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成才的9大智能
2105600000007

第7章 想象智能——为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2)

在想象中,对自己上演的任何角色,多尝试一些建设性的想象。可以想象进行内心对话,可以想象自己就是矛盾双方的当事者,还可以想象矛盾双方正在激烈地辩论……

在看书、听歌、唱歌的时候,也可以想象着它们所表达的各种意境。

(2)运用联想技巧去想象

联想是大脑的意识沿着脑内记忆的信息链进行有序的或跳动式的想象。通俗地说,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经过“由此及彼”的心理过程,想到另一个事物。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一事物就想到相关事物,或者想起一件事,又想到另一件事,这些都是联想在发挥作用。运用联想去想象会帮助青少年展开想象的翅膀。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比如阅读推理小说的时候,你不要单纯追求情节,而应该随着后面的情节展开,推测着往下读,而且把自己设想为其中的某个人物,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非常严谨的推理小说,最适合训练想象力。

(4)在“白日梦”中去想象

心理学上的“白日梦”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的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松弛神经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对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从梦幻中想出了那个著名的放风筝检验放电视象的实验。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似睡非睡的“白日梦”中,得到启发,想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发明创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克认为:“白日梦”的题材多属于个人关心的切身事情,由于脑筋不受传统思维形式的限制,问题经过深思熟虑,而答案又经过反复推敲,往往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看来,“白日梦”对于青少年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帮助不小的。

(5)其他的想象方法

①改头换面法

就是把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情节、起因和结果等进行反复改组创造,创造出适合自己意愿的事物。比如,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变换成内容,根据事物的本质想象出它们的外表具体形象,或把它们的结构想象变换成内涵。

②组合嫁接法

把几种有特点的物体或现象嫁接组合在一起,想象出一种新形象。这种想象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把药物与电磁信号组合成电子治疗仪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③仿生法

将生物的某些特征或特有功能,运用到我们的想象中。比如,由蝙蝠想到雷达,由猴子想象创造出孙悟空的形象,由猪想象出猪八戒的形象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在此不再一一列举。青少年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摸索自己的想象规律,总结自己的想象经验,发现训练自己想象力的合适方法。

5.运用“想象振奋法”训练自己

所谓“想象振奋法”,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主动地运用一些想象的技巧来丰富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从而大大提高创造能力的一种方法。

训练创造能力,一个比较理想的途径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想象振奋起来,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大大改善自己的思维“空间”,发展、活跃和突破自己的创造能力。

在具体训练时,青少年要把握下面几种技巧与方法:

(1)善于分想

分想指的是将贮藏在大脑内部的诸多经验分离出一种或若干种,以创造想象的方法。

分想是“想象振奋法”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想象技巧。

我们日常生活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一个大千世界,这里的“奇”主要是指“新奇”,即我们在此以前未经验到的东西。例如,我们上动物园观赏动物,仅这样一件小事就可能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新奇”的经验,我们的想象能力就会因此而有长足的提高。

(2)善于联想

联想是在分想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对象赋予一种巧妙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形象。就性质来讲,它比分想要高一层次。

前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和斯塔林茨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想的关系。例如“木头”和“皮球”两个概念风马牛不相及,但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作媒介,彼此就可建立起联想关系:木头——树林,树林上——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再比如“天空”和“茶”,也只需要四步联想:天空——土地,土地——水,水——喝,喝——茶。他们实验所用的词语都是随机地取自字典;实验共进行了几百次,结果证明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概念,几乎每次都只要四步联想就可以了,只是偶尔需要五六步。

实验表明:每个语词平均可以同10个语词发生直接的联想关系,如果假定一个语词一次才同10个语词发生单向联系,那么,第一步就有10次联想的机会(即有10个语词可供选择),第二步就有一百次机会,第三步就有一千次机会,第四次有一万次机会,第五次就有十万次机会了。所以,联想可以在广泛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并且随时可以运用,它为我们思维训练提供了无限大的可能性。

特别要指出的是,关于联想有一个关键性的原则,即联想并不是若干成分简单的对象的机械组合,而是这些成分本身在一个新的整体中发生了质的改造和变化,并表现出一种新的相互关系。因此,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这里,我们试举电影机发明佚事来说明这一点。电影机是由法国的卢米埃尔两兄弟发明的。他们在发明过程中碰到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电影胶片带的牵引问题,并长时间地为之苦恼不已。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无意之中运用了类似联想而茅塞顿开。事后,在谈到这一发明时,兄长奥古斯特·卢米埃尔说道:“问题在于在一个作用类似缝纫机上的压脚那样的机械所产生的运动传给一个带尖爪的滑轮;尖爪在升到顶点的时候,就钻进皮带两边打好的洞孔拉动皮带;当这个牵引机件再次上升的时候;尖爪便在下端退出洞孔,而使皮带静止不动。”在这一例中,皮带的牵引和衣料的拉动不仅在性质上不同,而且在作用上也不同,而这对兄弟独具慧眼,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关系。

(3)善于串想

所谓“串想”,就是按照某一种思路为“轴心”将若干想象活动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有过程的并且是动态(发展)的想象活动。

想象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新形象的建立,还需要将诸多的想象联系在一起去“串想”。这种“串想”需要更强、更严密的思维活动参与,体现出“串想”进程中彼此的逻辑递进关系。

“串想”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文学作品中,在科学研究领域同样也有它的用武之地。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时,至少“串联”了三个“想象”:第一个想象在所有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即光速的不变性);第二个想象在所有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中,自然定律都是相同的;第三个想象光线在引力场中会发生弯曲。第三个想象就构成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点。因此,青少年必须善于进行分想,在分想的基础上按照接近、类比、对比等关系进行丰富的联想,再把各种联想有机地“串联”起来,揭示更深刻的逻辑关系。从分想、到联想、到串想,这就是想象振奋法的“三部曲”。

(4)善于强调

强调是创造想象一种特殊的方法。其本义是把客体的某种性质或某些方面的关系加以突出,大肆渲染,从而建立起一个特殊的形象。

这种形象与原来的形象有所联系,但不尽相同,是对原有形象的一种发展和创新。强调可分两种:一种是对部位的强调,这种强调最早见的形式是漫画。当一个漫画家想强调一个人的智力低下时,往往把这个人的前额画得特别的窄小。另一种是对关系的强调,对关系的强调意义是很大的,因为它往往导致新的发现,包括科学上的新发现。

(5)闭眼想象法

在进行想象时,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在熙熙攘攘的场所是很难展开想象翅膀的。鉴于此,一些专家提出,青少年在进行想象时最好遵守以下三点:

眼睛最好是闭着,这样可以避免光线的刺激;

在进行想象时不要和别人谈话,以免分心;

最好不要让别人在你进行想象时来打扰你。