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2111200000031

第31章 、创造条件,锤炼孩子勇敢的品质(3)

有位父亲曾苦恼地说:我女儿学习成绩较差,且做事畏畏缩缩,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我常忍不住数落她,骂她不争气,没出息,希望她能好起来。可越是这样,她的成绩越差,性格也越孤僻,我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类问题相当普遍,由于孩子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挫折、失败、不良刺激都有可能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孩子学习遭受挫折时,家长们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心切,经常出言不逊,骂孩子:太笨、根本不是学习的料。孩子往往在这些语言的反复暗示下,接受了这种错误的判断,并将这些判断作为自我评价的一部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怯懦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他们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因此也妨碍了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激发和保护孩子的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亲要与孩子共同向困难挑战,鼓励孩子去战胜困难。当孩子遇到挫折或挫败时,父亲要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下一次做得更好。

孩子的乐观首先来自家庭和谐、幸福的气氛,来源于父亲的乐观自信、幽默豁达,来源于父亲不仅自身而且能够切实地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并战胜他所面临的困难,以自己的乐观精神感染孩子。这样,即使在以后的生活中碰到困难挫折,他也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具备心理承受力,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的目标。因为父亲已使他相信世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美好的。一个对自己的童年有着幸福与温馨回忆的人,胸中会永远充溢着幸福。

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精神,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身作则做父亲的要以身作则,对人生、生活、挫折等要有正确的观念、承受心理及应对良策;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出现一副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的样子。如果事情直接关系到孩子,需要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父亲也应给孩子一种克服困难的信念。

(2)不要苛刻地要求孩子对孩子的举止、行为不要苛刻。孩子写字不规范,你可以让他看书上是怎么写的,鼓励、引导他把字写得更好。做父亲的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一同游乐,会令孩子特别开心。教会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当孩子陷入痛苦或忧虑时,父亲应当帮助他们找到摆脱的方法,可采取听音乐、阅读、骑自行车或与朋友交谈等方法,让孩子从失望中振作起来。

(3)不要伤害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切记少用或不用否定性、伤害孩子积极性、自尊心的批评。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错误,父亲也应在客观上分析、指正之后,再教他正确的方法,而不应过多地替他惋惜、后悔,如你要是那么做,一切就好办了等。孩子沉湎于回忆、懊悔多一分,他的乐观精神便会少一分。

(4)教孩子保有一颗平常心乐观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对一切,包括成功和失败,痛苦与幸福,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世界。父亲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

7.孩子克服困难需要父亲的鼓励和支持在家庭中,父亲对孩子应当既是严格的法官,又是贴心的朋友。

作为家长,父亲既不可对孩子过分溺爱,更不能对孩子放手不管,惟有善于引导,及时指导以及在必要时的帮助和鼓励,才能促使孩子鼓起勇气,正视面前的困难,从而勇敢地去克服它。理智的爱,可以使孩子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可以使孩子增强与困难拼搏的信心;父亲的关心、同情,能够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孩子在慈爱而不是溺爱,严格而不是严厉,诱导而不是包办的环境中生活,会得到莫大安慰和力量,激发起正视困难的勇气。反之,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引导和帮助,孩子遇到困难后,感到孤立无援,往往会表现出沮丧、恐惧、萎靡不振,并想躲避困难。

父亲和孩子诚挚坦率地交谈,有利于孩子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交谈,可以使双方更加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在一起,每天都有机会进行语言交流,父亲要抓住时机,多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谈论周围发生的事情,讨论遇到的问题。成人的观点,会使孩子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如果孩子遇到困难,他们首先就会想到有父亲的关心和支持,继而勇敢地把自己的见解大胆陈述出来,而父亲给予恰如其分的同情和开导,引导孩子用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困难,那么,孩子会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父亲要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引导孩子独立解决困难。信任和鼓励,是刺激孩子奋发进取、战胜困难的有效方法,而且会使孩子身心愉悦。谁都明白,一名运动员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往往会在观众的叫喊加油声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遇到困难解决不了时,父亲切忌采用不闻不问、讽刺嘲笑、过多的批评、大声呵斥和粗暴责问的方式,会使孩子精神更加紧张,不仅不会缓解孩子沮丧的情绪,反而会使孩子感到束手无策,从而失去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明末清初有一位学者叫彭端淑,他给儿子和侄儿们写过一封信,信中谈了做学问的难和易问题。他对难和易的论述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不但鼓舞和激励了彭家的子侄们,而且也鼓舞和激励了后来的许多青年人。他写道:

天下事有难易的区别吗?去做,去学,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做,不学,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即使我的天资愚钝,才能平庸,不如别人,但是我每天坚持学习,毫不懈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时候也就不觉得愚钝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加倍地高于别人,但是我把这些天资和才能都丢开不用,那么,我和愚钝平庸的人相比,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生中,曾参是以愚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学业,最后却靠曾参传了下来。这样说来,聪明和愚钝的作用,怎么会是一成不变的呢!

所以,聪明和敏捷,是可靠又不可靠的东西。自以为聪明和敏捷而不认真学习,那就会自取失败。愚钝和平庸,对人的发展有限制作用,但又不能完全把人限制住。不为天生的才能所限制,努力不倦地学习,才是真正求上进的人。

现在许多孩子往往自恃聪敏,不求甚解,放松学习,作为父亲,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不妨读一读彭端淑的这封信。

8.要把挫折教育贯彻在日常生活之中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应当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种小事,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使孩子从这些经验中获取自立的能力和精神。那种缺乏独立应对生活的经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往往是不敢面对困难、容易受挫折的。

曾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件:

一个来自四川的少年大学生,因为没有父母的照顾,他无法独立生活,于是休学在家。学校批准的休学期结束后,校方向他发出了返校通知。当接到学校要他返校学习的通知时,他仍然不敢面对即将来临的独自生活。怎么办呢?最终他选择了跳楼自尽。

尽管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它确实提醒我们,不能轻视那些要求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洗自己的衣服、整理房间等日常小事。因为这些小事正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提高孩子应对挫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少吃苦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要做的是要精心设计一个有益的教育环境,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适当地吃些苦头,培养他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有了这样的准备,孩子才可能在以后少吃苦。不少家长也懂得这个道理,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艰险、勇敢坚强,但这种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家长既不忍心也不敢将孩子置于困难之中。然而,孩子面对挫折能够坚忍不拔的性格仅靠说教是无法培养的,他们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父亲在日常教育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孩子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生活环境,更不要阻碍孩子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炼的机会。让孩子坚持一项体育锻炼,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务劳动等活动,这一切远比您的说教更能有效地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能力。

挫折教育,实际上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做父亲的千万不可忽视这一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