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云的资本
21281000000031

第31章 变化——未来拼的是不断改变自己(1)

1.未来将面临更多挑战

2015年1月,马云在杭州出席阿里巴巴战略合作联谊会,在会上畅谈了阿里巴巴未来10年的六大战略,马云提出要打造国际企业:“我们不是普通的民营企业,也不是国有企业,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中国的‘国家企业’。就像三星、奔驰、谷歌和苹果分别对于韩国、德国、美国那样。”

马云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未来5年,全球化会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一个战场。马云很清楚将会面临强有力的挑战和困难,他把这个战略分成了三点。

第一,如何实现支付全球化体系这个难度非常之大,也就是说在天猫电商平台,支付宝必须要支持多币种同时交易。

第二,物流全球化的难度也是相当大,很多国家的物流基础设施还远远跟不上,这给物流全球化造成了相当高的困难。

第三,贸易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建立,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所谓国际化公司,通常讲需要拥有在全球知名的品牌,拥有全球化的网络渠道,拥有和国外普通民众直接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理念,等等。从这些方面看来,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只能说是国际化的一个起点。

目前阿里巴巴其国际批发和国际零售业务占其总营收的9.31%,而中国零售业务占据了80.14%的比例。这意味着,阿里巴巴上市的核心资产仍是淘宝和天猫等零售平台。来看一下,阿里巴巴的直接对手亚马逊的数据,有数据显示,2013财年,亚马逊全年总营收744亿美元,净利润为2.74亿美元;而阿里巴巴2013年全年总营收79.52亿美元,净利润为35.61亿美元。即便如此,亚马逊早就是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并成为欧洲和日本市场最大的网上零售网站。

亚马逊已经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除了电商还提供上游的正版音乐、影视、电子书等内容,下游的Kindle、Fire Phone等移动终端产品,这样强大的生态圈是阿里巴巴目前望尘莫及的。

国际电商业务链条非常长,包括进关、税务、支付、物流、清关和仓储等多个环节,阿里巴巴需要打通和积累的资源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同时,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不只有亚马逊一个,还有如eBay、沃尔玛等电商;在广告领域还有谷歌、Facebook等公司都是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

阿里旗下共有两个跨境平台,一是阿里巴巴国际站,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另外一个是被称为“国际版淘宝”的全球速卖通。速卖通是阿里旗下帮助中国企业把商品卖给全球个人消费者的网站,在俄罗斯速卖通已经有接近百万的用户。据市场分析公司显示,速卖通在俄罗斯的月均访问量同比增长超过3倍,达到1590万,大大超过了俄罗斯本土最大电商Ozon,成为俄罗斯名副其实的头号购物网站。原因在于速卖通在俄罗斯的平均客单价是25美元,仅为eBay客单价的一半。

阿里巴巴在2014年6月推出美国电商品牌11Main,意味着阿里巴巴在美国正式与亚马逊、沃尔玛等零售巨头交锋。11Main身为网上商城,容纳了诸多美国精品品牌,11Main更加看重有特色、美国本土制造的商家,而不是大规模、大众化的零售品牌。这体现了阿里巴巴的差异化策略,那就是:联合中小企业和个人卖家,用平台化的方式与本土B2C电商企业竞争。

11Main是阿里巴巴走向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它要把中国的淘宝、天猫模式带到全世界,把国外的品牌模式引进中国,打通购物壁障,另外建立起良好的金融、物流体系。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多,国内有着虎视眈眈的竞争者,国际上有着已经占领市场的领先者。作为一家成立只有15年的公司,阿里巴巴的国际化经验并不丰富,国际化团队和人才也并不充足。从这个角度来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不过是其国际化进程中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是十分艰难的,因为长期以来价值观、文化认知都有很大不同,尤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西方主导的经济世界,一家来自东亚的企业往往代表着“廉价、低端”,目前做得最好的只有韩国的三星、中国的华为以及日本的一些企业。中国的华为虽然在欧洲攻城略地但是在美国也连连受阻,中国互联网企业更是几乎走不出国门。

马云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国际化绝不仅仅是在国外有业务、工厂,而是有国际化的思想和战略。阿里巴巴应利用这次在美国上市的契机,把公关效应尽量放大化,组建熟知当地规则的团队,选好项目、做好产品、提供好服务,真正做到马云所说的进入一个市场就要改变当地人的生活。

2.变通,你永远不会走投无路

梁启超说:“变则通,通则久。”面对变化着的事物,如果我们固守过去的思想或者按照常规的思路,很可能会陷入死胡同里出不来。知变与应变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办事能力高下的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凡事要学会变通,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办成事情。如果你陷入了思维的死角而不能自拔,不妨尝试一下改变思路,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境界,这样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在2004年9月阿里巴巴成立五周年时,马云宣布了公司战略从“Meet at Alibaba”全面跨越到“Work at Alibaba”。马云为这个转型做的解释是:“Meet”就是把客户聚在一起,就像做水库,如果养鱼,没什么意思;如果做旅游,还要花费水电。所以,“Meet”的钱都是小钱;“Work”则意味着水库要铺管道,把水送到家里变成自来水,自来水厂赚的钱一定比水库多。我就希望电子商务对每一个中小企业来说都能像拧自来水一样方便。

这次转型主要是向更专业化的方向调整。马云认为到了2008年、2009年电子商务必然有一个爆发。因此阿里巴巴必须抢在这个变化前先变,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法解决。这是阿里巴巴保持变革能力的关键。

马云说:“阿里巴巴在过去的七年里和我本人近十年的创业经验告诉我,懂得去了解变化,适应变化的人很容易成功,而真正的高手还在于制造变化,在变化来临之前改变自己!”

因此,马云给那些有志创业的人提出了这样的忠告:面对各种无法控制的变化,真正的创业者必须懂得用主动和乐观的心态去拥抱变化!当然变化往往是痛苦的,但机会却往往在适应变化的痛苦中获得!

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有这样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原本同样的事物或问题,只要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就能够得出大相径庭的结果。美国威克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些蜜蜂和苍蝇同时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里,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那些蜜蜂拼命地朝着光亮处挣扎,最终气力衰竭而死,而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看来,在逆境当前时,我们有时候需要的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应该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动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循规蹈矩,一味守旧地求稳求安,只能裹足不前。要有所发展,就要能够变通、勇于创新,要学会变通的本领,善于打破一切常规。

1924年,美国家具商尼克尔斯的家突然起火,大火将他准备出售的家具烧了个精光,只留下一些残存的焦松木。看着家中一片狼藉,尼克尔斯伤心不已。但是突然,这些烧焦松木独特的形状和漂亮的纹理却将他的目光吸引住了。他小心翼翼地用碎玻璃片削去焦松木土上的尘灰,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涂上一层清漆,居然产生了一种温馨的光泽和红松非常清晰的纹理。尼克尔斯惊喜地狂叫起来,不久便制作出了仿木纹家具。一场大火,给他带来灾难,同时也带来了创造和财富。现在,尼克尔斯的第一套仿木纹家具还完好地收藏在纽约州美术馆中。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种子落在土里长成树苗后最好不要轻易移动,一动就很难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脑子,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地处理,用这个方法不成就换一个方法,总有一个方法是对的。哪一天生意变得很难做了,那是在提醒我们该转弯了。

事实上,坚持一个方向走到底是不太现实的,就像你开车,不可能总是方向不变,而是不时调整方向。有时候,环境变化得太厉害,如果你还不另辟新路,一定会栽跟头。同样的动作、语言、事情,会使我们的头脑产生一种定势。要摆脱这种思维定势,需要你发挥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灵魂。有了它,你才会变化自如。

马云说:“市场变化的很重要原因是需求变化了。”消费群体是一个很盲目的群体,一个潮流会莫名其妙地流行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掀起一阵风潮,引得人们蜂拥购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跟得上市场的节奏,琢磨市场的变化,主动去变通。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常常以过去的成败来看将来的机会。但是,经验常常限制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看不到新东西,创造不出新方法。

变通不是朝令夕改,不是故意寻求不同,它只是让你更好地实现目标。我们要敢于打破一切常规,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挑战的勇气,善于改变不适宜的东西,重塑新的起点。一个人只有懂得变通,才可以灵活运用一切他所知的事物,还可巧妙地运用他并不了解的事物,在恰当的时间内把应做的事情处理好。

3.在变化中求生存

2013年,马云给全体阿里巴巴员工一封公开信中说:“2013年阿里各项指标上是最好的一年,但这一年也是最具挑战的一年。以前,我们对别人、别的行业呼吁,天变了。今天我们发现自己头顶上的天也变了,我们脚下的稳健土地也在变化。这不是因为对手,而是因为我们的客户和市场,因为新技术的革命在变。”

马云认为时代在变,市场在变,阿里巴巴也在通过各种方法寻求着改变,但是变化的效果还未体现出来,所有阿里巴巴同仁都要更加努力,在变化中求生存。适应能力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适应变化的能力,它是一种以变应变的能力,是企业在恶劣的环境中必备的一种技能。

马云的想法是时代变了,你若不变就得死。对于企业而言,变化更是存在于分分秒秒,比如,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市场在变,技术在变,政策在变。而今天,世界的互联网格局在变,不能适应变化的中小企业必定将在翻腾的浪潮中翻船,甚至面临灭顶之灾。只有在平时的变化中,就注意训练自己以变应变的能力,才能在大的变化面前,临危不惧,转危为安。

在广州市举行的中国“首届网商交易会”上,马云说:“2007年火爆的股市不会回来了,真正要改变的是经济的结构和商业的文明,商界新生力量的起来,我看到经济的恢复,我告诉所有的网商,在网货交易会上感受的不是冬天,感受的是春天的来到,感受到的是希望的来到,因为世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变化,每个人都能切身体会。作为经营者,如果你不懂以变应变,不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唯一的命运就是被淘汰。

2015年“双十一”,马云的天猫平台成交额912亿元,13分钟就到了100亿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海尔与阿里巴巴合作,曾经在一天卖出12000台洗衣机,为此拉断了海尔的几条流水线,而这只是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做的一个小项目而已。

马云说:“中国制造业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你还在想‘Made in China’,因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叫‘Made in Internet’,所有的零部件、采购都在互联网上完成。刚刚我们的汽车节里,有两个小伙子造了一辆跑车,除了壳是模仿法拉利以外,里面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在淘宝上采购的,这辆车跑100多迈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还上车展了,最后以140万人民币卖掉了,叫‘Made in Taobao’。”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将创业者定义为那些能够“寻找变化,并积极反应,把它当作机会充分利用起来的人。”

美国《财富》杂志刊登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序中,企业名次常有明显变动。如1960年时排在前15位的公司到1980年只有8家仍保持着前15位的名次,其余7家已经不存在了。而到了21世纪变化就更大,新企业上榜越来越多。仔细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那些佼佼者成功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随着市场变动进行适时的创新、调整,由此成为国际市场上某一行业的领头羊。

比尔·盖茨说:“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企业最宝贵的东西是适应变化的能力,迅速抓住行业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变化不断重塑自我,从而始终保持成功。在软件这个行业,如果不时时刻刻想着被淘汰的可能,你就完了,你要是这时才意识到有了麻烦,那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