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风与政府建设
2111700000011

第11章 政风建设概论(11)

2.个人主义思想抬头基层政府中的个人主义思想源于放松学习,放松思想改造,是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在部分干部身上的反映。现在基层政府的一些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多数学生出身,受生长环境的影响,本身就带有某些小资产阶级思想成分,参加工作后,既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练,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学习,不太注重主观世界的改造,滋长了某些个人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国外科学、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使我们党和各级干部面临新的考验。

基层政府中平常不注重学习的部分干部,面对全新的世界和生活,理想和信念动摇,羡慕灯红酒绿,贪图吃喝享乐,不知不觉中个人主义思想抬头。

3.体制上的不健全

一是缺乏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机制。干部的提拔重用,都掌握在领导手中,只要领导满意,群众意见再大也不影响干部的使用。党和政府要求基层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但这些与干部的使用没有直接联系。相反,少数热衷于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路边工程”,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干部,只要在领导面前不露破绽,便可得到实惠,甚至被提拔重用,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便是这种情形的写照。这样就可能误导基层干部,想问题、做工作,一切从领导满意不满意出发,以领导是否满意为标准,而很少考虑群众的需要。二是监督处理机制不健全。基层政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同缺乏公务员工作作风的有效反馈机制有密切关系,同我们对公务员队伍中某些工作作风较差的人员处理不坚决、不果断有密切的关系。有些领导对所属人员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有人反映则作轻描淡写的批评,“保持一团和气”。导致机关官僚主义盛行,形式主义泛滥,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三是基层政府职能转变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但基层政府还是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以政府权力参与市场竞争,花了很大力气管理本该由市场机制去处理的事务,不仅事情没有管理好,反使市场难以健康成长,加剧了社会矛盾。同时,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由于人力、财力不集中,反而没有管理好,给群众以政府不干实事、好事的印象。四是基层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不及时、不到位。宪法规定:我国各级政府都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其监督。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地方人大对同级政府的监督流于形式,除一年一度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外,日常监督未能有效进行,基本处于不作为状态。

4.领导机关不良作风的影响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不仅基层政府存在,各级地方政府和领导机关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基层政府中存在的这种作风同上级领导机关存在的不良工作作风密不可分。一是领导机关作风漂浮,习惯于浮在上面听汇报、看材料,并以此作为考核基层干部的依据;二是少数领导干部本人贪图名利,下基层只看好的,不看差的,喜欢下属报喜不报忧,甚至要求基层隐瞒实情,弄虚作假;三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层层加码,严重脱离实际,并以此作为考核基层党政“一把手”的主要指标,使一些基层领导“不编假数字,难过考核关”;四是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主要依据“账面数据”,虚报浮夸者占便宜,埋头苦干者吃亏,形成用人上的错误导向。

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健全基层干部监督、考核和任用机制,实现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对领导机关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统一。转变基层政府工作作风,重要的是健全基层干部监督、考核和任用机制,端正用人导向。我们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对人民不负责任,就是对党不负责任。要使基层干部做到对领导机关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相统一,衡量的标准不仅要看领导者个人是否满意,还要看群众是否满意。两者发生矛盾时,应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为此,一要建立和健全人民群众投诉的机制,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或同级人大设立专门机构受理,并督促查办。只要有投诉,就应有查办结果,并向投诉人反馈。二要建立和健全人民群众民主评议政府和干部的机制,让群众来评价政府干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并把结果与干部的进退、使用相结合。南京市定期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实行末位淘汰,对机关和干部触动很大。三要健全基层干部进出机制,端正用人导向。提拨和重用那些工作作风踏实,讲真话、报实情,工作实绩突出,得到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凡是群众投诉率高的干部,或对投诉人打击报复的干部,或民主评议中群众意见很大的干部,均应及时处理,直至辞退。

让工作作风差的公务员下岗是教育干部的最佳方法之一,我国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保持国家机关的活力,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政府的服务水平。四要强化人大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和制约,人大要增强主动监督意识,加大监督力度,不仅可以根据民意对其选举和任命的政府领导人员进行质询、批评,直至调整、罢免,而且可以责成政府有关部门对其管理的人员进行处理。

(作者单位:江西行政学院)

析地方政风问题的一个诱发因素

郝国庆

李又才

地方政府政风不正,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干部素质的因素,也有监督不力的因素;有社会风气不良的影响,也有民主法制不健全的制约;有部门和官员利益的作怪,也有改革与政策不配套,相互矛盾引发的原因。这里我们试图从经济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具体“落差”角度,探讨地方政府的政风问题。

一、背景: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与目标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近些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了一系列改革,大大增强了中央以及省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国市场的一体化,消除或有效减少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影响。分税制的实行,直接缩小了地方政府的财力,使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力下降;金融体制改革,使金融机构能够自主地按照市场机制来运行,地方政府不能再通过行政手段来融资,为企业贷款引资担保;一些市场调控监管部门的全方位垂直化管理,使地方政府不能再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搞地方保护主义,甚至无权承诺和无力兑现一些“优惠政策”。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乡)在经济发展计划、经济调控方面的职能、权力以至责任将逐步弱化。因而,地方政府必须加快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改变原来的“全能政府”模式,避免直接性的经济干预,把职能重心切实转变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上来。

一、诱因: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和过多的经济考核指标是诱发地方政府不良政风的重要原因

首先,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站在特定的角度上,地方政府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与要求很难完全理解,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往往还会停留在“全能政府”与“全权政府”的理念上,对地方的一切事务都要负责,尤其是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政府职能经济至上”,不可避免会造成政府职能定位偏差,从而埋下管理行为不规范的种子。

其次,政府和干部考核中的过多经济指标和任务。干部考核指标就像指挥棒,诱导和决定着干部以至下级政府的奋斗目标和管理行为。目前的干部考核指标并没有充分考虑和体现出不同层级政府及其官员的差异性,表现在对县乡基层政府和官员的考核中仍包含着大量的经济指标与要求,而且是主要的内容。比如,GDP的增长、财政的增长、基础建设的发展、招商引资的增加等等。而这些考核成绩基本上就是“政绩”的具体表现,它基本‘上直接决定着政府主要领导者的提拔升迁。地方各级领导者必然会把主要精力用到圆满甚至超额完成考核任务上来。

然而,正如前面所析,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感到完成这些任务,做出优异政绩力不从心,但是又必须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在两者的拉锯中,就会应运产生一些不良的表现,不良的政风。

三、表现:地方政风问题的连环表现

1.热衷于搞“政绩”工程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追求功绩,在力所能及、符合地方实际的前提下把工作作得更好,同时使自己也达到重用和发展,这是合情合理的。而超越地方实际的考核指标加上地方官员突出个人的功利思想,就容易导致急功近利,走向形式主义。

有的地方政府在财力不足、权力有限的情况下仍会大兴土木,强调上工程、上项目,劳民伤财。如在广大干部教师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下,小县城耗资修建特大广场;强制性搞样板小城镇等。

2.虚报、浮夸之风泛起

为了创造惊人的成绩,完成任务,有的官员不顾地方实际,人为地估计经济发展速度、估计工农业产量、估计财政收入,层层加码,并作为“政治”任务压下去。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考核,为了不落后,甚至为了出风头,就会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

3.“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屡禁不止

“三乱”行为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因素,有部门利益作怪,也有地方政策因素。地方政府超前性大搞建设,必然导致财力紧张,而地方既没有发行债券的权力,又缺乏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又必然容易引起管理行为的不规范化。对一个部门不能全额拨款,只好给一个收费权,通过加大罚款来弥补财政的不足,来解决投资的缺口。因而,出现政府给一些部门布置罚款任务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4.强迫命令

为了完成指标任务,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往往会直接通过行政的手段干预企业经营,干预农民的种植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如强迫农民种植一些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而一旦出现市场风险后,又不承担责任。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不顾实际情况,层层加码,增加社会负担,同时,在收缴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强制性甚至违法的行为就容易出现。

套四、对策: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相配

首先,必须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地方政府要认识到,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基层层面的政府,直接的经济干预职能,包括发展计划职能应该弱化以至完全取消,职能的重心要集中到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上来。通过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减少行政成本,为社会减轻负担;通过规范行政行为,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减少行政手段,加强服务,改变政府形象;搞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量力而行,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

其次。必须完善地方政府的考核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干部制度。政府的考核内容需要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相一致。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逐步弱化和取消地方政府干涉经济调控的权限后,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不再具有经济调节、发展计划职能,因而也就不能再向地方基层政府布置各种经济发展指标。地方政府考核的重点要放在社会服务、依法行政、群众满意、安居乐业等要求上。与此相连,干部制度也需要逐步完善,在考核、提拔任免上,也要体现政风的具体要求。

第三,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相配套,保持地方政府职能、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保持财权与事权的平衡。金融财税体制的改革、垂直管理体制的加强,在有效地加强中央调控、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发挥了根本作用。但是,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至上而下的权力与利益层层剥夺,地方基层财权与事权明显不平衡的现象。基层政府财力枯竭、债务包袱沉重、农民负担加重并因此引发许多政风问题,可以说也有此方面的因素。中央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政转移力度。

(作者单位:湖北省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