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化学知识的萌芽,随着实践和生产的发展,半坡人懂得了使兽皮软化的鞣皮方法、荨麻纤维浸沤脱胶方法、原始的酿酒方法。
鞣皮技术与化学知识的萌芽有密切的关系。在植物纤维尚未成为人类的衣着原料之前,人们披叶衣皮,用以护体御寒。衣服起源于何时,至今还是一个谜。从山顶洞遗址发现的骨针,说明早在一万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学会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五经异义》载“太古之时,未有布帛,人食禽兽肉,而衣其皮”,《白虎通义》有“太古之时,衣皮韦”,从这些记载可以知道,人们穿兽皮衣服,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了。最初,人们将兽皮晒干后就加以利用。随着实践和生产的发展,人类掌握了使兽皮软化的鞣皮方法。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锉、陶刮削器、石刮削器与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熟皮工具极其相似,也可能当时还有竹木质或骨质的工具,这些都可能是原始人鞣皮制革的工具。鞣皮制革的原始方法,首先从剥取兽皮开始。半坡人利用石片、陶刮削器或石刀把兽皮剥下来。这种原始的剥皮方式,一直流传至今。我国鄂温克族、纳西族人就曾用石片剥取兽皮。等兽皮阴干后,然后再进行加工。加工方法比较简单,先把兽皮铺在平地上,用木锤敲打,力求平坦、柔软;再往兽皮里喷水,或者加朽木糟、米糠,事后卷起兽皮,等其发酵;存放一两天后,便用木刀或石刀把兽皮上的肉丝和脂肪刮下来,形成生皮子;最后,用木刀或石片鞣皮,用烟熏烤,形成熟皮子。赫哲族、鄂伦春族的妇女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鞣皮技术,她们也是经过阴干、打平、发酵、刮肉、鞣制等步骤,最后形成人们使用的熟皮。
荨麻的脱胶技术是半坡人取得纺织原料的重要环节。距今六千多年前的半坡人,估计他们为了遮风御寒、取暖,制作服装的衣料已不限于毛皮,当时半坡村落附近生长有荨麻属植物,这种植物茎皮纤维柔韧,可织布缝衣。我国利用野麻织布缝衣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庄子·盗跖》中记载:“神农之世,卧则居之,起则于之,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荨麻纤维细长、坚韧、耐腐蚀,而且质地轻、散热性好。古籍《东门之池》中记载“可以沤”;《蜉蝣》中有“麻衣如雪”等,说明荨麻纤维用手或工具撕劈,可直接提取,再经过水煮提炼,进行发酵沤制,自然脱胶,然后加工成纱线,再纺线织布。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一些陶片上及陶钵的底部,保留了清晰的布纹印痕。人们在制陶时利用麻布垫陶器,说明麻布已不是很珍贵的纺织品了。《礼记·礼运篇》中记载“未有丝麻,衣具羽皮”。
《韩非子·五蠹》说部落联盟领袖尧“冬日狍裘,夏日葛衣”。这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不仅可以穿兽皮,还可以在天气较热时穿轻薄透气的葛麻衣。
我国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远古时的先民,经过一代又一代人长期反复的实践,逐渐掌握了原始的酿酒技术。最早出现的酒是果酒,可能是偶然的原因,人们发现含糖野果经过自然发酵,香气溢出,受此启发,便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发酵野果,酿造果酒。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学会了用谷物做酿酒的原料,酿造米酒。处于渭河流域的半坡人,生活环境依山傍水,他们在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时,同自然界的野果和自然果酒接触的机会不会太少。
由于农业的发展,谷物的增多为酿酒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来源。酿酒器估计就是大口直腹,中腹部有透穿小孔的尖底器。饮酒器有葫芦瓶、细颈壶、高脚杯、陶杯等。
酒,气香味美,可活血行气,提神御寒,消除疲劳,数千年来和人们结下不解之缘。我国的佤族、景颇族、独龙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普遍有饮酒的习惯,他们利用谷物或植物的根、树液、果实酿酒,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酒的热衷与喜好。
估计六千多年前的半坡人用谷物酿酒,谷物并不会充分发酵,只能用掉部分淀粉,人们一般是把酒液和酒糟一同吃掉。半坡人对辛勤劳动得来的谷物加以充分利用,既可作为甜美可口的刺激性饮料,又能饱腹,而不造成浪费,这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王志俊)远古时期的先民一定会醉心于这种通过化学变化得来的新东西,通过年复一年的接触、实践和积累,酿酒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可以说今天琳琅满目的酒品类,丰富多彩的酒文化,正是人类长期的物质文明创造和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