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2118000000021

第21章 东都洛阳

长孙无忌死了,皇帝李治终于从舅舅高大的影子中走到了阳光下。随着长孙无忌权相集团的彻底覆灭,君权与相权决出了高下,李治踌躇满志,在武皇后的帮助下,他真正成为了君临天下的主人。此时武皇后还没有忘记一个人,那就是废太子李忠,在皇后的建议下,废太子李忠再度被废为庶人。

那天在肃义门的城楼上,李治与武皇后比肩远望,长安一望不到尽头。李治对皇后言道:“朕有一心病,一直耿耿于怀。”

皇后问道:“陛下何忧之有?”

李治望着远方说:“远在辽东的高丽,这块垒郁结朕心多年矣。前朝杨广就是为了荡平高丽而折腾亡国,先帝几次亲征,都无功而返。朕登基之时,就欲发兵征伐,宰相们都极力劝阻。如今朝廷肃整,国家富强,朕要承先帝之志,讨伐高丽。”

武皇后支持地说道:“臣妾当年伴驾先帝巡幸山河,先帝多次抒怀,要荡平高丽,可是壮志未酬。陛下子承父业,臣妾当壮其志。但臣妾近闻西域那个反复小人阿史那贺鲁兴风作浪,自封沙钵罗可汗,将我大唐让他代为管理的西域疆域据为己有,俨然已国王自居。陛下要想荡平高丽,还得先让阿史那贺鲁臣服才行,不然我大唐就两面受敌了。”

阿史那是西域远近闻名的一彪悍家族,曾在西域建立了突厥王国。当年李治的大哥李承乾在当太子时曾说过一句让李世民气破肚子的话,李承乾说:“等我即位成了皇帝,我就带领一万铁骑去投奔阿史那思摩,在他手下当一个小头目,那简直就是天下最为痛快的事情。”这也是李世民对李承乾恨铁不成钢的最要原因之一。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贺鲁都是阿史那家族的后代,阿史那贺鲁在太宗时代,摄于李世民的龙威,曾归顺了大唐,李世民还曾命阿史那贺鲁为丘道行军总管领军讨伐不臣服大唐的龟兹。阿史那贺鲁获胜后,太宗封他为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李世民去世后,阿史那贺鲁见李治被他舅舅玩于掌中,认为这个年轻的皇帝不过是个柔弱之君,便自立为可汗,搞起了独立王国来。

李治一听皇后的话,频频点头,说:“还是皇后想得周全。那个阿史那贺鲁欺朕年轻,竟胆敢公然对抗朝廷,朕早就欲灭了他。”于是李治第二天当庭派遣老将程知节为总管、王文度为副总管领军前去讨伐阿史那贺鲁。

程老英雄挂帅出发前,武皇后很不放心,皇后亲自差人来到了曾多次领军征讨过突厥的司空大将军李勣府。那天司空李勣会见后宫内侍官员的时候,我就站在大将军的身后。李勣大将军听闻武皇后对程知节为帅出征很是担忧,皇后要司空对出兵方略建议一二。大将军李勣沉默了,李勣心里在想,对外用兵乃朝廷要务,皇帝让一员华发老将去征讨,满朝文武不忧皇后却忧,看来这个武皇后真不简单。虽然李勣在讨伐突厥上多有心得,但去擅议征伐军务,可是重罪啊。难道这点皇后不知吗?我站在李勣身后,见大将军沉默不语,便站出说道:“末将早年更随李靖将军征战过西域,不如让末将前去程知节将军帐前听令,让末将为国家再建功业。”李勣望着我已经花白的头发,也认为派一员有经验的老将去辅佐程老英雄甚为合适,便奏请皇上命我前去程知节帐前听令。

程知节就是那个瓦岗寨的英雄程咬金,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当年挥舞两柄板斧立于两军阵前,任何对手都不敢小视。但程咬金毕竟老了,他早已没有了当年在王世充面前回马别拜的冲天气概了。当我只身匹马来到元帅府报到时,程知节将军因在朝中议事未归,副总管王文度暂代元帅府事宜。王文度见我也是一员老将,竟用轻视的眼光打量了我一番,问:“来将何人?”

我躬身回答:“大将军府中的苏烈,今受大将军举荐,当今万岁所遣,前来程知节元帅帐前听令。”

王文度又厉声问道:“原来苏烈苏定方就是你啊,本总管听说当年你曾跟随李靖将军征讨过突厥,曾百骑突入颉利可汗中军腹地杀得突厥人是狼狈不堪,可有此事?”

我回答:“前尘往事,何足挂齿。突厥未灭,末将实心不甘。”

王文度“哈哈”大笑,说:“这话中听。当年的李靖将军,如今的李勣将军都曾挥师进军过突厥,定方老将军也曾杀得颉利可汗狼狈不堪,可突厥的铁蹄又在践踏我大唐的领地,看来,扫平突厥还得靠本总管啊。”

我躬身说道:“末将曾跟随李靖将军、李勣将军多次讨伐过突厥,对西域地理略知一二。末将虽年事略长,却愿听从元帅府将领,自当奋勇杀敌,绝不退缩半步。”

“军中可无戏言,老将军可要想仔细,现在去向皇帝求情退出,还来得及。不然那万里黄沙,会掩埋了苏烈将军的一世英名。”王文度冷冷地说。

“若违军令,甘受军法。若遇敌酋,末将从不知后退为何!”我慷慨说道。

那王文度冷笑一声,挥挥手就让我去军监处报到候命。

程咬金元帅带领唐军奔赴西域,一路浩浩荡荡直奔安西四镇而来。程咬金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力气去冲锋陷阵了,但王命在身,也只有勇往直前。阿史那贺鲁见前来讨伐他的是一员华发老将,阿史那便带领万千突厥骑兵冲向唐军,唐军刚一接仗,副总管王文度部就败下阵来。我见情势危急,急忙带领手下五百勇士奋力杀入敌阵,救下了副总管王文度。我一时杀了兴起,挥舞大刀率先冲进突厥的阵营,我身后的五百铁骑毫不畏惧地左冲右突,杀乱了阿史那的攻击队伍,在我们万丈豪情面前,突厥军队只好回马退去。

收兵点将时,程知节将军见副总管王文度部损失惨重,大为生气。待我上前向元帅禀报:“禀告元帅,我部无一伤亡,歼敌一千五百,缴获战马两千匹。”元帅营帐里立即响起一片欢呼声。程知节元帅派军监去清点了人数和战利品后,他一捋颌下银须,朗声大笑,高声说道:“真不愧为李勣手下的勇将,英雄报上名来——”

“末将苏定方——”我慨然禀道。

“哈哈,原来是苏烈将军,本帅久仰,久仰!”程知节爽朗大笑。

副总管王文度见我领了风头,心中老大的不高兴。后来王文度一再建言程知节,以防守为主。我几次请缨出战,都被王文度驳回。王文度在程知节将军面前说我一味逞英雄,不顾大局,盲目轻敌。过了几天,王文度竟在元帅帐中忽然对全体将军说:“本总管接到皇帝密旨,皇帝命令我为讨突厥元帅。”全军上下一听哗然。程知节将军半信半疑,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站出列班,高声问道:“既然皇上有密旨,那就请副总管大人向全军出示圣旨吧。”

王文度厉声斥责我道:“你一小小偏将,也敢对本帅大呼小叫,退下!”

我对程知节元帅禀报道:“我们奉旨讨贼,本应制定方略,与阿史那决战。可王文度一味防守,懈怠军心,使军队疲乏。元帅你不应该放纵他的种行为啊!如今王文度又矫诏欺君,元帅应该立即将之逮捕关押起来,并遣使回京面圣请旨定夺。”程知节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王文度。程知节心里一定在想,拘捕王文度,若他真有皇帝圣旨,那他就是抗旨,这可是重罪,后果很严重。王文度还不至于敢矫诏欺君吧?于是程知节将军让手下将我请出了元帅营帐,责令我不得再过问军事。

这仗的结局可想而知。一天夜里,阿史那贺鲁忽然领军来袭,唐军在睡梦中被喊杀声惊醒,慌乱中与突厥的铁骑交战,唐军一败涂地,最后大败而归。残兵败回长安,皇帝李治大怒,下旨将程知节与王文度斩首。还是司空李勣出面劝说了好一阵,皇帝才消了气,留下了程知节与王文度的项上人头。

李治回到后宫,将讨贼失利的战况说与了皇后听,武皇后说:“那个李勣府中的苏定方竟能以五百杀一千五百,他曾是李靖手下的勇将,多次征西,陛下何不就用他为帅,再发兵征讨。”

第二天,皇帝李治在朝会时就破格地任命我为行军大总管,薛仁贵将军为行军副总管,领军十万前去讨伐阿史那贺鲁。

中原王廷与西北部游牧民族间的战争由来已久,在战国时期,以高筑长城来抵御匈奴的铁骑,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个强悍的君主除了修筑长城,同时还派出诸如蒙恬一类的军事天才去抗击匈奴。后来到了汉朝,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又产生出了一批像卫青、霍去病样的天才将领,才将匈奴打得一蹶不振,躲进了大漠深处。到了隋朝,文帝杨坚谋略西域,使得突厥分化为“东突”和“西突”,在强盛的隋朝面前,突厥再也无还手之力。知道隋末杨广时期,天下大乱,突厥人才趁机缓过神来,重新整装再次与汉民族开始了对抗,后来在李世民的强大打击下,各路可汗封李世民为“天命汗”,西域出现了一时的太平和繁盛。可到了李治即位,西域觉得有机可乘,因此又各自自立为王了。

我与薛仁贵将军在西域与阿史那贺鲁的战争经历了多少场血雨腥风的厮杀,这里就不再赘述,最后,大唐的军队挥师阿尔泰山,在招降了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部后,我们乘胜追击直捣阿史那贺鲁的大本营,在我与薛仁贵将军的两面夹击下,阿史那贺鲁被大唐军队四面围困。我命令阿史那弥射前去对这个沙钵罗可汗说,只要投降,归顺朝廷,我保他不死。阿史那贺鲁见大势已去,在唐军的重重围困中,困兽犹斗也是徒劳,便举起了白旗出营投降了我军。

显庆五年(660)春,当我与薛仁贵将军押解战俘回到长安时,全城百姓奔走相告,争相恐后地夹道相迎。皇帝与皇后在乾阳殿接受我与薛将军的献俘,满朝文武都喜气洋洋。当阿史那贺鲁跪在大殿当中后,李治开心异常,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对身旁的武皇后说:

“这个不知天高厚的阿史那贺鲁在朕登基之初就另立中央,给朕难堪,真是可恶。”

司法站出来请诛阿史那贺鲁。我急忙跪在皇帝与皇后面前奏道:“臣在阿勒泰围困阿史那贺鲁时曾许愿他说,只要投降,归顺朝廷,臣就在皇帝面前保他不死,故最后一仗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今臣斗胆冒犯天威,乞求陛下饶阿史那贺鲁不死。”

李治看了看身旁的武皇后,武皇后笑了笑。李治也笑了,他说:“卿平身,朕今日就屈法度以成全卿之信也。”皇帝在御园设宴款待征西将士,赏赐颇厚,君臣尽欢,我与薛仁贵将军大醉而归。

在武皇后的建议下,李治决定再次巡幸东都洛阳,让皇太子留守西京长安。皇太子李弘年方8岁,身体多病,虽有朝臣辅佐处理国事,但年幼的李弘见爹娘离开,终日哭泣不停。宰相无法哄劝,只好飞马报与皇帝与皇后。武皇后一听,心中甚为挂念,便派人飞骑前去长安接来皇太子。太子回到皇后怀抱,破涕为笑。李治见武皇后搂着年幼的太子眼含泪花,他对皇后说:“今后不管到哪里,皇后就把这孩子带在身边吧。看这孩子体弱多病的样子,找御医来好好给调养调养。”

武皇后却对皇帝说:“孩子小,身子柔弱,可慢慢调养,养养也就壮了,可陛下的身体才真正让臣妾担忧啊。陛下可要保重龙体!”

皇后话中有话,原来李治私下常常与韩国夫人和其女儿魏国夫人厮混,不管走到哪里,李治都要恳求武皇后将其姐姐和侄女带在一起。由于声色过度,李治就实感头重目眩。可病略一见好转,却又是游幸、打猎、饮酒、寻欢,皇帝对处理军国大事渐渐生出厌烦之感,除了喜欢过问边关战事,对讨伐突厥和高丽一直耿耿于怀外,对朝廷官员的升迁、考核、调任和那些繁琐的日常事务,他全部交由武皇后代为处理。武皇后在这方面却是极具天赋,浩繁的奏报、上疏她干净利落几下就替丈夫处理停当。李治见皇后如此贤能,到也开心,他便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了酒色游玩之中。

在东都洛阳,一日武皇后替丈夫阅处奏疏,一份波斯都督卑路斯的请安奏疏引起了皇后的兴趣,波斯远离中土,信奉异教,但却臣服大唐,对皇帝和皇后言辞甚为恭敬。武皇后一高兴,便提起朱笔下敕书封立卑路斯为波斯王。

皇后将那一大摞奏疏全部批阅完毕,让内侍将批阅过的文件发往中书省和门下省,再由宰相们发往各署执行。武皇后将御案上的《兰亭序》临习了一遍,宫人换上一张新绢,武皇后原本想再临一遍。但她忽然想模仿羲之笔意另外写点什么,武皇后略思索片刻,便提笔在那绢上写道:

皇帝敕曰:从今日起改百官名,以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尚书省为中台;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仆射为匡正,左、右丞为肃机,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其余二十四司、御史台、九寺、七监、十六卫、并以文训更其名,而职任如故。

皇后一气写完,自己又仔细鉴赏了一番,待墨迹干后,她便让人用黄缎锦盒封了。问宫人道:“皇上在何处?”

宫人答曰:“万岁正与韩国夫人、魏国夫人等一众嫔妃在御花园里赏牡丹花。”武皇后叫那宫人携了那黄缎锦盒与她一同前往御花园。

众嫔妃与各位命妇、夫人一见武皇后驾到,齐齐跪下接驾,连皇帝李治都起身降阶相迎。武皇后待让皇帝亲自搀扶了在御塌上坐了,便说:“臣妾在庭中为陛下操劳国事,陛下却在这里与众美人欢歌笑语地饮酒赏花,也太不公平了吧——”

李治亲自来给武皇后揉揉肩,笑着说道:“朕龙体初愈,一见那些奏章就头晕目眩的,皇后替朕披阅,替朕分忧,就是替天下分忧。皇后身为国母,母仪天下,理当若此,只是让皇后受累,朕心中不安。魏国夫人,来给你姨妈好好捶捶肩膀。”

魏国夫人像一朵盛放的明媚牡丹花一样地来到了武皇后面前,叫了一身“姨妈皇后”,武皇后心里对这孩子也很是喜欢,毕竟这是姐姐的女儿嘛。她一展笑颜,端起几上的茶盏来饮了一口,武皇后觉得今日的茶汤有异于往常。便问:

“陛下,今日的茶汤怎么这般香浓?”

韩国夫人一旁说道:“皇后你再仔细品品,看看能不能识别出茶的产地?”

皇后将那茶汤品了又品,香浓馥郁,甘润舌尖。武皇后说:“这真是好茶!所产何地?”

韩国夫人笑了,说:“这是娘刚从长安派人快马送来洛阳的葭萌春茶。”

“蜀门利州的葭萌秀芽吗?”武皇后疑惑的问。她知道,母亲杨氏一生就两个爱好,一为礼佛,二为煎茶。母亲对于菩萨是见神就拜,而对于茶却是独有一好,那就是母亲常年来只饮产于利州的葭萌春茶。这是因为杨氏当年随夫武士彟去到蜀门利州,利州西龛和北龛的菩萨灵验,杨氏在利州连连生下了两个女儿,那清碧的蜀江山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利州,杨氏还喜欢上了出产于当地的一种春茶“葭萌秀芽”。

葭萌乃利州古地名,传远古的蜀王将其弟弟封于此为王。蜀王喜欢养杜鹃鸟、种杜鹃花,于是名号为“杜宇”。其弟在山上发现了一种树,树的叶子可以用来煎汤解乏、止渴和治病,其弟问于土人树名,土人曰“葭萌”,于是其弟开始种植培育这树并广泛地教导大家如何制作和饮用,久而久之,大家就称呼杜宇的弟弟叫“葭萌”。杜宇成了蜀王后,就别封弟弟葭萌来到了蜀北一带为王,建立了苴国,蜀门那一带地方从此就被叫着“葭萌”。葭萌乃中国最早的茶氏郡,后来讲过长期演变,“葭萌树”被叫着了“茶树”。周朝时期,蜀人进贡茶叶到了中原,周王室的贵族一时间喜欢上了这种有别与“杜康”的饮料,中原就开始广泛种植,茶便分化成了多种流派和品类,在江浙、福建一带形成了有别于“葭萌”茶的风格。此乃旁话赘文。

武皇后一饮此茶,忽然想起了年迈的母亲,想起了她出生的那片土地来。那梵音缭缭的西龛古寺,那凌云悬崖的嘉陵栈道,那状若凤凰起舞的葱茏东山,还有那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天台山。当年爹爹带领她三姐妹在天台的梵天寺前植下的松树不知还枝繁叶茂不?那状若弥勒睡佛的山岭,那若日如月的湖泊,那满山的古茶树,在佛光的普照中,那葭萌秀芽自会生出一股优雅、神奇的别样香味来。

“好茶,好茶!”武皇后连连赞道,她又细细地品了一盏,回味无穷。那“葭萌秀芽”的汤色里简直蕴含有一股出神入化般的禅意,醍醐灌顶,大概就是这般境界。

武皇后去握着了魏国夫人滑腻的纤手,不让她在去捶肩,拉魏国夫人在她身边坐下,慈爱地问:“你外祖母身体可好?”

“外祖母身体很好,她常说,要想身体好,要想长寿,就得饮这葭萌茶汤。”魏国夫人满面花开地说。

皇帝李治一听就爽朗地笑了。于是大家便饮茶、赏花、赋诗,宫人们在一旁奏出的音乐让人听了神清气爽,这些音乐全是武皇后亲自谱写而成。武皇后叫那持锦盒的宫人上来将那丝绢在皇帝面前展开,武皇后说:“皇上品评一下臣妾的书法怎样?”

李治原本自幼就喜爱书法,在书法上也颇有建树。今日一见武皇后的书体,二王风范跃然绢上,李治眼一亮,说:“朕有几日没有临习《兰亭》法帖,看来水准要落后于皇后了。”

武皇后见丈夫夸奖,面露羞涩,继续说:“今日臣妾替皇上披阅完奏疏,忽然想到,皇上开创了大唐的一番新气象,何故还要去沿用前隋的体制。故臣妾斗胆草拟了一份将各部门更名的敕书,皇上审定一下,若觉不妥,臣妾再仔细修改。”

李治这才注意地去读那书法的内容,这原来是皇后替他拟订的一份更改官署名称的敕文。李治读完,为皇后这些奇思妙想所折服,连连说:“很好,很好!皇后真是才思敏捷,想出了这么多名字来,实乃不易。真不容易啊!好,将之立即发往中书省、门下省。呵呵,不不,应该是立即发往东台和西台,叫那些宰相们立即按照旨意行事。”

武皇后将朝廷的所有官职全部改了称谓,又让许敬宗臣等负责将《氏族志》修订更改为《姓氏录》。武皇后在洛阳赏花毕,提议皇帝移驾并州。并州太原是李氏的龙兴之地,于是李治便带领群臣去了并州,武皇后还特意带领了公主、命妇、夫人,浩浩荡荡地驾临并州,去到了他父亲的陵前。皇帝去晋王府祭奠祖先和阵亡的将士,武皇后与姐姐韩国夫人却去到了父亲周王武士彟的陵前,也同样声势浩大地祭奠了一番。

武皇后驾临文水,她想起了当年在文水为父守制的那三年艰苦岁月,不禁与姐姐拥有一处,大哭了一场。武氏族人此时战战兢兢地匍匐在武皇后的前面,深为当年对待杨氏及武氏三姐妹的傲慢而悔恨万千。武皇后见那些父老乡亲跪拜一地,她没有去计较当年的失落情怀,赐宴乡里,还让丈夫下诏并州80岁以上的妇女授正五品的有官名无实职的“郡君”称号,文水故里一片欢腾,齐声颂扬武皇后的贤明。

武皇后在并州风光无限,春风得意。工部尚书来报,说洛阳的凉殿工程已经改造完工,请帝后返回洛阳查验。李治夫妇在并州巡幸了两月有余,并打道回到了洛阳,去了那改建好的凉殿。那殿依着龙门,傍着伊水,山明水秀,花红柳绿,很是清凉。武皇后一高兴就赐名“合璧宫”,并在一九龙潭处游玩高兴,赋《游九龙潭》诗一首——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在东都洛阳,皇帝李治、皇后武元华、皇太子李弘,及韩国夫人武元英、魏国夫人贺兰纳之等众就在合璧宫中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个很是愉快而又美妙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