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2118000000047

第47章 兄妹争锋

女皇帝武则天死了,但是想效法武则天的人却大有人在。

前面已述,发动“神龙政变”的有功人员全部被应天皇帝李显封赏。李显的弟弟李旦被封为“镇国相王”,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妹妹太平公主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至于宅第、田舍、奴仆、财物赏赐那就更是不在话下,不仅如此,皇帝还允许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可以设立私衙而开府,也就是说他兄妹二人可以成立一套自己的王庭班子来公开办公。至于张柬之等“神龙政变”的主要干将全部被封官进爵,张柬之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暐为内史,袁恕己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桓彦范皆为纳言,并赐爵郡王。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赐爵辽阳郡王,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琅邪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赵国公,殿中监田归道拜为太仆少卿。

然而,兔死狗烹的宿命依然上演,张柬之等臣发动政变,推翻的是母亲,还政的是儿子,这母子之间不管有过多大的宿怨和矛盾,可那母子亲情又怎能割离?这一点怕是忠于李唐王朝的张柬之等所没有考虑的。李显坐在了龙椅之上,封张柬之五人为了郡王,看似给了他们无上的荣耀,但却在不经意间就将张柬之等人的实权剥夺,解除了他们的武装。李显虽然吃过许多母亲的苦头,但母亲白发纷乱、面容憔悴、两眼迷茫一身病痛的样子让孝道的李显一想来就心疼,母亲的话一直回荡在应天皇帝的脑海中。“朕把你从房州接回,立为太子,原本就是要传位与你。可恨张柬之这老贼贪功,间离我母子的骨肉感情,竟刀兵斫宫,害我成了这样。”李显每一想到此,就觉得心酸。

李显归位,他知道如今朝中武氏子弟势力最大,许多军队也掌握在武氏子弟手中,为了拉拢武氏同时也是为了稳住政局,李显想到了李武联姻的方法,可此时李显的两个女儿安乐公主和新都公主早已出降,韦皇后却提出叫两个女儿离婚改嫁武氏子弟的建议,这法子当年母亲不就曾使过吗?武氏为了太平公主能嫁给武攸暨,竟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赐死。李显到没有使用这等残酷的手法,皇帝只是叫两个公主离婚,然后将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将新都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侄儿武延晖。李武两家亲上加亲,应天皇帝的大位一下就坚如磐石。李显拜武三思为司空,成为了宰相。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官拜司徒,晋爵定王。

安乐公主生于李显被武则天废掉帝位贬谪房州途中,出生时,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包住小婴儿,故小名“裹儿”。李裹儿虽然生出了想当皇太女的野心外,对新任丈夫武从训还很是满意,这到让武三思吃了一颗定心丸。几年前武三思与上官婉儿就在女皇帝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下,春风暗度了。如今李显念及当年婉儿的关心,在韦皇后的怂恿下将上官婉儿召进皇宫,拜为了“昭容”。上官婉儿终于从一个禁宫奴婢的身份便成了皇帝的嫔妃,韦皇后将婉儿视如姐妹,供御一夫。

李显身为皇帝到也威风八面,但他回到内廷却就说不起话来了,因为在韦皇后面前,李显向来就百依百顺,到也是坚定、勇敢、泼辣的韦氏成为了李显的依靠,才有他今日再登帝位的壮举,不然这个神经脆弱的男人早自决于人民了。李显在内宫说不起话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显的男性功能在房州十几年的极端压抑生活中早就被废。因此上官婉儿虽然贵为“昭容”,但在李显面前亦如韦皇后一样,也是摆设,可看不能用。这等便宜就只有让上官婉儿的老情人武三思来顺手牵羊了。

武三思急于投靠新君,上官婉儿也急于扶持自己在朝廷中的帮手,那韦皇后除了性问题需要解决外,她更多的还想有人能指点迷津,也好让她去过一把女皇帝的瘾,于是这三人一拍即合,从表面上看这三人是宫闱床第伙伴,其实暗地里他们结成了一股政治联盟。只是应天皇帝李显看着自己的皇后和昭容在与梁王武三思游戏时还在那里傻呵呵的直乐。李显在房州艰难时节对老婆韦氏所发的“你想干嘛就可干嘛”的誓言那到是真心实意的,没有因为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而改变。李显在第一次当皇帝时就说过“朕就算把天下送给岳父也没有什么不可”,假如不是被武皇太后立即废掉,怕这个头脑简单的皇帝还真就会将大唐的江山社稷送给了韦玄贞呢。

也许,韦家的皇帝梦就是被当年李显不经意对首相裴炎讲过一句气话而点燃,但马上就被武皇太后强大的铁拳给砸碎,但是今天,韦皇后要去将那成为一个帝王的残梦重新唤醒。韦皇后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帮手,上官婉儿在女皇帝武氏身边二十几年,对武氏的作派、手法和思想那是了如指掌。武三思虽然智慧不及上官,但他的政治头脑还是有的,何况他即是自己的亲家公,又是自己的裙下之臣,任意驱使自不在话下。武三思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要在床第间追风逐月他到得心应手,但若论搞政治斗争他就智商不及了,于是武三思将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宰相宗楚客介绍给了韦皇后成为了死党。

再说那个安乐公主李裹儿,自幼跟随父母吃尽苦头,如今贵为大唐的第一公主,自然就会扬眉吐气、飞扬跋扈起来,何况李裹儿天生丽质,美艳非常,被后世称为有唐一代的第一美人,如今要让笔者再来描述一番这安乐公主的姿容,就画蛇添脚了。

安乐公主见父皇册封了哥哥李重俊为皇太子,很不甘心。一天,她以父皇的名义和口气草拟了一道圣旨去到了含元殿,皇帝李显正在披阅奏章,李裹儿从背后将父亲的眼睛一蒙,就要皇帝在那圣旨上签字。过去很多次安乐公主和韦皇后都是这样做的,她母女俩经常背着皇帝卖官鬻爵,收了别人的贿赂就私自草拟好任命圣旨让皇帝签署生效。皇帝也听之任之,每次连看都不看内容就签发了。今天李显见这李裹儿举止怪异,他提笔正要签名时随便问了一句:“今天又收了多少银子呀?”

李裹儿撅着小嘴,说:“今天这道圣旨孩儿收不到纹银半分的。”

李显这就奇怪了,他笑着问:“朕的裹儿还有做亏本生意的时候?公主要朕签署的文件是什么呀?”

李裹儿搂着了父皇的脖子,撒娇地说:“孩儿是要父皇册封我为皇太女嘛。”

皇帝李显一听,这不是胡闹吗,自古就只有皇太子,哪有皇太女一说。李显这回没有依从安乐公主,他不签字了。安乐公主一下就哭闹开了,说:“祖母都可以当皇帝,我怎么就不可以当皇太女?”

被李裹儿一哭闹,李显心软了,想到这孩子天姿国色的却从小吃了很多苦,皇帝就忙着去哄这个宝贝女儿,皇帝说:“当皇太女这可是国家大事,你也得容朕去与大臣们商量一下啊。”皇帝好不容易把李裹儿打发走了,但李裹儿想到皇太女的事却被皇太子李重俊知道了。

皇太子李重俊是李显的第三子,却非韦皇后所生,圣历元年(698)封为义兴郡王,神龙元年(705年)封卫王,拜洛州牧,赐实封千户。后迁左卫大将军,兼迁授扬州大都督。神龙二年(706年)秋,被李显立为皇太子。李裹儿从来就没有把李重俊看上过眼,就算他成为了大唐的太子,李裹儿也没有叫他一声“三哥”,更没有称呼过一次“太子殿下”,李裹儿仗着父母的宠爱,又是当朝司空武三思家的媳妇,她见到了李重俊正眼都不看一眼,还直接把皇太子李重俊叫着“奴才”。这安乐公主被李显和韦氏百般宠爱,庶出的李重俊只好忍气吞声。可如今李裹儿要皇帝封她为皇太女,这问题就严重了,这不是分明要与自己争夺皇位继承权吗?李重俊心里也很明白,李裹儿之所以这样持宠而娇,胆大妄为,一方面是因为有皇帝与皇后作后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还是当朝最有权势的武三思的媳妇。皇太子没法去与皇帝、皇后和妹妹李裹儿计较,他只有把这笔账记在武家父子的头上。而武三思能够得势,又是因为上官婉儿将之引荐给了韦皇后之故,如此这般,皇太子李重俊对武三思、上官婉儿那是恨之入骨。

武三思与韦皇后的私情几乎是半公开化的,朝中大臣很是不满。这时洛阳天津桥上出现了匿名的小字报,竟将当朝司空武三思与皇后韦氏的秽行揭发开来,一时天下大哗,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一时成为了市民的饭后谈资。这事报到了朝廷上来,大臣们全在那里看笑话,到把皇帝李显给弄尴尬了,他总不能公开去认领一顶绿帽子来戴在头上吧。皇帝李显大怒,就叫武三思去追查,武三思他也懒得去查,因为查来查去还不是让自己无趣,但他却灵机一动,将这事的后台说成是张柬之等人在诬陷皇后,目的是要皇帝难堪。韦氏也配合武三思在后宫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在李显面前忆苦思甜,李显看到韦皇后委屈的样子,心都碎了,当即下旨将五王罢黜流放。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老话再次生效。张柬之被流放襄州,很快就忧愤而死;敬晖被流放崖州,后被武三思派人杀死;袁恕己被流放环州,得了疯病,后死于非命;桓彦范被流放贵州,被武三思被人杖杀;崔玄暐被流放白川,后病逝。“神龙政变”的五位主要干将因后被封王,历史上也把那场政变叫着“五王政变”,五王的结局如此这般而已。

武三思干净利落地除掉了“五王”,但他的心里依然在惦念那天津桥头上的娱记小报,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把他与皇后的绯闻公开发布呢。莫非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

不久,就有人秘密地在皇帝李显处告状,说是镇国相王李旦与镇国太平公主联合起来想谋反。自己的弟妹要造反,李显还真是有点慌。他立即任命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萧至忠去审理此案。这萧至忠却是一个耿直忠义的臣子,他接受案子后就对皇帝说:“陛下现在富有天下,难道还容不下一个弟弟和妹妹吗?当年相王要辞去皇嗣之位,武皇不同意,相王竟不吃不喝几天,武皇见其真诚才同意其让位。这份兄弟真情,陛下难道就真的要去割舍?”

李显沉默了,他们李氏在武周革命的风暴中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李氏传人就还剩他哥俩了,何况在他复位登极中弟妹都居功至伟,而那一份密报李旦、太平造反的上疏也没有真凭实据。李显便撤回了叫萧至忠去审理的旨意,密告之事也就不了了之。李旦与太平公主却让这件事情吓出了一身冷汗,李旦便将昔日幽禁宫中时练就的本事使出,对朝廷大事装聋作哑作其了乌龟来。那太平公主却大肆购置田产,弄了些文学男青年在府上玩起了风月,一派享受生活,及时行乐的样子。皇帝见弟妹如此胸无大志,自然很是喜欢。

韦皇后原来生过一个儿子,却被武皇杀了,现在眼见帝位的继承权落到了侍妾所生的李重俊手上,她于心何甘。便日日都在寄希望于女儿李裹儿能当上皇太女,这样说不定她母女就可以重温武氏的皇帝梦。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成天在皇帝耳边磨蹭,李显都被说心动了,于是李显就是问魏元忠和张说。魏元忠一听就断然否定地说:

“安乐公主这不是胡扯吗,从古至今哪有‘皇太女’的说法。”

李显将魏元忠反对立皇太女的话告诉了李裹儿,李裹儿大骂魏元忠为“乡巴佬”。

李裹儿想当皇太女其实就是想当女皇帝,其背后有韦皇后、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的支持。韦皇后想,自己的女儿若能当上皇帝,她还不成太上皇啊,说不定叫她先让为娘的也去过上几天皇帝瘾也未必不可。上官婉儿心想,不管是李裹儿还是韦皇后,谁当皇帝她都可以永葆荣华富贵。那个武三思就更不用说要大力支持了,李裹儿当了皇帝,李裹儿可是他武家的媳妇呀,他与儿子武崇训该享有什么样的地位,哈哈,古今也无先例,不用说那是既富且贵。

李裹儿要想当皇太女,还有一个人在暗自高兴,那就是镇国太平公主。因为李裹儿这个小妖精在前台折腾,就没有人在来注意她了,她就可以从容不迫地与临淄王李隆基在那灯红酒绿、莺歌燕舞中去仔细策划他们的事情了。太平公主自从她的初恋情人在政治斗争中被冤杀后,她隐忍了这么多年,太平公主的心中已经树立了这样的信念,这世上最大的幸福不是爱情,也不是金钱,而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那天李重俊下朝时在宫门处不期而遇见了安乐公主夫妇,高傲的李裹儿蔑视地看了皇太子一眼,她很不屑地叫了李重俊一声“奴才”。这安乐公主叫叫也就罢了,那皇太子到也忍了,可一身华服的李裹儿见皇太子李重俊低着头没有吭声,竟让自己的丈夫驸马爷武崇训也跟着一起这么叫,武崇训一想到自己将来也许就是女皇帝的丈夫,是“国父”,他胆子也大了,竟当着武三思、宗楚客等一帮宰相的面,连叫了皇太子李重俊三声“奴才”。武三思不仅没有呵斥,还面带笑容赞许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武崇训。这一切被一旁的李多祚将军看在眼里,李多祚怒目圆睁,很想上前斥责武崇训,但那李裹儿可不是好惹的,李将军只好作罢。

太子李重俊回到东宫,实在是忍无可忍,决定要先下手为强,于是皇太子秘密派遣我偷偷去拜访了对大唐向来忠心耿耿的左御林将军李多祚。我来到了李将军的府上,李将军还在为今天安乐公主与武崇训竟当着他的面侮辱了皇太子而生着闷气。我悄悄地李将军言道:“武氏父子肯本就没有把李氏王庭的尊严放在眼里,皇太子请求将军为了大唐的社稷再一次发兵,协助太子去杀了奸臣武三思。”张柬之等臣死于武三思之手,李多祚本来就心生寒意,再加上见那武三思父子如此地侮辱皇太子,义愤填膺,杀奸臣、清君侧,他也觉得是义不容辞。于是那天晚上,皇太子李重俊带领左御林将军李多祚、右御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兑、独孤讳之等,假传皇帝圣旨,出动了300御林军将武三思的府邸给包围了。

武三思、武崇训父子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带领御林军已经冲杀进武府,将武府上下被杀了个鸡犬不留,武三思与武崇训的人头就轻松地落了地。那晚恰巧李裹儿进宫看望韦皇后,被皇后留宿皇宫,躲过一劫。当我清点人头不见李裹儿那颗漂亮的脑袋时,急忙去报告太子,我焦急地对太子说:“如今已杀了当朝的太尉和李裹儿的丈夫,开工已经没有回头的箭了。”太子李重俊横下了心,他亲自带领我们这帮人马就去将皇宫围了,太子要我派遣士兵去守卫各门,他则亲自率领御林军去到了玄武门,以上官婉儿勾结武三思图谋造反为由,传话进去要父皇李显将上官婉儿交出来治罪。李重俊还是不敢把矛头直指安乐公主,因为皇太子知道,这个李裹儿可是皇帝与皇后的心头肉。李重俊拥军来到皇宫的时候恰巧遇见了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魏升被太子拉着一起参加了叛乱。

李重俊毕竟年轻,没有当年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那么老道,他围了禁宫却不攻打,结果宰相宗楚客与杨再思带领了两千禁卫军护卫太极殿,与太子李重俊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战机是瞬间即逝的呀。

上官婉儿不愧为是宫廷斗争的老手,她一听李重俊要皇帝交出她,婉儿却是临危不惧,她从容地对帝后说道:“陛下,太子的用意很明显,是想先杀婉儿,再杀公主,最后的目标是不言自明。”

韦皇后与李裹儿原本就是没有主见的人,一听上官婉儿对局势的分析,就放声大哭了起来,到把皇帝弄得没了主意。还是上官婉儿镇定,她再次平静地对帝后说道:“陛下与皇后不必慌乱,臣妾有一计,可保陛下、皇后及公主平安。”

在上官婉儿的说服下,皇帝李显与皇后韦氏、公主李裹儿一道登上了玄武门的城楼,宫外李多祚的士兵围在门外,因为太子号召他们是诛杀奸臣武三思,武三思既然已灭,还来包围皇宫,那些将士就很是迟疑。忽然看见皇帝登上了城楼,大家全安静了下来听皇帝有什么话说。李显站在城头,对下面的将士高声说道:“诸位将士,你们何以为乱?谁斩杀了领头叛乱的李多祚等人,朕不但不降罪尔等,还有奖赏!”

李多祚一听皇帝如此号召,他傻了,他对李氏皇室可是忠心耿耿地呀。可还没等李多祚开口申辩,他的手下已经掉转了枪头相向,瞬间,那李多祚、李承兑、独孤讳之和魏升就被士兵杀死。我见情势在转瞬间就发生了急变,我急忙带领手下的亲信百余人拥卫着太子就从肃章门逃奔而出奔向终南山。皇帝李显下令轻骑追赶,我与太子重俊逃至鄂县附近的一片树林里休息,忽然那些更随我们逃奔来此的部下将我与太子二人围了,我看见那些部下眼睛血红,剑拔弩张。其中一人愧疚地对太子说道:“背叛朝廷,是死罪。我们的父母妻儿都在长安,我们想活着回去见父母妻儿,没办法,别怪罪属下。”我仗剑挡在了太子的面前,但我立即就感到我的身体被无数的利剑刺穿。太子被这些随从杀死,并把首级献于朝廷。皇帝将李重俊的首级献于太庙,并祭奠武三思、武崇训的灵柩。由于魏元忠的儿子参与了叛乱,魏元忠事后遭到了宗楚客的弹劾,然李显念魏元忠对大唐的忠心没有加害。然而魏元忠很是恐惧,提出辞职,皇帝仍然不许。后来宗楚客等一再弹劾,魏元忠最终被贬黜出京,后行至涪陵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