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小说选刊(2013年第7期)
2117700000009

第9章 创作谈:一颗石头(陈仓)

我常去陕西路逛逛。我是陕西人,逛陕西路,像是流淌在一根亲人的血管里。那天黄昏,再去逛时,在与南京路交叉的十字路上,我碰到了一颗石头,脑袋圆圆的,不含金不带玉,也不是一个雕塑。有人踢了一脚又一脚,有条泰迪冲上去闻了又闻,一个捡破烂的人跑上去,拿在手中掂了掂,大家都失望地离开了。

如果这颗石头在陕西老家,它可以靠着另一颗石头,旁边的小草黄了又绿。我可以用它打一个水漂,盖房子,垒石链,烧石灰,起墓。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为什么跑到了上海,跑到了一个没有石头的世界。这颗石头在上海没有兄弟,百无一用,显得那么唐突。被夕阳一照,就有一些刺眼。所以别希望有人来认同它,融入它。

那个认同你、融入你的地方,就是你的故乡。对于石头而言,上海绝对不是它的故乡。水泥是石头的亡魂,钢筋是石头的骨头,上海只是钢筋与水泥的故乡。我有一首诗叫《两个碑》,希望死后把我运回故里,不至于在陕西建一个灵魂墓,在上海建一个肉体墓,让一个人撑起两个碑,这是无比沉重的。每个背井离乡的人,其实都有两块碑。碑上雕刻着完全不同的墓志铭。这就是《女儿进城》中的“我”,呈现出的两个完全分裂的形象。

那天黄昏,我穿过车水马龙,把那颗石头拾了起来,带回了我的新家。《女儿进城》就是在那天晚上,在一片爆竹声中动笔的。写作的过程,我不停地出现幻觉,感觉自己是这颗石头,又感觉这颗石头有话要说。我只是代替它,用文字的形式,道出了一群离乡别土者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