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修与静坐
2119000000005

第5章 佛教定学的概念(3)

天台智者大师之《摩诃止观》卷二有四种三昧之分别,即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此乃将从多之“止观行”依其实行方式而分类为四,借此四种行法,即可正观实相,住于三昧。止观行,即为得正智慧,而将心专注于一对象,并在身体上力行实践之谓。

1.常坐三昧,为依《文殊说般若经》、《文殊问般若经》而修之三昧。即以九十日为一期,独居静室,结跏正坐,舍杂念思维而系缘法界,观一切法皆是佛法,并专心称念一佛名号。于一期中精勤不懈,念念无间,则能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因仅修常坐一行,故又称一行三昧。

2.常行三昧,乃依《般舟三昧经》而修之三昧。又称般舟三昧。即以九十日为一期,于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无有间休,口常唱念阿弥陀佛,心亦常想念阿弥陀佛,即步步声声念念唯阿弥陀佛,三昧力及行者之本功德力,而于定中见十方诸佛显于行者之前,故又称佛立三昧。

3.半行半坐三昧,指依《大方等陀罗尼经》、《法华经》而修之三昧。前者称方等三昧,后者称法华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为一期,于道场内诵持陀罗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周),一旋一咒,疾徐适中,旋咒已则却坐思维,观实相之理,观毕复起旋咒,如此反复行之。法华三昧以三七(二十一)日为一期,修行之法包括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养、请佛、礼佛、六根忏悔、绕旋、诵经、坐禅、证相等次第。

4.非行非坐三昧,系指上述三种以外之一切三昧;亦即不局限于身体行仪之行、住、坐、卧,而含摄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南岳慧思则称之为随自意三昧。即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不拘期限,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此为四种三昧中最重要者。

以上四种三昧中,前三种均为实相为理观,仅有非行非坐三昧共通于事理二观。盖因四种三昧为天台宗“观心”时所必修之行法。在日本,最澄于比叡山亦建立四三昧院之道场以修之。其中,常行三昧对日本念佛法门之兴起,有深远之影响。

唯识宗、华严宗,乃以“禅”命名的禅宗,都有各自的分类方法,若从宗教修持的角度来探讨,天台宗的分类方法很有道理。此外,禅定自初步至高度,也分为十个阶段。即:①出家禅,②近善知识禅,③阿兰若禅,④离戏论愦禅,⑤身心柔软禅,⑥智慧寂静音声禅,⑦七觉八道禅,⑧离味着诸烦恼禅,⑨通明清净禅,⑩内智方便神通禅等十种禅法。也有将①四念处,②八背舍,③九次第定,④师子奋迅三昧,⑤超越三昧合称为五种禅。称四念处为所观,后四种为能观。

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大师也将禅分为五种。即:

(1)外道禅,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

(2)凡夫禅,谓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

(3)小乘禅,谓悟我空偏真理而修者。

(4)大乘禅,谓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

(5)最上禅,又作如来清净禅、一行三昧、真如三昧。谓顿悟自心本清净,原无烦恼,本自具足无漏智性,此心即佛,皆竟无异,依此而修者。

上述所举之分类,有的在《概述》中已经提到了,此处就不再重赘复述。

《大乘入楞伽经》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其卷三《集一切法品》举出了四种禅:

(1)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了知“人无我”之理,观察自己与他人之色身均为苦、无常、不净之相,乃至入于无想灭定。

(2)观察义禅,谓既知自共相的“人无我”之理,亦远离外道之自他各种造作,而随顺观察“法无我”之义。

(3)攀缘真如禅,谓若执著前面二种禅境,而妄分别两种“无我”,即是虚妄之念;若能如实了知彼等虚妄之念,并不念生起,则为攀缘真如禅。

(4)诸如来禅,谓住如来地,自证圣智者三种乐,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可思议之业用。

自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楞伽经》后,此四种禅法激发了当时讲究禅法者别辟途径,前述所说的五类禅法,即依《楞伽经》所说之四种禅而来;又肇起了中国禅宗菩提达摩所传之如来自性清净禅。

禅宗尚有如来禅、祖师禅、分灯禅之谓。如来禅实际上属前述之五种禅、四种禅之一。此禅之旨趣,系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烦恼,具足无漏之智性,且此清净心与佛无异,此心即佛,故五种禅中被称为如来清净禅,并以之为达摩门下相传之禅。然自中唐以后,禅宗因盛行棒喝、坐禅等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之方式接化众生,又因当时之如来禅仅滞于义解名相,而未至达摩祖师西来所传之真禅昧,故仰山慧寂禅师另立“祖师禅”之名称,以为达摩所传之心印,表示祖祖相传,以心印心主之意,以别教内其他诸禅,祖师禅系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接由师父传给弟子。后世之禅徒,不以宗密之如来禅为最上禅,反视为五味杂交之禅,而谓祖师所传之真实禅为一昧清净之禅,特称为祖师禅。分灯禅是指晚唐五代禅宗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五个宗派,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其禅法宗旨皆承祖师而来,但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门庭设施与接引学人的宗风,即所谓的五祖分灯,他们的禅法称之为分灯禅。包括了沩仰的圆相,临济棒喝、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照用,曹洞的五位君臣、云门的云门三句,法眼的对症施药、相身裁衣、随其器量、扫除情解等。分灯禅发展至两宋,更有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等的产生。其实,这些禅法的分类,都是萍末微风。

(第四节 学佛修行之目的)

乃至人格的完善

禅的修持无疑是证正等觉,获得无上之菩提,然而在末法时期谈何容易。因此,笔者认为通过禅修从而提高人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是完全能够办到的。学佛修定,就是学做人。

一、人格的缺点

太虚太师有句名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那么人格的独特的标准是什么呢?西方的《圣经》,中国的《论语》、《周礼》、《礼仪》、《礼记》、《孝经》等,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都是指导人的修养及自我完善的经典。根据佛儒的哲理,就处世而言,佛教学者弘学老师提倡,应该有三项原则:

1.放浪形骸,不离经叛道;

2.寄情山水,不流连忘返;

3.交明结友,不盲目崇拜。

这三项标准看起来似乎很平常,而实践起来,是非常难的。《论语·子罕篇第九》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是指孔子,孔子的性格很完美,没有意、必、固、我四项缺点。这些都是人格上的弱点。所说的三项原则,也是从克服这些人格上的弱点出发的。

“意”,指以主观的态度来处理事情,要做出精确的判断,必须经过对事物现象的仔细观察,资料搜齐全,并加以分析研究,也就是用深般若,如果只是用主观或乐观的想法,一定会判断错误。人的生活行为或许可浪漫一点,但决不能违背传统的道德,更不能违犯国家的法律。

“必”就是强行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或主张。每个人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必然不同,但绝不能强制别人来接纳自己的意见或者观点,否则不但引起他人的反感,伤害人际间的感情,甚至破坏团体(群众)间的协调性,使自己的人际关系陷于困境。

“固”就是执著于一个判断。为了确认判断的准确与否,需要多方研究,并在实践中求证。现实社会变化多端,以前正确的判断,往往因为环境的改变,人事的变迁而无法适用,故需要适当的修正,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如果执著于某一判断,必然会遭受失败,而被时代潮流淘汰。

“我”就是自我的意识太强和私欲太重,只考虑自己,为了自己的便利,不惜伤害周围人的利益。这样做只会使自己孤立于人群,人际关系恶化,或者周围只有“小人”而无真正的朋友。一个有般若智慧的人,能维持自己的主张,但也考虑到他人的立场,两者间作适度的协调,才是明智之举。

上述是针对自己而言,也适用于他人。因此,交朋结友就不能盲目崇拜。寄情“山水”的“山水”是以狭义概括广义,是说人不论做什么事情,不能只因自己的高兴而忘了其他的工作,更不能因私废公。要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抱负,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坎坷的岁月使人体会生活的艰辛。在逆境中能坚持孜孜不倦研读佛儒的典籍;所以弘学老师教导我们“贫穷待客有豪气,逆境读书无苦声”。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良好的道德规范,把痛苦当成磨炼,必定能成其完整的人格。做人要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人们推崇孔子“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也就是说孔子的人格,在温和中带着严谨,具有威严而又不给人压迫感;恭敬有礼,又不使人觉得拘束不安。

艰辛的生活最教人感受到挫折的痛苦,容易衍生出偏激的人格。具有深般若的人则不同,即能在逆境中取乐,并以忍辱求取历练,而创造出一套积极达观的思想,释迦牟尼如果没有六年的苦行,绝提不出“中道观”,所以近代佛教又倡导头陀行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在逆境中享受劳苦的滋味,就能创造出完善的人格,根据儒家经典中记载说:一次楚国的大臣叶公问子路,您的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子路不能总结回答,乃回去请教孔子,孔子便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厌也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你为何不说,他热衷于学问时,连吃饭也会忘记;专研问题时,便可以忘记所有之烦恼,而且从来不在乎衰老渐渐逼近。

孔子还说:“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孔子养成达观的性格,以自在的态度来处理生活。所以,我们应该以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克服人格的缺点,而达到做人的真、善、美!

二、傲气与傲骨

明代理学大师、思想家王阳明有一句至理名言:“人生大病只有一个傲字。”古人曰:“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丢。”笔者曾经看见弘学老师写有“只落得两袖清风,傲骨依然”的诗句颂赞傲骨。这傲气与傲骨常为人们的一贬一褒,那么傲气与傲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傲为何意?傲就是骄傲,傲慢和仗势欺人等行为,凭自己的地位、权势、金钱、才学,甚至家庭关系、容貌、技长等,瞧不起他人。佛教哲学著作中将傲称之为“慢”,是“五毒”之一,以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为性,能障碍不慢生起诸苦为业。窥基大师说:“有慢之人,于四谛理之三宝功行不谦,因由此生死轮回,受诸苦果。”这是针对是否信仰佛教说的,实际上妄自尊大的人,随时都与他人计较短长,其本身就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