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府在信息方面的一般职责是公开,对应于公民的知情权;保密是特殊职责,对应于公民受保护的权利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人们的利益需求创造了政府,也就是说,公民权利产生政府赖以行使的权力。公民权利是目的,政府权力是手段。公民委托政府行使权力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因此,公民对直接影响其切身利益的政府决策和管理应当知晓自然是题中之意,与政府的相关职责相对应的就是公民的知情权。因此,信息公开不是政府对公众的施舍与恩赐,而是政府应承担的法定责任与义务。政府信息的保密应当遵循的宗旨是有利于公共利益,主要针对的是可能有损社会成员即公民利益的敌对方或其他行为,这种职责是与公民得到保护的权利相对应的。
3.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得以落实的基础在于政府的透明运作
人民依照宪法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的权利,必须在充分了解和通晓政府运作过程中每个环节信息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得以充分实现。因此,公民对政府监督的有效性依赖于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而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同时也反映着政府接受公民监督的主动性程度,进而反映着社会的民主程度。
4.政府信息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之一
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是可利用性。在整个社会信息资源中占绝对比重的政府信息中蕴含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对公众而言,是人们在考察、评价社会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定位并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政府信息公开实际上就是政府信息的资源化应用,无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还是对政府的改革、创新来说,都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
政府信息化对政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张锐昕
张荣兴
1999年,中国电信、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与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联合启动“政府上网工程”,推动了各级政府部门在国际互联网上开通自己的网站,迈出了政府上网的第一步,政府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新的阶段。随后,各级政府纷纷着手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建构自己的虚拟机关——电子政府,把大量繁杂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通过设计好的程序逐步交由电子政府实施,实现了初步的电子政务。目前,政府信息化的任务是逐步建设并公开政务信息资源,拓展电子政务的内容范围;将更多的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搬上网络,为社会提供一条龙、全天候、多层次、综合性、有价值的信息服务。政府信息化的逐步发展已经成为了鞭策政风建设的推动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电子政务有助于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电子政务,在公众信息网上公开政府部门的名称、职能、机构组成、办事章程、相关文件、资料、档案等政务信息资源,架起了政府与公众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使得公众可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获取政府信息。电子政务实现的“一站式”
办公和“一条龙”服务,使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交税,申请项目等政府提供的便民服务;不只是提高了办事、办公的效率,也同时满足了信息社会里公众对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政府服务的便捷性的日益攀升的需求;网卜直接管理的办公方式和服务性职能的行使,将制约公务员的工作态度,端正工作作风,有利于机构人员由人浮于事向精简高效转变,加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
此外,网上信息共享和流畅快捷的信息传递,还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提供了信息基础和可操作工具,从而达到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丰的经济管理机制的目的。
二、实现电子政务可以加大政府的透明度和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规范和限制政府作为,促进依法行政,在人民群众心目中重建政府信用
所谓政府的信用,是指政府这个组织机构对外承诺以及实践承诺的程度与水平。我国目前的政府信用面临着危机,具体表现在一些地方不办实事,虚报、浮夸和形式主义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在群众中影响很坏。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着手。而政府信息化带来的政务公开和提供的技术规制,将使民众与高层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已经不再是不可及或偶然的事情。应当承认,直到现在,我们政府的活动还不是建立在人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作出确切预期的透明规则的基础上。许多行政机关和大量官员习惯了用不为外界人士以及其他政府机构知晓的内部文件、一事一办的领导批示,乃至经办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来处理各种公共事物。有些机构和国家工作人员甚至给公众乃至其他政府机构取得信息设置障碍,以便将公共信息据为私产,用以谋求个人或本单位的利益。网络使公民和政府实现了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沟通,打破权力行使的神秘性和隐蔽性,实现“阳光”行政,从而使“黑箱”操作难度加大。
从公民的角度看,通过网络公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政府在做什么,在怎么做,并可以以多种方式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决策过程。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将会有更便利的渠道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收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同时,由于公务员了解政务运行情况,也便于实施对政府的监督,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效防止腐化和滥用权力,制约公务员趋向清正廉洁,达到依法行政的目的。
三、政府信息化有利于政府发扬民主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化解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在逐渐增强,他们有意愿和能力争取民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活动。而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恰恰迎合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求,为公众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尤其是信息自由权)和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未来的选民安坐家中就可以异地投票,实施全民公决;可以把网络作为表达意见,与政府对话,甚至参与政策制订的“通天”渠道。人民群众对行政运行过程中的哪个部门、人员或环节有意见,可以直接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政府也可借助互联网直接倾听到人民呼声,了解群众意见,获得反馈信息,采纳合理化建议,避免经过多层过滤使得信息失真,保证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又加大了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也有利于政府及时地找出工作差距,修正管理失误,承担失职责任。可见信息技术的发达确实能为直接民主提供物质手段,同时也将对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产生空前影响。但网上政府行为必须用科学的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和制约,否则,它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多地显现出来。此外,电子政务为政府与公众的联系和沟通提供了最佳手段和最优途径,便于政府集思广益,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行政管理和决策,防止集体决策外表掩盖的个人专断;也使得专家建议的取舍、群众意见的采纳和决策程序的执行以及决策的实施置于公众的普遍监督之下,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作者单位: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
村务公开与加强基层组织政风建设
费永和
宋佩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真正的公开化,就没有政风建设的真正改善与加强。具体到村一级组织,推行村务公开则是加强基层组织政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风建设——村级组织不可忽视在我国整个行政体制中,切不可忽视村级组织的行政作用与地位。村委会,在群众眼里,它也是一级政府组织,村主任是全体村民的当家人,体现着鲜明的政权特征。群众了解政策,感知党风政风,听取上级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多的是通过村委会、村干部。他们办事公道,老百姓说政府公道,他们违纪违规,群众就对政府和社会不满。村委会与村干部不仅是群众中政风形象的具体代表,同时也掌握着事关全村群众生产生活发展方向的重要权力。
二、实行村务公开是村级政风建设的根本
以天津的村务公开为例,天津市西青区姚村1998年已跨人明星小康村行列,姚村的村务公开在全国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首先是财务公开,公开内容包括收支情况,资金使用去向,财务管理办法,各项开支明细及支出标准,均一一张贴公示,让全体群众都知道。并把财务公开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
其次是办事公开,这其中包括程序与结果公开。以1999年初姚村的分房为例,姚村村委会对分房标准,分房办法与条件及最后的分房结果都进行公开,使群众心明眼亮,消除了群众的种种疑虑。
除此以外,姚村在计划生育、各种社保福利待遇等方面都事先公开政策,公开措施,最后公开结果,群众十分满意。
三、健全约束机制是村级政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天津姚村从推行村务公开伊始,就注意探索加强内外部监督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建立健全了以村民代表议政制、定期审计制和责任追究制为主的监督约束机制,从而保证了公开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一是通过村民代表议政制进行监督。为了对村委会的权力实行有效监督,防止腐败与权力滥用,姚村成立了由12位村民组成的议政组,定期对本村财务管理、经济建设、村民福利事业、干部作风建设进行检查监督,把平时听到的群众对村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村委会。村委会研究重大问题,也经常听取村民代表意见,争取他们的参与和支持。
二是通过定期审计制度进行监督。村里确定,每年请镇政府审计部门对财务收支情况、执行情况等进行两次全面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审计结果张榜公开。
三是通过责任追究制进行监督。凡是村干部违法违纪或无作为而给村民或给全村经济发展造成损失,都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该处罚的要处罚,该受党纪国法惩罚的要严肃惩处。
(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区姚发农工商集团公司、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