步发展到糖尿病,由于血糖高,对血管有破坏作用,会加重血管的粥样硬化。因此,发现自己得了冠心病的人,如果以前没有糖尿病,也应该定期检查血糖和糖耐量,以利于及早综合控制病情。

16.冠心病病人做手术为何需谨慎

当冠心病病人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时,病人和家属最为担心的是能否耐受手术,这是一个值得慎重对待的问题。因为做任何手术都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对于这一点,冠心病病人也不要太过担忧。如果经检测病人的心功能较好,近期无反复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发生,每小时能行走12~15千米而无其他不良症状出现的话,就可以适应任何手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做较大手术前要慎重做出决定,因为此时进行手术有可能导致病人心肌缺血更加严重,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心力衰竭及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高达10%~20%。因此,对此类病人,除非急症,一般不宜进行较大的手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一般要在3~6个月以后,最好在梗死两年后进行手术为宜。手术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间相隔得愈短,术后引发心肌梗死的机会愈大。

对于只需要局部麻醉的小手术和简单的眼、耳、鼻、喉科等手术,不论病情轻重都可以耐受。对一些可选择的手术,如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体内的良性肿瘤等,则要选择在心脏功能最佳的时机做。而对那些病情紧急,不动手术就要危及生命的急症,如大出血、内脏穿孔、恶性肿瘤等,不论心脏病的性质和程度如何,都要在严密的心脏监护下及时进行手术。

17.为什么中老年人要警惕“肩周炎”

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常常因为“肩周炎”的缘故备受肩痛折磨。时间一久,他们就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为肩痛就一定是肩周炎的症状。其实不然,肩痛可能是冠心病的前兆,应引起注意。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的心脏病。在发作时,心肌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出现代谢产物的积聚。代谢产物刺激心脏自主神经的传入末梢纤维(它们实质上是痛觉感受器),感受器把痛觉信号经过1~5胸椎前的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神经传入大脑,在大脑中产生疼痛的感觉。

由于肩部、胸骨部以及左侧小指等处的疼痛也是经过1~5胸椎前的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神经传入大脑的,大脑感觉中枢有时会分不清疼痛是来自心脏的,还是胸骨、肩膀的。所以,冠心病病人常会出现肩痛症状,有时甚至会掩盖其他部位的疼痛,因此对肩痛要引起高度警惕。一般冠心病病人除了肩痛外,还会有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不适。另外,冠心病发作时疼痛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且肩关节活动不受影响。肩周炎的疼痛历时较长,并常伴有关节活动受限。鉴别的方法是,冠心病引起的肩痛,在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药后可缓解,而服用止痛药如去痛片、芬必得等却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